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地产老大哥刘晓光去世:人生两落两起,是唯一能让任志强收声的男人

2017-01-17 财经女记者部落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继中国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逝世后,昨日,上帝再收回一束光:


16日19时左右,有“地产行业的金融学家”之称的首创原董事长刘晓光因病去世,这时,距离他62岁的生日还有一个月。



刘晓光身体长期饱受疾病困扰,生前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症,还患有糖尿病,以及血栓。


据新浪财经编辑回忆,2016年亚布力论坛上刘晓光突然出现抽搐,印象中他近几年一直随身携带药盒。


据微信公号“地产经纬”报道称,


“晓光总经常晚上不休息,将所思所想写出来,并且因为要写东西耗费精力,养成了吃夜宵的习惯。多年的‘不良习惯’导致其于2016年12月初突然昏迷,后被送往医院ICU。”


没想到,一个多月的精心照料下,刘晓光还是敌不过病魔,走了......


作为地产界的“老大哥,多位大佬、企业家在获悉刘晓光的离世消息后,纷纷发文悼念。


杨元庆:对于长期忍受病痛折磨的晓光兄来说,今天或许是某种解脱,而对于中国企业家群体来说,他的离去则是一种痛失。难过,惟愿晓光兄一路走好!



潘石屹:刚刚知道了他走了的消息,我觉得晓光这只大鸟终于冲破了小笼子,他飞走了,让我们为他送行,让他飞的更高更远。善良、高贵的灵魂一定会飞的更高更远。”



冯仑:晓光的生命虽然停止在了62岁,但他带给我,带给企业,带给阿拉善,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温度和痕迹,会永远存在。



对于刘晓光最好的缅怀方式其实是完成他的遗志,但术业有专攻,小财女只好用文字聊聊这位地产带头大哥的情怀与过往。


人生两落两起,压力大的时候想跳楼


1955年出生的刘晓光,当过兵,上过学,当过官,也曾在国企任职业经理人,还下过海。


在新疆当兵时,他一边训练,一边看《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当时,他只有15岁。在部队时由于宣传工作需要,他还开始写诗,并把这个兴趣培养成为自己多年来的习惯。


1978年恢复高考后,刘晓光报考北京商学院(现北京工商大学)专业是商业经济学。


1982年至1995年期间,刘晓光先后担任过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处长、委员、总经济师、副主任、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1995年以前,刘晓光的从政之路非常顺利,还一度成为北京市副市长人选。或许,上帝看到了刘晓光的商业天分,于是和他开了一个小玩笑。


1995年北京政坛大震动,一大波政府官员受到波及,其中,也包括刘晓光。



随后,刘晓光调任重建“一盘散沙”的首创集团,并在此后的二十年内一直担任掌门人。


刘晓光也因此从管房地产的政府官员变成了房地产商,从批地的人变成了买地的人。刘晓光也觉得自己确实变了,很多地位和权力没有了,变成了商人。


当时,这个摊子的资产有97亿,分散在170个公司,让刘晓光难受的是:他接手这个企业的时候,账面上有一亿多现金,最难的时候,只有300多万现金,工资都发不出。


“压力最大的时候真想跳楼!当时一只基金上市的前两天还有两千万募集资金没有凑齐,这时候就要滚回北京了。花了上千万的费用,5.4亿基金也没有募集到,那怎么交待?”刘晓光在一次演讲中这样回忆道。看着香港的维多利亚海湾,他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烟。他甚至和团队开玩笑说,“你们先跳,我也跳。”


刘晓光曾在此后无数次回忆这段从商经历时,总是用“不知道怎么办”来形容。


不过,在刘晓光的管理下,首创集团已发展成为纵横地产、水务、金融三大领域的集团公司,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他的极力推动之下,首创置业在2003年就于香港成功上市。


然而,2006年,个人命运再一次轮回。因为牵连到一宗土地案件,刘晓光成为第一位协助接受调查的房地产界人士,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消失整整78天后,刘晓光回到首创。对于此事,当时便有行业人士直言,刘晓光为人在圈内以谨慎正直闻名,他不太会在此事上跌跟斗。


2015年,刘晓光正式退休,离开了首创集团。在刘晓光的规划中,退休之后要做的事情包括公益、文化、环保等等。


地产界的带头大哥,任志强在他面前也是“小弟”


虽然刘晓光是地产界的带头大哥,但或许我们可能知道王石、潘石屹、任志强,却不一定听过他的名字。



事实上,见到刘晓光,王石也要敬三分。地产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台上一回事儿,台下又是一回事儿。说起圈子为王,我们可以脑补一个画面,老一拨的地产圈群英会上,王石、刘晓光、冯仑、潘石屹、任志强等一众地产大佬聚在一起,听众的焦点永远集中在他身上。


当时,刘晓光还从政时,作为要在批地文件上签字的人,可算得上潘石屹、任志强的“领导”。


据刘晓光回忆,他在担任计委商贸处副处长时,案头总是堆着太多需要审批的单子、文件。有一天,忙到半夜两点,刘晓光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


“手里的项目再不批,就做不成了。”

“这个项目需要投资10个亿,你有吗?”

“你批了我就有。”


刘晓光签完字,那个人兴奋得差点跌一跤,他就是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潘石屹。


刘晓光还曾描述与任志强的第一次见面:“任志强穿着解放鞋,背着小军包,也是个小胖子。我说你出去等会儿,结果忘了,一等四个小时,直到今天他还耿耿于怀。”


在政府工作的这段时间,因工作关系认识任志强、潘石屹等下海较早的企业家,这段经历由此奠定了刘晓光在地产圈的江湖地位。


此外,在刘晓光面前,虚长四岁的任志强反而更像一个顽皮的“小老弟”。


2004年博鳌地产年会上,任志强准备抨击一个地产项目,刘晓光用委婉的口气说,“咱们不是说好不批评别人么!”任的话语就此变得和缓,甚至颇带委屈地辩解,“我又没有点他们的名字。”业内人士指出,能让任志强收声者,唯刘晓光一人。对刘晓光,任像是对待兄弟一样,态度极为诚恳。


当问及为何任志强对他如此不同时,刘晓光说,多少年的兄弟感情。而后又笑着调侃,首创是华远的大股东之一。


与老伙计任志强和潘石屹喜欢用微博发声不同的是,刘晓光却仍然处于潜水状态。他把微博看做一个大学校,了解经济最新动态,但更爱转发不爱发言。


有网友不满意指责刘晓光:“你怎么老是不温不火的,不能够抨击社会吗?”对此,刘晓光总是无奈且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针对一些社会问题你应该自己的提出建议,“我觉得应该是比较透明、规范、温和的东西,光抨击有什么用,不是你愤青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实际上,不似任志强非要将问题说出来。恰如他的自白:“我是国企领导,也是社会人物,对自己限制性的东西比较多,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比如许多敏感的事情我会从提建议的角度来写。”


有人曾如是点评刘晓光——“他对现代企业制度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对现代企业的各种工具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选择了一方面把握历史,一方面与当下妥协”。


将阿拉善写在我的墓志铭上


刘晓光的另一项成就是阿拉善。


阿拉善是是刘晓光的精神伊甸园,也是刘晓光的光。更为重要的是,让他的个人理想,蜕变成“中国企业家一个群体的梦”。


2003年10月,被沙漠吞噬的戈壁滩深深震撼了刘晓光的心灵,他忏悔地下跪,决心为阿拉善沙漠治沙做一些实事。


刘晓光给任志强打电话,给王石打电话,“任志强你得来”,“王石你得来”,“不来以后别的事情免谈”,这些地产大佬们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围坐在一起,商讨阿拉善的未来。


刘晓光曾于2015年12月23日说道:


“为什么中国企业家成立了阿拉善,为什么要成立一个组织来治理阿拉善?因为我们心中有希望和梦想。我们希望中国越快来越发达,人民越来越富足,人们之间越来越友好,越来越亲善。我们希望中华大地山清水秀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希望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上。我的梦想是有机会能够实现共同的大同世界,阿拉善的企业家,每个人都要做到内心充满人性和阳光的人。”


刘晓光也曾多次表示,“我会将阿拉善写在我的墓志铭上。”



2015年,一手建立阿拉善的刘晓光却被关进了笼子里。


冯仑在《把刘晓光关进笼子里》写道:


“会长任期只有两年,即使是创始会长,下台之后也绝不能再参选”、即使是理事选举,“创始会长也要和所有人一样,只有得票足够才可以当选,没有例外。”这些专门“针对”刘晓光的章程,一次次挑战他作为创始人的“权利”和“颜面”。


刘晓光对于这个结果淡然一笑,“我一个人被关进了笼子,大家都从笼子里出来了,世界变得更美好。何乐而不为?”


暂时放下阿拉善的担子后,刘晓光又将目光转向了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刘晓光发现,他需要做一件比阿拉善重要十倍的事。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它将有效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全面带动国民机制、产业、体制、经济制度、人民权利的改革与升级,这是一盘可以让富人和穷人之间握手言和的大棋


刘晓光还曾在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接受新浪财经专访,谈及中国年轻人买房难问题,他表示,并非每个人都需要买房,年轻人有了稳定收入之后,采取市场化租房和低收入租房也是一种选择。


或许是老天爷也觉得刘晓光这一生太辛苦了,于是悄悄把他带走了。


“人生苦旅踱步,终似一缕春风”,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诗,祝刘晓光一路走好。


附刘晓光在《商业人生》上关于他人生经历和房产市场看法的分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011lnzd5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财女综合参考自:观点地产网、时代人物(sdrwzz)、地产经纬(dichanjingwei)、中国经济周刊和新浪财经等




微信勾搭小财女:lovecjnjzbl03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