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堂妙招 | S-T分析法,教师课堂互动分析好帮手

Ida 信息化教学创新 2022-08-19

点击上方  信息化教学创新  订阅本刊

作为教师,你了解你的课堂吗?你知道你的教学模式属于哪种类型吗?你知道如何改进你的课堂吗?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科学、好操作的课堂互动分析好帮手——S-T分析法。

S-T分析法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定量分析的典型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或者教学录像进行采样,对课堂中学生行为(S)、教师行为(T)师生互动行为(D)记录,形成S-T数据表,根据表绘制成S-T曲线图,最后计算教师占有率Rt值师生行为转换率Ch值并绘制Rt-Ch图以确定课堂教学模式,了解师生行为分布情况,从而找到完善课堂的方法。

相关数据说明

● 教师行为(T)表现为教师解说、示范、提问、评价、总结、解答学生提问等。

● 学生行为(S)有学生的发言讨论、研讨、回答问题、思考、计算等。

● 师生互动行为(D)有教师与学生对话、共同探讨、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进行实验等。

● 教师占有率Rt值是指教师行为在整个教学行为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Rt=( Nt +1/2*Nd) /N。其中Nt为教师行为数,Nd为1/2的师生互动行为数,N为教学过程中行为采样总数N。

● 师生行为转换率Ch值是指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与师生互动行为之间的转换次数g与行为采样总数N的比率,计算公式为Ch=g/N。Ch值越高,表明在课堂中师生的对话与互动越多。

实施步骤

1、划分教学行为, 观摩教学,根据课堂情况选定采样频率

2、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记录师生行为的S-T编码表

3、根据S-T编码表,从而进行绘制S-T图Rt-Ch图

4、根据S-T图进行教学过程的分析,根据Rt-Ch图进行教学模式的分析

案例分析

我们结合一个具体案例来详细讲解S-T分析法在课堂观察中的具体应用!本次案例援引《信息技术支持的初中语文课堂观察——S-T分析法的实践与改进》中的案例数据,通过Excel工具跟大家展示如何实现S-T分析。


第一步,确定分析编码的类别为“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及师生互动行为”。本次课时长为45分钟,每隔30秒暂停视频,用Excel表格工具记录师生行为,得到S-T编码表。

S-T编码表

第二步根据S-T编码表用Excel表格工具绘制S-T曲线图,纵轴为S,横轴为 T,各轴的长度与课堂时长相对应,既为45分钟。教学起点为(0,0),一个S对应30秒的垂直线段,一个T对应30秒的水平线段,一个D对应30秒的倾斜线段。在表中,每隔30秒标记一个点,最后连接起来,形成S-T曲线图。

曲线绘制解释图

S-T曲线图

第三步计算Rt值和Ch值,绘制Rt-Ch图。根据S-T编码表,统计结果为:N=90,Nt=39,Nd=25,g=50。教师行为占有率Rt=( Nt+1/2*Nd) /N=51. 5/90 =0. 572,师生行为转换率Ch=g/N=50/90=0.556,用Excel表格工具结合电脑自带的画图工具,依据教学模式及标准条件,绘制得出Rt-Ch图,图中红点是本次课堂所处教学模式的类型区域。

教学模式及标准条件

Rt-Ch图

分析总结:本次课堂的S-T曲线图几乎与45°角平分线一致,说明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大体相当,图中斜线较多说明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较为频繁。分析Rt-Ch图可以发现,本次课堂的教学模式属于“平衡型”,这种模式师生行为占有率比例相当,交流适中,课堂氛围较好。

除了自己绘制S-T曲线图和Rt-Ch图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听课本、中庆录播系统及早上智慧课堂等软件和系统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记录和量化分析,优化课堂的质量。

活用S-T分析法,让你更懂课堂,更懂学生!如果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教学方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


25个教研应用场景

25个实用技术工具

在线教研干货锦囊

一线教师必备指南


《在线教研实用指南》

  京东  👉

搜索《在线教研实用指南》

京东、当当、天猫皆可购买

● 推荐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