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讲堂丨国画中“雅”不是迎合某种东西,而是画家的学识、修养境界高!

2018-03-23 渔公子 渔歌晚唱艺术沙龙


郑玄《周礼注》:“雅,正也。”


文人画论中的所谓“雅”,涉及到画家的艺术风格,并反映画家的思想、意境与审美标准。



当年在法国沙龙,徐悲鸿获了奖,老师达昂对他说:我教学生不是为了获奖,我要学生做大事。要有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去迎合某种东西。迎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俗气。


何谓“俗”?


“俗”义有多样性,一般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通俗、风俗、民俗,另一种是庸俗、恶俗、低俗。在谈论“雅俗共赏”时,“俗”指前者。本文讨论的“脱俗”之“俗”指后者,不可混淆。



《芥子园画传》中言:“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世俗气下降矣。”此语道出了脱俗的根本大法。不读书、不写字的“画师”,实为“工匠”。“入雅”的关键不在于所摹之迹,而在于画家自身主观修养、精神气质。学识修养之高下与作品脱俗程度始终成正比。


“俗”与“雅”相对立,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对审美范畴。在绘画审美中,“俗”被视为病。宋韩拙提出“唯俗病最大”,于是“俗”被归为否定属性,一直沿袭至今。



画如何脱俗?


其一,学习方式上,脱平庸匠气之俗。


庸者,平常、不高明也。“匠”字义为装在套子里的斧子。“匠气”指亦步亦趋,只在别人的成规里打转,没有己意,不能创新出奇。


其二,技巧形式上,脱用笔、用墨、用色之俗。


黄宾虹总结出雅的笔墨形态为重、大、高、厚、实、深、润、老、拙、清、秀、和、雄等,俗的笔墨形态为死、板、刻、浊、薄、小、流、轻、浮、甜、滑、飘、柔、艳等。


笔、墨、色之雅俗,关系到中国画能否表现出富有魅力的形式美。



其三,志趣修养上,脱名利欲望之俗。


文人最为鄙薄画家为声名利禄束缚,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气节。


名利欲望历来被士人斥为世俗、市井气。如赵孟頫以宋朝贵胄身份出仕元朝而失节,备受后世诟病,认为他为逐市井之利而陷入世俗的庸碌之中。因此其书画之品格也被认为“谄媚”而俗。



其四,作画用心上,脱无真情感之俗。


清恽格曰:“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绘画创作是心与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创作主体审美观所领略的境界、品格、情趣,会导致构思及实现的不同。



中国画始终强调一个“心”字。来自心灵的情感抒发,使任何一幅作品都具有不可模仿的独创性。仅为再现对象的摹写,实为俗笔。唯流露真情实感的创作方能成就高雅之作。


编辑 | 渔公子

图文 | 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蓝字直达:

讲堂丨笔墨丹青,画中仙侣

讲堂丨“顶杆娱乐”与“攀树摘花”,古人游春比现代人会玩多了!

讲堂丨唐寅《山水八段捲》,妙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