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尺幅最大的临摹敦煌壁画亮相国博,张大千和他的“高能朋友圈”来了!

2018-01-16 朵朵编辑部 耳朵里的博物馆



朵朵说

叮!您有一个来自国家博物馆的大展消息,请注意查收!

 

即便对中国书画不甚了解的人,也一定对张大千这个名字不陌生。今天,“张大千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朵朵也在第一现场!把它推荐给热爱中国书画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时间丨2018年1月16日~3月4日

地址丨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1展厅

票价丨免费(凭有效身份证件领票入场)

看什么?


5个单元,130+展品

   立体呈现张大千的艺术历程  ● 




齐白石、张大千,恐怕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中大家最为熟悉的两个名字了。


他们知名度高,作品拍卖价格高,趣闻轶事流传广,但都给我们一种“有点熟,但又不太熟”的朦胧感觉。去年一年,我们看过了好几个白石老人的特展,今年终于等到了张大千!


这个展览,就是你认识这位20世纪中国画坛艺术巨匠的绝佳时机。


「耳朵里的博物馆」现场拍摄


熟悉中国画的大朋友一定知道,想看张大千的作品,四川博物院是最好的选择~


很难得的,这次国博大展,就是联合了四川博物院和荣宝斋,用100余件套作品系统、全面地展示了张大千一生的艺术历程。


展览现场(图片来自@国家博物馆)


为什么推荐你和孩子一起去看这样一个展览呢?朵朵认为,其意义远大于认识一位张大千。在这里,借着“张大千的眼睛”


看艺术,你能走入中国古代大师的世界;

看敦煌,你能感受宗教绘画的绚烂辉煌;

看技法,你能找到集古人大成后的创新……



怎么看?


3个小主题

  41 36477 41 14939 0 0 1094 0 0:00:33 0:00:13 0:00:20 3005  和孩子读懂张大千  ● 


整个展览分为5个单元:“集古得新”“临摹敦煌”“大风堂收藏”“大千师友”“大千用印”。不难看出,这里几乎囊括了张大千一生最重要的关键词。


接下来,朵朵用3个小主题,和你一起读懂这个展览


1

  临摹vs创新  ● 


画家叶浅予说:“张大千是中国画家中最勤奋的,所有古人的画都临过不止十遍。”(当然,这里指的是他拿到的古画)


是的,大量的临摹让张大千绘画技巧纯熟又能千变万化。透过他的作品,你也能欣赏到许多古代大师的风格特点。他曾对友人论及临摹的意义:


学习绘画,临摹是必经的一个阶段。但临画如读书,如习碑帖,几曾有不读书而能文的,不习碑帖而善书者?所以临摹必须撷各家之长,参入自己的心得,最后要化古人为我有,才创造自我独立之风格!


仿唐寅沧浪歌图轴 张大千,1930年,四川博物院藏


仿王蒙双松图轴 张大千,1940年,四川博物院藏


祝融峰图轴 张大千,1939年,四川博物院藏


仅仅是ctrl C+ctrl V的临摹,不会让一个人出彩。


张大千从文人绘画、宫廷绘画、宗教绘画甚至民间绘画中汲取的营养,再加上超强的领悟力和创造力,才有了他20世纪60年代左右开创出的泼墨、泼彩技法,才令他成为拥有独特画风的大师。


关于他的艺术道路,朵朵推荐你看纪录片《百年巨匠——张大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5356aw77j&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完整视频共3集,在文末福利区放观看链接


2

  张大千与敦煌  ● 

 

今天我们说到张大千,总会联想到“敦煌”。


1941年春末至1943年的两年零七个月时间,他和一众同行者亲赴敦煌,临摹壁画。


大漠,缺食少穿,冬天结冰,常有兵匪骚扰,描摹壁画相当不易,反复观看多次才画上一笔。1943年10月,张大千用20余头骆驼载着临摹的276幅壁画,回到四川,并完成了20万字的学术著作《敦煌石室记》


这些作品还曾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于兰州、成都、重庆、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展出,为世人了解敦煌的艺术提供了契机


临摹晚唐劳度叉斗圣变图轴

为全球尺幅最大的临摹敦煌壁画

四川博物院藏

「耳朵里的博物馆」现场拍摄


临摹维摩变图轴 张大千,1941—1943年,四川博物院藏


临摹隋帝释天、帝释天妃巡游图轴 张大千,1941—1943年 ,四川博物院藏


临摹盛唐西方净土变图轴 张大千,1941—1943年,四川博物院藏


为敦煌之行,张大千卖掉不少珍藏的古字画和自己的作品,还向人举债5000两黄金,直到20年后才还清。1972年张大千右眼失明,左眼进行白内障手术,这与在昏暗环境下临摹壁画有脱不开的关系。


张大千对敦煌文物的探索和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多年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对敦煌文物的破坏也是不可饶恕的。


临摹初唐涅槃像图轴 张大千,1941—1943年 绢本设色,65.9cm×163cm 四川博物院藏


在展厅中,你可以看到不少来自四川博物院藏的张大千摹敦煌壁画。


在看过更多历史资料,真正欣赏过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之后,对于该如何评价“张大千之于敦煌”,相信我们会有更客观的角度来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


3

  张大千的朋友圈  ● 


除了张大千自己的作品,来看这个展,还相当于走进了他的“高能朋友圈”


一方面,有他的收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大千以唐寅、陈洪绶、石涛和八大山人等明清画家的作品为主要收藏对象。


四十年代之后,他尤其关注五代宋元名迹,收藏了包括董源《潇湘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赵佶《祥龙石图》、王居正《纺车图》、王蒙《夏日隐居图》等诸多名作。


山水册 石涛,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川博物院藏


荷花紫薇图轴 石涛,康熙三十六(1697年),四川博物院藏


右军笼鹅图轴 陈洪绶,明代,四川博物院藏


另一方面,有他的师友:


艺术启蒙老师张善孖(zī),老师曾熙、李瑞清,结识的北京画坛名家溥心畲、齐白石、于非闇(àn)……在旅居海外之后,张大千还在巴黎拜访常玉、赵无极、潘玉良等华裔艺术家,和艺术大师毕加索还见过面~


山水图轴 黄宾虹 近代,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花鸟图轴 谢稚柳 1945年,四川博物院藏


花猫图轴 徐悲鸿 194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上百幅作品,临摹、创新、收藏……不可谓不丰富。


推荐你去看这个展览,对于初接触中国画的大朋友小朋友们,可以借由“张大千的眼睛”,开启一扇中国书画欣赏的窗。


*本文图片部分由「耳朵里的博物馆」拍摄,部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及公众号。

文字内容参考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

「实用信息」

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名:张大千艺术展

展期: 2018年1月16日 ~ 3月4日

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5:30停止售票,16:00停止入馆)

地点:国家博物馆 北11展厅


【点击阅读】👉中国国家博物馆最全参观攻略


朵朵今日福利:

 

看展之前先了解张大千,推荐你看纪录片《百年巨匠——张大千》。

一键获得纪录片

长按关注「耳朵里的博物馆」二维码

在微信号内回复关键词「张大千」

「你可能还喜欢」


攻略丨上海博物馆“最全攻略”

攻略丨中国国家博物馆“最全攻略”

方法丨最好的教养,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方法丨如何看懂博物馆里的瓷器?

推荐丨它满足了我对科普类纪录片的所有幻想


戳阅读原文

给你更多走进博物馆的方法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