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资本季薇:资本是产业汇聚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民营经济和创新创业是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以资本的力量作纽带去汇聚产业,这样一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在《财经》杂志主办的2019中国财富论坛上,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分享了对于投资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见解。
季薇在演讲中表示,特别认同在产业引导过程中将资本作为主要推动力的做法,并表示希望未来进行更多交流,在地方促成更多产业的落地。
聊到价值投资,她强调,项目从投资到退出的过程中,应该为被投企业产生价值,思考如何赋能,关注业务的核心价值,帮助企业发展,而不单单是做资金的搬运工。
此外在未来和创新层面,季薇指出投资最好的时机来源于增量机会,比如革命性的技术或者需求上的巨大变化。华映的投资坚持,一是专注,在自己的能力圈中做擅长的事;二是在重点行业进行布局式投资,深耕重点领域,深度参与整合。
以下是季薇发言实录精编,与各位分享:
专业领域十年深耕
和行业一同成长
各位下午好,我是华映资本季薇。今天是我第一次来青岛参加创投领域的行业峰会,非常荣幸,感谢邀请。
我之前做过管理咨询,也做过对冲基金,但最近十年一直在风险投资领域。华映成立以来,正好是中国创新创业浪潮和创投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不知不觉十年就过去了,虽有周期起伏,我乐在其中,也见证和参与了很多变化。
简单介绍一下华映的情况,我们2008年在新加坡设立,早先是美元基金,2010年又设立人民币基金,最初目标就是做专业型的基金。我们刚刚设立的时候,还很少有专业型的早期人民币基金,大部分资本都聚焦在成长期、IPO前后阶段。
华映的另一位创始管理合伙人熊向东是IDG的早期员工,在风险投资领域有25年经验。我们两个人本身主要聚焦在TMT领域,但这是个比较大的概念。最终,我们还是认为当时的价值洼地来自互联网通路完善状态下的内容相关领域,比如内容生成、内容传播、聚合平台、内容营销等等,所以我们当时设立了文化基金。这是我们的一个标签,移动互联网的来临,使我们在很好的时机切入和布局了这个行业,享受行业发展红利期。
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内容相关领域投资了60-70家公司,在所有内容领域里都有所布局,从图文、动漫、直播、长短视频到演艺、音乐等,甚至在一些领域里布局全产业链,控股核心企业去做整合。最近优酷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去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红海行动》,再早些《鬼吹灯·九层妖塔》等,都是我们所投资企业参与出品的。
点击图片阅读《长安十二时辰:大唐版「反恐24小时」的出圈之路》
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促使大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领域发展呈现弱周期,且长期以来势头良好。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在这个行业其实非常难投。文化领域从2011-2016年快速成长,创业机会众多,投融资活跃,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对内容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这段时期,是文化产业增量发展的时期,是创业投资的好机会。
这两年来,文化领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项目存量市场,监管非常严格,巨头在所有入口上都有所布局,竞争激烈,流量见顶——这非常考验一只基金的能力,除了抓新项目的本事以外,基于这个存量市场,你的能力圈在哪里?你有多少资源、人才、核心企业,有多少本事能做好整合,能够赚到后面闭环的钱。
当然,在我们眼中文化不单单是娱乐产业,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华映原有内容流量的布局使我们可以触达3-4亿人群。在信息爆炸的状态下,通过内容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个性化推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力变得更大,比如大家在内容和社交平台种草后,到电商平台拔草。内容的变现能力增强,到消费的转化链条更加直接。
所以华映注重文化跟消费的结合,不仅关注流量的结构性变化, 也成立了消费品牌基金,重点关注消费升级下的新品牌机会。而在To B赛道,华映早些年从流量运营和数字营销的布局出发,到跨行业通用型基础服务的卡位,到现在我们重点投资技术驱动和产业升级的机会,包括围绕数据和物联网的投资布局,以及大消费企业服务和IT升级服务。
总结下来华映的投资特点,一是专注,定义自己的能力圈,深耕赛道;二是在重点行业进行布局式投资,甚至会跟战略合作方共同孵化或者控股核心企业,这是我们区别于财务投资的打法。产业落地的角度,我们在一些城市会布局垂直产业链,比如我们投资了大量数字阅读上下游企业,因此在杭州设立产业园,因为杭州是中国移动的数字阅读基地。把相关企业聚集起来,充分进行产业落地。
产业为水,资本作舟
汇聚地方发展动能
我个人对青岛的理解远远不如刚才几位,坦率地讲,我们大部分投资都在北京、深圳、江浙沪,但我们跟青岛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曾进行过共同投资,包括青岛啤酒、城市传媒等等。我特别认同一点,在产业引导中要重视将资本力量作为主要推动力。
我是苏州人,用青岛跟苏州做一个类比:苏州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特别是制造业五百强企业。十余年来苏州成立市场化母基金,用资本的力量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落地过程中看好方向的发展,所以最近几年在医疗健康、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很有集聚效应,并且这些领域在当地战略转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用资本的力量作为纽带去汇聚产业,用市场化的手段让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支持中国早期创新创业这一最有活力的领域,这样一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行业发展到现在,风险投资从原来小众的行业变得广为人知,从业人数和机构众多,跟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整个创投行业近一两年确实处在压力较大的时期。在过去中国的风险投资规模居全球第二,2018年的前两个季度,中国的创投融资金额已与美国并驾齐驱。但反观今年年初的数据,募集基金数量不及去年的一半,整个行业也因国际局势、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原因承受了很大压力。
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找到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变的东西,找到自己的坚持支点。比如刚才聊到的价值投资,虽然项目投资后总有退出期限,但在项目从确定投资到退出前的过程中,投资人应该为被投企业提供价值,思考如何赋能,关注企业的核心价值点,帮助企业发展,而不单单是资金的搬运工。作为每家机构来说,肯定也有自己擅长的绝活。
我们虽然是财务投资人,但除了赋能被投企业、主动进行整合之外,也会和已上市的被投企业共同发起产业基金,围绕它的领域做深耕,这也是拓宽能力边界、深耕垂直领域的努力。
就拿我们关注的领域来看,过去二十年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大规模向产业端渗透,青岛制造业领域、科技领域、企业服务领域的细分行业,比如在海洋相关的、有非常好基础的领域,利用创新和资本的力量,再加上信息技术的赋能,在接下来可能会是一个腾飞的好时机。
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希望有机会到《财经》在青岛举办的会上跟大家交流,近距离观察、直接感受一下这个市场。我昨天就来了,特意去大街小巷走了走感受下,青岛非常有活力,年轻人很多,在消费赛道上应该有很多潜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希望更深入地了解地方在产业方向上的垂直布局,以便于我们投资的一些技术相关企业能更好地跟当地产业结合起来。
赋能式投资
整合并购,拥抱变化
刚刚各位特别强调整合。华映在我们所关注的领域里,整合并购做得不少,所以我想再延伸探讨一下。投资最主要看的还是增量机会,比如革命性技术的出现,或者需求的巨大变化。
比如2011年移动互联网来临的时候,应用商店是第一波爆发的机会。我们投资的PP助手,从产生收入到月利润近千万,只花了一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增量爆发式的行业机会。所以大家常说“风口”——如果你能捕捉到某个趋势,且在这个趋势内能做好投资,就能抓住快速变化的机会。
现在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了,但我们看数据,还是能捕捉到变化。举个例子,去年到今年直播电商起量很快,这是典型的内容引导消费的市场,淘宝直播去年GMV已过千亿;而快手作为短视频平台,去年直播电商的GMV有200亿,今年目标预计也会到千亿级别。
所以即便大家说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失殆尽,但流量的结构性变化机会还是存在。而整合一定是基于存量有很多机会的时候。在文化领域,我们将继续关注新的人群、内容形态的变化,与此同时会加强整合。
华映曾经和大型媒体集团一起孵化信息流广告行业服务平台唔哩。在三年前,它想成为年轻版的头条,但基于这种模式的投入非常巨大,巨头也已经存在。后来我们帮助唔哩整合转型为借助大数据个性化推荐来对流量方进行推广的内容分发平台、互联网广告聚合平台,帮助内容进行变现。
点击图片阅读《唔哩转型记:手握技术+内容原力,打造2B信息流广告服务平台》
这说明整合虽然是大势所趋,但也有很多先决条件构成的高门槛。对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有人才、技术、资源,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所有优势条件相结合。我们也看到很多行业投资人做整合未必成功,有一个条件变化就可能全盘皆输。所以整合是非常难的事情,但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特别重要的领域我们愿意去做。
另一个话题是创新。大家很熟悉的美国流媒体视频网站Netflix,以前是做DVD租赁的,因为预见到流媒体在线上的增长机会,把整个公司所有资源全部放在流媒体业务上,把其余业务剥离,才能成为现在美国最大的视频流媒体网站之一。同样我们看到很多巨头,比如微软、亚马逊AWS,因为拥抱了云计算和AI的变革机会,所以转型非常成功,业务也上了一个台阶,从市值来看,微软已经成为了全球唯一超过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我们非常关注创新的力量,技术和资本往往是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并且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去进行要素的有效组织。创新在当下是非常关键、必须要拥抱的词,也是经济结构转型能持续腾飞的重要条件。
最后我想说,华映做投资研究的出发点一直是人群和技术,我们非常关注人群需求的变化,现在有很多深度服务于人群的好产品和服务平台。青岛非常有活力,年轻人非常多,希望我们投资的好服务和好产品,能够在青岛这样一个区域性的中心,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