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盆景欣赏与盆景生态平衡管理方法

2017-04-08 林家辉 周春生 中国盆景

林家辉盆景师写在前面的话:

盆景,从字面上的意义来分析,就是在盆中表现出景象来。如果更深一层的探讨,它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艺术表达。

 

一棵盆景的好坏优劣完全体现在制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认知水平上,故此了解什么是盆景即成为首要明白的问题。

 

盆景,其实是盆和景的结合。“盆”,是一件容器,体积不大的容器。在这有限空间的容器里头如何去呈现出“景”的具象艺术,即是指盆景的精神面貌。


【经验交流】

什么是盆景之生态平衡管理法? 

图、文|林家辉盆景师


生态平衡关系到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意识的落实。管理法则是一套有效的方法让其他人效尤。可是,为什么栽种盆景也须要讲究环保的方法呢?它并不像蔬菜那般需要严管对农药和化肥的利用,它也无须证实不含重金属如水银之类的物质残余方可把玩?那么为什么我把这些问题带上这个层面来谈论呢?且让我们慢慢分析一二。

盆景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嗜好,人们为了心头所爱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以达到目的。然而一己的爱好是以环境、下一代、甚至是自己的健康来换取的话,那么的确须要再三的思量。而我所列的这些缺点都不是真正的盆景技术所带给我们的副作用,只有错学盆景才可能有如斯的结局发生。

首先,我们都了解,盆景有助于我们达到怡情理性的目的,可是如何才能达到心目中的理想呢?靠山采速成,靠转手买卖?那些方法都不是盆景的目的,盆景应该是从一种无求的心境,凭着对大自然的爱慕,尝试去再现自然界中的美景为本质的一门技术,所以盆景应该是从一棵小树苗开始培育调理直到成形成气候,在这一个过程中便已经达到怡情理性的目的了。

由于长年融入自然的怀抱,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本着爱护之心,试想您会为了一己的喜爱而上山采挖树材,将树木砍伐、挖桩后留下泥洞任土壤随雨水流失吗?尤其人类的习性离不开猿猴。手上抓了一把,当发现还有被认为更好的战利品会不惜将手上的那一把丢掉去换取新的一把。所以上山挖采素材者,不可能只造成小破坏,他们会将整座山给翻过来,如果挖材成为盆景的唯一管道,如此的嗜好不如不要算了。

除了挖采破坏大自然之外,日常的管理方法也会对环境起着一定的影响,例如以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以化肥来促进植株速长。长此运用这些物品将导致土壤变酸、变坏,甚至可能令病菌、虫害失控、失衡而引发灾难性的破坏,让地球又一次面临濒危的境地。

所以,本着一己的兴趣嗜好,我建议完全不用农药和化肥来培养盆景。只要平时多劳作以控制杂草和虫害,并且施放有机肥料以增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滋长,这将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被吸收。最主要的是多观察环境中的自然生态和了解它的组合结构,分辨哪些是益虫、哪些又是害虫并加以利用,行使主权的进行放养或消灭以达到生态平衡。

在此我简略的介绍一些常见和容易觅得的益虫供大家参考,希望能推动对环保事业有助益的方法,达到独乐乐、众乐乐的境界。

  

1、蜻蜓(Dragonfly) ――平均每只成虫每天至少吃下百只蚊蚋飞虫。它在昆虫界中飞行术第一,几乎没有任何昆虫逃得脱它的追捕。培养的方法很简单,只要设一小泥池或用缸代替,种上一些供食用的茨菰,放养一些小鱼就能自动引来蜻蜓聚居繁殖。

2、蜘蛛(Tarantulas & Spiders ) ――多保留园圃中原有的不结网蜘蛛即可。它是昆虫界中的一个大族群,只要不用杀虫剂控制虫害。一段时间后它很快便能繁殖并有效控制如芽虫之类常在茎叶或枝桠滋长的害虫。

3、瓢虫(Ladybird beetle) ――普遍上一只瓢虫一生能吃掉五千只蚜虫,而且能随着蚜虫的数量而增减繁殖下一代。

4、蝎子(Scorpion) ――能活上廿年,每当夜黑之际便从阴暗之处出来猎食,它的食量大得惊人而且绝对高智商。一只幼蝎能跟寻一群蚂蚁猎食而不被发现,它也能长时间不吃不喝,耐力绝对排在前面。

5、工蜂(Social Wasp)――在繁殖期间会筑许多土巢并将捕获捉到的活虫和它的幼虫一起密封在巢中以供幼虫食用。往往一个土巢拥有十数只以上的其他昆虫。

此外,还有蜈蚣(Centipede) 、螳螂(Mantis) 、蚂蚁(Ants) 等种种的自然界的猎手等待为我们除虫,难道就不值得我们放下那过时、破坏的杀虫药剂技术,尝试接受古早的生态规律,让把玩盆景这种高雅的兴趣融入大自然之中,听听树梢远处传来的虫鸣、鸟叫,让自己置之于度外。自然界的战场,不一定要您的加入,以各种药剂为武器而大开杀戒,最后连自己的健康也赔上。

(本文为林家辉盆景师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青龙庄盆景-ID:qlz-pj”,文中所用盆景图片均为青龙技法自育盆景作品)

盆友@黎松柏 推荐作品如下:

福建泉州盆友@周春生 自荐新作如下:

精彩回放:

姜恩慈:今生只与梅相伴

相思的美丽

纵有千种风情,盆景更与何人说?

紫藤盆景欣赏及其制作养护方法

盆景知识与交流

林家辉谈盆景赛事弊端

盆景的艺术价值决定价格

盆景走入平民百姓始于敎育的普及

中国盆景欢迎您!

随时欣的盆景展览馆

联系我们加小编微信号:zgpj999,或QQ:2871022604

中国盆景艺术交流群:463174091

投稿邮箱:2871022604@qq.com

弘扬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艺!

欣赏盆景艺术,分享快乐生活!

中国盆景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cutt.com/app/down/100408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中国盆景微社区自由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