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之生命叙事

侯晶晶 质化研究 2019-06-13

小编推语:

       谁是你的重要他人?一次又一次的误诊,作者与轮椅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怎样的际遇,作者得以与命运握手言和?本期,小编邀您共读《公平而有质量的全纳研究生教育之个案研究——朱小蔓先生培养“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之生命叙事》。

提要:朱小蔓先生以大爱帮助残疾青年拓宽生命成长的空间,以智慧润泽学术新苗健康成长,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公平而有质量的全纳研究生教育。先生以坚韧的理想信念支撑全纳教育探索、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师者正能量、以扎实的学识高水准发挥导师作用、以仁爱之心实践有教无类的树人理念。研究借鉴朱小蔓先生的全纳研究生教育生命故事,对促进残疾人精神扶贫可望产生启示与推动作用。

关键词:朱小蔓;全纳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生命叙事

原文标题:《公平而有质量的全纳研究生教育之个案研究———朱小蔓先生培养“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之生命叙事》

文章来源:《中国特殊教育》,2018(5).

作者:侯晶晶

1.研究背景

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为此应运而生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二期计划》)与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弱有所扶”等重要教育政策具有内在的契合。《二期计划》明确了“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等重点任务以及“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等基本原则。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亦称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全纳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推进全纳教育仍是我国一项最基本的任务”[2]。《二期计划》“第一次就全口径的残疾儿童少年提出2020年实现95%以上的入学率指标”,为此必须从“找出来”“安置好”“强保障”“有质量”四方面开展工作[3]。此教育政策一旦落实,将有助于提升更多残疾青少年的学业水平,使之符合高等教育入学条件,也将对包括全纳研究生教育在内的全纳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探索如何提升我国特殊教育的质量和层次,亦需重视吸纳已完成的全纳高等教育实践的经验。这将如《二期计划》所要求的那样,以“全面推进融合教育”的基本原则落实“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之重点任务。


我国研究生阶段的全纳教育起步晚,有关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尤其需要在“十三五”阶段重点突破。作为研究生阶段全纳教育的亲历者、受益者、参与建构者,笔者感到有责任研究、分享所经历的全纳教育。该教育探索历时数载、涉及给予笔者关心教导的诸多老师,限于论文篇幅,本研究选取其中一位关键人物朱小蔓先生———笔者的博士生导师以及申请报考硕士生的牵线者———对笔者的培养过程作为切入点,基于参与式观察、体验、访谈,对朱小蔓先生的全纳研究生教育实践进行生命叙事研究。“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以及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4]”该研究方法在新教育实验及德育研究中应用较多[5],在全纳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为了促进我国的特殊教育研究发展,我国的特殊教育研究者要继续加强特殊教育本土化研究,重视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6]。国内关于全纳教育、全纳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对研究生教育的探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原因之一在于可供研究的对象和案例均很匮乏。而朱小蔓先生的全纳研究生教育实践时间之长、投入之深以及先生在“职业道德、职业动力、专业素养”等诸方面[7]每每体现出的职业品质之高尚,使先生很适合作为全纳教师研究的对象。

2.个案所涉师生概况

朱小蔓先生是我国当代教育名家[8]、情感教育创始人、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知名教育学家,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哲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以及南师大副校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先生对全纳教育进行了独到研究和生动践行。先生关于全纳教育的研究之精彩不仅见诸系列理论成果[9],更见诸她亲力亲为的教育探索和带教残疾研究生过程中的生命故事。笔者于2001年有幸考取朱小蔓先生的博士生,在先生和其他相关老师的悉心培育下,2004年在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笔者原是健全儿童,十周岁在县中就读初一时,被某三甲医院再次误诊,导致双腿瘫痪至今并从初中一年级开始辍学。在安徽县城家中十年间自学了中学骨干课程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课程。在追寻全纳研究生教育机会的过程中,有了与朱小蔓先生相识、后受教于先生的机缘。

3.研究生全纳教育案例描述

笔者博士学位论文的首页上写着:“儿时不得不从校门回到家门,在家自学十年后,得以从家门重进校门。我体验到:没有贴着教育标签的关怀仍然是教育,而融入关怀的教育则是意蕴更丰富的教育、更体现教育性的教育”[10]。帮助笔者开启重新社会化这一重要成长空间的正是时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的朱小蔓先生。


3.1 以大爱开启陌生生命成长空间

笔者1997年完成全国自考英语本科段的考试,学习成绩折射出深造潜力。有幸辗转联系上南师大副校长朱小蔓先生之后,先生的关心使笔者摆脱了自行向其他高校写信咨询考研未果的困境,终于得以在她当时任教的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平等参加全国硕士生统一招生考试的机会。当时,朱小蔓先生与笔者处于双重意义上的“陌生”关系中:不仅是作为个体的素昧平生,而且在陌生人伦理的意义上,残疾人与健全人是陌生的两个群体[11]。正如朱小蔓先生后来接受笔者访谈时所言,“1997、1998年的时候,无论个人、社会还是政府,都还没有太意识到残疾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另有学者从国际比较视角印证了这一点。“对十多年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中美两国高考报道的比较研究发现,美国对高考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残疾人、少数族裔、男女性别等方面,重点是高考与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中国的关注点集中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试资格、地区差异、高考录取名额分配和考试作弊”[12]。“中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全纳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13]。


就在那样的大背景下,朱先生把这种陌生的关系转变为“我-你”关系,在百忙之中帮助我联系上南师大研究生部和外国语学院,获得了宝贵的考研机会。先生关心保障残疾青年考研之高层次公民权利的做法代表了社会的前进方向。1998年笔者有幸以考研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社会身份———南师大硕士研究生,从而“走”出家门,迈出全方位回归社会、服务社会的第一步。攻读硕士期间,笔者有幸师从著名学者吕俊教授,亦得到悉心教导。后有幸获准考朱先生的博士生,硕士毕业同年以教育哲学考博方向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生。所在学院、学校各部门、多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予笔者很多关心,其中朱小蔓先生的关怀和带教对于笔者所受公平而有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具有前提性的作用。


全纳教育机会对于拓宽残疾青年的成长空间能起到独特而深刻的作用。笔者作为亲历者对此有着难忘的生命体验,也深切体会到先生这份博爱的育人作用。入读南师大之后,笔者体验到全纳与隔离的天壤之别,曾在面向全校同级300余位硕、博新生的入学讲座中表述过入校的强烈第一感受:美丽的校园、大师级的学者、友好的同学、丰富的藏书,这些对于在家封闭12年、离群独学10年的残疾青年来说都曾是可望不可即的。这些条件对于我发展社会性情感、充分发掘学术潜能是非常理想的。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高等学府历来被视为精英荟萃之地,是具有显性正向社会属性的教育机构,大学生、研究生则被视为青年中的骄子。能被南师大这所“211”高校接纳,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被社会接纳了。


首次有机会见到朱小蔓先生,是在笔者硕士一年级时。先生在三楼大教室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情感教育讲座,我在校园里看到通知前去聆听。当时教学楼尚未安装电梯,一同听讲座的几位男同学与我的阿姨合力帮助坐着轮椅的我上了三楼。大家的关心为我创造了一个“有爱无碍”的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和健全同学一样获得实质平等的教育机会。初见朱小蔓先生,立即被她富于亲和力的、高雅的学者风范深深吸引。对于讲座内容,我这个门外汉虽然懵懵懂懂的,但是仍为朱老师丰富的讲座内容、深刻的思想、优雅的风采所折服。在自身体验之外,首次从学术角度感到教育学之神奇、教育事业之崇高,播下了笔者对于教育学产生学术兴趣的最初的种子,内心朦胧地掠过一个想法:希冀着将来能受教于朱老师,跟随她探索教育学的奥秘。


正是在这样的全纳研究生教育环境中,笔者得以目睹了很多大师级学者的风采,接触到丰富的思想、见识了学术世界的高天厚地。在其引领下,得以思考更多的发展路向,进而尝试开发较丰富的自我、实现较丰富的人性。较之隔离在家中从书本到书本的标准化学习,这完全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学习体验。这样的学习条件和教育质量是处于封闭环境中的残疾青少年无法通过刻苦学习来营造的,也是父母无法凭借慈爱来给予的。唯有进入鲜活的大学校园,方具可及性。


读硕士生的后期,笔者鼓起勇气向朱小蔓先生申请跨专业报考她的博士生,先生慨然同意我报考。当年研究生尚未开始扩招,博士生招生名额比今日更加宝贵。从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情况看,笔者属于发挥稳定型的考生。先生同意我报考,便做好了我经较长时间积累考上的思想准备。指导博士生对于任何导师而言都意味着劳心费力,更何况如果笔者以这样的身体条件、跨专业考上博士生,先生指导我无疑要付出更多。如果说朱小蔓先生积极主张笔者获得平等的权利报考南师大的硕士研究生,是在我和一所高校之间架设了桥梁;那么,同意我报考朱老师本人的博士生,则意味着如果我考上,朱老师将付出更多心血,去探索性地带教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博士生至少三年之久。后者是一个更为切己的决定,后来发现也是关乎我国保障残疾人高等教育权利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决定。以这个决定为起点,才使笔者2001年有机会考上朱小蔓先生的博士生,蒙先生三年悉心带教和其他一些领导、老师共同关心,翻开我国特殊高等教育新的一页,培养出“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


朱小蔓先生的上述两次同意是守护教育公平的创造性实践,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全纳方面与国际接轨具有相当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笔者攻读博士研究生的第三年,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订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学业条件合格的残疾人可以报考研究生[14],为许多有志为学的残疾青年打开了学业精进的广阔空间,使其得以远离精神贫困,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全纳化。


3.2 以智慧培育学术新苗茁壮成长

朱小蔓先生的全纳教育智慧体现于循序渐进、有效回应学生特殊需要、着眼长远的带教过程。入学之初,转专业考博的我在同级博士生中是一株稚嫩的学术新苗。先生很快专门拟就一份教育学书单,第一学年多次帮我修改教育哲学读书笔记,悉心指导我夯实教育学专业基础,给予我系统的学术训练。先生既鼓励我在课上发言,又不在课程论文发表等方面给我压力,总是报以慈爱和信任。


朱小蔓先生的辛勤教导促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在学术上成长起来。先生看出了我带有些许焦虑的努力,有一次下课后,留下我单独谈心,殷切地叮嘱我“根据身体能承受的节奏来学习,要保证每天必须的康复锻炼时间,不要硬性要求自己三年毕业。做学问是一辈子的事。”一席话让我特别感动:先生明确地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关心人胜于关心事,教我智慧地协调博士学业与必要的康复,争取可持续发展。


指导博士生进行学位论文选题是带教学生的一个关节点。我受限于身体条件,不适合做扎根研究等需要经常置身基础教育一线的选题;由于坐轮椅的种种不便,我多年来生活的面较窄,单纯的生活阅历对选题又造成一些限制。先生以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帮我选择了“关怀道德教育”这个论题,很好地对接我的学术需要,把我的跨专业背景转化为学术资源。先生还请当时在美访学的刘次林师兄帮我带回完整的文献资料,使我的研究得以及时启动。


笔者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后期,先生由于健康原因带教实践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挑战。先生不得不接受手术和化疗,但她仍以惊人的智慧与定力在难关中继续高质量地指导学生。2004年1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那虚弱的声音让我一时没能识别出是导师!先生告诉我:她病了,病情已控制住,她才电话告知我,以免我分心。我很担心先生的身体,尽量自己多多努力,少让先生在困难时期为我操心费神。但是,先生还是放心不下我,术后治疗期间,在病房里打来电话指正我的学位论文,有一次电话谈了近一个小时。中间我几次提出请先生休息,改天再继续,先生还是坚持以疲惫的声音给予我重要的指导。2004年3月、4月间,朱小蔓先生从北京到无锡疗养院调养一个月。我不忍心把论文寄给先生,想让她多多休息、早日完全康复。但是,先生挂念着我的学业,亲自来电话叮嘱我把论文初稿寄去,坚持帮我指导这篇20余万字的学位论文,我们往返了两三遍。当时已调离南师大的先生返京后,继续给予我悉心指导。先生之前在身体状况稳定时,还多次指导我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这篇关于德育的单篇论文我们后来有幸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同年5月底,先生在没有事先告知我的情况下,乘夜班火车从北京赶到南京,亲临我的学位论文答辩现场。大病初愈的先生额头不时渗出汗珠。我看着既非常心痛先生的身体,也因先生的到来而内心充满力量。先生始终恪守答辩程序的规则,保持缄默。但是先生坚定的眼神和不时点头的认可,使我更能从容地去整理思路,应对校内外答辩委员们的各种提问,全票通过了答辩。鲁洁先生等答辩委员老师们在论文评语中给予了鼓励和肯定。朱小蔓先生在我学位论文评语中的有关文字深情地记录了我们师生各自克服重重困难、艰辛走完我读博三年的过程。当先生自身出现战胜病魔、保存生命这样压倒性的特殊需要时,她一面科学地积极治疗,一面以超人的意志在这次全纳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始终不渝地发挥了博士生导师的引领、指导之关键作用。

4.分析与讨论

对于先生带教残疾学生完成博士学业的诸多生命故事,笔者在取舍之间,主要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可迁移性的解释因素。在确立分析框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四有”教师品质对于本个案研究具有很强的适切性、解释力。朱小蔓先生对于残、健学生的大爱植根于她的教育理想信念、对于事业的道德情操以及对于学生的仁爱之心;她的育人智慧则主要萌蘖于扎实学识,与其他因素亦有密切联系。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既具有独立性,又相互关联。理想信念对于道德情操的发展能起到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道德情操所涉对象不一而足,其中以学生等生命体作为对象的德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仁爱之心。好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道德素养,而且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点,还必须拥有扎实的学识。正所谓“学海无涯”,教师以有限的生命引领学生探索广阔无限的知识世界,也需要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提供稳定的精神动力,才能克服可能出现的职业倦怠、畏难情绪。以下从这四个维度分析朱小蔓先生何以能够克服多重困难,有质量地带教残疾研究生。


4.1 以坚韧的理想信念支撑全纳教育探索

“理想”一般指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对某事物臻于完善境界的观念;“信念”是指对于事物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坚信不疑的态度。在教师的理想信念系统中,职业信念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显示,“教师的职业信念与职业道德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就必须研究教师坚定而科学的职业信念的形成问题”;职业信念有力地影响人们的生涯发展[15]。


朱小蔓先生在青少年时代所受的学校教育便很重视理想信念,父母对她的熏陶以及朱老师自幼的自我修养都包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元素。先生从小就立志不断超越自己,乐于为他人、为国家奉献,为社会的进步尽己所能。1966年,她完成了参加高考的所有手续,却等来了高考被取消的消息,“上大学的希望破灭了,全班坐在教室里都哭了”。“上山下乡”期间,她依然不放弃理想信念,希望能够通过帮当地农民修建水电站等方式来实现自身价值。作为教师的朱小蔓先生对教育理想怀有坚定的信念,其中包括平等对待、尊重关爱残疾学生的理想信念。这支撑着她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的高难度的创新努力,经受住了精力有限、异地带教、重病折磨等多重挑战,始终如一地坚守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理想,体现出百折不回的韧性。


4.2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师者正能量

道德情操在理想信念的牵引和支撑下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正如关怀伦理学分析指出的那样,道德理想对于关怀等道德素养的发展具有牵引作用。关怀具有自然层面和伦理层面两个层次。自然关怀几乎不需要道德努力即可比较自然地生发,而伦理关怀则需要显著的道德努力[16]。推而广之可以发现,关怀的自然性与伦理性两个层次在其他很多道德现象中是普遍存在的。关于种种美德,我们平常所见的是较易做到的属自然层次的行为,而有些道德主体凭借理想信念的支撑和长期努力,把这些德性修炼到伦理层面甚至一定的境界,给人震撼心灵的强烈感受。朱小蔓先生在2017年10月14日接受笔者访谈时叙述了这样一种生命体验:道德情感、道德情操中的正义感对于公平而有质量地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是很重要的。这对于社会正义也是一种微观培育。教师在全纳教育职场生成道德情操的过程中,往往必须应对倦怠感等因素的干扰。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教育质量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17];对全纳教师的研究显示,教师反思中的情感因素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18]。朱小蔓先生在半个世纪的职场生涯中,在理想信念的支撑下,通过长期一体化的职场修为和涵养,逐渐生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了崇高的伦理关怀境界。先生用自己的生命能量,给各种各样的学生以关爱,甚至当生命受到病魔威胁时,仍然发挥着教师在引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3 以扎实的学识高水准发挥导师作用

扎实的学识对于任何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对研究生教育层面的全纳教师而言,扎实的学识不仅包括全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一般意义上缜密的知识结构,还意味着居于学科前沿的宏阔视野。后者尤其在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这一关键环节上具有显著作用。学位论文选题的不确定性强,很考验导师的知识涵养。当年,朱小蔓先生正是站在整个学科的国际前沿,帮笔者选到很适切的研究问题,有力地保障了带教质量。先生如此擅长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方向的决策,这既由于她对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了然于胸,也由于她长期细心地观察、细致地跟踪学生的发展,清晰地知晓每个学生的弱项与潜能,生成了从优势视角培养残、健学生的教育洞察力、判断力、敏感性,能智慧地规避残、健学生的不足之处,发掘学生的优势,以使其很好地发挥内在主体力量。先生这一带教经验与国外有些全纳教育研究者重视从优势视角培养特殊学生的观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朱小蔓先生关于学科发展前沿的扎实学识主要源自她坚持每日研读的毅力以及很见功力的读书方法。先生多年来坚持以每日高效的阅读应对时间短缺、体力受限等因素的挑战。她从入职不久便一直“双肩挑”,读书时间一直稀缺。先生用于学术研究的时间不宽裕还有生活史的原因———她高中毕业正值1966年,未能如愿参加高考,直到1970年23岁才有机会读大学,攻读硕士生随之延至1985年-1988年,之后在导师鲁洁先生与南师大研究生部的特许之下超龄考博,人到中年才得以走上心仪的学术研究之路。先生多年来坚持利用清晨离家上班之前的时间,每天至少阅读一小时,体现出对新知与真理的不懈热爱与追求。关于先生读书方法的特别之处,有位师兄曾观察到:“我们读书是读进去,一般一本书从头看到尾。朱老师读书是读出来,先看目录,然后在书里择取重点去读,在书店一上午能这样读好几本书。”笔者注意到:先生还以“读教相长”的方式巧妙地不时回顾,对关键内容加以夯实、内化、反思。先生在课堂上不时与我们分享最新的读书心得,感到“对知识、观点的消费与分享也是加深思考的有效方式”。


4.4 以仁爱之心实践有教无类的树人理念

仁爱之心关涉的仁(benevolence)与爱(love)在先生与我的生命交集中体现得很充分。当年,朱小蔓先生作为大学副校长帮助我这个陌生残疾青年牵线联系考研资格时,我还从未有机会与她谋面,她无从对我产生个人化的、面对面的慈爱,而主要是仁多于爱的一种关切(concern)。有幸成为朱老师的弟子之后,先生给予我更多的是教育爱和关怀(caring)。仁与爱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正如《论语》所言,“仁者爱人”。先生接受笔者访谈时说“我看到他人有困难,从来能帮的就帮”,已经形成了常怀仁爱之心、关怀他人的习惯。


朱小蔓先生在接受笔者访谈时叙述了这样的生命思考:这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因于“早年在脑发育的关键期道德发展条件较佳。我的童年是温暖的———有温柔慈爱的父母、关爱自己的老师、友好的同学关系,道德情感的种子发育得比较强壮,能够经得起后来的一些挫折”。朱小蔓先生不断的自我修养也使包括仁爱之心在内的“道德根茎、道德生命越来越繁茂”,越来越有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仁爱之心有力地使先生作为道德主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怀着“有教无类”的博爱之心,提升有学习能力的残、健青(少)年对于各层次教育机会的公平可及性,助其成人,帮助更多残障青少年远离精神贫困,推动社会发展。学者们对三名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向特殊学校回流案例的质性研究从反面折射出仁爱之心对于全纳教师素养以及有质量带教过程的重要性[1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小蔓先生自主自觉地进行了全纳教师的身份认同,对残疾学生的受教需要有着深刻的关切与回应敏感性,尽最大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对残疾博士生的带教。先生在数十载的从教生涯中,还间接关心过贵州某基础学校其他类型的特殊青少年。如果离开了仁爱之心,这一切是难以想像的。


朱小蔓先生对全纳研究生教育的开创性实践及其折射出的教师素养对于落实《二期计划》具有丰富的借鉴意蕴。如果有成千上万的全纳教师能以朱小蔓先生为榜样更加自觉地提升职业素养,不仅努力掌握扎实的学识,而且自觉生成追寻公平而有质量的全纳教育的理想信念,养成至少符合教师职业伦理水准的道德情操以及善待残、健学子生命的仁爱之心,则一定能更加有力地支撑《二期计划》的实施,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写就不可或缺的全纳教育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 周满生.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教育研究,2008,(7):16-20

2 周满生.关于“融合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2014,(2):151-153

3 李天顺.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部署会上的发言.中国特殊教育,2017,(8):3-4

4 刘慧,朱小蔓.生命叙事与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上海教育科研,2003,(8):12-17

5 朱永新,余国志.新教育实验的话语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5,(7):1-5

6 邓猛,颜廷睿.西方特殊教育研究进展述评.教育研究,2016,(1):77-84

7 石学云.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教育研究,2015,(4):79-85

8 当代教育名家推选活动组委会.关于当代教育名家推选结果的公告.中国教育报,2017-11-29,第2版

9 朱小蔓.全民教育全纳化:教师的准备与行动.教育学术月刊,2009,(7):3-5

10 侯晶晶.关怀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11 侯晶晶.美国公立基础学校生活化的陌生人伦理教育.教育研究,2014,(12):126-132

12 窦卫霖,魏明.对中美高考公平关注点的比较研究.教育研究,2012,(9):145-151

13 郑文婧,苏勇.普通高校语言类专业的全纳教育———特殊需要教育实践.教育研究,2010,(6):94-97

14 新华社.2004年研究生招生政策新变化.http://www.edu.cn/edu/zheng_ce_gs_gui/zheng_ce_wen_jian/gao_deng/yan_jiu/200603/t20060323_110014.shtml,2018-5-24

15 王卫东.教师职业信念问题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8-13

16 [美]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侯晶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7

17 李悦池,姚小玲.高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基于NVivo10的质性研究.高教探索,2017,(12):114-118

18 陈永进,张昊,江雪,等.特殊教育教师反思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四川、重庆部分特殊教育教师为例.中国特殊教育,2014,(6):73-77

19 傅王倩,肖非.随班就读儿童回流现象的质性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6,(3):3-9


本期编辑:小糊涂(早起播种和御风远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