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系列集体采访活动第二场,70余位境内外媒体记者来到北京亦庄通明湖畔,探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近距离了解那些酷炫的前沿信息技术,寻觅来自“三城”和“一区”里的故事。
从北京国贸驱车40分钟就可以抵达位于北京亦庄的通明湖,这里湖光潋滟、绿树环绕、花团锦簇,一座座高楼环湖而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以下简称经开区国家信创园)就坐落于通明湖畔。2019年9月,经开区国家信创园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北京市政府联合共建,承担培育自主信息技术体系、保障安全可靠工程战略的任务使命。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随着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和央企等优质“新生”的报到,经开区国家信创园新增注册企业同比增长100%以上,落地企业突破300家。据悉,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区)共同组成的“三城一区”,是北京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如今,北京“三城一区”已形成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的共识,携手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是从海淀搬来亦庄的”“我一直住在亦庄,这里生活和工作都很方便”……在经开区国家信创园,既有原住民,也有刚加入的新面孔,现在他们都在这里安家落户,为信创产业的发展辛勤耕耘。“我们这个团队年纪比较大,头发也比较白,因为我们在这行已经干了有20多年。”通明智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明智云)总经理吴若松笑着说,“我们公司很年轻,2021年成立,主要工作是确保企业数据在云端传输的安全可靠。”据介绍,“通明湖应用交付网关”是通明智云研发的新一代应用交付网关系统,产品拥有流量管理、应用优化、应用安全、弹性计算四大引擎,可以为企业核心应用提供可观测性、可控性以及高可用性的保障。两扇纯白色紧闭的大门,中间嵌着蓝色的圆形面板,手掌轻轻触摸面板后,白色大门上灯光闪烁并轻轻向两侧推开,北京算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算能)的展厅呈现于眼前。不仅展厅大门酷炫,算能关注的领域更前沿,主要从事TPU、RISC-V 等算力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以自研产品为核心打造了覆盖“云、边、端”的全场景应用矩阵,为城市大脑、智算中心、智慧安防、智慧交通、安全生产、工业质检、智能终端等应用提供算力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桌面操作系统,这是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统信软件)自2019年成立初的愿景,并已经付诸现实。统信软件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统信软件发展形成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等产品线,以及集中域管平台、企业级应用商店、彩虹平台迁移软件等应用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和应用场景对操作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广泛需求,现已应用于政府、大型国央企、行业头部客户及个人用户。目前,统信软件打造的面向全球的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deepin(深度)社区用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经开区国家信创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信创园聚集了全国90%以上的信息技术头部企业,2023年产业营收超500亿元。
从通明湖一路向北,70多公里外的北京燕山脚下,这里静静地流淌着一汪清澈的湖水,每年春秋两季大雁成群栖息于此,雁栖湖也因此而得名。2017年后,雁栖湖畔一年比一年热闹,除了来来往往的游客,还有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科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相聚于此,因为这里要建一座科学城——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怀柔科学城)。早在1958年11月,为承担“两弹一星”的相关任务,中国科学院就在怀柔建立试验基地,从此“两弹一星”精神在怀柔传承。此后,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区上升到院市合作层面,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签署了院市共建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协议。如今,怀柔科学城重点聚焦物质科学、信息与智能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五大科学方向。怀柔成为全国建设的四大科学中心之一。从怀柔科学城向南和向西,还有两座科学城,分别是未来科学城和中关村科学城。据介绍,位于未来科学城的生命谷精准构建研发、检验、临床试验等共性技术平台,推进北京市疫苗检验中心等35个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位于未来科学城的能源谷充分发挥央企链主带动作用,建成23个技术协同创新平台、3个大中小融通创新平台、2个技术创新联合体;位于未来科学城的沙河高教园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开放实验室3个,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个,挂牌园区高校成果概念验证中心,创新活力和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截至目前,未来科学城聚集了10所高校、113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设有院士工作站7个,集聚科研人才2万余人。中关村科学城主体区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174平方公里并拓展至海淀区全域,也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当前,中关村科学城区域内坐落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37所,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9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2个,基础研发资源雄厚。智源研究院、量子院、微芯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凭借灵活的体制机制,不断为中关村科学城贡献活力。
据了解,北京市对“三城一区”联动发展高度重视,全市“十四五”规划、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要健全“三城一区”统筹联动和融合发展机制。近年来,中关村科学城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携手发展,强化海淀和怀柔、海淀和昌平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其中,未来科学城发挥“三城一区”连接点作用,加强“三城一区”之间的交通联络,对接中关村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的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是枢纽型主平台。怀柔科学城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国家科技重器集聚特色,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承接转化三大科学城的原创成果,夯实产业基础,作为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链接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工程化生产与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2023年11月11日,“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海淀区举办。会议强调,要加快将联动发展共识变成合作共赢现实,推进“三城一区”创新源头协同、促进创新体系贯通、狠抓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协同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今年3月31日,“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第二次联席会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关于推动“三城一区”统筹联动与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在会上正式发布。为方便“三城一区”之间的交通联动,目前,“三城一区”均实现两条以上轨道服务,通过轨道至多换乘一次即可两两通达。其中,服务中关村科学城轨道共11条(M1、M4、M6、M8、M9、M10、M13、M15、M16、M19、S2),服务未来科学城轨道共4条(昌平线、M8、S2、M17),服务怀柔科学城轨道共2条(怀密线、通密线);服务经开区轨道共3条(M8、M17、亦庄线)。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超过 270 项。另据了解,北京已开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整合集聚“三城一区”创新资源,更好促进成果、资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