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联储政策重大转变,全球央行收水或只是时间问题

伊尹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2-01-07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三点,美联储公布本年度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例会决议。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范围保持在0-0.25%不变,同时从明年1月起每月减少购债300亿美元。美联储删除了有关平均通胀目标的描述,以承认“通胀超过2%已经有一段日子”取而代之。对于经济前景,鲍威尔表示,经济前景的风险仍然存在,包括来自新变种的风险。美联储将随时监测各方面的广泛信息以酌情调整货币政策。会议公布的点阵图显示,18位委员均预期将从2022年开始加息,其中有12名委员认为明年至少将加息三次。

诸多分析师将本次FOMC会议称为“一次历史性的转变”。虽然美联储“鹰”姿尽显,但得益于鲍威尔此前与市场的有效沟通,充分预期下,市场并未大幅下挫,隔夜美股反而全线大涨,10年期美债、美元和黄金变化不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相比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变可能产生的对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的抑制,市场更在意的是联储控制通胀风险的举措。随着“Taper加码”尘埃落定,未来市场将把焦点重新转回到就业市场,因为美联储对于“充分就业”的评估是决定加息的门槛。

政策剧烈转向

联储鹰姿尽显

 “如果美联储官员本次会议未能宣布比我预期更激进的加息路线,他们将有重蹈上世纪70年代大通胀的风险”。在本次货币政策决议公布前夕,前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柯薛拉科塔在自己最新的专栏文章中表达了对美联储鹰派转变成色不足的担忧。

从结果来看,这一担忧是多余的。美联储在本次会议上鹰姿尽显,鲍威尔以一贯的坦诚做派回应了市场的五大焦点问题。

首先是Taper的速度。美联储决定从2022年1月开始每月缩减300亿购债规模,至明年3月结束购债,每月缩减规模较此前的150亿美元直接翻倍,Taper速度也由此提前了3个月。这符合广泛的市场预期。美联储还表示,将随时监测各方面的广泛信息以酌情调整货币政策。美联储所指的“广泛信息”包括公共卫生、劳动力市场状况、通货膨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和国际发展的解读等方面。

第二是放弃“通胀暂时论”。鲍威尔在11月30日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季度听证会时已经暗示将弃用“暂时”一词。从本次决议声明来看,鲍威尔兑现了“承诺”。美联储在12月的政策声明中删除了有关“主要由暂时性因素引发通胀提升”的表述,并以承认“通胀超过2%已经有一段日子”取而代之。

政策声明同时表示,疫情和经济重启引发的供给失衡继续成为通胀水平持续走高的推手。惠誉首席经济学家Brian Coulton对此评价道:“这是美联储的一个重大转折。看起来美联储认为现在已经在补偿早期通货膨胀的不足方面取得了足够的进展。”

第三是对经济前景的预期。相比9月议息会议所做的经济前景预测,本次会议决议显示,美联储进一步下调了今年的GDP和失业率预期,上调了通胀预期。具体来看,美联储预期2021年经济增长值5.5%(9月为5.9%),失业率预期中值4.3%(9月为4.8%),通胀预测中值5.3%(9月为4.2%)。

图片来源:FED官网

政策声明称,经济活动与就业指标得以继续加强,但经济前景的风险仍然存在,包括来自新变种的风险。未来经济的发展路径继续取决于病毒的走向。疫苗接种的进展和供应限制的缓解预计将支持经济活动和就业的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则将相应回落。

第四是FOMC票委对于明年加息次数的判断。从点阵图来看,利率预期大幅上移。所有票委都预期2022年开始加息,其中18位票委中有12位预期明年至少加息3次。不过票委们对于2023、2024加息次数的分歧较大。

图片来源:FED官网

第五是加息何时开始。本次政策声明显示,“在劳动力市场状况达到与委员会对充分就业的评估相一致的水平之前,维持这一利率目标的区间范围是合适的。”这表明在美联储评估美国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之前,美联储将维持现在的利率水平,不会加息。因此未来加息的门槛将主要取决于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是否“达到充分就业”的评估。在新闻发布会环节,鲍威尔进一步明确,“在taper结束之前,美联储不会开启加息进程”。即使本次会议公布了堪称史上最“鹰”的点阵图,鲍威尔表示,“FOMC利率预期也并不意味着美联储有一个加息计划”。

重回就业锚

本次会议,美联储政策转向不可谓不大,不仅修改了关于通胀“暂时性”的表述,而且还将月度缩债规模翻倍,这显示美联储正在迅速“纠偏”。虽然美联储压缩TAPER周期并不代表美联储看待通胀的视角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但美联储的“亡羊补牢”大大缓解了市场对于美国通胀攀升带来的焦虑,接下来的1月会议乃至3月结束购债前,美联储都不用再面对来自市场对“通胀暂时论”的指摘。这意味着,伴随着“通胀”矛盾的初步缓解,市场新的关注点将重新回到就业市场,美联储双重目标的天平将向“充分就业”倾斜。

接下来,市场首要关注点莫过于美联储对 “充分就业”的判断。究竟怎样才算美联储心中的“充分就业”?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环节回应这一问题时表示,不同于通胀只是单一指标,对于“充分就业”,美联储会参考包括失业率、劳动力参与率、职位空缺、薪资增长、劳动力的流入和流出以及在劳动力市场各个部分之间的流动等等在内的一系列指标,而且还会以更包容的眼光看待不同人口结构群体的就业情况,而不仅仅是看整体和加总数据。

其次,便是对于加息时点的判断。上一轮紧缩周期,从201410Taper结束到首次加息的时间跨度长达一年多,本次紧缩周期,鲍威尔是否会重复耶伦当年的做法?鲍威尔直言,美联储尚未决定Taper结束到首次加息会间隔多长时间。毕竟,当下的经济情况与过去有显著不同,就业市场远比过去强劲,通胀也高于目标水平,所以可能不会有长时间的等待

他承认美国当下劳动力市场参与率较低,预计这种情况“需要维持一段时间”,但是美联储可能并不会等待参与率全面好转才开始加息。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结构性问题并非朝夕可解,另一方面,鲍威尔重申,“FOMC必须实时做出政策决定”。这意味着美联储对于就业市场的判断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即便在今年非农数据持续走软之际,鲍威尔仍坚定表示就业市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究竟何为“充分”,尺度终归掌握在美联储手中,美联储可以随时“度势”做出加息的判断。目前,已有市场机构预计,美联储首次加息时点或在2022年5月。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收紧或只是时间问题

当大规模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起搏器”效应消失之后,伴随着能源危机,供应链失衡和劳动力短缺,全球通胀正愈演愈烈,各大央行纷纷开始 “收水”。

加拿大央行、新西兰央行、韩国央行是抢先派的代表。其中韩国央行和新西兰央行已经在11月末宣布了各自的第二次加息。加拿大央行则在10月27日彻底结束QE,成为首个结束QE的G7央行,同时将加息预期提前至明年二季度。

一向以风格激进著称的日本央行也开始暗中紧缩。据日本央行公布的数据,2020年12月以来,其对本国企业债券购买量持续下降,并取消了已持续四年的80万亿日元(约7000亿美元)规模的年度债券购买行动。有人称其为“秘密缩减”,即先行动,再对外公布,从而避免传统的关于缩减购债规模的讨论会议。

欧洲央行和英央行正面临着收紧货币政策的抉择。对于欧央行来说,通胀高企、病毒肆虐和美联储Taper的无形压力成为其头上的三座大山。英国央行的处境与之类似。最新公布的11月英国CPI同比上涨5.1%,攀升至十年高位。剔除波动较大的能源、食品、酒类和烟草价格后的核心CPI也从10月份的3.4%升至4.0%,高于经济学家的预期,也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IMF之前特意警告英国央行:不要“无所作为”,加息速度别太慢。

如今,美联储12月会议已出现重大转向,全球新一轮货币政策“收水潮”似乎只是时间问题。最大的不确定性只在于新变异毒株袭扰下,疫情究竟将在多大程度继续影响经济复苏。在12月8日最新会议上,加拿大央行表示因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为经济“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维持目标利率水平不变,与上次会议形成鲜明对比。

我国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同。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是当下中国经济面临的三重主要压力,如何权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指向货币和财政政策需在一段时期内保证经济支持力度。货币政策当以我为主,注重总量,加强与财政政策协调,为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同时,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当然,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密切关。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推动企业更广泛使用汇率避险工具。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做好政策预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



责编: 潘潘 | 视觉:李盼 浩然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