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上再无金智英
看完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后,我一直很期待能看到同名电影。最近终于国内有了资源。
电影对小说还是做了不少改编,但反映女性生存状况的底色还是在的。我看时一度落泪,有很多话如鲠在喉。
我想了几天,决定把思考写下来和你分享。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金智英在发“病”时,会变成另一个人,她自己对此还毫不知情?
她变成的那些人既有已离世之人,比如她外婆,比如因生产二胎而去世的车胜贤学姐;也有还在世的她妈妈。共同点,都是她认识的女人。
她变成别人,是因为她遭遇了不公平对待,她被忽视、被欺负,受了委屈,她需要有出口去表达,那些不满、那些愤怒。
那为什么她不能直接开口说,为什么要通过变成别人,来发出声音?
因为她不敢。因为过往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她的教育或者说规训,都要求她乖巧、温顺、沉默、谦让、忍耐,都在告诉她去做个好女人,去奉献去付出。
她内心害怕,如果表达对不公正对待的不满,她会被人指指点点,“这女人太神经质”、“太麻烦”、“要求太多”……
也因为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生气,有没有资格愤怒。她脑子里有一个又一个,社会告诉她的“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好女儿”的标准,那些标准无一例外都要求她要扮演好一个“服务者”、“照顾者”的角色。
在婆婆把她当免费劳动力,使唤她做家务,同时让自己儿子、女儿休息时,她会觉得不舒服,但她体内那个被社会植入的“好儿媳”程序,阻止她反抗。“如果我不做,婆婆会不高兴,我不能让婆婆不高兴。”
在她因为琐碎繁重的育儿、家务工作,因为不适应初为人母的身份变化,而身心俱疲时,她会想要丈夫更多鼓励、肯定自己的付出,而不是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但她体内那个“好妈妈”、“好妻子”程序,则告诉她“这一切是你应该做的”,不仅如此可能还在对她说“你做得还不够好,你看你多狼狈,你还达不到好妈妈、好妻子的标准”,这让她难以开口诉说自己的情感需求。
她无法坦然开口要求平等,因为她缺少被平等对待的体验。
她从小到大生长的环境里,男女都是不平等的。家里,弟弟的地位明显比她高。爸爸出差,给弟弟带的是名贵钢笔,给她的是普通本子;学校里,男生打女生,女生告诉老师,老师跟女生说,这是男生在表达对你的好感;职场上,女员工被认为迟早要回归家庭,不会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于是女员工从求职到晋升都面临阻碍。
当她压根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时,她如何能够在权利受损时,有力捍卫自己的权利?
但同时,人面对歧视、不公时,心里是有感觉的,这种感觉你可以强压下去,但无法彻底抹去,它会一层一层沉积在你的心湖,凝结成石头。金智英心里的那块石头越来越大,最终露出了湖面。
但即便如此,她也只能借别人的口去诉说。
她会借妈妈的口,对婆婆说,“亲家母,我也想看看自己的女儿”,说“还得照顾大姑子一家再走人,我家智英该多伤心啊,我也心疼我家女儿”。
会借师姐的口,对丈夫说““最近智英会很痛苦的,虽然断了奶, 身体些许轻松了,可她却心急如焚,你跟她多说说,‘做得好’,‘辛苦了’,‘谢谢吧’。”
她无法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因为她挣脱不开社会告诉她“女人应该是怎样的”那套枷锁。
很悲哀的一件事是,当她终于能表达愤怒、不满,要求平等,要求他人关爱、重视自己的需求时,她的社会身份就会遭遇一重滑坡——
她不再是一个正常人,她成了一个病人。
在有些人眼里,比如在她丈夫的同事眼中,她甚至是个“鬼附身的疯女人”,“该被社会隔离掉才对”。
她为什么会被看成一个病人,甚至一个“疯子”?
只是因为她有时会变成另一个人吗?这其实不是重点。
真正的重点是,她开始要求平等对待了,开始表达对不公的愤怒,开始主张自己的权利了,然后她就被看成“疯女人”了。
影片里有一个细节特别能说明这一点。
婆婆在知道金智英打算回去上班,儿子为此准备请一年育儿假在家育儿时,怒斥金智英:“喂 !你是不是疯了!你也太过分了吧!!”
此时的金智英没有变成任何其他人,她就是她自己,她神志清楚,而且因为复工有望,心情也得到了舒展,可以说在和婆婆对话时的金智英状态很好。
只是因为她考虑了自己的未来,谋求个人发展,而不是继续在家围着孩子、老公打转,就被婆婆盖章认定为“疯了”。
她的遭遇,暗示了在男权社会里,给女性提供的两种命运选择。你要么是温柔乖顺的贤妻良母,要么就是“阁楼上的疯女人”。
当你拒绝为他人牺牲自己,要去走自己的路时,你会被看成后者。
当你被他人认为“不正常”、“疯了”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你的排斥和隔离。
电影里,婆婆就用金智英病了作为理由,阻止她回归职场。金智英自己也接受了这理由,觉得自己这状态,不能去工作,而放弃了原来上司为她提供的就业机会。
片子结尾处,金智英还是找到了出路,她开始写小说,成了作家。
这很像是,为了让电影色调不那么灰暗,而额外抹上的亮色。
小说结尾,金智英的命运更现实主义一些:
她没有成为作家,或是记者,她虽然有这个梦想,也考虑过上写作班,但因为临时保姆不好找,保姆费和上课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就放弃了。去冰淇淋店做个兼职的事,也黄了,因为店家早已雇到了新员工。
她继续全职在家带娃、做家务。有天,她推着婴儿车去公园散步,坐在长椅喝咖啡时,听到别人说她是妈虫,用老公赚的钱买咖啡喝,整天闲逛。她快步离开公园,连热腾腾咖啡洒在手上都顾不上。
小说里结尾处的这一情节,在电影里,被改编成了开头处的情节。
不止如此,电影里,在结尾部分,还特别安排了和开头这一幕,相对应的一幕——
在咖啡馆里,她又一次被人指指点点是妈虫,她反击了回去,斥责那些人凭什么这样说她。
电影无疑是想用这一举动,体现了她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社会不公评价的反抗。也是想用这一幕,体现她的成长。开头她听到他人侮辱之语只会落荒而逃,而现在她敢为自己发声了。
电影里,为了让她的转变有说服力,有给出她接受心理咨询的场景。心理咨询师在她自我攻击,觉得是因为自己没做好,才会找不到出路时,告诉她,“这不是你的错。”
我看时,会觉得电影里的金智英比小说里的金智英要幸运很多。小说里的金智英,没那么有主角光环,她还是只是个家庭主妇,没成为作家,在被歧视时,还是不敢反抗,你会觉得她好普通啊,普通地就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女性一样。
如果说,电影里金智英的结局像理想;小说里的,则像现实。
第二个问题,金智英的“病”,真正的解药是什么?
要知道解药是什么,得知道,她的病因是什么。
是产后抑郁吗?抑郁只是表象。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导致抑郁的原因是,人失去存在感或存在感减少。
金智英的抑郁,是因为她的存在感被伤害了。她的女性身份,使得她遭遇不公平待遇,这损伤她的自尊和价值感。
别人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她,而是她的社会角色。她是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女儿、某人的妈妈,唯独没有自己。她为了扮演好那些社会角色,不断压抑自己的需求。
她为了照顾家庭,放弃了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全职主妇这个身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她的存在感无所依托。
用书中的话说,“金智英突然觉得生完小孩以后,好像连兴趣和才能都被局限了。令她感到满心期待的事情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疲意的无力感。”
片中,在她以为自己有了丈夫支持,能顺利去金组长新公司上班时,她好像整个人活过来了一样,生机勃勃。这是因为她重新和自己想做的事建立了联系。她重建了存在感。
所以,金智英的病,真正的解药是两性平等,是社会不再阻碍女性发展,不把女性束缚在家庭中,让女性能自由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电影里金智英在接受心理咨询时说:“我觉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越过这面墙壁,应该就能找到出口 ,可依然还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 ,也依然碰壁。是不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口,也会为此愤懑不已。可后来我又明白,其实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别人应该也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过是自己没能力。”
但真相并不是她没有能力、不够努力。她遭遇的是社会结构性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女性依然会因为性别遭遇职场天花板,同工不同酬,被要求承担更多育儿责任,从事更多家务类的无报酬工作,更常处于“时间贫困”状态。
如果我们看不到社会不公平的结构,认为“一个人不成功就是因为不努力”,那我们其实是在合理化不公平。
我和小王一起看片时,他说这片子太压抑了,看得他喘不过气。我说,是很压抑,对你来说,这压抑只是持续一部电影的时间。但对于很多女性来说,这种压抑会伴随她们一辈子,时时刻刻,无止无息。
金智英的丈夫是个还不错的丈夫,但一个好丈夫解决不了她的问题。因为一个好丈夫从来不是一个女性获得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因为压抑她的是弥漫在整个社会里的氛围。
电影这样设置也有好处。如果她丈夫是一个坏人,很多人会说,那是姑娘你遇人不淑。而金智英已经遇人很淑了,但为什么她还是逃脱不了精神崩溃、逃脱不了抑郁,为什么还是会觉得自己找不到出路。
这会让人思考,到底这个社会结构出了怎样的问题。
女性主义研究者金高莲珠在《你我身边的金智英》一文中写到,
金智英应该早已发现,她的家,她就读的学校,她走的街道,也就是她所居住的这个社会‘对女性不友善’的事实。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不仅替自己发声会招来麻烦,光是身为女性本身就足以让自己身陷危机。
母亲询问父亲,要是肚子里的第三胎又是个女孩怎么办?父亲竟回她,别浄说些‘触霉头的话’,最后母亲含泪忍痛拿掉了孩子;
奶奶则是训诚着‘胆敢贪图宝贝孙子的东西、比“阿猫阿狗”还不如的孙女……那些靠自己的力量抓到暴露狂的初中女同学,因为被老师认为丢了学校的脸而遭到记过处分,高中搭公交车被陌生男子威胁时,父亲反而责备女儿,认为都是金智英自找的。
在书里,为金智英治疗的心理咨询师不是女性,而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性。他在听了金智英的故事后,想到了自己的妻子。他们是大学同学,妻子比他更读书,也比他更有雄心壮志。但妻子最终放弃了大学教授的工作,改当领固定薪水的医生,后来为了照顾孩子,辞职回家。
他知道妻子是数学天才,但现在妻子能和过去的那个自己产生关联的方式是做数学题。这很让人心酸。他也希望妻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他也只是到希望而已。他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改变,让妻子能够回到职场。
他在诊所招聘员工时,觉得,女职员不论是多么有能力,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都做不长久。所以他暗暗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金高莲珠一针见血地指出,“大部分男性会将女性分成我女儿、我妻子、其他女性。但自己的妻子与女儿,却往往被除了他自己的其他男性称为‘妈虫’或者‘大酱女’。”
片中有2个细节,对我触动很深。
一个细节是,金智英回忆童年,有天,妈妈跟她聊天时说到,自己曾经也想当老师,她是五个兄弟姐妹当中学习最好的,但为了赚钱供哥哥们上大学,放弃了学习,去了清溪川做衣服。
还是小女孩的智英跟妈妈说:“那你现在去当老师就可以了”,妈妈笑“现在呢 ,当智英的妈妈了,我得照顾你们啊。”智英有点难过:“是因为我才不能去做的吗?”
看到这里,我完全忍不住泪。因为我和妈妈有过类似的对话。我心疼她走过的路,同时也不想重复她的路。
还有一个细节,是妈妈知道金智英想回职场,跟她说,妈妈会帮她照看孩子,让智英去做想做的事。
这让我想到,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沈奕斐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谈到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时说的一段话:
这篇采访稿的标题叫《你作为女儿获得的平等,也许是因为「剥削」了妈妈》。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真的支持平权,还是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你要看ta在支持平权就需要ta放弃自己原有的特权,平等承担责任时,是如何做的。
如果一个男性,嘴上说男女平等,但不做家务,不参与育儿,觉得这都是妻子的事,如果一个女性说自己支持平权,但自己的开销都要男性伴侣买单,认为男人养女人天经地义;
那他们要的显然不是平权,而是特权。
平等这个词,需要落实到生活细节中的,它需要个人身体力行。
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则,供你参考。
如果一件事,别人要求你做或者不做,给出的理由只是是你的性别。比如“你是女性,你就该XXXX”,“你是男性,你就该XXX”时,那你不用听ta的。
性别决定不了你灵魂的质地。
女性很多时候,会因为性别,而被要求扮演他人人生的服务者,去付出去奉献,去用自己的一生成就孩子的一生,老公的一生。
这样的付出,其实效果未必好。
比如,很多人觉得母亲不该工作,应该在家陪伴孩子,专职育儿,理由是:这样对孩子成长更好。
但研究显示这理由不成立:“由母亲专职照料的孩子和那些由母亲和其他人同时照料的孩子在个体发展上并无不同。他们在认知水平、语言表达、社交能力、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以及母子感情方面都没有什么差距。”
有人说“妻子出去工作,家里大后方没人,会影响家庭稳定”,但实际上,有研究显示,当妻子贡献一半的家庭收入,丈夫分担一半的家务劳动时,离婚的风险概率会降低一半——你看,女性有事业,婚姻不是更脆弱而是更稳固。
所以,哪怕你只看效果,也不应该要求女性放弃自我,放弃事业,只为家庭而活。
女王C-CUP在一刻talks演讲中给女性提出一个建议,我很喜欢:
你要想着你是你人生路上唯一一个人,唯一一盏灯,你放弃了这条路就没有人走,这盏灯就灭了。你要走你自己的路。进行你自己的创造跟建设,你的光彩,因为你是你,而不是你是某人的妻子。
平等要落实,除了我辈在日常中的努力,也需要有利于平等的制度设计,比如男性育儿假;需要更完善的法律保障,比如性骚扰者、家暴者能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不是哪怕被曝光了,他们也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反而是受害者需要承受二次伤害。
在一个性别还不平等的社会里,追求平等,有时会被看成怪人、疯子,但好在社会一直是在进步。要知道就在两百年前,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物,没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地位,没有财产权、投票权、身体自主权这些最基本的权利。
回顾历史,人不会那么容易丧气、绝望。你会看到,我们已经走了多远。
在当下,我是金智英,或许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也是。
但我希望,未来的女孩子不用延续一代又一代金智英们的命运。
希望她们能呼吸着平等的空气,自由生长,前程远大。
● 彩蛋 ●
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你最近看过对你有启发的书or剧,我会选10位,每人送一本《82年生的金智英》。
你能看到“伟大母亲”这4个字背后被牺牲掉的女性吗?
我是如何从厌女症变成女权主义者的
yakicreator@foxmail.com
或 微信:wuweiq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