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家老照相馆,记录了丰惠一个世纪的风流

2017-07-18 青湄 新媒微上虞


百年的老店会是怎么样的?它是否值得我们去记录去回忆?


当我们经过在修整的、曾经承载无数故事和老店的丰惠老街,走进这家“丰惠照相馆”时,仿佛跌进日色慢慢的旧时光。↓


墙上挂着泛黄的老照片:黑白的,上色的,彩照的。有天真的孩童,美丽的少女,幸福的夫妻,还有年迈的老人。大多是一些普通老百姓的“爱美”照片:正面对着镜头,脸上呈欢悦、端庄或满足、庄重的神态。这应该是符合当时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点的,不同于现在张扬“个性”,那时照相会更多要求摄影师拍的“庄重唯美”些,要更懂得“扬美避丑”。↓


在80年代以前,还是传统的黑白胶卷时代,浪费不起胶卷,PS技术也没有,这相当考验摄影师的水平。想要更美怎么办?上色呗!


所谓上色,是黑白照洗出来后,被涂上水彩或者油彩。上色就相当于绘画,有专门的上色师。上水彩是用毛笔着色,上油彩则是用粗细不一的针类裹上脱脂棉,蘸上各种颜料,慢慢揉色,服装和肤色都力求逼真。红润的脸庞,鲜艳的嘴唇,红红绿绿的衣服,按照上色师的眼光和相片主人的要求着色。想想也怪好玩,拍照时穿了件不喜欢的绿色,上色就可以挑个喜欢的粉色,多招人啊。↓


看这些被“上色”的美丽照片,它们曾经被满心欢喜的主人带回家,精心摆放在自家的相框里,或者一本本精致的相册里。当岁月匆匆,人已半百,空闲下来,坐着摇椅,捧着这些承载了记忆中某一刻灵魂和生命的老相册:话说当年……↓


在我的记忆中,已经被拆迁的我老家墙壁上,曾经就有一个老相框,里面摆着我4、5岁时黑白全家福,我妈二十来岁手腕亮着块手表上了色的相片,还有我哥十八岁那年在外打工寄回的穿着红衬衫的最帅模样,我姐高中时剪了“郭富城”式短发英姿飒爽的假小子靓照,它们在这一刻以这种鲜活的记忆出现在脑海里,同时浮现的还有他们讲述拍照时那段时光的故事。原来影像,是可以勾动人的情感,会微笑会温暖,会热泪盈眶,可以让过往岁月不再被简单地遗忘和湮没。


照相馆的玻璃柜里,还摆了很多穿着各色服装、打着柔光的彩照,摆拍的姿态,虚假的布景,超越现实的服饰,使被拍者显得“倍有面儿”。这些通常就是80、90年以后拍的照了。这样的照片,其实我也有拍过,想起以前在章镇里东照相馆拍出来的涂脂抹粉胖模样,嘿嘿,幸亏早早被我毁灭了证据。↓


看我们饶有兴致的模样,照相馆的主人葛师傅和他夫人许秀艳给我们介绍起拍照片的故事,及老店的历史。↓


他们说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拍个照其实是很奢侈、很时髦的事。当时人们对于摄影能逼真、永久地记录人生的神奇功能感到好奇,普通人就觉得这是一种高科技啊,像谜一样高深莫测。以前拍照价格很贵,二三十元的月薪,拍张照就需要一块钱左右。照相馆很少,很多东西都是刚从国外引进,最早还是木制折叠相机,“每拍摄一张照片,需要摄影师把承载感光版的片盒取下来,再换上另一张片盒,拍摄下一张照片,完全手动完成,比较费时费力。”↓

木制折叠式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少”,才显得更稀罕,完全不是当下手机里随随便便就能拨拉几百上千张,所以当时来拍照会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男的衣着风格从粗布长袍,到礼帽西装,再到解放后的中山装,女的多是时兴的旗袍和裙子,或笔挺站立,或正襟危坐。而摄影师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构思,务必使对方摆出最完美的姿态,最合适的背景,然后用相机记录下来。↓

民国时期老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那时的相机也相当昂贵,很多都是进口货,需托人从上海等地转买回来。葛师傅的夫人许秀艳是这个百年老店的传承人,她给我们介绍了这个老店的历史,还带我们去楼上看了店里珍藏着的老相机。↓

图左一 许师傅


老店最早名“大华照相馆”,当时丰惠还有另一家“青年照相馆”。照相馆经过一代代传承,已有百多年历史。她所知道的这个店最早主人是刘松寿师傅,1954年公私合营后,照相馆属上虞集体合作商店,后属供销社。照相馆在解放后生意相当火爆,刘松寿的儿子刘士白于是子承父业。↓

当时的丰惠老街


许师傅是十八岁被分配到这里当学徒的,今年64岁,早已退休。如今的时代,人人自备手机,私人买数码相机也不在少数,拍照记录已成特别方便的事,进照相馆拍照比较少了,更不用说她这家老店了。可她还是把老店盘了下来,和老伴一直经营着,还学习用数码相机给人拍证件照、老人像,更多的时候是替儿女照看小孩。↓

以前拍照的梳妆台 和现在用的数码相机


许师傅夫妻两人带我们去看老店珍藏的老式相机。在我的脑子里,以前照相馆拍照应该像电影《西洋镜》里那样有个木制箱式相机:一个高高的座架,拍照师傅头钻进红蓝布袋的镜头里,手捏个快门线,镜头前面的人穿着最得体的衣服,摆出最美的姿态。闪光灯一响,于是大功告成。↓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带我们看了老店所用过的还珍藏着的相机:海鸥老牌子相机,进口的连店主都不识名的相机,还有我想象中有庞大支架的木制箱式老相机,而且还是两架。这些相机的历史很悠久,在懂行人眼里它们想必是比较惊艳难觅的古董了。↓


葛师傅还从一只老式柜子里找出些老物件。↓


在摄影棚里我们还看到很多背景板,是刘师傅从杭州照相城挑回来的。在这些背景板前面,不知承载了多少丰惠人童年、青年、老年的记忆。试问下,老街附近生活的人,有没在这里拍过孩子的满月照、周岁照,各种证件照,夫妻结婚照,阖家团聚时的全家福呢?↓


在旁边,是一排拍摄用的服装,现在基本无人问津了,挂这几乎成一个记忆的符号。就算罩着布,用手一一划过还是尘烟起舞。我试穿了一件中式红妆,让同事帮我留个影,一点点小私心,能记录下这刻我对这家百年老店的记忆。↓



照相馆里的摄影师,在我眼里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见证了被拍者幸福快乐的时刻。而这么多的影像留存,已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记忆,还延续了这个社会的记忆。

▲底片放大机里留存至今的一张底片


葛师傅给我们看一本书画册《历史的瞬间-改革开放前上虞的老照片》,他说书中有他们照相馆捐献出来的老照片,还有以前这条丰惠老街热闹的场景。我颇为眼馋,甚至有想让葛师傅把书转让给我的念头,可一转头就看他十分小心的把书装进包装盒藏到柜子里去了。呃呃,葛师傅,您慢点收,您再让我多看几眼啊!


七月上虞,日头太毒辣,我们顶着它来来回回,迈过漫漫丰惠老街,汗流浃背。可一进一出间,却有一种温情从心头泛起。


老照相馆用影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地方普通人对美好的精神追求。百年历史,撒落在天涯海角的无数个你我都在默默讨生活,可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就算时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还是会对美好有一种执着的追逐。


浙江微上虞

文:青湄

图:波波

浙江微上虞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前5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