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你的“盖头”来,昆明闹市区明通河正“明通”
凭空多出一段河!站在昆明市最高的楼宇“恒隆广场”向北俯瞰,一段“新开的”河道从密密麻麻的建筑里蜿蜒亮相,连接起两条主干道人民路和东风路,既给闹市区“透了气”,也让城市多了柔软灵动。
在盘龙区拓东街道明通河社区,记者了解到明通河的“前世今生”:明通河本是古河道,一直承担农田灌溉和防洪功能。随着城市发展和生活污染增多,明通河成了昆明的一条“龙须沟”——1945年出生的明通河社区居民李凤兰回忆,小时候这里真叫“臭水沟”!1958年,明通河被部分覆盖;1988年,流经主城的河段被全部覆盖,明通河从此变身“地下暗沟”……
要不是“雨污分流”工程,饶劲也不知道身边有条明通河——他是盘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饶劲介绍,滇池水质经治理从劣五类到了四类,但越往后提升越难。他说:“治理滇池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昆明当前全力推进城市‘雨污分流’,让污水入厂、清水入河。” 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陈净表示,通过面山截洪滞蓄和雨污分流工程,让更多的清水通过河道补给滇池,对滇池全湖水质提升和水量补给作用大。
如今行走昆明城区不时可见“雨污分流”的施工场景:去年4月,昆明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指挥部开了60多次会,共新建或改造约200公里管网,其中涉及284个城中村、997个老旧小区,总投资50多亿元。目前,“雨污分流”已完成一大半任务。
“雨污分流”实施后,明通河变清了不臭了,要不要“重现天日”让决策者犯难:还河于民是好事,但“河上动土”会不会“捅马蜂窝”?
欲治河先探河,水务局的干部职工和设计单位同志一起,钻进齐腰深的明通河里。地下暗河臭不可闻,刚参加工作的沈巧能受教育了:干实事没那么容易啊!明通河不治不行:拱形的暗沟顶有的已被压平,砌砖的砂浆经年累月粉质化,安全隐患不小。覆盖容易掀开难,接到任务,拓东街道副主任普渤竣头大了。要“打开”的明通河段长约700米,需拆迁上盖建筑5000多平方米,涉及省、市、社区等公建单位,还有金源农贸市场正好建在河道上。
也有人疑问:不打开不行吗?上面修条路岂不更好!饶劲说:“区里态度很明确,不能让明通河被遗忘,抓环保还河于民何惧犯其难者!”
果然,动迁的消息一出,明通河社区里炸了锅,要搬的、要让的都议论纷纷。有人甚至说:当官的腰包空了噶!普渤竣到菜市场做工作,被商户们推了出来。社区党委书记高晋云更难,一方面要给群众苦口婆心解释,一方面近千平方米的社区办公用房面临被拆掉一半多!怎么往下干?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开议事会听民声,从公家单位开拆。
手工坊拆了、烘焙坊拆了、排练室拆了,看着一手打造的“社区之家”在自己手里拆掉,高晋云绷不住了“涕泪横流”。因为断水,截至目前社区工作人员还得骑电单车去上厕所。其实最大的难题,还是群众去哪买菜?摊贩的生计往何处去?金源农贸市场的老板李绍斌说,五年前为把市场做起来,一手给摊贩发补贴一手给顾客发鸡蛋,能有今天的繁荣热闹不容易!大家一起想办法,金源农贸市场在附近挪了个地方,如今正装修。李绍斌说:“为了母亲湖,损失也值了!”
干了20年工程的彭建华,还是第一次碰上“雨污分流”的活。作为施工负责人他说:“施工难,河道疏浚加固,周边建筑安全,居民生活秩序,绿化园林设计,都得兼顾统筹好,以前干上亿的工程也没这么操心。”700米的明通河“复明”工程预计今年9月底基本完工,目前敞开的部分河段已绿化美化,有市民为此赋诗曰:旧道归来须可见,复流清浅过城中。
李凤兰感慨:“快80岁了,又见到鸟语花香的明通河,见到滇池越来越清,有福气!”
推荐阅读
以练为战 盘龙区开展2023年抗震救灾应急演练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