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双黄连口服液能预防新冠,要不要赶紧去抢几盒?
世卫究竟有没有在1月31日宣布新冠为国际突发公卫事件呢?
淡盐水漱咽喉可以预防病毒是真的吗?
几个月的抗“疫”生活,既是对人们防疫知识的大考,更是对人们“判断力”的一场大考。
这些大人也不一定能回答的问题,正是筑桥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常识课《反直觉的世界》上讨论的内容。
课上,学校课程总监郑腾飞老师带孩子们一起,从一些身边常见的小常识入手,探究“反直觉的世界”。
如果你来到筑桥小学的常识课,你大概会觉得,这门课有点儿像“唠嗑”,又有点儿像在“破案”。比如,在《真与假》一课上,郑腾飞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了国内外两家不同媒体的报道。
“你是如何看待的?”问出这个问题后,课堂上就成了学生们各抒己见的地方。
原来,今年1月31日,世卫组织了一场发布会,但是不同的媒体关于这场发布会有不同的报道。一则报道声称世卫没有将新冠定性为国际突发公卫事件,另一则却声称世卫宣布了。两则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该如何分辨出“真假”?经过一番讨论,郑腾飞带领学生们拨开层层迷雾,发现重重疑点。通过把两则新闻左右并置进行对比,学生们不断挖掘出“证据”:左边这家外国媒体,经过查询并不知名;右侧报道在插图中有该媒体驻华盛顿记者的署名,而左边的内容,既没有记者署名,又没有信息出处;左边文章的发出时间是2020年1月30号早上10:47,而WTO的会议是在1月30号20:30召开,也就是说这条信息发出在会议召开之前,这合理吗?……“破案”成功, 孩子们也理解并掌握了判断真假信息的三个步骤:看来源、看事实、辨合理。
郑腾飞指出,通过这堂课,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们学会质疑消息的真实性。
常识课的上课界面
像这样有点儿像在“唠嗑”,又有点儿像在“破案”,就是常识课的课堂。
这是一场诞生于疫情期间的课程,也有着特定的“疫情”背景。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问题都被放大。比如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比如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处理的问题。再比如,谣言的问题。其实疫情发生初期,筑桥小学课程中心的老师们和科学组自发策划了《筑小桥“新冠”生活史》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拿起纸笔,记录下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于新冠病毒也有了很多了解,对于防疫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和新冠病毒同时走进孩子和老师视线的,还有谣言。筑桥的老师统计过,从疫情爆发以来,人民日报的公众号每日辟谣专栏里的辟谣数量与疫情发展步调惊人地一致。面对漫天的谣言,孩子们能够辨别吗?他们懂得如何辨别吗?可不可以和孩子们聊聊这些事情呢?不过,这些话题似乎并没有哪一个学科的课程能够承载。
于是,郑腾飞老师决心专门开设一门常识课,帮助孩子们构建常识系统和底层思维方式。
诞生于疫情期间,但是并不局限于对疫情的关注。“常识课”将目光集中在决定孩子们思维底色的三个基本要素——批判性思维、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郑腾飞看来,这三者都不是高大上的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在时时刻刻指导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动。
在批判性思维课上讨论谬误、因果关系;在世界观课上讨论世界变得更好了吗……不过,因果、谬误、世界观等等的抽象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孩子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于是,课上郑腾飞都会带孩子们从身边的事情入手,用审慎、理性的眼光,讨论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
“案例教学法”是商学院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郑腾飞将其借鉴过来。
上文中《真和假》课程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郑老师搜集的案例远不止这些,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来源于身边的真实生活,小学生也可以产生共情。这些案例既要能反映出背后的常识,又不能超出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范畴。“案例”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界限,让知识也变得“接地气”了起来。这些发生在孩子们随处听见、看到的事,其实就是他们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最好窗口。每一个模块都由案例引出,每一个案例分析的结果都指向一个常识点。
不过,案例不仅要找得好,更要用得好。如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抽丝剥茧、推理呢?郑腾飞介绍,每节课,都设置有初始问题、类似的问题,学生们在老师一步步地引导下,通过分析和交流,最终到达这节课所要探讨的“常识命题”。
以批判性思维模块的《真与假》一课的新常识点导入为例。这节课的初始问题是:“有一天机器人将奴役我们所有人,这是真的,因为小飞机老师这么说了。”权威说的话一定正确吗?以孩子们更容易信奉的权威老师作为一个例子,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理解“权威”的含义。
在郑腾飞看来,对于任何一个观点,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的第一反应不是“我有什么情绪,我要做什么决定”,而是“作者的这个观点有什么支撑”、“这样的支撑是否合理”。能够问出第二种问题非常可贵。
担任筑桥实验小学课程总监的同时,郑腾飞也是平和双语学校高中部IBDP课程的老师,教授TOK(知识论),这是一门对既有知识进行反思的课程。
知识论课程中,郑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事件、非裔美国人弗洛伊德之死事件,让人们看到一个撕裂的世界,无论身处国内和国外,概不能置身事外。”在郑腾飞的眼里,愈演愈烈的隔阂与针锋相对背后,实际上是思维的促狭和偏执,这也对传统教育的单一价值取向提出质疑:在越来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培养孩子辩证、客观、全面的思辨能力和全局视野,可能比训练他们在考试中拿满分更重要。
“越是学到后面,就越会发现,决定一个人走多远的,往往不是知识的储备,而是头脑思维的模式。常识课的开设,就是希望在孩子们年纪还小,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教给他们认知世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他们和所处的世界建立‘联结’。”
为此,和严肃的哲学课不同,常识课以“接地气”的案例入手,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做文章,即便是小学生,也可以从容参与,有话可说。《我们的世界变好了吗?》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分析了近200年世界各国人民的年收入和预期寿命的变化。那么年收入和预期寿命增长了,是不是就认定我们现在的生活一定比之前的更幸福了呢?
课上郑老师向同学们展示全世界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卧室的样子
课后,孩子们接到了这样一个任务,采访自己的祖父母,向他们询问两个问题:他们10岁时住得房子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你10岁的时候和祖父母比,谁更开心,为什么呢?孩子们反馈回来的作业让郑腾飞很欣慰。“从大家的作业中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没有定论,这是一个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到底幸福是什么?一定要具备某些条件人才能幸福吗?这个问题可以放在孩子们的小脑袋里,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话题。”常识课不是教给孩子们“确定性”的知识,而是探讨“不确定性”。在郑腾飞看来,批判性思维、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不是高大上的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在时时刻刻指导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动。“很高兴看到筑小桥们举事实、讲逻辑的思维过程。这将成为他们的思维底色,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终身。”
常识课《反直觉的世界》是筑桥实验小学课程中心的一次创新课程尝试,也是在常识教育领域的全新探索。
郑腾飞介绍,在《反直觉的常识》的基础上,接下来,学校打算把“常识课”向前后学段延伸,成为贯穿小学五年的系列课程。其中,对1-2年级的学生,课程侧重于哲学思维的启蒙,孩子们会在课上探讨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反直觉的世界》以后,下个学期,将围绕世界上的不同国家、文明和人种等线索,进行世界观和文化观的探讨,在对自我和世界不断加深的了解中,系统地搭建起底层的认知体系。郑腾飞认为,我们当下过于工具化的教育,已经让思考者越来越少。而这个工具体系本身又存在与真实的生活脱离的缺憾。那些本该被回答的基本问题,被忽略或标签化地处理了,同时处理掉的,是每一个人的特点和自主意识。加之互联网将每个人的声音都放大,我们很难听到寻求“为什么”的声音了。如果我们对此次疫情以来的种种现象感到错愕、惋惜,教育者必须做些什么,让这代孩子的未来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不同。郑老师希望通过这样一门课程,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变化的世界,具备理性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全面完整的世界观和正向积极的价值观,成为新世界的建设者。
文 | 谢然 天音
筑桥小学王莹老师为本文提供大量素材
编辑 | 谢然
图片由学校提供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