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黎明、王铁梦、张寿荣致敬!#改革开放“40年40企40人”网络票选开启#
猜你喜欢
*点击上面的标题,即可进入阅读
40年筚路蓝缕,40年砥砺奋进。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国资报告》杂志联合国资小新、新浪财经,面向社会公众发起“40年40企40人”征集报道计划,10月31日起进行公开投票。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脱胎换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中国经济崛起名副其实的顶梁柱,更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舞台的主引擎。在此过程中,来自国有企业的改革家、企业家、科技大师、开放先锋无疑发挥了引领作用。
“40年40企40人”征集报道对象为改革开放至今,曾经或正在对国企改革、发展、创新、开放事业带来重大影响,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科技工作者和先进典型。
为保证征集报道对象的代表性、群众性,本次活动发起方通过多种渠道征集了100位候选人,现进行公开投票。10月31日-11月7日期间,网友每天可对每位候选人各投一票。累计得票最多的40人将最终入围。《国资报告》杂志等联合主办方将派出记者对本人或知情者进行采访报道。
在100位候选人中,有我们熟悉的原宝钢、武钢的三位元老——
黎明:宝钢第一任负责人
黎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度过的。1947年,他凭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光明的向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组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黎明。
1949年,新中国成立。黎明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满腔热情来到了百废待兴的鞍山钢铁公司。1968年,他作为骨干力量被抽调到当时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攀枝花钢铁公司。1982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黎明被调到冶金工业部任第一副部长。
宝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打下了第一根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83年,黎明赴任宝钢工程总指挥、党委书记,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厂长,担当起建设和管理这个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的重担。
在黎明担任“一把手”期间,宝钢经历了“上马、下马、再上马”,经历了“抢建、停建、缓建和续建”;在建设、生产并行阶段,宝钢又经历了产品价格从国家统一定价到“双轨制”,再到完全市场定价;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他带领宝钢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不断改革创新,使宝钢在世界同行中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一分子,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一、走出了一条“建设高水平-产出高效益-资本高积累”的投资管理之路
黎明上任时,宝钢工程的实际进度已落后计划3个多月。在逐项检查了1223个工程项目后,黎明认为,工期延后的症结在于以总投资为中心的工程管理模式落后,提出了以工程总进度为中心的网络管理模式,这在当时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属重大的管理创新。为了控制投资,宝钢工程指挥部先后探索了投资包干、节约分成等管理模式,共节约投资5亿元。
在黎明的科学指挥下,宝钢不但抢回了3个月工期,还实现了“工期确保、质量提高、投资不超”的目标,在我国钢铁工业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地实现了全方位一次性投产成功。
为了满足国内发展需求,全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黎明提出以“我”为主、自筹资金建设宝钢三期工程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三期工程的设备国产化率从一期12%迅速提升到三期的88%,走出了一条“建设高水平-产出高效益-资本高积累”的投资管理之路。三期工程建成后,宝钢成为国内首家跨入千万吨级行列的钢企。
二、形成了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宝钢自开工建设的那一天起,就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步。黎明认为,在引进技术装备的同时,也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
根据宝钢设备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黎明抛弃分级管理、分散经营的陈旧管理模式,借鉴日本经验,开创了“集中一贯管理”的新模式和以作业长制为中心的“五制配套”基层管理模式。
为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理念,黎明在宝钢推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凡是能由社会办的事,宝钢坚决不办,凡是可以搞社会协作的,坚决实行专业化协作。他在国有企业中率先推行减员增效、主辅分离,打破八级工资制、实行岗位薪级工资,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五天工作制”。到1998年黎明离休时,宝钢人均年产钢680吨,超过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宝钢投产伊始,正值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黎明带领宝钢人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计划不是法律,合同才是法律”“用户满意才是宝钢的最高标准”的理念,开创了宝钢独有的现代化管理风格和模式。
三、走出了一条始终立足高起点的“引进、消化、跟踪、创新”的技术进步之路
在黎明的领导下,宝钢按照邓小平“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题词要求,成功走出了一条立足高起点的“引进、消化、跟踪、创新”的技术进步之路,并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制度体系以及相匹配的人才激励制度。
建设宝钢之前,中国冶金科技落后世界先进水平20多年。黎明要求全体宝钢人老老实实向外国专家学习。一、二期工程转入正常生产后,黎明及时提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的要求,并决定拿出10%的产品出口,与世界先进企业同台竞争找差距。
他经常强调:国家建设宝钢不是为了生产“大路货”,宝钢必须生产国家急需的、国内其他企业难以生产的、可以替代进口并可供出口的、能与世界先进企业产品媲美的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他提出,“别人还没有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也要去做,只有有了自己的东西,才有底气,说话才硬气。”秉承着“创造新产品,就是创造新市场”的理念,宝钢相继开发了多款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也使得“创新”成为宝钢的文化基因。2006年宝钢高等级汽车板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宝钢依靠自主集成创新的取向硅钢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
在黎明要求下,宝钢先后成立了钢铁研究所、技术中心,进行创新研究工作。为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宝钢推行了系列激励举措,包括内部高工评审制度、科研承包、设立科研奖励基金等,使得对宝钢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享受到了很高的待遇,逐渐形成了全员创新的氛围。得益于这个逐渐完善的开放式、全方位自主集成创新体系,宝钢在产品创新、技术革命、环境治理等方面均掌握了核心技术。
黎明同志身上最突出的就是“闯”和“创”两个字,敢闯禁地,敢于创新,敢于拍板、敢于担责,是一个勇敢的实践家、企业家。他始终站在国家的高度、全球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精心耕耘宝钢这块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他还是一个有抱负、有情怀的人,他支持教育事业、支持高雅艺术、支持希望工程,使宝钢彰显出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崇高的社会责任。黎明同志带领宝钢人开创的中国国企改革发展持续创新的“宝钢之路”,印证了伟人邓小平的预言: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王铁梦:宝钢工程指挥部原副总工程师
曾任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副院长、宝钢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是我国著名的裂缝控制专家、国家结构工程大师、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无缝跳仓法创始人,因在工程裂缝控制领域的杰出成就,被人们称为“裂缝大王”。
1958年,他一反传统理论,新的创见使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成为一项浑然一体的无缝工程有了理论依据。此后,“王裂缝”的大名更是在冶金行业无人不晓:鞍钢老烟囱裂缝、唐钢和马钢厂房裂缝、武钢一米七轧机基础裂缝、攀钢二期厂址大滑坡……所有的裂缝都被他补得天衣无缝。宝钢建设初期桩基发生位移,他当场指出日方专家的错误,提出更加贴合宝钢软土地基条件的位移计算公式,推动了这一重大技术难题的解决……
1978年,宝钢动工建设。宝钢一期工程全套引进日本新日铁的装备和技术,王铁梦认为,引进先进技术,不能束缚了自己的手脚,而是要消化、吸收、创新,进而超越外国人的技术水平。
宝钢一期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由于对宝山地基估计不足,外方采用的现代试桩技术因无法得到桩基极限承载力而使打桩试验一度受阻。王铁梦同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探讨如何增加钢管壁厚提高承载力,并提出了在钢管桩中灌混凝土提高承载力的方案。这一方案被指挥部采纳,经过反复试验,桩基极限承载力远远超过外方试验和估算结果。王铁梦还通过科学测算少打钢管桩,为宝钢工程节约了大量资金。
1979年,宝钢从西德进口的6台300吨履带式起重机即将在黄浦江边泊岸。这些庞然大物要进入宝钢工地,唯一的通道就是蕰藻浜大桥。但是,蕰藻浜大桥最大负载仅80吨,且几经修葺重建,桥体充满裂缝。王铁梦千方百计找来原始设计图和配筋图,用自己的裂纹理论反复测算大桥最大负荷和过桥最佳时速,并不顾安危把自己悬在桥底仔细观察裂缝,使重型吊车安全通过。
他根据“抗与放”的设计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跳仓法浇筑综合技术,该技术在不设缝情况下成功地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和防渗问题,突破了国内规范中地下长墙变形缝许可间距的规定。王铁梦和混凝土裂缝打了一辈子交道,哪怕到了耄耋之年,依然走南闯北,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和高超的工程技术,为我国国防、核电、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桥梁工程等领域解决了数以百计的混凝土裂缝与地基技术难题。
张寿荣:原武钢第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张寿荣院士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国际冶金学术界享有较高声望。著有专著及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张寿荣院士在鞍钢高炉上推行炉顶调剂法,使鞍钢高灰生产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并在全国推广;在武钢负责了一高炉的师炉及系统生产组织工作,使当时新建的国内最大高炉顺利投产;60年代,在高炉上进行喷吹沥青和重油实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炉喷油技术,彻底扭转了投产以来的被动局面;70年代,主持了武钢炼铁系统的技术改造,提出利用1513立方米高炉设备建设2500立方米级高炉方案,最终成功建成国内自行设计的第一座2516 立方米高炉。
改革开放以来,张寿荣院士组织了多项重大技术革新项目攻关:先后组织的一米七系统三厂一车间新技术消化和设备“四恢复”项目攻关、一米七系统前工序老厂的技术改造、一米七系统新技术开发及一米七系统薄弱环节技术改造,使一米七系统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1986 年以来超设计运行,每年新增利税4亿元以上;组织的“转炉复合吹炼技术”项目,使我国转炉复吹技术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获“七五”科技攻关奖;组织的二炼钢厂实现全连铸攻关,使二炼钢厂连铸比由设计的80%提高到100%,二炼钢厂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全连铸的炼钢厂 ; 组织的“大型板坯连铸机开发”项目,在消化原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板坯连铸机,投产七个月即超过设计能力,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的“铁路用耐大气腐蚀钢的开发”项目,使铁路车辆使用寿命延长一倍以上,经济效益每年超过一亿元;组织的“稀土钢的开发”项目,解决了连铸与模铸稀土加入的工艺问题,开发出一批含稀土低合金钢,使武钢稀土钢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获“七五”科技攻关奖;组织的“硅钢系列新产品的开发”项目,开发出引进硅钢专利产品之外新产品,新产品成功应用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组织的“新三号高炉的建设”项目,集成八个国家的新技术于一炉,使新三号高炉的总体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代炉龄达到15年零8个月。
进入21世纪,张寿荣在高炉长寿技术及高炉冶炼强化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武钢新建的六、七号高炉和大修后的五高炉均以一代(无中修)寿命20-25年为目标。高炉冶炼强化方面,3200立方米级高炉达到70t/ 平方米/日以上。
(以上事迹摘自上报材料)
让我们向创造卓越功勋的三位元老
致 敬
投票规则
投票时间:10月31日—11月7日
网友每天可对每位候选人各投一票
发现恶意刷票者,经劝阻无效,将关闭其投票通道
点击文后“阅读原文”进行投票
选出你心目中的“40年40企40人”
来源:友爱的宝武
编辑:小个不高 丑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