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盘龙奋进的铿锵足音
■从2011年到2021年,盘龙区地区生产总值从301.85亿元增加到1020.03亿元,增加了2.38倍,突破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达9%以上。
■三次产业结构比从2011年的1.37:29.04:69.59调整到2021年的0.62:22.15:77.2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22918元增加到2021年的53781元,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8660元增加到2021年的25229元,年均增长11.3%。
■截至目前,盘龙区836户脱贫户3339人全面达标。
■脱贫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202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29元,同比增长9.9%。
■2021年,全区农业龙头企业现价总产值达62.53亿元,生产总值18.03亿元,同比增长1.29%。
■10年来建成区市政道路共计251条,总长373.5公里,其中主干路21条、次干路21条、支路209条。
■按照“一路一景”原则,完成北京路、龙泉路及东绕城市容建设提升工程,建成车行天下二期小游园、东华农贸市场小游园等18个小游园。
■打造了蓝花楹、樱花、月季、茶花、木槿、栾树、三角梅、梅花8种植物品种的花海景观大道17条。
■10年来累计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完成新建、改建公厕279座,消灭旱厕102座,新建、改建一类公厕占80%以上。
■现有养老机构9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床位2018张,在全省率先实现网络信息助老24小时全天服务。
■坚持“应救尽救、主动救助”,10年来全区低保累计保障1643333人次、752536141.7元。低保金从城市低保370元/月、农村低保110元/月提高到700元/月,特困人员补贴从集中供养400元/月、分散供养320元/月提高到910元/月。
■这10年,盘龙区纪委监委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查办涉嫌职务犯罪案件109件133人,使用监察调查措施3039次,移送司法机关87人,追缴到账违纪违法款5235万余元,挽回经济损失10亿余元。
■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52件,立案14件,处分14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
盘龙区是昆明市辖区之一,因盘龙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
在这里,循着古径幽幽的青石板路,在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里,你可以找寻记忆中的老昆明乡愁;在这里,有梁思成林徽因亲手建造的房子,还留下一段西南联大名人奋战救国的辉煌历史;在这里,品一杯香茗,看黑龙潭水清浊换脸,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秀美山水、人文风情。
盘龙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商贸繁荣的“风水宝地”,早在元代,这里就因“工商颇众”闻名遐迩。及至明清之际,已是“五湖商贾云集”,“房屋梯比云连,货物堆山塞海”。
江水浩浩,钟鼓锵锵。这里,还是不断变化的盘龙,80万人民的勤劳耕耘,开拓出充满生机的现代文明,传承发展。
如今,盘龙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连续4年被评为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先进县;有“竖起来的园区”千万元以上楼宇52栋,连续3年在中国楼宇经济大会上获得殊荣;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7166家;近1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39.6%,全区工业发展集中度逐步增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如今的盘龙区,山水与文脉竞秀,传承与创新共进,厚重的古老文明嬗变出蓬勃的跨越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奋进新时代的磅礴伟力将书写新的辉煌故事,一个让更多人奉献于斯、努力于斯、生活于斯、幸福于斯的盘龙就在明天!
春城更出彩,盘龙再出发!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盘龙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重点任务,主动对接全省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抢抓机遇、团结奋进,顽强拼搏、务实苦干,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2007年至2020年,盘龙区连续4年荣获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进位县、先进县称号,并先后获评“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中国楼宇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城区”“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等,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等。
全区聚焦现代服务业,出台支持楼宇(总部)经济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传统商贸服务业持续巩固,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汽车服务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生物科技、文化创意、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楼宇(总部)经济不断提质壮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引领带动全区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从“十二五”时期的“12345”发展格局,到“十三五”时期的“两心两轴三次三区”和“南北呼应、两翼齐飞”布局,再到“十四五”时期的“一轴两极三廊多圈”格局,盘龙区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产城融合更加紧密,东风广场中央商务区亮丽崛起,北部山水新区全面起势,东白沙河片区加速突破,茨坝片区起步提速,北京路景观大道、财富大道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凸显。
通过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城市建设,全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办事程序不断简化,办事效率持续提高。其间,盘龙区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制定出台有关重点产业招商、产业链招商、招商引资中介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扎实推进“一把手”带头抓实招商工作,不断强化对招商引资项目的管理和服务,实施“联办、协办、代办”制度等措施,解决投资商后顾之忧,使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得以顺利落地。
全区工业发展集中度逐步增强,基本形成以茨坝、青云、龙泉街道为主体的工业重点发展区。同时,盘龙区全面落实省、市、区各项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发展,10年间共为重点工业企业争取到各项扶持资金1500万余元,促进了重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全区工业经济形势稳定。
10年来,盘龙区坚定不移地把楼宇作为“竖起来的园区”打造,在全市率先制定了有关加快楼宇(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区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引导全区楼宇(总部)经济发展。区楼总办依据政策兑付楼宇(总部)经济奖励资金,奖补类型涵盖星级楼宇、总部企业、楼宇入驻企业、公司上市、高管奖等,有力推动了楼宇(总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走进盘龙区水源区甸头村“网红”打卡地——甸头村,简直是种享受。乡道宽阔干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乡道一旁遍布着零散的田野,田野里是稀稀疏疏的绿意。这里有农耕博物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小广场、休闲健身场所和独具村庄特色的文化宣传长廊。
谁能想到,10多年前,甸头村还是让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老村落,自从村里建设了从7204公路到村内的水泥路后,村里开始改头换面。现在,随着甸头村打造得越来越美,村子一天内最多接待300多名游客来参观旅游学习,成了昆明的“网红”打卡地。
盘龙区是昆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所在区。结合水源区保护政策,盘龙区因地制宜探索出依托“松华坝水源区”生态优势,走绿色有机产业发展的路子。
“十三五”期间,盘龙区向水源区投入资金36.77亿元,新建及改扩建农村公路74.8公里,公路养护考核连续6年全市第一。同时,辖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生活垃圾收运、污水处理已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先后完成了甸头、中所等33个“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宜居乡村”和“精准扶贫示范村”创建。
目前,盘龙区松华坝水源区共有10余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主要以有机蔬菜、仿野生菌、中草药、特色经济林果种植为主导产业。2021年,全区有机蔬菜种植面积5043亩,同比增长39%;共有9个品牌荣获省、市“10大名品”称号,获得省级“绿色食品牌”基地认证1个、市级认证2个。
盘龙区结合松华坝水源区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优势,积极推广优质中药材、特色优质经济林果种植。目前水源区共有中草药种植基地3个,面积2300亩;特色经果种植基地6个,面积1750余亩。
下一步,盘龙区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利用辖区科研院所人才、技术优势,引进优质企业,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生态绿色有机农业,打造松华坝水源区绿色农产品品牌、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水源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品牌支撑。
精致城市 幸福盘龙
今年入春后,盘龙区实施道路提升改造。细心的市民发现盘龙区变得更美了。
放眼望去,穿金路的樱花、龙泉路的梅花、万宏路的蓝花楹、世博路的木槿、园博路的茶花以及北京路、沣源路、一环路、二环路、金瓦路、景润公园的月季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扑面而来,不经意间,缕缕春风挥毫泼墨,铺就了春日盘龙美不胜收的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盘龙区深学笃行、真抓实干,努力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10年来,盘龙区累计投入资金约58亿元,新建城市道路50余条,建成龙泉变电站、小坝变电站等变电站3座;配建第七自来水厂、北部山水片区供水工程等自来水管网12公里;新建开通太乙桥、松华桥等桥梁设施6座;新建城市道路100%按照海绵城市道路标准开展建设,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和穿行乱象,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及雨水带来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投入8亿元打通“断头路”,目前北京路与绕城高速、太乙路与北京路、龙丰路与霖雨路等15条断头路已打通,长期以来影响市民出行的断头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改善了交通“微循环”。
投入4.85亿元分步对建成时间早、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大的片区进行背街小巷改造,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对北京路、人民路等30余条道路进行综合整治提升。
此外,10年来,盘龙区始终致力于实现辖区群众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转变,持续抓好辖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及管理服务。目前全区共运营管理福泽雅苑、福虹家园等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廉租房)4673套,先后保障家庭6000余户,累计向2000多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住房补贴,极大减轻了困难群体住房压力。
心系百姓 情暖民心
在地矿职工居住的小区里,将杂物间变成有情怀的地矿微博物馆,把社区里脏乱差的“投诉点”改造成居民天天爱逛的“幸福点”,把接送孩子的“堵心路”打造成一条畅通路,发动社区能人参与“家园”治理,社区里的“意见派”变成“热心人”……去年,盘龙区开展“民生小实事”工作以来,像这样从“小切口”入手为民办实事的例子还有很多,从群众身边的小事抓起,从群众关心的问题改起,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盘龙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保障民生、优化社会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0年来,盘龙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社区“五级治理”,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2014年,盘龙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2015年7月,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盘龙区“五级治理”经验成为社区治理的全国范本。2017年,盘龙区创建成为全省首个“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20年,盘龙区又创新推行“民生小实事”项目,构建起“党委政府+居民+社会力量”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项目入选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经过10年的建设,目前盘龙区城区8个街道、62个社区都建有设施俱全、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群众满意度较高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和其他配套设施,社区工作人员岗位和生活补贴标准不断提高,并积极培育了一批管理运行规范、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示范型社区社会组织,使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激浊扬清 风清气正
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涵养政治文化、锤炼干部作风、强化党内监督、严厉惩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执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主动服务融入区委工作大局,为推进盘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规范化建设”提高质效,全区基层党组织从1044个增加到2265个,党员人数从17336人增加到35948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达标率100%,8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152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昆明市支部规范化建设“四星级”“五星级”示范党支部。
此外,盘龙区纪委监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三项改革”,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纪检监察铁军,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坚守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这10年,盘龙区纪委监委牢牢把握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属性,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案件7件7人;先后开展十一届区委15轮巡察、十二届区委3轮巡察,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335件,实现巡察监督全覆盖。
守牢案件查办安全底线,盘龙区建立全省首家办案场所管理中心,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查评比,持续推进审查调查工作正规化法治化信息化建设;深入查找违纪违法案件问题症结,堵塞监管漏洞,做实源头治理。
持续深化标本兼治,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20份,摄制《蝇贪之害》警示教育片等,引导全区党员干部以案为鉴、洗心涤神;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挖辖区红色资源、历史文化、家风家训中的廉洁因子,设立全省首家“家风学堂”,打造“一点一剧两长廊、守节润廉清风扬”的廉政示范点体系,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根基。
推荐阅读
警民联动一路同行 “红袖标”在盘龙随风飘扬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