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第三空间:自动驾驶,不止速度与激情 | 报告
有人说:自动驾驶是百年汽车工业的一个“iPhone”时刻。
用户被解放的双手和头脑,使汽车从一个机械产品,进化为一个多元场域,诞生新的娱乐、社交和零售场景——这是「行走的第三空间」。
当巨头和新玩家们纷纷入局,老牌汽车厂商、新兴科技企业以及垂直领域初创公司,共同构成了自动驾驶研发生态。从测试阶段迈入消费者现实阶段或许指日可待,企业也正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升级转型。
Capgemini凯捷咨询调研5500+名消费者和280名相关企业高管,形成《消费者视角下的自动驾驶汽车》趋势报告。华映资本整合精编,全方位解读这场出行&流量革命的机与变。
后台回复「自动驾驶」,一键get报告全文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1. 59%的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充满期待;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上,消费者更信任传统汽车制造商,同时对技术难题突破,他们要比业内人士更有信心;
2.“车内体验”将成为重点,消费者需求将全面影响传媒、娱乐、零售和健康等相关产业。例如,63%的人希望这一时间用于社交,近25%希望用于健身。
3.拥抱自动驾驶未来,厂商应该做好四件事:深入聆听消费者需求;注重安全性;与技术和内容提供商合作,打造全方位服务生态系统;提升软件能力,加速公司内部变化。
以下五千字干货长文,我们将关注五大核心问题:
1.看好自动驾驶的,都有谁?
2.消费者的关注点,在哪里?
3.还有哪些产业会被带动?
4.各类厂商竞争格局如何?
5.面向未来,厂商如何应对趋势?
看好自动驾驶的,都有谁?
早期使用者画像
在愿意最先接受自动驾驶汽车使用的群组中,63%是男性消费者,平均收入更高,多居住于城市地区。
他们最关注什么?有三点:乐趣、自由感、期望。
他们看重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的安全数据系统,可以降低环境破坏风险,也提高燃料使用率;而通过免去开车劳累,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娱乐、社交或者完成个人工作。
机器智能的理性和可预测也是闪光点之一:他们眼中,自动驾驶可以最大程度上遵守交通规则,并能够在一切意料之外的情境下做出正确决定。
在数据保护方面,这一人群也大多持开放心态,愿意与传统汽车公司、汽车技术公司(如Uber,Tesla等)、致力于公路规划及城市发展的国家相关机构分享数据。
消费者整体态度
总体而言,作为与衣食住行密切联系的交通工具,自动驾驶引发了人们的各种期待和猜测。
调查显示,关于自动驾驶汽车,59%受访者态度积极,对未来是充满期待。与此同时,消极情绪也较为普遍,近半数(48%)的人对此项技术表示担心,46%的人在提到“自动驾驶汽车”时会联想到“焦虑”。
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态度
将人群近一步细分,中国消费者和千禧一代/城市居民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比较乐观。且与农村和小城镇相比,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千禧一代、以及城市/郊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态度往往更加积极。
53%的中国消费者对此项自动驾驶的发展持积极态度,仅有12%的人态度消极
这不难理解。作为科技时代原住民的千禧一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偏爱智能产品。从智能手机、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再到各式智能黑科技,他们需要最易用、最容易辨识、最流畅且高效的用户体验。
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乘坐自动驾驶汽车的将在5年内翻一番。现阶段看,只有25%的消费者愿意在未来12个月之内尝试驾驶无人驾驶汽车;但愿意在5年后尝试的人超过半数。随着市场和技术的成熟,消费者预期不断明朗:未来,自动驾驶汽车或将成为一种大众商品,人们对此的偏好也将增加。
超过一半的消费者愿意为在预算基础上,为自动驾驶汽车支付高达20%的溢价;接近五分之一的消费者甚至愿意付出更多。
消费者的关注点,在哪里?
消费者为何对自动驾驶汽车怀有高期待?他们在选择自动驾驶汽车时都会关注哪些因素?我们将在这一部分详细分析。总体而言有三点:解放双手、高效驾驶和可持续性。
解放双手
自动驾驶汽车承担了驾驶员任务,堪称解放双手的「差使替代者」。研究显示,超过一半(54%)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替自己接送朋友和家人。
这非常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在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新加坡人口老龄化速度非常快,所以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将为新加坡的老年人提供出行便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机构学者Subodhmhaisalkarruci 表示,他本人也在开展自动驾驶相关研究。
而半数受访者表示,希望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帮助自己节省下时间去做其他事。这一群体平均驾驶时间达到了11.5小时/每周,他们希望自动驾驶可以在这一基础上节省一半时间。
停车与取车的便捷性也值得期待。Udacity无人驾驶汽车主管David Silver表示:“希望自动驾驶汽车能减少人们在取车上花费的时间,主动过来,而无需到特定地点去取。”
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开始进行类似试验,例如亚马逊与通用汽车和沃尔沃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汽车可以直接送货上门,免除配送人员。
理性驾驶
理性驾驶带来安全高效。根据美国交通部门数据,90%的车祸都可归因于驾驶错误,安全性是消费者的重点关注因素。
同时,近三分之一的消费者预计自动驾驶汽车将减少交通拥堵。据RutgersUniversity研究显示,人工驾驶车辆时突然的车道改变,很可能造成交通拥堵,而自动驾驶汽车将帮助此情况改善。
反对意见同样存在: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让城市交通变得更糟,因为让无人驾驶汽车的停车成本和难度更低。
在无人驾驶汽车尚未量产之前,这仍有待验证。但至少在当下,消费者普遍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到来将引发积极的连锁反应。
环境可持续
“更高的燃油效率”被73%的消费者认为是购买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和碳足迹。
曾有科学家设计实验,在一个由八辆能够相互交换位置和更改速度的汽车组成的车队中,有一辆车是自动驾驶,可以实现自动加速和刹车,而其他七辆车由人工控制。
(该论文发表于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Emerging Technologies期刊)
根据车辆实验的速度和位置数据,研究显示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更平稳地刹车,避免堵车,无人驾驶汽车和人控汽车的能源效率分别达到19%和7%。这项研究或许能证明,自动驾驶汽车比目前的同类汽车,在环境上更具可持续性的潜力。
还有哪些产业会被带动?
解放出的驾驶时间,都被用来干嘛了?据此我们可以预测,还有哪些相关产业会被带动。汽车内环境正在成为一段“行走的第三空间”,由此形成新的娱乐、社交和零售场景。
调查发现, 63%的消费者都很乐意将时间用于与朋友和家人社交上,无论是在线上,还是和车内的同伴交谈。
同时,58%的人也希望能够在车内切断与数字工具的关联,以获得安静的车内路途体验。意味着人们需要利用“技术”来实现与技术的分离。总而言之,自动驾驶汽车可帮助消费者基于个人偏好而选择活动。
“自我时间”的概念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对“车内娱乐”的期待。数据显示,57%的人愿意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娱乐,76%的人想听音乐,62%的人想了解新闻和时事。从地区上来看差异不大,而从年龄上看,千禧一代消费者比其他人群更倾向于把时间花费在“车内娱乐”中。
自动驾驶汽车构建了一个新的休闲娱乐场,车内体验的诉求可以激发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娱乐、电子商务、健康、银行服务等等。
不光媒体和娱乐行业将获益匪浅,零售行业也会因此迎来机遇:
1.网络购物:近半数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喜欢在开车时网购;
2.实体消费:除了车内体验服务,路途中的实体店也有可能迎来一波发展。
比如,调查显示58%的消费者喜欢在骑车时吃东西,不妨设想一下,这对餐饮业可能意味着什么,或许当消费者途径餐厅/商店时,以丰厚的促销优惠作为吸引点会促进销售,并带动消费者参与?
再比如,多数消费者希望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与朋友和家人进行社交,或者彻底脱离数字工具,放松一下。因而,对提供IT服务的供应商来说,或许应当考虑如何通过创新,在不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促进社交或放松体验。
厂商竞争格局如何?
目前,无人驾驶产业入局者主要有三类:通用、戴姆勒、福特等汽车厂商和供应商,谷歌和特斯拉等科技企业,以及垂直领域初创公司。
作为产业互联网的热门+高投入赛道,我们看到,众多汽车厂商一直在重点投资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巨头尤其重金砸入:
•福特将在未来5年内,向福特自动驾驶汽车注资40亿美元;
•到2022年,德国电子和工程公司博世将投资46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研发;
•丰田成立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公司TRIAD,并计划和其供应商Aisin Seiki和Denso 一起注资28亿美元;
•奥迪计划在未来五年投资160亿美元用于未来的交通技术建设,当中包括数字服务、自动驾驶和电动交通。
……
研究显示,传统汽车厂商凭借与消费者的强纽带,占据先机。超过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更加信任福特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以及特斯拉这样的电动汽车巨头;科技初创公司奋起直追,以垂直领域技术优势站稳脚跟。
面向未来,厂商应该如何做?
当自动驾驶几乎是一种未来的必然,厂商应该怎样拥抱趋势?
为了充分理解和争取消费者,这里有几件事值得深入去做:聆听消费者需求,让其感到充分放心,注重安全性;与技术和内容提供商建立合作,打造全方位服务生态系统;提升软件能力,加速公司内部变化等。
让消费者参与始终
在消费者眼中,汽车正从一种交通工具变成一种“准私人助理”。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人们的期待不仅是自动驾驶,还有承担一系列任务的能力。因此,汽车公司有必要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公开透明化,避免错误导向,让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判断有正确预期。
在这一点上,欧洲NCAP先行一步,计划在2020年前建立一个评级体系,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体系进行评估的同时,评估其宣传推广材料,形成自动驾驶制造商排名。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也在开发类似的排名体系。
以安全构建核心
针对消费者的不同期望进行充分调研理解,并将其融入汽车设计过程中。未来,消费者或许将有机会根据旅行目的,去选择不同的汽车概念,做到「汽车即服务」。
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针对人们对黑客侵入自动驾驶汽车的担忧,给出解决方案。
近期,一项针对9款受欢迎的联网汽车安卓应用程序进行的测试显示,研究人员不仅能够通过这些app定位汽车、解锁汽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发动汽车引擎。
这不是唯一的案例,一些汽车公司也开始改进技术,同时开展安全性能宣传活动,例如宝马最近发布的无人驾驶汽车安全广告,就将主题定位为“驾驶的未来没有什么可怕的”。
打造生态圈
消费者希望有多种多样的车内体验,从娱乐到健康各个领域。汽车公司需要与更多技术/内容提供商展开合作,构成完整的体验生态。
当前,一些汽车公司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例如,奥迪与迪士尼在今年初CES电子展中,上线无人驾驶汽车内VR游戏体验“Holoride”系统,并公开了第一款车内VR游戏“复仇者联盟:火箭营救之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乘客和“驾驶员”只要戴上Oculus Rift头戴式耳机,便可进入VR环境。
搭载VR体验的概念车
关键数字能力
20年前一次汽车制造,大约需要100万串代码,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可能已经超过1亿,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
“软件将占未来汽车创新的90%……与典型的智能手机相比,一辆汽车的软件代码行数将是智能手机的10倍,而自动驾驶汽车的代码行数将是智能手机的1000倍。”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Herbert Diess 表示。
这对自动驾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对公司本身,还是员工。据凯捷研究院早期与领英合作的一项数字技能状况调研显示,在汽车公司,近半数的员工认为自身的技能将在4至5年内被淘汰。
将自动驾驶汽车整合到企业战略中,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各组织充分构建软件能力和其他关键的数字能力。
要想充分释放自动驾驶汽车的增长潜力,汽车企业必须携同消费者一起“上路”。关注消费者期望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构建服务生态系统,发展协同能力,夯实数字化基础。
这是一个巨大而令人兴奋的机会——流畅、个性化的无人驾驶体验,或许已经不远。
公号后台回复「自动驾驶」,一键get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