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据图告诉你,投资人一般比普通人抢先多久get新风口?

2017-12-19 Jason D. Rowley 华映资本

潮流趋势似乎已经主宰了一切,无论是裤子的剪裁样式、还是喝咖啡的方式、亦或是股票投资的组合排列,追赶所谓的“trends”已经成为人们行为变化背后的强大动因。

 

而谈到趋势,总会涉及引领者与追随者。许多投资人认为,在新经济以及技术发展层面,他们既是趋势的投资者,也是潮流的引领者。然而,投资人们真的擅长提前预测未来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芝加哥创投记者Jason D. Rowley以近期四大热点——无人机、VR、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例,通过分析来自创业生态系统数据库Crunchbase的投资数据以及Google Trends的大众搜索数据,来展示投资人的布局与技术发展趋势之间存在怎样的时间窗口。


图文来源:crunchbase


投资人总能抢先get到新趋势?

 

Rowley的研究正在印证这一问题。大多时候,投资人对新技术的好奇心确实比大众来得更早。比如,创业者以及他们的投资者经常会传播一些术语,而这些术语在此前并没有被大众所关注,但此后,这些术语突然成了热词。“曲棍球棒效应”形象化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对于一个新事物的关注度曲线,起初线条图的大部分时间保持相对平坦,但在某一时刻突然呈现拐点,增长偏离线性轨迹。



然而,拐点将在何时以及何处出现?在Rowley看来,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情况并不相同。在对新事物的关注以及接受程度上,投资人与大众的差异在于对风险地判断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而这也正是投资人们成为“走在趋势前面的人”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定投资者们到底比大众领先多少洞察到新趋势,Rowley的调查以月度为单位,绘制了“无人机、VR、人工智能、区块链”这四个热点词汇下,基于Crunchbase的风险投资数量与Google Trends搜索的数据对比图,以展示投资人以及公众对于热点趋势的定位能力。

 

在本次调查中,Google Trends的数据是由简单的关键词搜索构建而成,因此,Rowley在Crunchbase的数据中,也提取了特定的关键词或短语(如“人工智能”),而后找出基于这个关键词下的公司,以及他们所获得的投资情况。通过直接衡量对关键词的响应度,较为合理的判断出投资人和普通人对于技术趋势反应快慢程度的不同。

 

以下,是投资人(以蓝色曲线表示)和的大众(以黄色表示)对人工智能趋势关注度的差异性曲线。



通过下面这张图,则可以看到投资人和大众是如何意识到区块链成为前沿技术的。



对于这两个新风口,风险投资人们似乎都是趋势的预见者。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被大众普遍关注、成为热点之前,已经早早被投资人们注意到了。

 

伴随着趋势的发展,能够清晰地看到转折点的出现。一位名叫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Rogers)的研究人员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创新传播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提到:对于新技术来说,更广泛的认知是由口碑驱动的,是从核心创新者、早期采用者群体开始进行的。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投资人自2012年中以来就对其展示出巨大的兴趣,而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直到2015年中才被更广泛的公众关注到。就区块链技术而言,投资人们自2013年年底以来就一直在积极关注,但区块链创业公司成为大众的搜索目标,则多花了近两年的时间。


 

“先知先觉”的VCer到底比大众领先了多少?


如果投资人们比大众更加擅长识别前沿趋势,那么这可能表明他们对此的兴趣也应该在普通人群之前达到顶峰。在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到投资者与大众对无人机初创公司的关注度是何时达到顶峰的。


蓝色是来自投资人的关注曲线,黄色来自于大众。可以看到的是,在黄色曲线到达波峰之前,蓝色曲线已经历了两波起伏。


 

而这一张图片,则展示了两个不同群体对VR创业公司关注度的起伏趋势。



就像投资人们更快地关注到新技术一样,他们对此的注意力似乎也比普通人群更快地走下坡路。无论是无人机还是VR创业公司,都体现了这样的状况。在“无人机创业”和“VR创业”的 Google趋势评分达到各自的顶峰之前,投资活动的高峰期已经发生了好几个月。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公平、谨慎地说: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投资人对新兴技术的判断是大众关注热点的领航标。


你愿做先驱者还是颠覆者?


创业者和投资者应抵抗盲从追新。Rowley认为,如果创业者的任务是“创造人们想要的东西”,而人们想要什么样的东西是由趋势驱动的,那么,创业者们研究趋势之后再开始创业,才是可取之道。


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在市场拥抱一种新兴趋势之前,洞察未来势在必行。投资人们高瞻远瞩,也有很多投资人认为,技术投资将在未来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不过给予大多数投资人们看到新技术商业价值回报的时间却相当有限,因为大多数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都在10年左右。

 

因此,当下投资机构的策略已经变成一种博弈:即结合短期未来市场需求,预测并寻找合适的新技术公司。原因在于,对于技术趋势的长远发展仍然很难做到准确判断,投出一家颠覆性的公司都是挑战,更不用说要一直投出这样的“准技术独角兽”。因此,Rowley认为,这种博弈看起来颇为“佛系”:当成为先驱者就足够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要去成为颠覆者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