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中国商业银行股改史: 没有退路的背水一战



国庆期间,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

上世纪90年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这“五大行”的不良贷款率飙升,面临着“严重资不抵债”的风险,以至于被部分国外学者冠上了“技术性破产”的帽子。不仅如此,当时很多国际国内主流媒体都曾表示:“中国的金融是一个大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这种舆论环境,也使得国际国内很多人对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失去信心,外资也不敢进入中国金融业。

直到2002年2月,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做出了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决定,从此,“五大行”开始进行了近十年的股改,这才彻底扭转了濒临危机的局面。

当时国有银行何以陷入这般困境?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又是怎样进行的?股份制改革不可能解决内外部所有矛盾,当前新形势下,大型银行又面临着怎样的新挑战?

本书主编、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组织了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近50人的写作班底,历经两年多的时间,采访了近30位当时亲历股改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征询了37位顾问和50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对上述问题一一作答,完成了《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 》。可以说,这本股改史,不仅真实揭露了当时的生死考验,也给中国银行业当前及未来的改革带来了思考。

第11期悦读会现场

今天的讲书内容取材自姜建清在第11期CF40•孙冶方悦读会上的主题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总结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经验——

第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决自身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第二,创新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更是激发金融活力的引擎。

第三,市场化机制的构建贯穿金融改革整个过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建立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体制,建立现代公司治理架构,以取代过去那种机关式的管理模式;建立风险自担的内控机制,真正解决风险软约束问题;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主要的经营目标,杜绝行政干预下的财政化的经济行为。 

第四,金融改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战略实施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协同配合和精细推进。

第五,风险管理永远是金融的要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金融改革的底线。 

撰文:宥朗 |主播:冯夏 |剪辑:东子
视觉: Lip 东子 |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