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晓春:硅谷银行危机对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启示

刘晓春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3-03-17

硅谷银行的倒闭不是其主营业务的失败,而是其资产负债与经营管理的失败

从负债端来看,硅谷银行的主要负债为企业活期存款和其他交易类账户存款。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企业存款大幅下降,硅谷银行没有对不稳定的负债结构进行有效管理,以弥补存款流失带来的流动性困难。

从资产端来看,硅谷银行的资产配置结构非常不合理,主营业务(支持科创企业的直接贷款等)只占27.6%,大部分资产配置在证券投资上面,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就目前的信息看,硅谷银行支持科创企业的核心业务并没有出现问题,可以说其40年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但其有能力管理特色经营中的信用风险,却没有能力管理特色业务之外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个中教训值得深思。

对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而言,主要有五点启示:

第一,商业银行特色经营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客户群或行业。

第二,硅谷银行支持科创行业的模式探索值得借鉴,但不宜照搬至我国。我国在试点和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设计一定的模式解决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科创企业的信用风险损失覆盖问题。

第三,在形成特色经营能力的同时,不能丧失一般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能力。

第四,针对科创企业一类的客户特点,不宜单独成立专门的银行,而应鼓励大型银行的支行进行专业支持,同时在总行层面管理资产负债风险。

第五,在鼓励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中,始终要把银行的资产负债安全经营放在第一位,以确保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刘晓春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 

*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立场。

2023年3月10日,硅谷银行闪电式破产被接管,震惊世界。

首先是因为该银行在特殊性业务领域的建树,即专为科技初创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且倒闭前在这个领域依然独领风骚。其次是由于其与美国50%以上的科技企业有业务关系,特别是大部分存款来自于科技企业,它的倒闭会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第三是这家银行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2022年末总资产为2117.93亿美元,在美国银行业排第20位。这一规模折合成人民币大约15000亿,对应到中国排在商业银行前20名之外,不算大,但也不小。第四是这次硅谷银行引起了大量的存款挤兑现象,市场担心以其规模可能会引发骨牌效应,造成系统性风险。

这样一家在特殊领域如此成功的银行突然倒闭,其原因更是引人关注。根据现在了解到的信息,从商业银行经营的角度分析,硅谷银行的特色业务并没有出现风险,然而,因为其成功的特色业务形成了非常特殊的资产负债结构,糟糕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与经营管理能力是导致它崩溃的主要原因

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与影响


首先看硅谷银行的负债。

2022年末其总负债为1954.98亿美元,其中一般存款为1731亿美元,占比88.5%。2021年是其存款高峰,达1892亿美元,占当年2120.01亿美元总资产规模的89.2%。2022年其存款已经有较大幅度下降。在通常情景下,这是非常优良的负债结构,我国商业银行中只有农商行系统前几年一般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达到过80%左右。

根据硅谷银行年报披露,一般存款中活期存款和其他交易账户为1328亿美元,储蓄和定期存款为66.93亿美元。活期存款和其他交易类账户存款占存款总额的76.72%。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负债结构。一般来说,个人储蓄存款是银行最稳定的负债,其次是定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是最不稳定的存款。不同企业的资金运用有不同的规律,银行在日常具体管理中有时甚至要摸透个别企业的特殊规律。不稳定的负债来源给资产配置带来了巨大困难。

在实操中,为了应对负债的不稳定性,银行主要从负债管理和资产管理两端发力。负债端,一般是通过同业往来即同业拆借来对冲存款的临时性波动。特殊情况下,可以发行大额存单或债券等主动负债方式以改善负债的期限结构。资产端,相应配置流动资金贷款、高流动性交易类资产、同业拆出、存央行备付金、现金等。

不知道什么原因,硅谷银行平时似乎对如此不稳定的负债结构没有进行有效管理。比如没有操作同业往来业务,当出现挤兑存款时,没有采取同业拆入、发行大额存单和债券等手段,却直接出售资产并试图通过增发股票筹措资金以弥补存款流失带来的流动性困难。


其次看硅谷银行的资产。

硅谷银行资产中,贷款为736.14亿美元,其中商业和工业贷款584.59亿美元,不动产贷款131.28亿美元。贷款占总资产34.76%。此外,持有联邦基金7.22亿美元,持有国库证券172.23亿美元,联邦机构证券5.78亿美元,住房抵押证券914.61亿美元,其他证券7.35亿美元。各类证券占总资产的52.27%。而现金及到期存款则只有91.16亿美元,占总资产的4.3%。如果我们把商业和工业贷款看作是硅谷银行的核心业务,即支持科创企业的直接贷款和给风险投资基金的过桥贷款,则硅谷银行总资产中真正的主营业务只占27.6%。但从数量上看,它的主营业务却是证券投资。

就一般商业银行来说,这样的资产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即使从硅谷银行的经营特色看,这样的资产结构也是非常不合理的

贷款与债券虽然都是债务,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贷款一般是贷款人与借款人明确的;大多数利率是按基准利率加点的方式确定,收益基本确定,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较小;贷款的流动性较弱;贷款更多关注的是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债券是可以充分流通的,因此持有人也是变动的。债券持有人根据自身财务状况或市场状况改变持有意愿,也会影响债券价格。比如持有人因自身财务恶化而大量抛售资产,会压低有关资产的价格。债券价格受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也因发行人信用风险变化而随时变化。因此,债券关注的是发行人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二者的风险逻辑和管理逻辑不同,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同。

商业银行一般把持有到期类债券作为准信贷业务管理,遵循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进行操作,大多数情况下不投资非信贷客户的债券。交易类债券,适当比例作为经营性资产,以盈利为目的,更多的是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以保持流动性为目的,持有的这部分债券,有时会出现不盈利甚至亏损,这都是正常现象。

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上,首先要保证存款的支取,一般要保持存款额20%左右的备付金,反映为现金和央行备付金存款。根据硅谷银行的负债特点,备付金的比例应该更高,然而其现金和到期存款只占存款总额的5.27%,这根本不能保证日常存款提取需要。从现金及到期存款的安排可以看出,硅谷银行资产配置注重的是盈利性,也就是说,在债券的配置中基本没有有意识的流动性安排。

持有如此大比例暴露在市场利率风险中的证券,面对量化宽松后美联储一直在等待加息机会的趋势,硅谷银行似乎没有采取适当的利率掉期等利率管理措施。2020-2021年低息期间,硅谷银行快速增加证券配置,但其后美联储大幅加息,硅谷银行这种资产配置到2022年下半年开始刹车已经来不及了。
2019年硅谷银行客户存款还只有618亿美元,2020年达到1020亿美元,增长65%;2021年飙升至1892亿美元,增长85%;2022年下降至1731亿美元,下降8.5%。存款三年时间里增长了180%。同期贷款从329亿美元上升到736亿美元,三年增长123.7%。贷款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存款增长幅度。存款的飙升与美联储大幅放水同步。但美联储从伯南克时代起,每一任主席都在探寻加息的机会。2021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始缩减购债规模,硅谷银行存款随后掉头向下,但它却没有做任何资产端或负债端的管理。


再次看硅谷银行的客户群。

硅谷银行有近37500个存款客户,平均存款余额461.6万美元,主要是科创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行业高度集中。在服务这些客户的过程中,硅谷银行只关注公司业务,没有为这些企业的员工提供零售银行业务。实际上,这些企业的员工,尤其是管理层,都有非常好的收入。如果能为这些人员提供账户服务,硅谷银行至少在负债结构上能得到一定的改观。

在资金流动上,这些企业有自己的特点,与一般正常经营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当风投企业募得资金时,瞬间会有大量资金入账,形成公司存款。待找到投资项目,投出资金,减少公司存款。投出的时间、金额没有规律。成功退出项目时,则又有大额资金入账。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企业没有经营性的现金流入。存款账户往往表现为大进大出、波动大,没有规律。

科创企业,在获得投资时,即有大额资金入账,然后随着开发的进行逐步支取,有一定的规律性,经营性现金流入很少。所以公司存款呈逐步递减趋势,直到获得下一轮融资。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到,硅谷银行存款的源头是社会流向科创领域的投资资金。当美联储进入暴力加息通道后,银根收紧,科创投资资金的源头收缩,这两类企业的资金只有出、没有进,导致硅谷银行客户存款快速减少。

从年报数字看,硅谷银行管理层是关注到存款的特点的,这三年的极速扩张并不是银行经营的主动行为,是被动的存款增加造成的。正因如此,存款的增长并没有导致贷款的同比例增长,而是投向了流动性好的优质证券。如果投向贷款,则会造成真正的期限错配。但投向证券的理念是配资理念,而不是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总结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硅谷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问题,资产的流动性也没有问题,也就是说,破产的原因不是资产质量,也不是单纯的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而是整体的资产负债经营管理出了问题。即在特色经营中形成了特有的负债结构,有能力管理特色经营中的信用风险,却没有能力管理特色业务之外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风险。

硅谷银行闪崩,虽然震惊了世界,但对科技发展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硅谷银行只是一家专业支持科创企业的特色银行,规模不大,资产中真正投向科技行业的资金只有600亿美元左右,并不是科技投资的主力和主流。科创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当一家科创企业成功后,可能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失败的企业则几乎对社会经济没有什么影响。从这个角度说,硅谷银行的倒闭对现有的科创企业会有影响,但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有限。硅谷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基本都是优质资产,只是因市场利率变动有较大亏损,但资产不会清零,存款人即使有损失,损失也有限。然而,由于银行的公共特性,硅谷银行的破产可能会引发中小银行信誉的丧失,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硅谷银行事件的五点启示


一、商业银行特色经营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客户群或行业。

中小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禀赋,拓展特定的客户群,提供特色服务,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条非常好的发展路径。不过客户群或行业的选择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如果选择的客户群和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会给经营埋下隐患。我国个别银行曾经搞过行业事业部,但随着行业整体进入下行周期,事业部就难以为继。硅谷银行所选择的领域,虽然会有波动,但总体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


二、硅谷银行支持科创行业的模式探索值得尊重,更值得借鉴。

就目前的信息看,硅谷银行支持科创企业的核心业务并没有出现问题,可以说其40年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也是值得我国借鉴的。这其中的关键是设计一定的模式解决科创企业信用风险损失覆盖问题。首先,硅谷银行选择贷款对象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并不是盲目的;其次,贷款风险不仅有高利率的覆盖,更有其他收费方式的覆盖;第三,银行与风投机构的专业合作是关键。这些做法,客观上需要相应法律制度、市场氛围,主观上银行要专业、耐心,拼质量和能力,而不是拼速度和规模。
因此,硅谷银行的做法,目前还不能完全照搬到我国来。我国可以选择部分地区、部分银行进行试点,在业务模式、收费模式、核算模式上进行探索,解决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科创企业的信用风险损失覆盖问题。


三、在形成特色经营能力的同时,不能丧失一般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能力。

这次硅谷银行破产,不是其主营业务的失败,而是主营业务之外一般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失败。虽然商业银行是经营存贷业务的机构,贷款资产质量非常重要,人们强调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往往指的是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实际上,一家银行的经营是整体性的,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并不能保障一家银行的安全运营。历史上大多数倒闭的银行是流动性风险引发的。这可以说是这次硅谷银行给我们的一个重大教训。

此外,即使是特色经营,也要关注特色周围的业务机会以平衡集中度风险。我国一些小银行专注服务小微企业,除了提供专业的信贷服务,还为企业员工及附近客户提供零售金融服务,使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资产负债结构在保持特色的同时有比较好的平衡。反观一些银行的行业事业部,业务往往集中在对公资产业务上,少有负债的平衡,更没有其他客户和业务的平衡。


四、针对科创企业一类的客户特点,不宜单独成立专门的银行,而应鼓励大型银行的支行进行专业支持,同时在总行层面管理资产负债风险。

这次硅谷银行倒闭的原因,表面上可以说是客户类型过度集中。但作为一家特色经营的商业银行,客户类型集中是必然的,既是特色,更是核心竞争力所在。正是因为特殊的客户群,造成了特殊的负债结构,给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难度。客观地说,一家银行面对如此高比例的流动性极强的存款,如何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是极具挑战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引进硅谷银行的模式,可以借鉴它的具体业务模式,却不能仿造它的经营模式,不能单独成立一家像硅谷银行一样的专业银行来开办这项业务。

可以鼓励大型银行在一些地区设立专业支行、限定一定的资产规模,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支持科创企业的模式。如果我国的四大行拿出总资产的1%,差不多约100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一个硅谷银行的总资产规模,但这10000多亿人民币是纯粹的信贷规模,则支持力度远远超过一个硅谷银行。如果这些资产出现风险,在这些银行的总资产和总损益中影响不大。同样道理,这些支行所吸收到的高流动性存款,放在总行的整个盘子中,也是微不足道的,可以很好地缓释这类存款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五、在鼓励银行支持实体经济中,始终要把银行的资产负债安全经营放在第一位,以确保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各界往往都把银行看作是可以源源不断发放贷款的机构,并因此对银行提出各种要求和期望,要求支持实体经济、支持三农、支持小微企业、支持普惠金融,却忽视了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来源是客户存款。客户存款是要连本带利归还的。这就需要银行不仅要提升信贷风险的管理能力,还需要提升资产负债的经营管理能力。

我国中小银行的风险,归根结底也是在这两个方面。商业银行自身固然要不断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社会各界也需要关注银行这两方面的风险,不能一味地要求银行不顾风险地发放贷款。

书籍推荐

《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

刘晓春 等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2年8月



作者简介



刘晓春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

本科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曾是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三人筹备组成员,后独立筹备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1997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1999年10月,调任中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负责香港分行的业务经营。2004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0年7月重返香港,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2014年7月加入浙商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为进入转型阶段的浙商银行制定了“全资产经营战略”。2018年4月辞任浙商银行行长,2019年1月正式加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并任副院长,同时兼任该院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在银行业磨砺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业务实操和管理经验,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与现存问题有着全面和清醒的理解。擅长立足自身实践与思考输出独到的观点,作品发表于《中国金融》《清华金融评论》等期刊以及多家主流媒体,著有《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

课题组成员:

张晶晶 浙商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资产负债管理部)陆 震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杨悦珉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袁煦筠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

内容简介



我国银行体系中,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占据近半壁江山,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本书认为,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缺位、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不完善、资产负债运行结构不合理是掣肘中小银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需通过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及方法来改善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现状。本书从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视角,为我国中小银行寻求出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兼具可操作性和启发性的参考框架和操作指引。

本书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



推荐语



资产和负债的平衡是银行经营的核心之一,能否实现平衡是决定银行成败的关键之一。本书从资产负债角度入手探析当下中小银行存在的问题,抓住了关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本书提出了如何把握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平衡,如何实现从被动到主动和从表内到表外的全覆盖管理,还提出了主动负债、配置同业和运作交易性资产的三个主要对策。总体来看,本书针对性强、角度独特,本书的研究非常专业、规范和精细。

——廖岷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

作为中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银行体系半壁江山的中小银行,在服务“三农”、中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年来,一些中小银行陆续出现重大风险,甚至危及金融体系稳定,究其原因,公司治理混乱自当不可推卸,但薄弱的资产负债管理也实难辞其咎。鉴于此,刘晓春院长的新书尝试从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独特视角,为根本解决我国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兼具可操作性和启发性的参考框架。作者提出的“资产负债经营管理既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也是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逻辑,更是我国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破局和转型的抓手”的观点,一语中的,值得银行投资者、决策者、从业者和监管者深思。

——张晓慧  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

在当前强监管和严风控形势下,银行业野蛮扩张的时代已渐行渐远,回归本源、合规经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小银行的竞争优势在哪?如何通过资产负债的主动、灵活、前瞻管理实现最优资源配置?怎样找到与大型银行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本书找到。本书不仅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普,更是银行稳健转型防范风险的实践纠偏指南,对中小银行重塑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细细研读。

——李伏安  CF40成员、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版面编辑:鲁西责任编辑: 李俊虎 鲁西 潘潘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李俊虎 潘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