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开毕节这本书丨贵州八大名产之一,竟然是……

毕节发布
2024-12-28


本期书目|


 《风物毕节》





毕节手造丨

织金石雕





一块石头在织金艺人手里成了艺术这便是织金石雕工艺。

织金石雕发展至今已有137年的历史。其工艺的出现,源于该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大理石矿产。
织金县大理石储量约191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郊古佛山、东山及下红岩、凤凰山、樊家山一带。品种以晶墨玉、残雪等最为著名。
20世纪90年代之前,织金石雕工艺品主要就是选用晶墨玉大理石制作而成。
历经百年发展,织金石雕从方形发展到圆形、椭圆形、荷叶形、扇形、心形等;产品从单一的石砚为主,发展到镇纸、笔筒、笔架、石屏、石桌、酒具、茶盘等新产品;雕焊工艺从平雕发展到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立雕;雕刻花样从松鹤同寿、龙凤呈祥、仙女散花、九龙腾飞等传统样式,发展到岁寒三友、十二生肖、织金古城等文化元素更为丰富的样式。

织金石雕作品《南山寿竹》
织金石雕最独特之处为“雕焊”工艺,由清朝时期匠人黄乾昌发明。其工艺流程为:先在黑色大理石上阴刻出山水、花鸟或书法,再将灰白色石灰石(俗称白绵子石)刮成粉末,与一定比例的生桐油搅拌,调兑成焊料,均匀、饱满地焊入(涂抹)刻好的书画之中。大理石经烘烤加热、冷却凝固,之后将露出石面的多余焊料磨去,让雕刻与大理石融为一体。经过打磨抛光,大理石变得油黑如漆、光可鉴人,又因雕刻的深浅而有浓淡、虚实之别,整体黑白分明,书画如同“焊”进了石头,颇有国画或碑帖的艺术效果。用手触摸毫无凸凹感,看不见任何刻痕,涂不掉,不脱色,不变色,平整润滑,一如天然,故又称为“平雕工艺”。
继黄乾昌创造“雕焊”工艺之后,黄玉才、杨先圣等工艺师将其发扬光大,曾为贵州、织金赢得过不少荣誉。从1913年到1949年30余年间,织金石砚参加的省内、国内相关工艺品展均获大奖,并在国际博览会上赢得殊荣。
新中国成立后,织金石砚作为土特产被带到北京,开启其新的名品之旅,并作为国礼走出国门。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织金县石雕产业发展兴旺,涌现出一批质量过硬、品质上乘的石雕企业。当时,包括制坯在内的个体经营户达到200余家,从业者达数千人,年产工艺品10万余件,产品一度远销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地区和国家,织金石雕成为贵州八大名产之一的馈赠佳品。

织金石雕作品《梅竹图》
从1990年起,织金石雕的主要原材料更换为贵州梵净山一带的紫袍玉带石。此石以紫色为主,玉绿相间、晶莹剔透,十分美观,是石材中的上乘佳品。织金石雕艺人“以我之技”攻“他山之石”,把紫袍玉带石“点活”成山水、人物、花鸟雕件和茶具、文房四宝等各种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兼备的艺术精品。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金石雕工艺的传承人班贵,于1990年进入织金县工艺美术厂从事设计工作,先后跟随多位织金石雕工艺师学习,熟练掌握了织金石雕黑白、彩焊工艺的一整套技艺,并精于浮雕、镂空雕等技艺,2014年获“毕节市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大师”称号。20余年来,班贵初衷不改,潜心耕耘。他于2005年创办织金班门石雕工艺厂,自己进行设计、生产,并言传身教带出20余名徒弟,培养了一批织金石雕能工巧匠,让新鲜血液活络传统技艺。
2019年,织金石雕入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多新闻 


毕节这所学校陆续交付使用!

获奖名单公布!

毕节有个“学霸村”


来源:磅礴乌蒙系列丛书之《风物毕节》

编辑:王   云     责   编:邹佳芮 ‍‍

编审:谭   虎     总监制:史   锋‍‍‍‍‍‍‍‍


毕节发布投稿邮箱:bjrbxbj@bjrb.cn

看完点亮下方

“赞”和

分享给更多人知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毕节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