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话创新⑦ | 推进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岁末年初话创新
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交流分享创新经验。近日,我们推出《岁末年初话创新》栏目,一起来了解在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的领导下,各处室2022年开展的工作和成效,展望2023年北京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期待、新气象。今天,我们推出第七篇《推进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扎实推进分园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深入开展调研,全面分析中关村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亟需解决的管理运行体制、平台公司建设、产业园区运营等九个方面57项问题,提出加快分园体制机制创新的优化提升建议。
稳步推进大学科技园改革创新
着力打造标杆性高品质园区
为进一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修订印发了《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通过聚焦“三高”,即高品质产业承载空间、高能级创新创业载体、高质量产业生态,强化空间、载体、机构、企业、生态等“五位一体”协同支持,形成“组合拳”。
着力解决我市共性技术缺失问题
为充分发挥共性技术平台对产业的联动作用,聚焦科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由市级层面主导,前瞻布局打造重大平台;同时聚焦“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由龙头企业优化提升现有平台。在主导产业上,充分利用园区创新资源,面向产业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增强对产业创新的策源能力。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部署园区链
中关村已形成以海淀、昌平为核心的北部研发创新中心,以亦庄、大兴为核心的南部高端产业基地“一北一南、各具特色”的产业分布格局。
在此格局上,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北部重点加强对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转化服务和专业孵化器建设,在南部重点加强对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土地、空间的优先保障,承接北部及全球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培育形成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园、贝伦产业园等10多个生物医药专业园区,拥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三百多个,为企业提供从孵化转化、研发服务、工程化、中试、生产代工、园区落地等全链条服务,现已集聚近万家生物医药企业。
“京科”平台提供一站式科创服务
往期精彩
• 殷勇围绕科技创新工作到海淀区调研座谈,要求深化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提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水平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要求持续抓实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推动经济运行在年初稳步回升等
• 尹力殷勇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到海淀区调研,要求力争实现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