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文字 |方舟 姬文丰
编辑 |赵雨岑
审核 |徐元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宣布展览开幕
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主持开幕式
策展人刘一蓝介绍本次展览筹备情况
开幕式现场
(滑动看全文)
现代性的视觉发明
高世名
(滑动看全文)
前言一
许江
中国,文明古国。百多年前的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脉络、自己的主体思想。《周易》有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德居业,乳养百代。虽经磨历劫,却循环承传,延绵数千年,为什么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时不行了呢?中国历史上向有学子干政的传统,为什么五四运动却会产生如此深重宏远的影响呢?
原因在于:第一,中国的封建帝制到了这时全面的朽败已无以遏抑。面对西方列强,一溃再溃,国之将不国。第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从中看到进德居业的新希望。在1840年至1845年,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失败,使中国意识到引进科学的必要。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中国意识到变革维新、效法西方法律和政治制度的需要与必要。1898年,戊戌百日维新失败,1911年的辛亥革命并未完成。民国之后,军阀割据,帝制两度复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思想、新文化运动诞生,青年民众以整个民族的意识提出国族的觉醒,对传统彻底重估,并积极酝酿和期盼着全新的文化。
新文化具有两大思想阵地:学堂与书局。学堂是育人,是教育;书局是出版,是传播。那是一个大开变局的时代。学堂、学校群立,书馆、书局频生,使整个社会发蒙觉醒的是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启蒙,其核心在于平等和平民的意识。民主的觉醒首先表现为平等和平民意识的觉醒。而设计,尤其是书刊设计,既是平等和平民意识觉醒的产物,又是平等和平民意识觉醒的推手。作为知识传播的形象,作为民主启蒙的重要标志,设计的启蒙便如那个动荡年代、末世黄昏悬起的一盏明灯。
在那个漫长的年代中,图书刊物的出版与装帧、铅印汉字的规范与推广,对新文化的传播产生起到重大作用。最早《东方杂志》问世,1911年《少年》杂志刊行,均探索“开径自行”的文化之路。《新青年》推行白话文,传播新知识。新文化不仅是新思想的倡导,更是新文体、新文字的催生。新的横排的方块字、标点符号的断句功用、图版的醒目设计,养育着新的读书人。读物中有启蒙、有激情。那些图书印制,直接开了中国人的眼,催生了后来的书籍装帧、平面设计,启蒙着新市民社会的心智和文化。同样在那个时期,国立艺术院创立,学报《亚波罗》的封面装帧虽直用希腊雕像,却催生着某种东方式的神性希望。那格式、那插图,如佛像之庄严,牢牢印在学子们的心中。
设计启蒙的思想作用深且广,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意义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设计启蒙是新文化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尤其是书刊设计的起兴,是思想启蒙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这些新文字、新设计可能比其内容更直接地具有传播和感染的力量,更有力地启迪民族的时代的感受力,更易于成为进步知识分子改造社会、推进革命的利器。俯瞰这许多浩如烟海的历史书刊,我们仿佛置身于一股历史的激流中,感慨叹喟,情赠兴答。
(二)设计启蒙是社会美育的重要方法和重要内容。这种书刊美化的醒目方法,是当时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意识来提出美的觉醒,进而从衣食住行赏玩的全方位来掀起社会生活的变革。各类不同的设计把民主、科学的新意写在“衣”上,树在居住建造里,化在日用和无尽的交流之中,汇成一个新时代的万人推崇、青春悸动的风尚。
(三)设计启蒙培养了一代新的知识人及其全面的感受力。鲁迅先生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他的书从文到装帧都有一种视觉之诗的力量。他还是中国新兴木刻的播火者。他要把中国的古碑古风与西方最新的版画刀锋绘成一种时代创造的风神。创建国立艺术院的一代人也正是与这种文化启蒙、设计艺术启蒙相浸润而成长、成熟起来的,这使得他们具有新生活的品位、新风尚的理解、新艺术的变革品味,跬成设计启蒙的火种般的力量。
在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的岁月里,对中国的设计启蒙做一番社会历史的检审,给予文化研究的展示与凝望,十分必要。让我们向设计启蒙的先辈先贤们致敬,同时也向长期精心收藏和研究的学者们致敬。草木易晞,灵魂永驻,文化启蒙、设计启蒙的精神与日月同辉,共三光永光。
(滑动看全文)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初期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以提倡白话文为发端,高扬民主“Democracy”和科学“Science”两面旗帜,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设计领域,新文化运动也以《新青年》的创刊和“文学革命”为标志,通过书刊编印、日用制造、商业传播,以及不同层次的教育施行和教材的撰写展开,最早探索了近代印刷技术条件下的书刊新形态和新风格,并通过大众阅读和物品使用深入人心,从某种角度上,也催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设计”萌发,在思想启蒙的同时,也藉由生活的潜移默化,开始了“现代设计”的历程。
100多年前这场波澜壮阔的运动,仍是今天理解中国现代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钥匙,也是探索中国现代设计性质的出发点。为此,在中国美术学院重高建研创提升计划以及文化与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的支持下,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在社会各界学者、设计师以及收藏家的支持下,策划了本次展览。
展览以事记的方式,全景展现了1861年至1937年间“新文化”与“设计”广阔的脉络关系,并以“奔流与萌发”“格致与科学”“民主与启蒙”“良友与摩登”“美育与生活”五个部分为结构,从设计史和文化史互动的角度,追溯了近代中国出版在文化交流背景下与欧美、日本设计的交流,梳理了新文化运动前后,书刊形态、装饰风格的渊源;重点分析新文学书刊代表作的字体、文图编排、封面设计等与思想相关的内容,廓清了从格致到科学的观念更新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传播、造型艺术、博物馆建设的关联,透过以上海为中心的都市“摩登”世象,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形式、物品制造与民主思想间的密切关系;其中“美育与生活”部分,则通过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归纳,对辛亥革命后,各级政府在推行新学过程中颁行的各类蒙学、中小学教材,以及各种品德修养、行为规范、常识认知等内容的形式分析,揭示设计与审美教育关系的紧密性。
展览通过历史叙事、人物个案、案例分析等形式展开,除绍介沈寿、鲁迅、陶元庆、刘既漂、杭穉英、陈之佛、钱君匋、丰子恺、李有行、闻一多、雷圭元、庞薰琹、张光宇、叶浅予、梁思成、吕彦直(排名不分先后)等的设计贡献外,还重点展示了蔡元培、胡适、陶行知、林语堂、晏阳初、张元济等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下的教材、普及读物等的文图编排成就。
在全国众多知名藏家和相关博物馆的支持下,展览从1000余件近代书刊、服饰、器用和商业美术作品中,遴选出近600件原作展出,这些作品,除了真实呈现这一阶段的社会变革,还以杰出的设计创意,散发出超越时代的光芒。
针对新文化运动和教育的特点,展览期间将展开与之相关的公共教育活动,举行《老课本动画版》《先生》等影片的放映,联合杭州有悠久历史的中小学校,举行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歌曲清唱和课文朗诵会。
限于水平和文献,展览一定会有疏漏之处,请方家多多指正。我们希望以此展览为契机,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近现代设计研究,讨论文化、生活、时代与设计的关系,并选择我们未来的设计道路。
展览现场
第一部分
交流与萌发
陈之佛染织图案(一)
第二部分
格致与科学
《东方》杂志
《格致汇编》
《科学》杂志
《眼科证治》
耶稣像
第三部分
民主与启蒙
第四部分
良友与摩登
“马头牌”水彩画颜料包装纸盒
“长城”牌热水瓶
“立鹤”牌西湖博览会搪瓷盘
庞薰琹工艺美术设计 茶壶
杭穉英广告画月份牌海报
第五部分
美育与生活
来源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文字 |方舟 姬文丰
编辑 |赵雨岑
审核 |徐元
出品: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全媒体工作室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