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F40新书推荐 | 廖岷、孙涛、丛阳:《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与实践》

2015-03-10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关注我们




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与实践

廖岷 孙涛 丛阳 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年12月出版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本书作者

  廖岷,现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1993年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曾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光大集团、中国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工作。


  廖岷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全国青联金融界别主任委员、瑞士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全球金融体系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探寻中国当前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来源、触发条件及触发可能性,梳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种类及传导机制,实证分析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有效性和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效应,并据此提出防范我国系统性风险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建议。在当前中国面临“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研究我国系统性风险来源和宏观审慎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目录


序言

英文缩写对照表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理论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逻辑架构与主要创新


国际篇


第二章 金融系统性风险概述
第一节 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
第二节 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目标
第三节 系统性风险的发展阶段和监测重点
第四节 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方法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宏观审慎监管概述

第一节 宏观审慎监管的发展及其定义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机构设置与案例研究
第三节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与案例研究
第四节 宏观审慎监管的有效性研究
第五节 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协调
第六节 新常态下对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挑战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宏观审慎监管与其他政策的协调
第一节 宏观审慎监管与其他政策协调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第三节 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协调
第四节 宏观审慎监管与资本流动管理的协调
第五节 宏观审慎监管与财政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
第六节 小结


中国篇


第五章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研究

第一节 中国系统性风险的监测识别
第二节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来源
第三节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触发条件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总体情况
第二节 时间维度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第三节 跨部门维度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第四节 宏观审慎政策传导机制
第五节 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效果实证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与其他政策的协同效应研究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录 构建中国金融稳定图的模型方法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2007-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同时也催生了防范类似危机重演的讨论,旨在防控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便是其中重大议题之一,受到空前重视和广泛运用。


  虽然宏观审慎监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国际组织中进行讨论,但由于危机前长期的金融繁荣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危机前的自由化浪潮,都使得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研究和金融实践在危机前被严重忽视,这也是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直到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危机后,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全球监管和风险管理的最重要任务,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也就成为了危机反思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监管措施的有效性,尽量减少措施的负面作用和效应,在现代金融监管工作中,监管方法或工具的理论支持和精细化的数量测试愈加受到重视,但危机之后各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探索和使用恰恰没有这两方面的准备。


  在各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实践探索中,虽然已经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


  共识之一,宏观审慎监管时至今日仍然缺乏系统的基础理论支撑,关于其内涵或是外延都没有明确的界定,然而,各国的宏观审慎监管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之前。


  共识之二,各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运用总体上是有效的,对各国不同形态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发挥了一定抑制作用。


  共识之三,一些工具的使用存在非对称性效果或是非预期性后果,如全球影子银行近年的快速扩张,被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典型的非预期效果之一。


  共识之四,全球需要加快这方面的探索,更多开展数量化测算分析,对工具使用的效果进行评估,同时研究并理顺工具的传导机制,以更好地使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来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其成为妨碍全球和各国经济增长的“替罪羊”。


  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具有特殊性,对外开放的逐步推进,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脱媒日渐显著,使得防范系统性风险、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更具重要性和急迫性,这不仅是为了金融行业本身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更是服务于中国实体经济转型改革大局的重要基石。


  因此,充分借鉴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更加有效地识别和管理中国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来源成为现阶段中国金融监管者面临的首要职责和重大挑战。当前中国最主要的系统性风险来源在哪里?中国应该如何监测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中,哪些工具更具有效性?如何协调宏观审慎监管与其他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中国应该如何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这些问题亟待研究和解答。


  2012年4月,在一次由泰国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举办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研讨会上,我遇到了本书的合作者孙涛先生。孙涛先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高级经济学家,曾任职于主管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货币与资本视场部,目前任职于亚洲与太平洋部,他对亚太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在研讨会的间隙,针对宏观审慎监管这一议题的探索实践和对中国特殊性的理解,我和孙涛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成为我们决定共同撰写一本书、详细阐述有关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契机。为完成这个重大项目,我们专门成立课题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无数次的专题讨论,百余封邮件往来和电话交流,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反复琢磨修改完善,最终得以完成本书,这是全体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同时,本项目作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内部课题,在评审时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真诚帮助和关心。


  本书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关于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试图探寻中国当前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来源、触发条件及触发可能性,梳理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种类及传导机制,实证分析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有效性和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效应,并据此提出防范我国系统性风险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建议。在当前中国面临“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研究我国系统性风险来源和宏观审慎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认为:


  一是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是我国金融深化和创新的需要。系统性风险是市场发展的自然结果,只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在发展,系统性风险形成和孕育的土壤就会存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处于发展和扩张阶段,新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不断涌现,国内外金融关联复杂程度的提高,金融风险在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间的风险传导和扩散机制日渐形成、放大和传染。而微观审慎监管往往因关注单一机构而难以觉察到系统性风险在悄然积聚,宏观审慎监管可弥补微观审慎监管的不足。


  二是应对日增的跨境关联度所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的需要。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全球关联度日益增强,而愈加开放的中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来源更多,受国际因素(如国际利率水平和资本流入流出)影响和约束更大,尤其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更可能使得全球风险通过更多渠道、以更多新的方式传导至中国。因此,中国客观需要既能调总量又能调结构的政策组合工具,而宏观审慎监管则能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成熟的做法,以应对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挑战,增强金融监管部门管理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是维护宏观经济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三十多年的经济稳定发展固然可喜,但中国尚处在经济金融的深刻转型期:政府的无限责任没有完全退出,各个市场主体的有限责任又未真正建立,加上没有经历过危机,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市场化分担风险和损失的经验和能力不足。而政府在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及其衍生的对政府的依赖,又使政府实际承受着较大的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压力。毫无疑问,建立有效的系统性风险识别、防范和应对机制,对于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扩散、舒缓和化解压力具有一定作用。


  四是提高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效力和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及监管合力的需要。系统性风险的突发性和爆发力通常给监管者留下很短的应对时间,因此需要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和政策组合。例如,当面临危机压力时,央行要向市场(甚至特定无清偿力的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流动性,这需要央行与监管当局密切配合,既要控制局势,又要防范道德风险。


  总之,我们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对宏观审慎监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对运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爆发有更深的认知。也希望本书对决策者在研究设计宏观审慎监管体制时有所参考。由于中国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也由于课题组成员的能力和分析技术的局限,本书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疏漏,在此恳请各位读者坦诚指出,不吝赐教,以使作者能够不断思考持续修订,深化对本课题的研究,从而对防范中国系统性风险的工作有所助益。

廖岷

2014年10月

于上海



后记

  

  当本书付梓提交出版社之后,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也感到忐忑不安。这是因为,对中国的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进行研究是一项艰巨而沉重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只是开个头,更多是抛砖引玉,希望促进更多研究人员和业界人士深入研究探讨。当前,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有效识别和防范中国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及其来源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各方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基于此,课题组选定“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努力从已有研究文献中总结梳理出宏观审慎监管的脉落和政策框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中国当前面临的潜在系统性风险来源及其触发条件,研究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查阅了大量中外文参考文献,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风险图和风险监测方法,运用案例分析、实证分析、数理建模等规范化研究方法,希望通过对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对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挑战,为政策制订者制订构建中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箱有所裨益。


  本书是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内部课题结项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是课题组成员和课题所有参与单位共同智慧的结晶。感谢上海银监局董红蕾、林学冠、周叶菁、唐杰、郭陆建、吴默然、吉玉萍、寇宏、范颖、吕婕、周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营管部王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常文婷,瑞士银行定量分析中国分部姜广山先生、曹文峰先生,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周泾女士,他们为本书的完成付出了辛勤劳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为课题的评审、结项验收等付出了心血,并为本书的及时出版做了很多工作,在此对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秘书长王海明及编辑部马冬冬表示衷心感谢。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组织的课题评审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中银国际控股研究部主管程漫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隆国强、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麟、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发展局局长刘勇、高华证券公司研究总监马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任若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巡视员魏加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温信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巫和懋、中国人民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宣昌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郑京平等专家学者针对课题报告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修改建议,使研究分析更加全面,使本书稿更趋完善,值此本书出版之际,也向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谢意!


  欢迎各位读者在阅读本书后提出宝贵建议,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完善实证分析,为中国实施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防范中国系统性风险累积略尽绵薄之力!


(更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吧!

关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独立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