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刘桂平: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刘桂平强调,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厘清思路,行动上措施得当、强力推进——
第一,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必须在国家统一的政策框架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行业、各地区梯次有序开展碳达峰行动,既不允许搞运动式“减碳”,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还不能降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第二,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刘桂平表示,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须紧密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实际。在此方面,转型金融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要与绿色金融相辅相成、良性互动。
第三,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清醒看到其艰巨性。
第四,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必须科学施策,灵活应对。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刘桂平表示,绿色金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大有可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绿色金融“三大功能”,做实做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体包括四方面措施:一是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二是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三是不断强化碳市场功能,运用金融的力量推动碳定价机制建立完善并高效运行;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有效形成政策合力。
以下为主题演讲实录
充分发挥绿色金融
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外滩金融峰会。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将绿色金融确定为“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结合今天的会议主题,我就如何发挥绿色金融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几点认识
“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持续、广泛、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因此,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厘清思路,行动上措施得当、强力推进。
(一)实现“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必须全国一盘棋。
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综合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重大战略,而不是地方、区域战略,更不是行业、部门战略,不应该也不允许各地、各部门随意“自由发挥”。
正因为如此,中央为此专门成立了该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定并将陆续发布“1+N”政策体系。在国家统一的政策框架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行业、各地区梯次有序开展碳达峰行动,既不允许搞运动式“减碳”,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还不能降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二)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化石能源高消耗、二氧化碳高排放密切相关,形成了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较强的路径依赖,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状况决定了在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绝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国民财富积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碳减排约束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须紧密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实际。必须看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和以煤电为主的电力结构短期难以根本改变。国民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是一个动态优化过程,金融既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又不能简单过快地退出传统能源领域,需要通过对更高标准、更高效率产能的支持,引导对传统落后产能的“减量替代”,从而逐步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在这方面,相比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可应用于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的行业、企业、项目和相关经济活动,服务对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好的适应性,可以更好地支持我国大规模的能源结构转型的投资需求。基于此,金融对达到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等标准的领域和项目要继续给予支持,对达不到相关要求的“两高”领域和项目,要严格管理,有序退出,最终形成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清醒看到其艰巨性。
据统计,欧美主要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花时间大约用了40-70年,累计产生的碳排放量远远大于我国,碳排放的高峰期已过去。相比而言,我国作为一个超大转型经济体,要用30年时间去做别人40年甚至70年所做的事情,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目前我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对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毫无疑问,这一实现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因为我们已经有成功的实践经验,浙江湖州十六年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探索,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与“双碳”目标和谐统一的典型例证。
(四)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必须科学施策,灵活应对。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社会众多领域。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需要科学施策,灵活应对。技术是世界公认的实现碳中和的终极手段。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创新,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据国际能源署报告,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50%尚未成熟。一方面,近年来,光伏、风电、电池储能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及其利用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部分领域成本已接近传统能源,但应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还有待突破。另一方面,钢铁等高碳行业尚未研发出成熟零碳技术,目前即便是国际一流技术,也无法实现碳中和。
为此,我们既要发挥金融的作用,大力支持减碳、零碳、去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又要加快研究制订转型金融标准,支持市场主体沿着清晰的路径向低碳、零碳和去碳过渡。
绿色金融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中大有可为
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这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民银行较早认识到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从2016年开始,通过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作用,探索形成了以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环境信息披露框架、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为支柱的绿色金融体系,最近又研究设立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有效推动了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强化绿色金融“三大功能”,做实做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深知,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很繁重。择要而言,当前的工作至少应考虑:
一是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行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专项政策”,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深化基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加速器”“放大器”“稳定器”作用,持续深入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二是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
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价值重估,放大金融体系风险。当高碳资产因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制度等方面调整而成为“搁浅资产”时,可能影响相关企业的偿债能力及金融机构投资者的财务状况,甚至损害宏观经济。二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造成的物理损失,可能给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带来巨大风险。也就是说,气候变化产生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都会影响金融行业的资产质量和稳定发展。金融管理部门有责任确保气候风险不会危及金融稳定。
为增强金融系统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人民银行正在组织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对一些重点领域的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充分评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应对相关风险的能力。
三是不断强化碳市场功能,运用金融的力量推动碳定价机制建立完善并高效运行。
碳排放权交易是以市场化方式控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国际实践表明,成熟的碳市场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今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我国碳市场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全球碳排放权最大供应国,我国碳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离建设一个成熟的碳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充分发挥碳市场在碳减排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的作用,加强对全国碳市场的金融支持必要且紧迫。
四是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配合,有效形成政策合力。
普遍认为,财政部门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财政部门持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及相关产业、节能环保、钢铁和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化解等多个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也能够在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传统高碳行业转型、气候风险防范等方面协同配合,携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最后,预祝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