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境结算中的中文商用电码——反洗钱视角

图片来源:Reuters 


作者|周晋 马建新


一、什么是中文商用电码


中文商用电码(CCC)原本是于电报之中传送中文信息的方法,它是第一个把汉字化作电子讯号的编码表。自摩尔斯电码在1835年发明后,一直只能用来传送英语或以拉丁字母拼写的文字。1873年,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S·A·Viguer)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名为《电报新书》。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中文商用电码表采用了四位阿拉伯数字作代号,从0001到9999按四位数顺序排列,用四位数字表示最多一万个汉字、字母和符号。汉字先按部首,后按笔划排列。字母和符号放到电码表的最尾。四位数字的前两个数字表示页码,第三个数字表示行数,最后一个数字表示列数。例如2429表示汉字“文”,意为该汉字位于第24页第2行第9列。中国大陆的中文电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编写,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标准电码本(修订本)》为规范。


法国驻华人员威基杰编著的《电报新书》中0001到0200的部分。


二、中文商用电码带来的反洗钱挑战


中文商用电码在全球支付报文中使用时,往往出现在MT103报文的收款人或付款人栏位,例如59:/987654321 2621 2455 1218 10 ANSON ROAD SINGAPORESG,或MT202的58D栏位。


根据Celent和道琼斯于2012年9月发布的一份《支付和制裁合规》报告中指出,76%的受访银行表示,会在全球支付报文中使用中文商用电码。约40%的受访银行表示会使用中文商用电码进行反洗钱筛查,30%会进行反腐败核查。仅有一两家大型银行能做到跨境支付甚至开户的核查、筛查和交易监控都使用中文商用电码。


1. 没有统一转换标准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各用不同的转换标准将中文汉字转换为数字。有些银行甚至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会导致同一汉字对应不同的电码,同一电码也会对应多个汉字的情形。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些汉字是多音字,也会造成同一汉字出现不同电码。中国大陆的汉语拼音,中国香港常用的威妥玛拼音法和中国台湾使用的汉字注音法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位名叫萧爱国(简体)/蕭愛國(繁体)的人,中国大陆的汉语拼音为Xiao Aiguo,中国香港的拼音为Siu Oi-Kwok,中国台湾的拼音为Hsiao Ai-Kuo,但对应的电码都为5618 1947 0948,这给电码转换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此外,《标准电码本》中没有的汉字通常都会用0000表示,这个也对转码识别产生了障碍。


2. 国际制裁名单通常没有中文


OFAC和欧盟制裁名单通常不会体现中文汉字。为了满足合规需求,识别电码所代表的中文名字,银行只能先将制裁对象的姓名转换为中文,或者将交易数据从中文字符转换成拉丁拼音。这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而且还可能造成误差,因为外国人的姓名可能转换成很多个中文名字,这些中文名字将对应不同的中文商用电码。


3.SWIFT电文系统不支持中文


目前我国境内的CNAPS和CIPS支付系统都是支持中文字符的,而SWIFT报文不支持中文显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大量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涉及中文信息的报文未来一定会增多,而报文仅支持拉丁文和数字将对反洗钱构成不小的挑战。


4. 造成误报和漏报


如果电文中使用中文商用电码,很容易和电话号码或邮编等其他四位数字发生混淆,造成反洗钱筛查系统无法检出或转码错误。而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又容易造成重名,导致大量误报。


三、中文商用电码的应对之道


1. 明确监管要求


香港金管局2013年发布的《关于交易筛查、交易监控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指引》文件中,2.1条提及“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筛查系统辨识对于名称的细微变体,例如顺序颠倒、名字不完整和缩略形式。”,2.2条明确指出“应当对使用非拉丁文本(包括中文字符)或商用电码实施有效的筛查程序。这些程序应当定期审查。”指引的开篇就指出针对非拉丁文本的反洗钱筛查,明显是凸显了其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预计,今后可能越来越多的监管当局会对报文中的中文信息处理提出相应的监管要求。


2. 制裁名单中加入电码信息


OFAC制裁名单中如涉及中文名字,有的已经提供了Chinese Commercial Code的电码信息,例如SDN名单中的“HU, Yongan; DOB 26 May 1976;POB China; citizen China; Passport E00957550 (China); National ID No. 410204197605261014(China); Chinese Commercial Code 51703057 1344 (individual) [SDNTK] (Linked To: CEC LIMITED).”。但绝大多数制裁名单中并没有公布该中文名字对应的中文商业电码。


3. 制定统一的转换标准


考虑到中文信息在SWIFT电文中的应用需求,SWIFT组织专门成立了中文商用电码的维护团队,每两年更新电码电子表格(CCC e-table)并发布在SWIFT网站上,供SWIFT所有成员查询。根据SWIFT组织发布的《在SWIFT MT报文中使用中文电码的指引》,标准的中文商用电码应具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应为四位数字,如果连续的数字不是四位(例如59:50123 0224 1016中的50123),或数字前后有括号(例如59:(0123) 2435 3883),或四位数字前后不是以空格分隔(例如59:0123-5188 0221),或四位数字分成两行显示都可能造成电码的误转换。


4. 用拼音或英文来替代中文商用电码


清算业务中比较忌讳的是对报文内容进行翻译或转码,这样可能会造成对原始报文的曲解,扩大或缩小原始报文内容的含义。在全球没有统一解码标准的情况下,不使用电码而使用个人名字的汉语拼音或企业的英语名称是目前更好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拼音应该和护照等有效证件上的保持一致,企业的英语名称也应该是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名称,而不是随意翻译。


5. 使用外部解决方案


据上述Celent和道琼斯的调查报告,52%的受访银行表示,与中文商用电码相关的问题靠内部员工人工核查。只有16%的受访银行使用了外部解决方案。外部解决方案会对制裁名单信息进行转码,且有专业的语言团队进行及时更新。在目前中文商用电码给反洗钱造成诸多困扰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使用靠谱的外部专业服务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之道。

 

作者周晋供职于交通银行总行国际部,马建新是道琼斯公司的风险合规专家。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


道琼斯公司创建于1882年,拥有道琼斯指数、Factiva、巴伦周刊、华尔街日报等众多品牌。“道琼斯风险合规”是道琼斯公司旗下专业的全球风险合规资讯服务品牌。获取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联系咨询:Julia.zhu@dowjone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