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行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前景广阔,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或成催化剂
最近,最高领导人就区块链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区块链彻底火了。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行业联系紧密。虽然此前比特币的火热一并带火了区块链,比特币以及其他同类数字货币几乎成为了区块链的代名词,但此后区块链在“币圈”之外的金融领域,并没有能广泛地开展应用。
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期间,世界银行集团首席信息安全架构师、区块链实验室创始人张志军接受了CF40研究部的专访,对区块链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做了深入剖析。
张志军认为,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最为广阔,如何做到合规是关键问题。人民银行即将发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成为推动区块链发展的一个催化剂。区块链存在能力边界,不宜太过夸大作用。在中国,现在很多公司都在重复性地开发自己的平台,如果大家能够合作,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会更有利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
张志军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五“数字货币的未来:可能性与不确定性”上发表主题演讲
专访嘉宾:
张志军,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现就职于世界银行集团,领导信息安全架构团队,同时也致力于对新技术的研究。张志军和世界银行的同事们从2016年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并于2017年创建了世界银行内部的区块链实验室,一方面从事区块链相关的研究,一方面也对世界银行的区块链项目提供指导。张志军目前还担任《区块链前沿》(Frontiers in Blockchain)期刊的编辑。
合规是关键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前景应该说最广阔。”张志军认为,区块链创立之时一个最基本的应用场景就是价值的登记和传递,而这与金融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
张志军介绍,目前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比较成熟的是票据。另外,蚂蚁金服和菲律宾银行合作,应用区块链做了一个跨境支付的案例。供应链金融领域也有一些初步应用,目前已经搭建了一些平台,但仍需要一些时间来进一步推进。
去年,一个新的概念——“链改”被提了出来,是指用区块链来改造现有的商业模式。
区块链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方式,可以使得信息更加透明,价值传递更快,缩短整个商业流程的时间。比如摩根大通推行的稳定币,就是利用区块链来改造现有的商业流程,让价值传输更快速有效。
区块链还可以用来防伪。目前在中国一个比较好的应用就是票据。票据信息上到区块链后,就有一个防篡改的特性,可以让大家对票据更加信任。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比较好的金融应用前景。”张志军介绍,如果能够把上游的商品,包括原材料的信息能够准确上链,而且保证这个信息和现实世界里面的物品一一对应的话,那么在整个供应链当中的参与者如果需要资金,银行就可以以这个信息作为标的物,为其提供贷款。现在很多供应链参与者没有办法得到融资,如果能够把信息真实地记录在大家都能看到的账本上,那么金融机构就能够有更多的信心提供贷款与担保,让整个供应链能够运转起来。
“不过,区块链目前的应用,存在的一个瓶颈就是如何合规。”张志军提出,像比特币在当初创立的时候,考虑的是完全独立于现有这套金融体系,根本没有考虑合规这件事情,而这也就制约了其在现有金融体系中的广泛应用。
如果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已有的合规金融场景下,由传统银行来做这些区块链项目,比如大型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改造现有商业流程,如结算、贸易金融等,就会更容易形成应用。
如果是一家新的技术公司运用区块链技术来做智能合约、做平台,要想把这些技术应用到金融服务当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和银行合作。一方面银行比较了解整个金融体系,另一方面,这些新的初创公司对技术比较熟悉,两方如果能够结合,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合规的问题。
虽然此前比特币的火热一并带火了区块链,甚至比特币以及其他同类数字货币几乎成为了区块链的代名词。但此后区块链在“币圈”之外的金融领域,并没有能广泛地开展应用。
“我以前认为比特币、以太坊的理念很不错,尤其以太坊是一个开放平台,可以做很多事情。但这些年看下来,它还是不成熟,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想在上面做应用还是比较困难。”张志军坦言。
“在金融服务领域,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能会是一个催化剂。”张志军认为,如果央行真有决心让很多商业银行参与进来的话,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因为有了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最基本的一个数字资产的标价单位,那么以后整个用区块链来做这种数字资产的交易就会带动起来。
目前,区块链行业需要一个机会,让更多物理世界的东西上链。“如何能够保证上链的信息真实可信,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本身就是虚拟的东西,那它用区块链来做就比较容易。”张志军说道。
张志军在2016年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并于2017年6月成立了世界银行的区块链实验室,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应用场景、探索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目前,世界银行大多是和商业的区块链平台合作推进项目应用。比如,在债券发行、土地产权登记与交易、碳排放市场、教育资助、物流、医疗等方面,世行都已经有一些区块链应用的案例。
比如,世界银行最近刚完成一个债券发行的项目,就是采取联盟链的方式,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合作,借助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约,完成了整个发债的流程。这可以说是世界上首例完全运用区块链技术来发行债券。在以前,世界银行都需要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发债,难以避免中间人的问题。而这次区块链的初步尝试,则让发债的整个流程做到了更加透明。张志军也相信,未来等整个体系比较完整之后,可以真正做到点对点的贷款。
这些年,在推进世界银行区块链项目应用的过程中,张志军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他坦言,经常有人拿着很多不切实际的需求来找他,想用区块链来做,实际上这些场景和区块链并没有什么关系,可能有的时候一个普通数据库就可以做,有的时候并不是区块链最擅长的领域。另外一方面困难是技术的成熟度,有些项目在论证时觉得很适合,但是真正把技术拿来想具体实现,却发现技术本身并不成熟,或者和其它系统没有接口,无法落实。
借着区块链的热度,国内有很多投机分子趁机炒作,把区块链的作用夸得很大。张志军强调,区块链在提高某些流程的运行效率或者防伪方面是有一些帮助,但实际上区块链技术是有其应用的边界的。“不能在对区块链技术不了解的时候,就把它的作用太过夸大,以为它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我们要普及一个知识,要让大家明白,哪些事情区块链能做,哪些事情区块链并不擅长。”
区块链的边界存在于虚拟世界的两端之间——从上链到下链,可以通过共识机制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和透明性,用通证的形式做价值传递,然而两端之外——上链之前、下链之后的数据可靠性还是没有办法保证的。比如,上链的数据本身是否真实,区块链无法保证,是需要另行验证的。
现在有很多人宣扬区块链可以用作古董验真的手段,只要古董是真的,只要印证在,就能保证是真品。但是,首先一个问题是必须是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来认证这个古董确实是真的,大家才能够相信这个信息是可靠的。另外一个难题是,怎么能够唯一标识,使得将来不被仿制,而这就与和区块链没有关系了,完全是链下的东西,需要通过其他办法来保证物理世界里这个物品的唯一性,区块链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另外,张志军提出,目前在公链上,可扩展性不足确实是一个瓶颈。因为在公链上,大家没有信任关系,只能通过挖矿的机制来生成一个公认的结果,而挖矿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如果有一个互信的关系为前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联盟链的形式,只是想要通过区块链来实现信息的高度透明、不可篡改,速度实际是很快的,应该说能接近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更有利于区块链行业发展
“在中国,现在很多公司都在重复性地开发自己的平台,我觉得可能有些浪费。如果大家能够合作,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会更有利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张志军说道。
张志军介绍,在美国,如果大家看到一个项目比较好,就会都参与进来,变成一个开源的项目,然后大家在这个开源的平台上,一方面贡献自己的新的扩展应用,另一方面是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在上面做自己的应用场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良性的生态环境。比如微软,它没有提出自己的区块链技术,而是把它的云服务拿出来,让一些成熟的区块链平台在微软云上运行,微软现在支持好几个版本的区块链平台,微软只负责做日常维护之类的繁琐工作。而这对这些区块链平台而言也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有利于微软现有客户采用他们的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共赢的方式。
而在中国,没有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家各做各的平台,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平台成为将来大家都使用的一个标准,这是不可能的。最后就会变得非常分散,对整个行业发展都是不利的。
“区块链实际上是一个合作的方式。区块链最大的意义,是把不同的机构用联盟链的形式形成一个合作的关系。每个参与者都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家也都从中得到一些利益,这才是区块链内在的思维方式。”张志军补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