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12年不回家,写万字长文痛斥父母:我们是怎么变成仇人的?
百师君说
在外面,他们是最好的父母、养出最争气的孩子。
在家里,孩子是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只能听父母的话,做着父母认为正确的事。
01
北大毕业的留学生王猛(化名),最近写了一封一万五千字的长信,分发给几个同学和好友。
他希望通过这封信,以自身为样板,告诫这些已经是或者即将为人父母的年轻人,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王猛从小成绩数一数二,是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当年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考取了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的研究生……
但这些光环背后却是另一番事实:
从小到大,他连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的权力都没有,所有的衣服都按照母亲的喜好来置办。
一切学习、生活都由父母把控,王猛必须按照他们设想的方式活着,任何越出边界的行为,都会被阻止并且严厉斥责。
五六年级时,王猛不顾母亲意见,参加了奥数考试。考试结束,他发现携带的文件夹被人划坏并涂抹,满腹委屈地对着母亲诉说,而母亲的回应竟是::
“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还有这么几件事,被王猛一直记在心里:
小时候,他因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亲戚们的取笑,但他父母的反应永远是:
“这有啥大不了的。”
母亲好面子,总是不厌其烦在外人面前夸奖王猛如何优秀,分享培养王猛的体验。
在一次跟团旅行中,母亲又说起了这些,团里的导游打趣他是“北大的状元”。那时,他感觉自己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被大家注视、观赏。
事后,王猛忿忿不平,他问父母导游为什么这么说,可父母并没有给他任何解释和安慰,反而责骂他:
“别人乱说话这类事会很常见的。”
当王猛受到外界的伤害时,父母既不保护他,也不告诉他应该怎么应对。反而回到家一味奚落孩子,怪孩子不听话,要求孩子逃避外面的世界、逆来顺受、对任何人都友善。
他其实只想在最软弱的时候,获得母亲一句话的安慰。在被人伤害的时候,向爸妈询问如何化解内心的郁结。从而在以后可以独立面对,获得全面成长。
这样的简单的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小时候的事伴随着王猛长大成人,成为他心中越不过去的坎。
他曾经请求去外地上高中,就是想给自己一个离开父母锻炼自己的机会,但被父母一口拒绝了。
最后他考上了北大,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
从12年前开始,他就不再回家过年;
6年前,他写了封“决裂信”给家人,并拉黑父母的电话;
他甚至准备去念心理学的博士,以解决自己因长期压抑产生的心理问题。
在外求学时,王猛总会想起往事,这些事成了他的“心病”。年龄越大,心理问题加重,导致他的求职之路一直不太顺利。
在采访中他说,自己的性格弱点“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父母的爱其实是伤害,过去的经历无法与我的认知调和。”
王猛也是用这一封长信,要向朋友、同学宣布着自己与家人的“诀别”。
那他的父母呢?面对诀别信,他们是什么态度?
王猛父母认为,自己并没有错。面对记者采访,他们把所有问题推给孩子,怪孩子没学会感激。
“我不明白,儿子为什么总是揪着过去不放。”
“联系的问题上,主动权仍然在儿子身上,家的大门永远为他敞开。”
“正常的孩子,咋能变成这样?”
“掌控?他人生的一半都在外面,问题都出在后面啊。”
他们不去联系孩子,他们认为解决方案就是等孩子回心转意。其实,从跟孩子关系破裂开始,他们就已无能为力。
他们认为,孩子前半生的培养他们做得很好,因为孩子被自己一手培养进入了北大,是人人都羡慕的成功家庭。现在出了问题都是后来脱手离开发生的变化,跟他们教育没有关系,孩子指责的事情毫无道理。
我甚至发现,他们在找原因时,先提出是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不行,然后才进行自我反思。
有的父母一辈子都不能明白他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他们用粗放的教育方法,一味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用脱口而出的语言打击着孩子的自尊、自信。
为什么孩子不孝顺?
为什么孩子不懂事?
你对待孩子的样子,就是未来他会对你的态度。
02
有网友说:希望大家在做父母之前,都来一场考试。
太多的孩子在成年后,把小时候的伤痛掩埋在过去的时光里。但埋下,不等于不记得;没有说出口,不等于没有伤害。
我的朋友小颜,在工作的同时,还准备着第二次考研。
她大学毕业后,直接在当地工作,为的就是避开“控制欲”极强的妈妈。
但妈妈从没放过她,三天两头电话打过来谈心,劝说她考公务员。
“在我妈眼里,除了公务员跟事业单位,其它工作都不是工作。”
“她觉得哪怕我在北京去扫大街,也比在其它城市工作强。”
再后来,她妈发现闺女不为所动,于是采取曲线战术,从闺女喜欢的文科入手,劝说她去考研。
“别人家的孩子考研考上了很好的学校,特别有面子,今年全家还出国旅游,你也去试试!”
小颜没办法,只好答应去考研。但由于时间过于紧张,在匆匆忙忙地准备后,参加了当年考试,成绩自然惨不忍睹。
“我一直到国庆的时候才敢回家。回家六天,我妈就骂了我六天,就因为同事的女儿考上了。”
将孩子与别家孩子做对比,一直是各位家长的通病。尽管心里认为自己孩子最棒,但嘴上是不肯轻易承认的,因为他们好面子。
生怕造成孩子骄傲、懈怠、懒惰的恶果,落后于别人。不夸奖,是这些父母口中另一种形式的激励。
但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将孩子与他人比较,在很多情况下非但没有激励孩子,反而更容易使孩子自卑、懦弱、没有主见。
因为一个孩子总是无法实现某个目标,无法开导自己,也得不到父母帮助,最终会选择放弃抗争,连试都不愿意试了。
这在心理学上,叫“习得性无助”。没有经历过探索的艰辛,尝试的痛苦,收获的喜悦,孩子会严重缺乏对事物的兴趣,久而久之,自信也不会存在。
03
“爸妈是为你好”,这是为人父母者,最容易对孩子脱口而出的话。
但却总有这么一批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从小打骂不绝口,用“棍棒底下出孝子”、“娇养造就忤逆儿”等陈旧观念教导孩子,甚至进行体罚、家暴,有的最后酿成悲剧:
12年前,四川省蓬安县天成乡木角坑村的杨和平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女儿杨敏一旦犯错,他就用棍子打。最终杨敏不堪忍受,留下一张纸条就离家出走。12年后的2017年10月,杨和平突发脑淤血,在对女儿的思念和内疚中,匆匆闭上了眼睛......
2018年1月15日,一名小学生跪在瑞昌市第五小学门口做作业的视频,出现在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这引起网友们的口诛笔伐,纷纷谴责老师在体罚学生,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但据事后了解,这名小学生是因为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被自己的父亲罚跪。
2018年1月16日,贵州贵阳,10岁男童拿父亲手机玩《王者荣耀》花掉3千元,被父亲罚跪在街头乞讨。其父称,他每月工资两三千,罚孩子跪街乞讨是让他明白父母赚钱不易。
后来,父亲说,看到孩子跪在地上哭泣的样子,他也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妥当,之后他也会多用点心在孩子教育上,从正面引导教育孩子。
2018年1月17日,云南昭通鲁甸县一男童被母亲绑在摩托车上拖行。据云南昭通鲁甸公安局官方微信通报,经调查,该男孩拿了家里2000元钱,其母亲说服教育无果后,为了“吓唬”孩子做出此举,现已认识到教育方式不妥,孩子未受伤。
在教育孩子方面,肉体打击少了,言语打击的“打击教育”,却一点都没有变少。
有些父母常常有意无意地打击孩子,以为这样做是“为孩子好,怕他过度骄傲”、能够“激励孩子”,实际上这样的"打击式教育",摧毁的是孩子的自信与自尊心,更为致命!
四川一名高中生小斯在高考后选择自杀。在他自杀后,他的QQ空间发出了一篇定时说说,控诉对父亲的不满。
小斯说,父亲心情不好就会打他,考98分都会被骂。他说已经完全感受不到父亲的爱了。
父母在丧子伤痛之余,却还是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
信奉“打击式教育”的父母,会把孩子的快乐视为最大的敌人。
自童年时期开始,被打击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在心里逐渐建立起和父母之间的围墙。当孩子长大成人独立之后,他们会选择彻底切断和父母之间情感的沟通。
而真正的爱,应该是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坚强而自信的人。
04
孩子终于长大成人,
父母满怀期待,希望获得孩子的一句谢谢;
殊不知,孩子却正在等待他们的道歉。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主人公松子从小不受父亲的喜爱,父亲总是板着脸对她。
松子非常苦恼,终于在某一天,松子和父亲一起出去观看表演,舞台上演员滑稽的鬼脸把父亲逗笑了。
松子发现后,就时常模仿这个鬼脸,搏取父亲的笑容和关注。
然而等到松子长大成人,做鬼脸变成她遇到任何难题的“万能药”。她对任何人都做出这样的鬼脸,最后却总是惹怒对方,弄巧成拙。
父亲在松子幼年时的冷漠,造成了松子心理的畸形,渴望得到爱,甚至不择手段,通过讨好他人来获得关注。
王猛的父母,也是冷漠与强烈控制欲的结合。在王猛学习、生活中发挥强大控制力,干预着孩子成长。但同时又对孩子情感、心理上的需求装聋作哑。
有心理分析称,父母控制欲的形成,大多来源于工作压力,并且是将工作压力转嫁到对孩子的打骂讽刺之中。
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使很优秀,在与其他优秀孩子的竞争中也会受到童年阴影对人生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失败。
他们往往不能自如地跟其他人社交、无法自我欣赏,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拥有的一切。
他们会选择离家最远的工作,很少与家人联系,内心孤僻,不爱与人沟通。
父母会抱怨,为什么不回家?不给爸妈打个电话?工作有那么忙?
殊不知,这些孩子的行为,就是在抗拒父母,拒绝与父母有深入接触。
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改变的行为,并不可取。
为人父母,应知道孩子不是私人财产,越控制越疏远。学会尊重孩子,才能获得孩子尊重,达到彼此和解。
家长需要做的是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真实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不能让孩子变成“情感上的孤儿”。
在中国家庭中,能建立起良好亲子关系的父母和孩子并不多,中国式的父母并不缺乏对孩子的呵护,但却在关爱孩子上用错了方式。
值得欣慰的是,有了上一辈的前车之鉴,我们这一代人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都更加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善于表达自己对于孩子的疼爱。
除了单纯的“经验之谈”,现在还有很多书籍可以给我们指导,比如《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它是令家长“豁然开朗的育儿指南”,是家庭教育的“解决良方”。
书的作者企图用个人经历,引领广大父母回归自己的内心,与我们"内心的孩子"对话,帮助成年人自我疗愈,以开放、尊重、理解的心态对待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一本好书。
说出你的故事
相信大家在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故事,无论结局圆满,还是粗暴收场,这都是彼此的成长。
快来文末留言吧!我们会抽取点赞量最高的前五十位家长,每位送出一本推荐书籍哦!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封图:一只猫
▍编辑:辞辞老师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