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画 | 这不科学!——Nature辟了个谣,然后被人拉黑八年!

Sheldon Sheldon 2019-06-28


这是Sheldon的第66篇漫画,所有图片大约2.6MB。


科学素养太高的人往往不太合群。想想看,朋友圈的亲戚朋友正火热转发谣言中,你忍不住评论一句:“这不科学!”,叫人怎么往下接?一出事你就泼冷水,不拉黑你拉黑谁?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同样因为话多,正经学术期刊Nature也被人拉黑过,而且一拉就是八年!



1937年11月12日,德国教育部长伯恩哈德•鲁斯特颁布一项命令,从那一天起,全德国的大学和图书馆都要Nature杂志拉黑!因为Nature对德国的科学和国家社会主义信仰发动了史无前例的低俗攻击。





Nature到底是怎样跟德国结下梁子的?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19世纪下半叶,在Nature刚办起来的时候,编辑部和撰稿人不但没有人仇德,而且都很喜欢夸德国的教育体系好,用现在网络的流行词说,他们都很精德(当时的德国应该主要是指普鲁士)。




但是,这样的友好气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突然反转了。由于很多德国科学家都很“爱国”,他们公开发表宣言,为挑起战争的德国文过饰非。


这下英国科学家不干了!尤其是某些参了军的英国科学家在战场上被德国人打死了!于是,他们集体发飙,开始在Nature上使劲发文章怼德国科学家!





就这样,Nature和一些德国科学家结下了梁子。


另一方面,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国与国之间的科学交流越来越频繁。Nature发现,订阅它的歪果仁越来越多,给它投稿的歪果仁也越来越多。要是不整点儿歪果粉丝关心的话题,好不容易攒的粉丝都跑光了怎么办?于是,Nature开始频繁发帖讨论其他国家的科学事件





比如,美国田纳西州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老师上课讲“进化论”,还规定所有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圣经》。





一个研究如何教育下一代的法案,竟然在高速上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强行倒车,Nature怎么忍得了?于是它开喷了!




又比如,在世界的另一端,苏联正在举全国之力宣传李森科的“遗传理论”,说是“把牛的耳朵割掉,生出来的小牛就没有耳朵了”。


这种理论连现在的中学生都知道是胡扯。可当时的苏联就是支持李森科,还给提出反对的遗传学家扣了一顶“反马克思主义”的大帽子!





于是,Nature又开喷了!





在当时看来,Nature到处说张家长李家短,确实招人烦。可是事后看来,它说的都是科学问题,而且都没有说错啊!


于是,Nature上顿喷,下顿喷,终于在一个科学问题上,把当时的纳粹德国惹毛了。





1933年,希勒特上台,纳粹德国开始鼓吹法西斯“种族主义”。他们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雅利安人”,应该归为上等人,成为世界的主宰。而像“犹太人”这样的就是下等人,应该滚得越远越好,最好全死光。





于是,为Nature写稿的科学家和编辑们忍不住了。他们从科学的角度提出质疑:不论是从生物学上看,还是从文化上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纯粹的人种“雅利安人”,这都是纳粹政客瞎胡编出来的。所以,纳粹德国基于这套伪科学所搞出来的一切东西都是不成立的。





就这样,从1933年开始,Nature隔三差五就要把这套伪科学揪出来批判一通,还发表大量文章批判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限制学术自由的丑恶行径。它月月批,年年批,终于在1937年的时候把纳粹批得受不了了。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集体把Nature拉黑”的那一幕。





但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交流与合作,你纳粹德国把一个国际级学术期刊拉黑了,难道你们从此以后打算关起门来自己搞吗?德国的科学家可不是傻子,官方虽然把Nature拉黑了,但是就算是自费买账号翻墙,科学家们最终还不是得偷偷关注它?





奥托•哈恩就是这样一个明智的科学家。这个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可是说起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原理核裂变,你可能就想起来了。奥托•哈恩就是全世界第一个发现核裂变反应的科学家。





1939年的一天,哈恩翻开了新到的Nature,差点儿把鼻子气歪了。那帮可恶的英国佬,竟然把一个之前跟他学过两招的奥利地人,奉为“发现核裂变反应的第一人”!





这位奥地利科学家叫莉泽•迈特纳。奥地利人说德语,迈特纳从小接受的是德式教育,也曾经在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跟哈恩合作研究过核裂变。喝的是德国墨水,投稿也投的是德国期刊,按理说她原本不会刻意去想世界上还有Nature这样的英国佬办的杂志。





可是迈特纳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投胎做了一个“下等人”——她的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于是,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迈特纳无奈之下,独自逃命跑到瑞典去了。





到了瑞典以后,德国期刊反正是没法投了。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她听说了Nature,于是她就把后来在哈恩的实验基础上做的理论分析论文投给了Nature


所以,很多科学家引用这篇Nature文章的时候,不假思索地以为迈特纳是发现核裂变的第一人。


要说这事也不能全怪别人。哈恩不是不知道Nature的影响力,可是俗话说得好,“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他的祖国”。也许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结下梁子,哈恩在一战后再也没给Nature投过稿。




所以,他所做的核裂变研究,一开始都发在了影响力没那么大的德语杂志上。这样一来,国际上很多科学家自然没有读过这篇论文。


眼看一个诺贝尔奖级研究的发现权要被迈特纳抢走(虽然不是故意的),哈恩也急眼了!什么俗话说得好,全是放屁!“科学家虽然有他的祖国,但是科学家的学术贡献TMD的没有国界呀!”





哈恩一跺脚,管不了拉黑不拉黑了,隔着墙就跟Nature的编辑喊上了:





1944年末,战争还没结束,哈恩还是如愿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虽然哈恩冲破禁令主要是为了争名夺利,虽然这段往事已经过去了近80年,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


科学的讨论总是会延伸到科学以外的议题中,免不了让某些人听起来很烦、很刺耳,甚至让人暴跳如雷;但是,无论如何,权力都不应该封杀科学的声音。





因为,鼓励科学的自由交流总是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禁止科学的自由交流总是会让世界变得更糟糕!






对白、美指:牛猫

  绘制:赏鉴

排版:胡豆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自媒体、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本账号授权,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还有更多有趣的文章,确定不看一下吗?

漫画 | 创业连亏30年,《Nature》是怎样活下来的?

漫画 | 那些年被拒稿过的诺奖研究...

漫画 | 十张图盘点2017搞笑诺奖(附赠往届精选)


注:

1. 1948年,战后的德国在哥廷根成立了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协会(它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马普协会),它的首任会长就是奥托•哈恩。

2. 资料显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Nature杂志才得以重新进入德国市场。


参考文献:

1. Otto Hahn and Fritz Strassmann, “Über den Nachweis und das Verhalten der bei der Be- strahlung des Urans mittels Neutronen entstehenden Erdalkalimetalle,” Die Naturwissenschaften 27 (1939): 11–15.

2. Lise Meitner and Otto Frisch, “Disintegration of Uranium by Neutrons: A New Type of Nuclear Reaction,” Nature 143 (11 February 1939): 239.

3. Baldwin,Making "Nature": The History of a Scientific Journal (2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