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残奥会即将开幕,致敬被人遗忘的残奥英雄们

有温度 有深度 有广度
就等你来关注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La rose | 图:Google


2月刚刚过去的北京冬奥会,每一天都在给观众制造惊喜与感动,自豪与骄傲。我们由衷地为参赛的运动员们激动,热搜上也挂满欢欢喜喜的报道,热热闹闹的运动盛况。只是,和铺天盖地的冬奥会相比,冬残奥会的关注度显得有些冷清。


和大家熟知冬奥会的很多明星运动员相比,对残奥会的天才运动员,以及他们的每次进步与突破,却知之甚少。中国残奥会运动员们,值得大家更多的关注。相信他们每个人背后的故事,都能不断地激励着大家。


与激烈争夺金牌榜的奥运会不同,中国在残奥会奖牌榜上,一直是一骑绝尘,傲视群雄的存在。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一直是残奥会金银铜全包的「榜霸」。尤其在2016里约残奥会,更是以总奖牌数239枚的成绩,打破24项世界纪录。


然而,冬季残奥会中的很多冬季项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越难,中国人拼搏劲就越强。3月4日即将开幕的北京冬残奥会,相信运动员们能用自己拼搏不熄的精神,和生命中最精绝的力量,给大家留下最珍贵的启示。



本期推文特别分享五位运动员的故事

见证残奥的精神,和中国力量的传承

(图也许不清,但不影响他们的魅力)





NO.01

中国首枚残奥金牌得主

平亚丽



在残奥会上,每一枚金牌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述说着残疾运动员们波折坎坷的经历。但平亚丽不一样,她背后是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或许不怎么关注残奥会的你,并不熟悉她的名字,但她凭实力迎来的成就,会让你刮目相看。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残奥会冠军,她的奥运金牌或许比许海峰还早到1个月。她是中国全国创业大赛第一名,失业后为了生存下去,她自学成为按摩师,并开了数个连锁店。


根据她的故事改编的电影《黑眼睛》,席卷无数大奖。主演陶虹更是凭借此片,拿到了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金鸡和百花最佳女主角奖。




当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她携带着导盲犬一起传递火炬时,无数人中国人为此泪目。平亚丽身上的标签太多,充满了时代符号和个人标记。


这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视力不到0.1,整个世界只有模糊光感和影子的北京大妞。1982年盲校毕业后,就进入了橡胶五金厂当学徒。因为跑得飞快而被教练看中,练习短跑和跳远。那时国家百废待兴,很少有专业运动员,很多运动员都身兼数职,一个人准备两三项比赛,以预备不时之需。



为了备战1984年残奥会,当时24名残疾人在先农坛体育场进行几个月的突击训练。而那时国家仅有的物资支持都用于健全运动员身上,平亚丽们所面临的条件十分困难。


提到那段过往,平亚丽多少有些委屈:「人家是上午、下午练。我们就捡中午或晚上练,赶上晚上下雨,完全是靠听觉摸着回家,有次走到半夜都没找着家...别人吃着50块标准一餐的自助,我们训练完了,吃着干烙饼,拿军用水壶灌点凉白开,连装水的瓶也没有。」


退休后,平亚丽成为盲人按摩师


这样恶劣的训练条件,领导自然没有期望能拿金牌,临走前只交代说:「参赛就是历史,成绩不重要,平安回来就行。」教练和团长却希望平亚丽能拿回一枚铜牌,有了奖牌后,回来就有专门训练的场地了,还有助于残疾人体育的开展。


因此,平亚丽是带着使命感去战斗的。她甚至想过:「如果能拿我的命,去换今后中国残疾人的体育事业,都觉得值。」拿命去拼,今天看着非常不理解,但那时的中国运动员,是真的只能拿命去拼。


平亚丽和教练田麦久


「别的国家的轮椅一个十几万,特别轻,一只手就能拿起来。跑鞋上的钉子,又稳又轻。我们的鞋虽然是新的,但跑着跑着底就掉了,甚至整个人都摔出去了。」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平亚丽非常的争气,在跳远中拿到了第一名。比许海峰早一个月实现了中国人在残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当时因为没有前往报道的中国记者,这具有历史性的一刻,连一张珍贵的照片和录像都没有。


平亚丽说:「你们体会不了盲人运动员的心情,我们看不到升国旗,只有摸到金牌、听到国歌,心里才踏实。」



回忆那历史性的一刻,平亚丽感慨道,当时的心情非常忐忑不安,但她清楚的记得,当地的华人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美国办的残奥运会,我第一次听到了国歌,升起了五星红旗,我知道你看不见,我替你看着!


如今在家门口举办冬残奥会,已经一应设施全部齐备的中国人,再回头去看那段艰苦岁月,难免唏嘘不已。但正是有平亚丽这样元老级运动员的开荒和破土,才会有今天中国残奥会的接力辉煌。




NO.02

残奥金牌大满贯

卢冬



8月27日,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以39秒54的成绩,绝杀西班牙夺冠,并以超世界记录近1秒的成绩,成功摘金。


这位没有双臂,完全凭借腰腹力量游泳的女孩,看起来是如此单薄瘦弱,却早已经成为残奥会、世锦赛、亚残会的大满贯得主。


她在最近的东京残奥会上,完成了一届残奥会收获4枚金牌、三度打破世界纪录的壮举。她因为一个下蹲的动作,让全世界为她骨子里的修养,而感动落泪。


夺冠后的拍照环节,由于亚军季军都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下意识暖心举动,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点赞表示:「小动作,大格局。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




1991年出生于辽宁北票的卢冬,是个皮肤白净,漂亮文静的女孩,4岁时她就立志要考清华北大。如果没有那场意外,她应该也会活得阳光而精彩。但遗憾的是,6岁时的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臂,也从此改写了她的人生。


卢冬的亲人回忆说,那天是农历7月15日,为了庆祝奶奶55岁的寿辰,亲朋好友们齐聚一堂。却没想到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时刻,6岁的小卢冬,因为去马路对面的小店买东西而遭遇车祸。虽然最终活下来了,但却没能保住双臂。



那场车祸一下子改变了卢冬的性格,在这之前她活泼爱笑。失去双臂后,她变得慢慢自闭起来。


但小卢冬非常要强,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会了用脚吃饭、写字、梳头、洗脸等生活技能。还刻苦学习,认真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用脚织围脖、用电脑和手机打字,要强的女孩凭借坚韧和毅力,处处都做得很好。


卢冬用脚弹琴


2004年,辽宁省残联体训中心来选拔运动员,13岁的卢冬被选中练习游泳。在此之前,卢冬并没有接触过游泳,因此呛水便成了家常便饭。


回忆那段训练的时间,卢冬笑着说:「那段时间,每天在游泳池里都喝得饱饱的,回去都不用再喝水了。」


图:新华社


没有双臂也没有经验的卢冬,就每天泡在游泳池里,练习翻滚的技巧,转身的动作。由于游泳规定头部触壁成绩才有效,所以为了争取那0.1秒的领先,她需要用尽浑身的力气用头撞击泳池边。


一次又一次的拼劲全力,一次又一次的用力一击,命运为她关上的那些大门,就在她笨拙而执拗的叩击中,徐徐打开。没有繁花似锦的绚烂前程,只有对自我的超越和生命的证明。



比赛场上,她凭借屡摘金牌,不断打破自己创下的记录,赢得了「无臂美人鱼」的赞誉,也让世界记住了她的勇敢和成就。


比赛场外,她学习化妆、弹琴、书法、做饭和十字绣,生活丰富多彩。命运给她的那个酸柠檬,被她酿成了酸甜可口的柠檬汁。


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告诉所有人:被当作励志榜样挺好。怜悯的目光也可以忍受,但我们并不特别,爱吃,爱玩,爱闹,可以自嘲,可以玩笑。只有大家把我们看做是普通人,彼此的隔阂才能被打破。





从       从

传       夏

承       季

到       到

发       冬

扬       季




NO.03

冬残奥冰刀勇士

冰球队长崔玉涛



羽生结弦的冰上一吻,美的令人窒息,而被誉为冰上勇士和冰刀舞者的崔玉涛,也在用他的勇敢和坚毅,书写自己的冰雪传奇。


今年33岁的崔玉涛,出生于平度市旧店镇,河西芝坊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8岁时,在放学的路上,他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不仅面临左小腿截肢的厄运,还因为车肇事司机逃逸,让并不富裕的家庭,被巨额治疗费拖入深渊。


很难想象那时青春年少,帅气十足的崔玉涛,内心经历着怎样的痛苦和折磨。但好像就是一瞬间,他就长大了。安了假肢后的崔玉涛,没有怨天尤人,悲观沉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外出打工赚钱,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成为一名冰球运动员,则完全是个巧合。崔玉涛说,「之前压根没想过还能从事体育运动。2010年我回老家换《残疾证》,平度残联的马大姐叫住我说,小伙子,看你身体挺壮实,想练体育吗?也没多想,大姐就给了一个青岛残联领导的电话。」



最初崔玉涛被选中到市残联,参加的运动项目是自行车比赛。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和顽强的毅力,他只用了五个月的训练时间,就在山东省残运会自行车比赛中,夺得了场地四公里金牌和大组赛银牌的成绩。


练了两年自行车,崔玉涛又被残疾人游泳队选中了。再之后,在组建残疾人冰球队时,教练很快又选中了他。而那时已成家立退役的崔玉涛,本想拒绝的,被教练苦口婆心的一番劝说拉了回来。因为一切都是初建,中国本来是没有这个运动的。


回忆当时加入冰球队时,崔玉涛说:就试训了一个周末。领导说,把这个项目建立起来,未来要参加残冬奥会... 我觉得冰球这个集体项目非常有意思,还能参加冬残奥会,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为了证明自己,崔玉涛再次出征,成为冰球队的一名前锋。每天坐在冰橇上滑行几百公里,常常摔得鼻青脸肿。有一次,还摔成了骨裂。而由于冰球运动本来就允许合理碰撞,身为主攻前锋的他,不知道被别人的球杆打伤过多少次。头破血流,日常缝针,而他都硬汉般咬牙挺过去了。



2016年,崔玉涛代表省队参加全国锦标赛荣获冠军。同年,入选国家残疾人冰球队,不仅成了国家队队长,还出征俄罗斯洲际对抗赛,荣获第四名。2018年,入选国家队,参加俄罗斯锦标赛夺得季军。


崔玉涛说:「只有你心无旁骛的时候,才能做到天人合。冰撬、球杆、自己融为一体。」这位身披23号战袍,体能过硬,性格够蛮,敢冲敢拼的山东硬汉,中国冰球队队长,在比赛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他用自己的汗水和胜利宣告:人生只有拼来的精彩,没有等来的辉煌。「我们将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状态,克服一切困难,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上争取好成绩,回报祖国和人民对8500万残疾人的深情厚意。」


正是这位硬汉,用自己灼灼燃烧的生命,不屈绽放的精神魅力,为所有人谱写的当代命运交响曲。崔玉涛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姿态告诉所有人:只要我不认输,命运就无法让我低头。





NO.04

冬残奥传奇击手

轮椅冰壶队长王海涛



在中国,轮椅冰壶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2007年才正式成立,当时只有七个人。这项被称为是「冰上国际象棋」的运动,需要高技巧性和团队配合度。每个动作几乎都要练习数万次,在赛场上还要临时应对,斗智斗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轮椅冰壶代表了一个国家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的发展水平,也考验一个残疾运动员的智能和体能。


作为国家轮椅冰壶队队长的王海涛,则将这双项能力运用到极致。正是凭借他的谋略和布局,冷静和沉着,生猛和无畏,中国轮椅冰壶队,在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赢得冠军,开启了中国轮椅冰壶运动一个全新篇章。



王海涛出生于哈尔滨市依兰县,童年充满了快乐,但9岁时因突发急性脊髓炎造成下肢残疾,双腿失去知觉,只能依靠轮椅生活。从此,沉重的家庭负担,没有未来的生活,成了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最让王海涛难过的是,母亲对父亲说:「再要一个孩子吧,等咱俩老了,好能照顾海涛。」2001年冬天,王海涛的妹妹出生了。母亲兴奋的对海涛说:「妈就想要个女孩。妹妹对哥哥好。等爸妈老了,你也不用担心了。」


那一刻,王海涛感到自己不仅成为父母的拖累,将来还要拖累小妹妹。男人的愧疚、羞耻,和现实的无奈、焦灼,都不断地在他内心冲撞。为了补贴家用,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废人。他在路边卖东西,尽可能的多干活。一个偶然机会,他看到了残疾人运动会,于是萌生了成为运动员的想法。



那时的王海涛,脑海里还没有为国争光的概念。只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进国家队待遇有保障。更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拖累家人,要靠妹妹养活的废人。


当时,王海涛在电视上看过轮椅冰壶转播,后来残联招运动员。教练员发现身体素质和残疾级别都够,就选进了国家队。就这样,王海涛开启了没日没夜的训练。


「轮椅冰壶和健全人冰壶的技术动作完全不同。由于是坐在轮椅上掷壶,不能像健全人一样滑行后大力击打,也没有队员扫冰相助。所以投壶力量和路线控制要更严格,难度更大。」



身为队长的王海涛,为了减轻教练的负担,在教练背其他队员上下楼时,总是自己一节一节爬。为了更好照顾其他队员,他打水、打饭什么都干。和其他运动员专注训练,业余可以休息不同,家庭贫困的王海涛,在空闲时还回家干些农活。


运动员的补助不多,冰上训练又辛苦,王海涛也曾想过放弃。但运动让他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代表国家出征让他觉得是有价值的。他渐渐热爱上这项运动,怀揣着「夺金的梦想」。金牌能让他不断地证明自己,超越自己,爱上自己。


在轮椅冰壶队中,王海涛来的是最晚的,却是团队的谋略担当和灵魂狙击手。正是凭借他冷静而传奇的平昌一击,让中国轮椅冰壶队声名鹊起,成为北京冬残奥会上最值得期待的项目之一。





NO.05

冬残奥最期待新星

高山滑雪队张梦秋



很难想象,那个在冰雪之巅飞翔的张梦秋,今年不过19岁。在2017至2018年的雪季比赛中,张梦秋开始崭露头角,并因此入选国家集训队。


之后的一年里,初生牛犊猛如虎的她,不仅在新西兰南半球杯、残奥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斩获6枚金牌。在2021年的冬季赛中,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和亚残运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三冠王。


梦秋曾说:「我的梦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最高领奖台。」当得知自己入选成为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高山滑雪队参赛运动员时,张梦秋非常兴奋。



在母亲眼里,女儿开朗、乐观、坚强,总是对挑战充满兴奋,对超越自我斗志昂扬。你很难在她身上看到人们刻板印象中,一个残疾女孩会有的自卑和怯懦,悲观和怀疑。


而现实是,14岁时梦秋因患小儿脑性瘫痪,导致身体运动功能障碍。她的反应总比别人要慢很多,尤其是教练讲解动作要领时,别人一个小时可以学会的动作,她总要花两三倍的时间,才能够学会。


梦秋有一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和永无休止的自我超越精神。



或许因为热爱滑雪的缘故,无论训练多么辛苦,压力多么大,挑战多么困难,梦秋总是表现的轻松快乐,从未向家人吐露过任何抱怨。


其实,高山滑雪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受伤是家常便饭。但梦秋就像是向往自由的鸟,当她在群山驭雪飞奔时,轻盈的像一位冰雪舞者。


梦秋的姿态展现着不压抑和费力,就像她高呼要站在最高领奖台一样,自信又自然,让人不由的心生羡慕。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开幕。崔玉涛、王海涛和张梦秋的名字,都赫然出现在参赛名单上。除了他们,中国代表团共有96人参赛(85位首次参加冬残奥会),希望他们延续中国残奥精神,传承过往辉煌,在家门口的赛场上,享受比赛,再续精彩!




有太多被人遗忘的残奥英雄的故事值得被人看见,无奈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展开。希望前方记者更多记录他们拼搏的画面,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背后传奇的故事。

如果说,奥运会是让我们观看人类的身体极限。那么,残奥会不仅挑战人类的身体极限,还让我们观瞻人类的精神极限。

致敬每一个冲破命运桎梏的运动健儿,致敬每一个永不屈服的灵魂!


(雪容融,轮到你上班了...)


References

1. 半岛都市报 | 国家残奥冰球队夺冠军,队长是个平度小伙!

2. 海报新闻 | 冰上勇士+冰刀舞者+冰雪传奇!这些硬汉五年磨一剑,将从青岛出征冬残奥会

3. 澎拜新闻 | 【北京冬奥会】她永远是我们的骄傲——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景县籍选手张梦秋家人

4.人民资讯| 冬奥有我|张梦秋的冬残奥梦想

5.东北网| 冬奥有我|黑龙江省平昌冬奥、冬残奥优秀事迹(十一)王海涛: 冰壶燃梦

6.东北网|冬奥有我|残奥冠军王海涛获全国自强模范 轮椅冰壶成就他自信人生

7.上阵即伟大|一块金牌奖励300元 残奥首金得主平亚丽却主动放弃价值400万房子

运动健儿们,你们上阵即英雄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冬奥热门文章



“冰墩墩”为啥这么火?设计师讲述背后故事



冬奥会开幕式上,各国运动员都穿什么牌子?



谷爱凌都做设计了,设计师还能顶得住?


欢迎购买艺术与设计最新杂志

1月刊现已发行

扫码获取购买链接


艺术与设计(理论)投稿方式


艺术与设计(理论)欢迎您的来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东街2号

【电话】010-68583578

【邮编】100054

【E-mail】 lihongfei@vip.163.com

【官网】www.artdesign.org.cn

【投稿平台】点击阅读全文跳转投稿平台

【投稿须知】在微信中回复“投稿”可获得投稿须知



欢迎下载艺术与设计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