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持续处于去杠杆过程中,今年4月居民部门信用增速降幅更为明显,引发市场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讨论。近期发表的NFR工作论文《资产负债表受损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论证了在疫情反复冲击、部分行业资产重估和我国中长期发展模式的转变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企业、居民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均受到影响,宏观经济可能面临资产负债表受损情况下的扩张乏力。文章还回顾了国外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经验教训,指出资产负债表衰退时,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持续时间长,可能伴生金融危机,常规的宏观政策效果有限。文章提出,我国既要进行有力的逆周期调节,也需要针对资产负债表受损的实际情况,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做到稳中求进,稳住经济基本盘。在具体政策选项方面,文章建议:常规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应充分发挥,对冲短期的经济下行压力。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必要增加支出规模和赤字水平。基本的考虑可以是支出规模应在原有预算基础上再增加1万亿元左右,支出的领域似宜向基层倾斜,向增加居民消费和收入的领域倾斜,向受疫情影响更严重的企业和家庭倾斜,稳住总需求。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必要在利率等总量工具上加大发力。我国尚有100-200个基点的降息空间,在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应该大胆使用。为应对资产负债表受损的情况,需要谋划有针对性的政策,本文提出部分可供讨论的政策选项,包括:一是中央财政面对资产负债表受损要主动担当。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政策设计和储备:一是加杠杆,二是置换和有序重组存量地方债务,三是有针对性的吸收损失,四是注入资本,五是承接不良资产和债务。二是中央银行面对资产负债表受损要考虑非常规工具。大致考虑起来,针对资产负债表受损央行可以有三类政策工具:第一类是帮助维持资产价格的工具;第二类是帮助消减债务的工具;第三类是运用央行资产负债表修复其它部门资产负债表的措施。三是加固金融体系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不简单将风险向金融机构转移,及时迅速处置风险金融机构,并保证多数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应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四是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市场出清机制,实现有序、高效处置问题企业和金融机构。五是稳定中长期政策预期。我国经济中长期持续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提供更加稳定的中长期政策预期将有利于降低不确定性,从而起到提振信心,发挥增长潜力的作用。当资产价值得到修复,我国资产负债表受损的情况也会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