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6
是郡主也是匠匠
耳朵里的博物馆
朵朵说
为了刷新我们对自然的认知,BBC又出奇招!你能想象34个由人类制作动物“间谍”,悄无声息地潜伏进真正的动物家族,光明正大地偷拍吗?
朵朵今天就把这部堪称“BBC脑洞最大”的纪录片《荒野间谍》推荐给你,那些或温情、或爆笑的画面,一定能让你和孩子度过一个充实的周末~
论偷拍,
还得向BBC看齐。
“傻子”团队
上演小萌物版无间道
大家都知道:
拍纪录片很难赚钱,
如果有人在这方面不计人力,
不惜血本,
那一定会被骂为“傻子”。
毫无疑问,
BBC纪录片团队
就是最大“傻子”团队之一。
他们花3年时间,
历时800多个拍摄日,从南极到北极,
跨越53万公里,21个国家,
拍摄8000多个小时,
剪辑成一部区区5集的纪录片。
《荒野间谍》豆瓣评分9.5,
剧情不输谍战片,
看着看着
就能被这些小动物们
笑哭、萌哭。
为了探明动物们的私密生活,
BBC这次可谓脑洞大开,
他们请来20多位科学家、动物学家,
制作了34个动物“间谍”,
悄无声息地安插进动物家族,
光明正大地偷拍偷窥。
先来认识下这34位肩负重任的可爱间谍。
呆萌小家伙出动;
慢吞吞的陆龟;
形态极其逼真的非洲小野犬;
为了能让这批“间谍”顺利地融入其他伙伴,
在动作、声音和长相各个方面,
BBC都力求真实,
费尽一切心机骗过动物。
混迹在象群中的白鹭;
破壳而出的小鳄鱼,
从出生就骗,也是没谁了。
间谍企鹅送来的间谍石块;
连鹅蛋,
都要充当间谍任务。
骗归骗,
这群软萌的动物背后,
藏的却是BBC的工匠精神,
每个以假乱真的卧底,
都是一个小型高科技机器。
毛茸茸的皮肤下,
塑料脑壳,金属骨架,
全由电脑控制,
眼睛则是4k高清摄像机。
这群武装到毛发的卧底,
自然也是不辱使命。
它们拍下不为人知的一面,
甚至会永远改变我们对动物的看法。
“间谍”叶猴之死
印度拉贾斯坦邦一座寺庙中,
120只印度叶猴生活得无忧无虑,
不知不觉间,
一只间谍小猴悄悄潜入。
猴群们迅速兴奋了,
它们把这不速之客层层围住,
大眼瞪小眼地盯着它,
保持高度戒备。
但一个多月朝夕相处下来,
猴群竟然打消疑虑,
接纳了小猴的加入,
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玩耍的时候,
小猴被挤落山崖,
重重摔到地上,
一动不动。
这时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
一只母猴紧紧地把小猴抱在怀里。
其他猴子也围在小猴旁,
气氛凝重。
有的猴上前,
摸摸小猴的心脏。
有的猴则拥抱在一起相互安慰,
还有母猴紧紧把自己孩子抱在怀中,
生怕一不小心它也失去。
它们真把小猴当成了自己孩子,
悲痛欲绝地看着它,
久久不愿离去。
而间谍小猴,
用它的4k摄像机,
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
原来动物间的爱也是如此温情深厚。
“白鹭”卧底和“粪便”间谍
虽然小猴光荣“牺牲”,
但BBC大神们不会就此止步,
他们又开始跟大象斗智斗勇。
作为陆地最大的动物,
大象虽笨重,但极为聪明,
所以一般人难以近距离观察它们的生活。
BBC曾派出不起眼的陆龟行动,
最终却在象腿下丧命。
这次派出经验丰富的
白鹭卧底+粪便摄像机组合,
可谓煞费苦心。
白鹭作为大象最熟悉的鸟类朋友,
3年拍摄过程中,一直相安无事,
唯一的意外是被大象鼻子甩了一脸泥。
而粪便摄像机的使用,
则更匠心独运,
它用大象的粪便制成,
大象有一个特性,
就是一般不会踩自己的粪便。
移动的四轮,
出入象群,
如入“无人之境”。
更神奇的是,
必要时,它还能拉屎,
零距离捕捉大象的一举一动。
双管齐下,
成果也颇为丰厚,
比如成功拍下小象“碰瓷”的场景。
“无间道”眼镜蛇
它伸缩自如,
开始时逗得狐獴一愣一愣。
然而一次次缠斗中,
机智的狐獴还是识破了这个只会装样子的家伙,
最后竟敢凑上去闻闻这位凶猛的老朋友。
还有伪装成松鼠的间谍,
却被真松鼠抢去了松果。
即便如此,
那个松果也是间谍,
真可谓防不胜防。
BBC纪录片团队,用科技、
用巧思、用坚持、用匠心,
记录下众多让人难以置信的镜头,
一次次刷新人们对动物,
对自然的认知。
没有他们,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看到,
也绝不会相信:土拨鼠会接吻,狐猴吸毒成瘾,
北极狼会在茫茫原野中寻找孩子,
等一一幕温馨又超越认知的场景。
毫不夸张地说,
这样走心又极致的纪录片,
不仅属于英国,属于欧洲,
它更是拍给全人类。
也只有真正热爱自然,
醉心于自然的人,
才能不计代价拍出这一幕幕场景,
没有他们,我们会错过
太多的精彩和感动,
这个时代有他们,真心荣幸!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朵朵今日福利:
想看这部神作,直接后台回复“间谍”,就可以链接到这部纪录片~
在线观看推荐纪录片▼
长按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二维码
在微信号内回复关键词「间谍」
「你可能还喜欢」
更多精品文章,陪你深度看展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