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践行“工匠精神”实现创新突破,给滁州公路人打Call!

点击上方“安徽交通运输”订阅哦


“路上艰辛,有恒则成。”

回想起科技创新的历程,安徽省滁州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蒋新明百感交集。

蒋新明曾经登上交通运输部第十八期交通科技大讲堂,就新型抗弯拉水泥混凝土路面、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个基础性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讲解。


“每一项新技术背后,是皖东公路人用汗水和智慧践行工匠精神的故事。”提起此事,蒋新明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不仅标志着滁州市公路科技创新工作走上了全国交通科技最高讲台,也标志着我们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可和肯定。”


沥青抗裂技术促进公路高质量发展


行驶在滁(州)全(椒)公路上,不时有重型货车驶过。在腰铺段中修现场,施工人员正借助路面铣刨机铣刨路面老旧沥青层。“采用‘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新技术后,只要把上面一层老沥青换一下即可,主结构一点都不用动。”蒋新明指着路面说。

“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新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沥青路面抗裂缝技术。从 1999 年起,滁州市公路管理局开始了沥青路面抗裂技术的研究,经历了合比设计、结构层间摩阻约束和应力释放3个阶段。“虽然科技创新不是公路管理部门主业,但科技创新是公路建设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基础,要修好路,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科技作为支撑。”蒋新明说。

2004 年,按照“刚柔相济”理念,滁州市公路管理局创新提出了应力释放技术思路,研究了“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新技术。该技术以大而多的粗碎石嵌锁形成骨架,填充细粒式水稳碎石稳定骨架,保证基层结构的稳定,防止基层推移变形产生网裂下沉。这不仅基本克服了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还大幅度减少了基层的疲劳损坏,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和大修周期,减少了全寿命周期费用和资源的消耗。目前,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在滁州共应用 180 余公里,若平均减少大修一次,可节约投资约5亿元,节约碎石等资源约150万吨。


总结实践经验 升级公路标准


在创新实践中,滁州市公路管理局始终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工程化,有效实现了科技创新的标准化。

“我们局一年修建水泥路76.3公里,使用新型水泥路面技术就可节约水泥4500吨,节约成本360余万元。若此项技术在全国推广使用,每年最少可节约工程成本约13亿元。”蒋新明向记者介绍,这项技术还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和有害气体,减少环境污染。

在实践的基础上,滁州市公路管理局自主开展“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改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两个重大基础性课题。目前,这2个课题项目负责人员正在联合长安大学共同编写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此外,《新型抗弯拉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负责人正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编写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规程》已被确定为安徽省地方标准。

践行“工匠精神”,

实现创新突破,

给滁州公路人打Call!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城乡客运一体化、农村物流……怎么干?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这份详细的实施方案!

◆ 这艘“大船”下水了!护航皖江、守护海洋,再添“新砝码”!

◆ 厉害了~省直机关第八届运动会总分一等奖!给咱省交通运输厅点个ZAN↓

权威发布 | 交通运输部:7月1日起全面禁止不合规车辆运输车通行

2017年度科学技术奖揭晓→ 安徽交通这项“高科技”获特等奖及金鹿杯


公众号ID:ahjtys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官方微信按下手指就能识别二维码快来试试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