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结局不是救命药进医保,这片子根本不可能公映!
1
“如果结局不是救命药进医保,这片子根本不可能公映!”
看完《我不是药神》,我只和身边的人说了这么一句。在罕见病圈子闯荡了6年,我深知这部电影之所以被叫好,是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健康属于人的基本生存权力的一项,无论贫富,都应该享有健康的权力,对于那些本身贫穷或者因病致贫的人,我们的政府不应该让我们在“守命”“守法”之间继续做无奈的选择。
每天都听着新闻里国民GDP上涨的消息,而我们的政府却没有保障病友在经济越来越好的中国,也同时享有健康的基本权利。就罕见病的医药治疗费用报销比例而言,只能报销10%以下费用或者全部自己承担的家庭占78%,其中63%的家庭无法承担其费用支出,而放弃治疗或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任何疾病,不管是常见还是罕见,在政策层面,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平等的诊治和对待。尽管目前这一切还不完善,但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五部门5月11日确已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又让我看到了一切终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2
我是一名罕见病人,一名卡尔曼氏综合征患者,它不像《我不是药神》中的白血病每年需要几十万的药费,更加不会像多发性硬化症、法布雷病、戈谢病、亨廷顿舞蹈症等罕见病那样,国内根本就没有药。我的疾病可以说是罕见病里最幸运的,有便宜的医保里的药,每年药费只需要五千元左右。
然而我所注射的药“绒促性素”,在2014年的时候出现过药荒,正是因为药价太低而停产了。药物停产后,我们的病友也同样出现过像电影情节一样,有为病友在国外去代购的、有高价卖出他囤积了几年的药而获利的、有扬言想买下药企的生产线为病友们生产药物的……
停药的那段时间,病友们眼睁睁看着每天都要注射一支的“绒促性素”,从国产的7.5元/支,涨到国外重组版的300元/支,治疗费用足足上涨了40倍。像电影说的那样,“病没治好就吃掉了一套房子的钱,一两年能花光中低收入家庭的毕生积蓄”。
后来我以病友组织发起人的名义,向政府部门、药企递交了信息公开申请。了解到药物停产的原因后,我开始给相关政府部门寄建议信,又通过徒步信访的方式递交呼吁继续生产“绒促性素”的建议信。不少媒体过来报道,政府部门因此加快了解决问题的步伐。最终我们的行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徒步引起社会关注,药物以原价继续生产。
我们虽然身处弱势,但也有推动医改的希望。相较之下,中国借助13亿人的巨大市场以“强制许可”和国际制药巨头谈判,大幅降低专利药价格,并非没有可能。
3
《我不是药神》折射人性,让大家看到被命运砸中的小人物,也能挑起推动社会发展的重担。无论在什么国家、什么时代,能展现出一个人对抗强大体制的勇气与尊严,都值得被看到。
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我不是药神》的社会意义要远大于电影意义。“能救人的,只有人。”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电影,也希望世道能因为这些电影的存在变得更好一些。
kallmanns
@中国老K之家
287668924 (群)
老K之家,成立于2012年,由卡尔曼氏综合征人士发起的病友互助公益组织。在生活、医疗和工作中,为卡尔曼氏综合征人士的权益而服务。提供疾病医学咨询,让病友就医少走歪路;定期组织病友参加交友、义诊和户外健身等公益活动。目前开展中的主要品牌公益项目包括“老K徒步中国”、“认性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