其他

【质化研究】矩阵成员【学术中国】被封停,【学术志】接棒,创始人倾情告白

2018-01-01 质化研究




“大家好,我是学君,‘学术中国’的创始人。”


曾经有1398天,在很多公共场合,我都如此介绍自己。


其实,我本名叫郭泽德,一个挺拗口且难记的名字。当时,为了凸显自己与“学术中国”的联系,我把所有昵称改为“学君”,没有其他太多含义,取义于“学术中国主页君”,简单易记,方便联系。久而久之,更多朋友也就如此称呼了。


我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像很多数80后一样,在这个反复无常的真实社会里不那么舒服地拼搏着。如果给这群人一个画像,大概是:出生在农村,生长于田野,没有读过幼儿园,中小学学习还不赖,几个人读高中,一两人读大学,月薪三五千,被逼读硕博。


我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北方一个三线城市的师范学院当老师。两年新鲜感过去之后,竟然发现自己越来越保守、封闭:社会如同一部运转精良的大机器,而自己却成了独立于大机器一颗孤独奋进的螺丝钉。于是,没有任何犹豫,我选择辞职到北京读博。


博士开学前15天,女儿降生。我承受着生活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开启了一段崭新的生活,但不知道机会在哪里。


2014年3月1日,我在博士宿舍里敲下“学术中国”四个字,尝试运营新媒体。这一切只因自己的学业压力和一直以来对新媒体的研究与兴趣。


365天后,“学术中国”有了35万读者;1398天后,“学术中国”有了200万读者。除此以外,还形成了“知深”“质化研究”“量化研究方法”“考博圈”等微信矩阵,我们举办的研究方法论坛已在学术界小有影响……


就如同每个人最朴素的念想:希望美好的事一直持续。我们也一样。直到2017年12月27日,“学术中国”和“知深”因不可抗力被封停,我才发现,我们和读者之间的联系竟然如此脆弱。


真丧!




还是说说“学术中国”吧,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浓墨重彩地写它了,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


在一个盛产爆款的互联网时代,“学术中国”其实算不得出众,但还算朴实,面对着各种诱惑和压力,我们初心不改,在情怀和商业间艰难地寻找一隙生存空地。


石头哥,硕士毕业后即在一所知名大学出版社做策划编辑,据说他策划的书拿过“十大好书”奖。因为业务联系,我们偶尔结缘,第一次见面我们就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小会议室里聊我们关于学术的理想。后来我们约了几次饭,我鼓动他说:男人35岁之前一定要做一次改变,做自己喜欢且有价值的事,35岁后就没有机会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触动他,但是当年年底他就告诉我要辞职加盟学术中国。直到现在,他仍然承受着来自朋友、家庭以及业务上的巨大压力。但他说,自己从没后悔过。


学长,刚毕业后就来到我们蜗居的居民楼应聘,3000块起步。其实我并没有看好,这源于我对90后应届生的偏见,他们是一群追求精神丰满的家伙,一言不合就要离职。学长来之前没有学长的。学长就像一个管家婆一样,负责起所有课程的组织、服务以及主持,像陀螺一样,坚持、坚持、一直坚持着……团队也由四五个人发展成二十个人。前两天她说:本来以为这就是一个工作,但现在我觉得这是一份事业和使命,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学妹,关于学妹,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但是不知从何说起……


我们团队里有学妹、学长、2号学长等一批“学”字辈成员,他们如我们每一个人一样,真实感受着学术事业的悲喜,他们兢兢业业做着分内的事,但又有那些多的犹豫、欣喜、绝望、希望……




再来说说我们和读者的故事吧!


读博的时候,有一次给继续教育学生做论文答辩,旁边坐着的是学院的一位教授。中午休息的时候,她拿出手机来在看“学术中国”的文章,我轻轻地问老师:“您也在看这个微信的文章啊”!老师轻轻地说:“是啊,挺好的。”这个世界是不是如此美妙:我在北京敲下的一行行字,你也许在上海、在纽约、在巴黎,或者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不期而遇。


我真想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11月份举办质化研究方法论坛,一个学员从约旦大学飞回国来参加会议,学习完还要立即飞回去。她说:中国的学术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中国的学术必然会反哺国外学术……


南京师范大学的叶老师把学术中国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约我做访谈,我却数次因事推脱,她还积极热心地将自己的资源介绍给我们,只希望我们能够发展地更好……


这1398天,我们与读者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每天后台数百上千条留言,见过面的读者也得有数千人,但是现在静下来想一想,我能记住的却很少。每天如临战场,回首才发现一切如云烟,自己在流连忘返的同时错过了多少美好。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多么懊恼与自责:这么多人的善意都被自己辜负了。




从一开始,“学术中国”的目标就被确定为:建立一个民间的学术共同体。建立学术中国第一天,我们随手写下的“见证学术力量,锻造学术精神”的口号,如同誓言一样还被镌刻在已经被封停的“学术中国”微信公号上。


这几天一直有朋友来询问“学术中国”到底是怎么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所以我们只能解释为不可抗力,用莫名其妙来解释好像太不正式了。


我一直以为“学术中国”这个微信公号会继续下去,虽然我对后期的“学术中国”也有很多的埋怨与不满,但最起码它还在,而且看起来充满生机。有时候,对美好事物的默许,会让自己变得麻木与冷漠,学术中国在变大的同时,我们好像慢慢失去了与读者交流的耐心和动力。


所以,我和所有朋友说,这一次“学术中国”面临的不一定是“浩劫”,也许还是一次被动地“重生”。


在过去的一年,我在疯狂迷恋公司的现代制度和科学管理,离第一线越来越远。在知道“学术中国”封停的消息后,我没有惊愕,没有愤怒,甚至有一点“惊喜”。我们在努力挽救的同时,一个越来越确定的声音告诉我:那个离理想越来越远的人要走了,你该回归坚守自己的使命了。


还好,我们的理想还在,那群在幕后对学术孜孜以求的团队还在。理想和人都在,事情就不会很糟糕。


所以,你看到了现在这个新的公众号:学术志


现在我们没有了流量的压力,不再为10万加绞尽脑汁,现在我们只想回到1398天前,重新做一遍“学术中国”没有做完的事:老老实实分享一些有意义的文章,踏踏实实为学术同人提供学术知识服务,认认真真倾听读者的声音。


不变的是,我们依旧坚信学术的力量!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期待各位学友继续支持我们完成“学术中国”的未竟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