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又逢暴雨!国家推广的31631成“解题密码”?
一个月前,那场暴雨给所有郑州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一个月后,强降雨再次来袭!郑州用事实告诉大家:“我们准备好了!”
这一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刚刚在全国推广的深圳特区“31631”气象服务模式,在中原大地得到很好地本地化应用!那么,什么是“31631”?郑州版的“31631”,究竟是怎样的?
什么是“31631”?
“31631”,是深圳市气象局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全灾种统筹应对、全链条有效覆盖、全过程综合管理的体制改革思路,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关键时间点,创建的服务模式。
“3”——在台风、暴雨等重大天气来临前,气象部门提前3天加密区域天气会商,发布(重大)气象信息快报,给出过程风雨预测、风险预估、预警信号发布节奏及防御建议;
“1”——提前1天预报精细到区的风雨落区、具体量级和重点影响时段,加密与应急管理、三防、水务、海洋等多部门联合会商;
“6”——提前6小时进入临灾精细化气象预警状态,定位高风险区;
“3”——提前3小时发布分区预警和分区风险提示,滚动更新落区、过程累计雨量、最大雨强、最大风速等风情雨情信息;
“1”——提前1小时发布精细到街道的定量预报。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广借鉴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的通知》中,深圳气象“31631”服务模式,被列为“强化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经验,在全国范围推广,鼓励各地将其纳入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领域。
郑州版“31631”长啥样?
“7·20”一个月后,强降雨再次来袭!郑州市气象台统计,8月21日20时至22日17时,郑州市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降水量在100至249.9毫米的站点有5个;50至99.9毫米的站点有100个。
借鉴深圳经验,郑州市气象局初步建立“31631”本地化模式——“递进式暴雨预报预警工作机制”。在8月19日的降雨过程中,郑州气象部门进行了实战演练;在8月21日至22日的暴雨过程中,该机制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郑州版的“31631”是这样的:
“3”——提前3天加密天气会商。8月19日,市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指出22日至23日有暴雨,并给出本次天气过程的风雨预测、风险预估、防御建议。
“1”——提前1天预报精细到区的风雨落区、具体量级和重点影响时段。8月21日发布《重要天气快报》,指出主要降水时段在22日,有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提前6小时进入临灾精细化气象预警状态。自8月21日17时开始,整点发布《气象信息时报》,分析当前天气实况,制作短时临近天气预报。
“3”——提前3小时发布分区预警和风险提示,滚动更新落区、过程累计雨量、最大雨强、最大风速等信息,滚动发布雷电、暴雨、大风预警信号等。
“1”——提前1小时发布精细的定量预报。每个整点持续发布《气象信息时报》,通报当前降雨情况,让全市任何一个地方的降雨情况一目了然;预报未来一个小时内的降雨、大风情况,预报更加精细地指出每个区、县的降雨量、风力大小等。
8月21日夜里,暴雨即将来袭,郑州市气象台预报员正在制作天气预报服务产品。
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8月21日12时,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并于19时发布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第6号令,要求及时采取停工、停业、停学、停运、停课、停产等措施,并立即对可能受到降雨影响的人群进行避险转移。
8月22日,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区一下穿隧道提前封闭。
21日22时,《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发送给千万郑州市民。
信中提及,21日晚至24日,请将地下车库的车辆移至马路高地。小区附近所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将无条件向市民免费开放,交警城管部门不予处罚停在马路上的车辆。同时,信中提醒各单位各行业工作人员,坚持生命至上、避险为要。
这一次,效果如何?
郑州市民高先生告诉中国气象报记者,强降雨来临前,他持续收到滚动更新的气象预警。8月19日晚间,他看到,郑州市京广路高架桥上两侧都停满了车。而根据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令(第6号),车辆因应急防汛临时停在道路、高架桥等处不作违章处理。高先生说,他也收到了这条短信提醒。
在高先生看来,相比于“7·20”,郑州此次应对强降雨有了更充分准备。很多小区地下车库口都早早堆上了沙袋、排水泵。社区也组织大量志愿者排查防雨、防涝隐患。
各部门行动迅速。公安机关根据对各区、县的预报信息,提前出勤,赶赴关键地段指挥交通、协助抢险,提醒广大群众在暴雨洪灾来袭时妥善应对。城市管理部门为防止积水造成危害,在多个易积水路段,派专人专班进行值守。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组织应急救护车辆和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在指定地点值守,全力应对突发事件……很多网友评价,这一次,内陆城市拿出了防御台风的行动和态度!
马路边有很多奇特的停车方式,有些车主在车轱辘下垫上十几层的砖头。
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灾害事件呈多发频发趋势。这样的态度和行动,显得尤为可贵!
“31631”为何有成效?
为何诞生于深圳特区的“31631”服务模式,“移植”中原大地,能得到“茁壮成长”?这是因为,该模式本身就是在一次次气象灾害防御的实践中凝练而成。从防御台风“山竹”“海高斯”到迎战近10年最强“龙舟水”,深圳市用实践证明,紧跟气象节拍高效联动,生命安全才能有效保障。
“‘31631’是按照中国气象局《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规定》及相关技术标准,在基层防灾减灾实践中逐渐形成,目标是让防灾部门及一线工作人员对气象的服务节奏心里有数,依据尽可能精准的预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部署。”深圳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说。
仅就气象预报预警发布来说,“31631”的节奏不算太难,但它的关键处在于“在预报预警与应急响应间紧紧咬合的行动上,即城市治理与天气预报预警的深度融合”。
有人就把气象部门比作城市防灾减灾的侦察兵。侦查“敌情”准不准,通报及不及时,对于能否打好防汛仗至关重要!
“山竹”影响期间,首次通过平安大厦、京基100 等高层楼宇外墙显示预警信息。
依据深圳经验,要想让“31631”在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有预案、有标准、有工作指引;要通过法律法规予以保障,从法律层面规定气象防灾减灾责任体系,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的法律效应。
此外,要建设强有力的智慧平台,成为支撑“31631”的技术基础。在该平台上,要能将气象和各类防灾数据融为一体,建立实时统一的气象防灾数据库,在出现较高级别预警和恶劣天气实况时,能自动语音电话呼叫各级防灾责任人和重点区域的责任人,并根据防灾部门实时反馈的灾情信息,实时提供灾害影响风险评估和预报服务。
深圳“31631”在郑州的
本地化实践只是第一步
未来,期待它能在
更多大城市开花结果
推荐阅读
作者:李一鹏、唐历等
图片:中新网、深圳市气象局、郑州市气象局、网络等
视频:深圳市气象局
编辑:亭喃 舒扬
审核:段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