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1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我所知道的韩生贵先生

爱伊生活 2018-07-22

文--程起骏


韩生贵先生多年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伊斯兰协会会长,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教长,是青海广大穆斯群众十分爱戴的大阿訇。韩生贵先生在省政协分管民族宗教工作,是我的老领导。在八年多的共同工作中,他那坚定不移的爱国理念,对信仰的无比虔诚,还有那仁厚包容的处世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在他手下工作是一种愉快,从无“亚力山大”的感觉。因此,我俩结成了同志加朋友的关系。韩生贵先生在任政协副主席的十多年中,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现将我亲自经历的几件事写出来,虽挂一而漏万,可略表对老领导深切的怀念。

朝觐路上不忘维护祖国的尊严

韩生贵先生身处领导地位,又是青海伊斯兰教的掌门人,这种特殊身份,使他深知自己所负的责任和担当。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他坚守终生的信念。因政协工作需要,他曾与造访青海的港台同胞、国际友人有过很多次的交往。我做为工作人员,亲历他与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包括国际、民族、地位、政见、宗教、年岁等各不相同的朋友们交流谈天。有的朋友们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事关民族宗教的问题,甚至有的还十分尖锐。在这种场合,凡属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事,他都是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表达的方式又很有自己的风格。无论对方的态度如何,他总是以谦和的风度、亲身的经历、现实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在谈笑风生中解惑释疑,使朋友们心悦口服。因此我十分佩服他胸有成竹的谈话艺术和智慧,更敬重他那一片赤诚爱国之心。这是一种融汇于他生活各个方面的人生信念和修持,就是朝觐路上也不例外。

1999年,韩生贵先生任中国伊斯兰教朝觐团团长,率团到麦加朝圣。朝觐是一项十分辛苦的事,也是一项事关国家尊严,牵扯多方的重大活动。他作为团长方方面面都需操心到,不能出半点差错。在他周详的安排、精心的照料下,这次朝觐活动十分圆满,国家民委和参加朝圣的所有人员都很满意。当他走万里路,连续坐18个小时的飞机回到家中时,按理说应好好休息几天,照料一下他久病在床的老伴。但他第二天仍按时上班,并打电话给我,说有要紧事叫我过去。

见面后,他说,朝觐团在一个中东大国候机大厅的墙上,(不点其名为友者讳)挂着一张巨幅世界穆斯林分布图。图中竟将我国的新疆另色标出,并以阿拉伯文标以《东土耳其斯坦》的字样。“他们这是胡举哩!(方言:胡举即胡作非为)我得把这件事尽快反映上去。”说话一向轻声慢语的韩生贵先生,这时都声色俱厉。

根据他的要求,我即刻写了一份情况反映。他又请省政协秘书长胡启江过来,一同斟酌内容和字句。简报如实反映了情况,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向这个国家提出交涉,尽快加以更正。简报以省政协办公厅的名义上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同时抄报省委统战部。之后,全国政协办公厅给韩生贵先生发了回函,对他维护国家尊严的作法给予肯定和赞许,并说要通过相关渠道,妥善解决。韩生贵先生对这件事仍十分关心,在等到下一批朝觐团赴麦加时,他专门委托熟人,以探究竟。之后,有三位哈吉专门给韩生贵先生汇报情况,说他们留心看了那个候机大厅,颜色和文字都得到了纠正。到这时,韩生贵先生的心才真放了下来。

我想,那个候机大厅是个国际公共场所,那地图也不是挂了一两日,多少国人来去匆匆,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言。为何就韩生贵先生一眼看出了问题。并要大声呼喊?由此可见,其拳拳爱国之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为培养伊斯兰教人才而办实事

培养和壮大爱国爱教的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队伍,是韩生贵先生的一桩心事,他从多年执掌青海伊斯兰教的工作实践中认识到,培养一支爱国爱教人士,品行端正“尔领”高的教职人员队伍,事关我省伊斯兰教的现在和未来;一个团结和谐,静心事主的清真寺,必定有一班素质良好的教职人员。其中,尤以有几位品尝兼优的开学阿訇为关键。因此,他多次向统战民宗部门提出选拔培养爱国爱教优秀教职人员的建议;对一些懂政策,有宗教学识,虔诚伊斯兰教,群众拥戴的阿訇、寺管人员,他都给予鼓励和褒奖;对一些表现较差的阿訇、寺管会人员,他总是苦口婆心,不离不弃,直至其态度和思想不违伊斯兰大道。

在培养爱国爱教教职人员的工作中,他特别重视阿訇讲瓦尔兹的水平和效果。他认为讲瓦尔兹对每一位阿訇来说,都是一项很重要的影响群众思想的宗教活动,也是一个优秀阿訇成长进步的台阶。开学阿訇的人品、学识,以及讲瓦尔兹的主题、内容、演讲水平直接关系着一方社会风气的好坏。好瓦尔兹就能引导穆斯林群众尊圣向善、遵纪守法、团结互助、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而一个品学不良的阿訇,则常利用讲瓦尔兹的圣洁讲坛,做出误导穆斯林群众的言行。甚至谋取私利,发泄私愤,以致乱出“胡昆”,对他人与其它教派妄加评论,这就会引发教派纠纷,甚至影响宗教内部和地方安定团结。有鉴于此,他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在取得领导机关同意之后,在省伊协和省伊斯兰经学院的组织主持下,举办了多期瓦尔兹比赛,其效果良好。本人曾参加了1997年12月18日在经学院举办的青海省第二届瓦尔兹比赛会。聆听了海东和西宁市推荐的14位开学阿訇的演讲,对此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次比赛有几个新特点:一是参赛选手均为中青年阿訇,平均年龄27岁。他们都曾经过正规培训,具有较高的伊斯兰经学知识和较扎实的汉文基础;同时他们也是爱国爱教、勤学教义、遵规守法、得到一方信教群众好评的教职人员,是我省伊斯兰教界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二是演讲内容有一定深度,将经学与时代要求相结合。他们在讲瓦尔兹的过程中,以《古兰经》、圣训、勤劳致富、禁黄赌毒和规范阿訇行为等现实内容。如分别荣获第一、第二名的大通县阿訇马进良、民和县阿訇张文帝,他们的讲题分别是《发扬伊斯兰求知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做一名名符其实的阿訇》。还有的讲演者,提倡穆斯林要努力学习汉文化,批判那种把学习汉文当做异端的错误观点。各选手引经据典,立论明确,时代感很强,效果较好;三是讲演多用普通话或日常口语,一改传统阿訇讲瓦尔兹的经堂语,做到了讲者清楚,听者明白。以上三方面,都是讲瓦尔兹的突破和进步。

韩生贵先生亲自组织了这一次演讲,并给获奖的阿訇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在总结讲话中,他对这次活动给予了肯定。他说通过这次培训,对今后进一步提高阿訇讲瓦尔兹的水平,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积累了经验。省伊协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视阿訇讲瓦尔兹的培训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使瓦尔兹成为阿訇的切身本领,也成为引导穆斯林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柱。在激励的同时,他也指出了不止是这一次演讲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内容与实际联系得仍不够紧密,特别是与本省、本地,与农村穆斯文化水准、社会心态、民风民俗等实际结合的还不够; 多数选手对着讲稿照本宣科,与讲瓦尔兹实际不符;讲演中少有手势配合,语气比较生硬古板,这些多少降低了演讲的效果。应认真总结这次演讲的经验,把这项活动推向全省,有条件的州、地(县)也可分片举行比赛,以期尽快大面积提高我省阿訇讲瓦尔兹的水平。因此,他建议将演讲比赛纳入全省伊斯兰教寺院“双五好”评比活动之一;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全省阿訇讲瓦尔兹公约,进一步规范讲瓦尔兹的内容和方式。他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这是宗教人士需要努力探索和认真实践的重大课题。

省委统战部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认为是宗教界具有创新意义的自觉行动,故派部宗教处程颐工同志参加比赛会。为此,我俩合作写了一篇题为《探索路上迈一步》的文章,发表在《青海民族宗教工作》1998年第一期上。


努力为各教派的信教群众排忧解难

韩生贵副主席兼任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多年。他恪守各宗教应团结一致,共同为建设青海而努力工作的信念。他与青海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等人士密切合作,把政协民族宗教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多次得到省上的表扬。他撰写的有关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的论文曾得到国家民委颁发的一等奖。

为各宗教信教群众做实事,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为此,他经常到各宗教场所走访,了解情况,反映民意。一次我随他去西宁南禅寺居士林走访。南禅寺是一座气势不凡的明清古建筑群,在西宁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此时的南禅寺,前殿为汉传佛教居士林的经堂,而占三分之二的后殿建筑都被七户居民占据。他们是西宁市第二服装厂的职工,在这里落户居家已二十多年了。尽管前后殿户权已归居士林,但却无法落实。这样就形成了僧俗同住一寺,进出一门。经常发生僧人在前殿念经礼佛,后殿里居民却在喝酒唱花儿的情况。对此,信教群众和寺管人员意见很大,多次要求尽快解决。据了解,西宁市政府早已作出了七户人家搬出的决定,通知已下达两年,但他们不迁也有理由。此事一拖再拖,成了老大难问题。通过韩副主席这一次视察,我们写了委员建议,还专程拜访了分管宗教的副市长,都没有任何结果。到此时,韩生贵副主席说:“看来这件事只能打扰赵书记了(赵乐际同志时任西宁市委书记)。电话里说不清,写封信反映一下。”根据他的意见,我和哇嘉同志拟了一封5百多字的信。内容有三层,首先表达了韩副主席对西宁大发展的欣慰之情,重点自然是南禅寺七户人家应按西宁市政府的决议,尽快搬迁,以落实党对宗教场所的有关政策; 顺便还反映了一下,七户人把电线、开关、电表等都按在古建筑的梁柱门框上,古建筑群受到发生火灾的严重威胁。信由韩副主席签名发出去了,但我不抱太大的希望。我想赵书记日理万机,哪有功夫管这类小事。谁知赵书记十分重视韩副主席反映的问题。他首先只带秘书一人,亲自到南禅寺察访实情(因为他是以游客的身份造访,寺院中没有人认出是书记来临)。之后,赵书记召开专门会议,各种难题迎刃而解,十天之内,七户居民全部搬出。善后之事,妥善圆满。南禅寺的居士们同声感谢党和政府,也称赞韩生贵副主席“功德无量”。赵乐际同志私访南禅寺是事后人们才知道的。此事成为信教群众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
为还圣湖碧水蓝天做贡献

调查研究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之一。韩生贵事主席曾参与过不少调研活动。对每次调研他都十分认可,希望通过调研能解决一些基层和老百姓关心的事。

2001年,韩生贵副主席带队就青海湖生态保护做调研。省政协有多名文化、科研界别的委员参加。本人时已退休,根据韩副主席的相约,也参与了这次调研。

调研组走访了海南、海北州三县五乡,细心听取了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意见。发现了不少影响青海湖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青海湖生态人为的长期而大规模的破坏。

青海湖周边是青海境内最为丰美的牧场,宜牧不宜农。但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环湖共开垦了75万亩农田,其中多一半耕地逐渐被撂荒,原有植被严重破坏,成为沙化荒漠。下余的30万亩耕地,由一些机关农场、部队农场、家园农场经营。其中的大部分地以每亩50元的租金租给山南海北的人耕种。这些承租人采取掠夺式的原始耕作方法,并随意扩大开垦周边土地,抢占入湖水资源,使湟鱼产卵区、幼鱼入湖之渠道惨遭破坏。另外,青海湖成为周边10个乡及各农场、机关、工矿企业污水的排放地。这些问题牵扯面广,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这些问题时,顾虑很大,欲言又止。调研结束,韩副主席叫我撰写调研报告时,我也觉得一些重大的情况难以掌控,不好把握分寸。韩副主席考虑再三后 说:“这些问题都是委员们了解的实情,还是如实反映。这些问题不解决,青海湖的生态就无法保护。” 我与汪渊同志就按他的思路写出了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从较高的视角,坦诚建言,凝结着参与调研委员们的集体智慧和诉求。提交省政协主席的会议讨论修改后,上报省委和全国政协。省委十分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作出有力的决定。同时,由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根据报告内容,写出有关保护青海湖生态的建议案,提交全国政协,引起很大反响。本人撰写《救救青海湖》一文,发表在《人民政协报》民意专栏头版,以作民意呼应。由此,在中央和省委的关注下,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向前跨出了重大的一步,多数关键问题迎刃而解。

还青海湖以蓝天碧水,这是青海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是几代人坚持不懈,努力工作的结果,这其中有着韩生贵先生和他带领下的政协委员们的一份心血。


敢于担当 化解教派矛盾

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沐浴下,我省伊斯兰教健康发展,和谐昌明。回顾过去,特别是1980—1990年这个时段内,教派矛盾频发,给教门和广大穆斯林群众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韩生贵先生感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他勇于担当,把化解教派纠纷,增强穆斯林群众的团结为已任。不辞辛劳,奔走各方,深入伊赫瓦尼、格底目、赛来菲耶、各门宦的清真寺和道堂,调查研究,听取各方意见,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出了《我省伊斯兰教派矛盾的解决意见》,上报省政协和省委战部。《意见》要求在全省清真寺院中广泛开展遵纪守法的教育;坚持团结开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解决问题于萌芽状态;坚决打击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邪教组织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忠恳的意见,同时实事求事的反映了一些群众要求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意见》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条例,指导解决教派矛盾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和依据。与此同时,韩生贵先生还亲自参与解决教派矛盾。教派矛盾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解决的难度很大,也非常辛苦。但他不畏难,不怕苦,深入清真寺和基层,做一村一寺一人的工作。他解决教派矛盾的理念是“再大的麦子磨眼里能下去”;方法是“把一碗水端平、好话是开心的钥匙”。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紧密配合当时政党部门,先后妥善解决了大通的拱北问题、平安沙沟、湟中大才、门源大滩等地的教派矛盾,受到了当地党政和穆斯林群众的一致好评。

有时候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会出现在意想不到的角落。东关清真寺在民国实年,由甘边宁海镇守使马麒集资重建。竣工庆典之日,名满雪域的藏传佛教六大丛林之一,即甘肃拉卜楞寺大活佛嘉木样派出祝贺使团,携三座精美的镏金宝瓶瓦为贺礼。马麒甚感欣慰,亲自接见了拉木楞的客人,回赠了相应礼品,并作出决定,将三个宝瓶按置在礼拜大殿殿脊中心。此事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志》92页有专门记载:

“在大殿顶部装饰着彩色的玻璃瓦和小青瓦,上置一组‘二龙戏珠’陶制装饰。尤为独特的是1921年大殿重建竣工时甘肃拉卜楞寺佛僧赠送的三个镏金宝瓶(经筒)鼎立于殿脊中心,映日生辉。它与中五门两侧宣礼塔顶的宝瓶(塔尔寺赠送的两个经筒),同大殿的整个建筑布局浑然一体,使大寺建筑风格特异,蔚为大观,为国内伊斯兰教清真寺中所罕见,以其特有的风姿,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增添了异彩,体现了回族与藏族的友好和团结。近一个世纪以来,象征着民族团结的三个大经筒和两个小经筒,展现了大寺在全国清真寺建筑艺术中的独特风格。大殿门楣有镀金经文,颇具功力。前卷棚内挂有历代各族名人所题匾额,笔锋雄健,苍劲有力,各具风格。”

就是这几件彰显青海人文历史的丰厚,也能体现了马麒这位近现代史上,西北地区重要政治人物的气度和远见。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好说三道四的穆斯林,发表议论,说这经筒非穆斯林之物,应该拆除。他不但在穆斯林群众中散布他的观点,而且还直接找上门来,在韩生贵先生的办公室发表“高见”。我因送材料正好碰见了。但我只旁听,未插一言。此人张口就说是维护教门,言辞激切而多不逊。但韩生贵还是一贯的心平气和,但态度十分坚决,即那5个空瓶的一个指头也动不得。就问他只知这经筒是藏传佛教的,但可否知道这是谁按在大殿顶上的?那人哑口无语,表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其三了。韩生贵先生就耐心地讲理,二人辩论了半个多钟头,那人的语气就随之缓和下来,告别时还好像已心服口服。韩生贵先生客客气气地送这位前踞后恭的客人到门口。之后,再无人提拆去宝瓶的事了。

韩生贵先生在他担任省政协副主席的十多年中,为青海民族宗教工作做出了很多贡献,也为各族群众做了不少好事。我所记的只是他对国家、对教门、对人民的点点滴滴。我俩共事多年,对他的处事为人,道德风尚甚为敬佩。如今,韩生贵先生已归真有年。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我想用一句圣训作他人品的赞语:
穆圣说:“谁具有优美性格,真主就为谁在乐园的最高处建设一座宫殿”。

(作者:青海省政协民宗委原副主任)

来源:网络

编辑:阿卜杜拉

  免责声明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民族正能量,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表达为作者观点,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爱伊生活

媒体:穆斯林在线微信:itooker
邮箱:muslimwww@126.com

往期经典回顾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杨发明:坚持我们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

 刘波:中国需不需要尊重宗教的教育?

 回族学者陈克礼阿訇为何为冤杀?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伊玛目马良骥阿訇复命归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