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思去产能

2018-04-20 徐奇渊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导 读

上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微信公号推送了CF40特邀成员、CF40·青年论坛召集人、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等人的最新文章《供给侧改革:回顾与展望》,文章对供给侧改革推进两年多来的进展、影响以及未来的着力点进行了分析(复习传送门:供给侧改革这两年,产生了哪些正负效应?)。

具体到去产能,我们应如何评估其进展与影响?CF40·青年论坛召集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撰文认为,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去产能政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成效还进一步体现为产能过剩企业的经营状况改善、杠杆率下降,相应地银行贷款不良率下降、金融体系稳健性上升。

但是,文章也指出,去产能行业的经营状况改善,很大程度上是行业之间利益再分配的结果,并以抬高其他行业成本为代价,挤占了其他行业的利润空间。在此对应关系当中,去产能行业更多集中于上游行业、重工业、国有企业,而其他行业更多集中于下游行业、轻工业、非国有企业。这不但可能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影响,而且一旦外需扩张中断或出现逆转,则去产能的可持续性将面临问题。

因此,徐奇渊认为,去产能政策确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仍然无法取代其他根本性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PS:周末啦,CF40又来给大家送新书!今天送出的是《中国式产能过剩:风险·症结·治理》,作者为CF40成员纪志宏和CF40特邀成员纪敏。本书为CF40课题“产能过剩风险评估及化解方案研究”的成果,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现象、成因、风险以及背后的体制机制症结作了全景式剖析。送书规则详见文末~



去产能的进展、冲击与反思

by 徐奇渊

去产能政策落实过程中,中国经济在2016年出现企稳,并在2017年实现超预期增长。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不仅取得了实效,而且获得了世界钢铁协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各方的高度评价。在此背景下,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需要我们对“去产能”的政策及其影响进行评估,以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顺利推进。

目前,去产能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不过在相当程度上这是行业间利益再分配的结果,并以抬高其他行业成本为代价,挤压了其他行业的利润空间和投资需求。这不但可能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影响,而且一旦外需扩张中断或出现逆转,则去产能的可持续性将面临问题。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利益在不同行业间的再分配,不但削弱了整体工业企业的投资增速,也可能对潜在产出增速产生冲击。因此,去产能政策确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仍然无法取代其他根本性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去产能政策取得重大进展

2015年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改革任务得到了有力的贯彻落实。其中,去产能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并在过去两年中取得了重要进展:2016年、2017年,煤炭领域退出产能4.4亿吨。同一时期,钢铁行业累计化解过剩产能1.15亿吨,同时1.4亿吨“地条钢”得到全面清理。以上两大领域的“十三五”去产能目标,都有望在2018年提前完成。

同时,去产能相关行业经营改善、利润状况大幅回暖。2015年,煤炭、钢铁行业的利润分别为441亿元、526亿元,2016年两者分别为1091亿元、1659亿元,2017年更是达到了2959亿元、3419亿元。此外,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过剩产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化解,职工安置问题也得到了有序、妥善解决。

去产能政策的成效进一步体现为:(1)原有产能过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变得更为健康,(2)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提升,金融市场稳定性提升。从数据上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2016年、2017年分别下降了0.4、0.3个百分点。同时,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整体杠杆率(即负债占GDP比例),其多年来的上升势头在2016年得到遏制,甚至在2017年还出现了下降。同时,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率,也在2016年终结了升势并趋于稳定。2017年该比例已降至1.74%,较2016年的高点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同时,关注类贷款比例,也从2016年9月的高点4.1%降至了2017年末的3.5%。

去产能背景下

行业PPI分化显著

去产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产量构成了约束,抬升了上游产品价格。以煤炭行业为例,由于煤炭行业的产量受限、市场集中度提高,同时伴随外需回暖,煤炭价格猛涨。2016年初,全国电煤价格指数大致为320元/吨。2016年末,则突破了530元/吨。2017年上半年,价格稳中有降,但下半年又开始有所上升,2018年2月更是达到了567元/吨的高点。

相应地,2016年全年,全国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6%,但是利润却大幅上升224%。2017年全年,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转正,实现了25.9%的增速,利润更是猛增了291%。煤炭价格的大幅变化,通过动力煤、燃料煤等渠道向中、下游行业传递。除煤炭业之外,一些矿产、化工行业面临类似情况。但是,一般的制造业的处境则完全不同,由于上游成本迅速抬升,而且这些成本难以完全转嫁,因此工业分行业的经营状况出现了较大分化。

行业分化首先表现为行业PPI指数的分化。去产能政策发生在2015年之后,因此可以对比分行业的PPI定基指数在2017年与2015年的变化。可以看到:30个工业细分行业(只有30个行业有年度PPI数据)的PPI通胀率当中,10个行业的PPI增速大幅高于工业部门的总体增速(5.1%)。这10个行业中,有9个行业是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行业,以及化工类行业。其中,涨幅最高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涨幅达到31%,涨幅第二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即钢铁行业),PPI涨幅为26%。

其他20个行业的PPI同比增速,则低于平均增速。这些行业主要是家电、家具、纺织、皮革、食品、医药、娱乐用品等轻工业,也包括机械仪表、汽车制造等制造业。其中,有15个行业PPI同比增速低于2%、13个行业PPI增速低于1%、9个行业PPI增速接近0%或为负增长。

可见,以重工业为主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明显,而轻工业和机器设备为主的下游企业的产成品价格上升幅度有限,这意味着上游企业利润有了显著改善的同时,下游企业的利润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对于PPI增速接近于0%或者为负增长的9个行业,既面临着产品价格低迷,还面临着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

去产能背景下

工业分行业利润分化显著

同样基于2015年、2017年两个时期,比较39个工业行业的利润增速改善情况。可以看到:首先,10个行业的利润增速改善幅度大于同期整体工业企业的改善幅度(后者为23.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利润改善幅度高达425个百分点。这10大行业,除了专用设备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之外,其余8类均为矿产资源开采、冶炼和加工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等重工业。

同时,还有16个行业的利润增速没有改善,甚至还出现了恶化。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17年其利润增速为-10.7%,较2015年增速下降了32个百分点。这些显然和电煤价格的大幅上升、成本急升有关。这种成本上升的压力甚至引发了反弹。2018年1月四大全国性电企联名向发改委告急,实际上五大电企的燃煤发电业务亏损面已经较大,发电企业面临尴尬的境地。可见,与整体工业部门同期利润增速的大幅改善相比,这16个行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利润增速改善最大的10个行业中,只有专用设备制造业不属于矿产资源、原材料、化工业。将该行业剔除后,观察9类行业,可以发现:2015年全年,这9类行业的加总利润为12177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利润中占比为19%。而在2017年全年,这9类行业的加总利润上升至20926亿元,增长72%,其同口径占比上升至28%。如果看总体的工业企业利润改善情况,2017年较2015年增长了18.3%,但是如果剔除上述9个行业,则剩下30个行业的整体利润总额增速仅为5.6%。

对于工业企业的分化,如果注意到,矿产资源和化工类行业是国有企业为主的上游行业、重工业,而其他行业、尤其是16个利润增速缺乏改善的行业,则是典型的非国有企业为主的下游行业、轻工业。因此,这种行业利益的再分配,实际上还具有更为广泛、更多维度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行业分化致投资走弱

首先,2015之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主要来自工业部门。从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值来看,2015年增速为10.0%,2016年、2017年增速分别为8.1%、7.2%。如果分产业观察,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在2015年为10.6%,此后两年分别为10.9%、9.5%,基本平稳。第二产业的投资增速,2015年为8.0%,此后两年分别为3.5%和3.2%,下滑明显。可见,2015年以来名义投资增速的下降,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投资的增速下降。如果考虑PPI指数变化,这一结论将更加得到强化。

再看采矿业、制造业两大类投资:采矿业在2015年的投资增速为 -8.8%,在2016年、2017年利润大幅改善的情况下,其投资增速却分别为 -20.4%、-10.0%,增速不仅为负,而且还低于2015年。同样,制造业的投资增速在2015年为8.1%,此后两年分别为4.2%,4.8%,也都明显低于2015年。可见,不论是利润大幅改善的采矿业,还是利润改善较为有限的制造业,两类投资增速普遍走弱,这共同导致了2015年之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走弱。

为何利润增速明显好转,而工业投资增速却持续下滑?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赢利状况大幅改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上游去产能的行业,而在去产能背景下,这类行业本身就难以大幅扩大投资。其二,下游行业面临的成本大幅攀升,利润改善幅度相当有限,甚至有的行业状况有所恶化,因此也缺乏投资热情。

还是比较2017年和2015年整体工业部门的利润状况,可以看到:与2015年相比,2017年工业部门的总体利润增加了11633亿元,其中仅仅9大类上游行业(主要是去产能行业)就贡献了8750亿元,增量贡献达75%,而这些行业在2015年的总体利润占比仅为19%。这是一个有趣的“二八现象”。在上述75%的贡献当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三类行业对利润增量的贡献分别达到22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

要注意到,其他30个行业在2015年的利润占比为81%,但是对同期利润增量的贡献仅为25%。这正是“二八”现象的另外一端。与此同时,还有16个行业的利润增速不但没有改善,甚至还出现了恶化,这与前述9大行业形成了鲜明对比。还是以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例,2015年其利润增速为13.5%,但是此后两年由于煤炭价格快速上升,2016年和2017年该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 -14.3%、-10.7%。盈利状况恶化,相应导致该行业的投资增速几乎滑向了零增长。这些行业的投资走弱,也对整体投资增速下降形成了拖累。

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去产能政策的落实贯彻,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其成绩值得充分肯定。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回暖、外需复苏的大背景下,本轮供给侧改革的时机选择恰到好处,这使得以减法为主要内容的“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获得了较为宽松的总需求环境。而且,外部需求有望在中短期继续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在接下来近中期时间窗口期当中,供给侧改革仍将面临一个总体上较为有利的总需求环境,包括去产能等措施在内的供给侧改革,也将可望进一步取得更大成效。

不过,去产能行业的经营状况好转,以外部需求的超预期回暖为背景,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是行业之间利益再分配的结果,并以抬高其他行业成本为代价,挤占了其他行业的利润空间。在此对应关系当中,去产能行业更多集中于上游行业、重工业、国有企业,而其他行业更多集中于下游行业、轻工业、非国有企业。这不但可能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影响,而且一旦外需扩张中断或出现逆转,则去产能的可持续性将面临问题。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利益在上述两大类企业之间的再分配,不但削弱了整体工业企业的投资增速,也可能不利于提高经济的潜在产出增速,甚至可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冲击。因此,去产能政策确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这仍然无法取代其他根本性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其一,推动去产能的具体方式,需要从行政去产能,更多地向市场化、法制化转变,探索寻找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去产能”在短时期内大见成效,行政部门的执行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去产能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牛犁、陈彬,2017)。然而从长远看,市场化方式去产能是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徐忠,2017)。如何在行政去产能的基础上,以市场化、法制化建立起去产能的长效机制?在这方面,日本的历史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970年代末,日本通过行政力量进行去产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产生了一些矛盾。随后在1981年至1982年,当时的日本通产省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以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式建立起长效机制以应对产能过剩问题,并为此后一段时间日本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动力(渡边纯子,2016)。

其二,巩固去产能的成果,需要深入推进体制改革。目前“去产能”政策取得了进展,但是行业间的利益再分配方式难以在中长期具有可持续性,尤其是如果外部需求扩张中断或出现逆转,则现有的“去产能”政策框架还可能带来滞胀风险。从根本上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实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产能过剩行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有突破性进展,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创新发展、公平竞争发展的体制机制”(黄群慧,2016)。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目前“去产能”政策确实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利用“去产能”政策取得的成果、及其创造的有利条件,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首发于《财经》杂志。论文版本参见《国际经济评论》2018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渡边纯子,《通産省(経産省)の産業調整政策》(日语),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16-J-033,2016年3月。

 2.   黄群慧,《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9期,第5-23页。

 3.   牛犁、陈彬,《煤炭去产能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中国物价》,2017年第7期,第27-29页。

 4.  徐忠,《有效去产能的关键》,《中国金融》,2017年第12期,第18-31页。

福利时间



中国式产能过剩:风险•症结•治理

纪志宏 纪敏 等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8年4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产能过剩风险评估及化解方案研究”的成果,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四次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为背景,从理论分析、历史比较、国际比较、经济周期、发展阶段变化以及体制机制等多维视角,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现象、成因、风险以及背后的体制机制症结作了全景式剖析。同时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构建产能过剩治理的市场化长效机制,提出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政策主线的系统性治理框架及具体建议。

作者简介

纪志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1995年以来,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研究局、金融市场司工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委员会成员。主持写作的《城镇化融资创新机制》被评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年度金融书籍。

纪 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曾在高校任教。1993年以来,一直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机构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委员会成员。主要参与写作的《城镇化融资创新机制》《新货币政策框架传导机制》被评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年度金融书籍。

推荐语

王昌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全面深入,数据资料性详实,逻辑结构严密,是目前我所见到的在产能过剩研究方面比较好的一部书。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产业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的学者,看了该书,使我增长了许多有关去产能方面的知识,深受启发。我相信该书对有关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的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大家一读。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适应新常态,逐步化解过剩产能和构建长效机制,是新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本书在全面梳理产能过剩的概念、测度及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成因和风险。特别是,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去产能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对下一步改革的推进做了有益探讨。

苗长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本书内容丰富,从产能过剩的衡量标准,到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特征、形成原因、引发风险和治理措施,以及国外经济体治理产能过剩经验等均有涉及,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阶段性特征和治理思路。该书在产能过剩本身数据较少的情况下,从人民银行掌握的设备利用扩散指数角度对产能过剩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很有新意;并针对我国产能过剩复杂特征,从国家宏观经济层面多角度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特别是在金融方面提出了一些创新性措施,很有参考价值。

送书规则

在本文末留言说出你对去产能或供给侧改革的看法(4月27日24时截止),点赞最高的3位同学将分别获得我们送出的《中国式产能过剩:风险•症结•治理》新书一本哦~



近期文章精选:

港币保卫战再现?重温1998年经验

彭文生:去杠杆视角看央行降准

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我们离利率市场化还有多远?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专业智库平台,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与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两大实体型智库系列,分别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与国家开发银行、清华大学、丝路基金、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发起成立了“丝路规划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开双周圆桌会议、金融四十人年会、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等百余场闭门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近30项,出版周报、月报、要报、《新金融评论》以及经济、金融类专著共计100余册,受到决策层领导重视和经济金融界人士高度评价。


关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请长按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