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启明创投​叶冠泰:加入千亿美元俱乐部?2020企业级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叶冠泰 陆家嘴传媒公司 2022-07-17
叶冠泰在2019陆家嘴年会演讲

近日,在2019年陆家嘴年会上,启明创投合伙人叶冠泰分享了关于企业级服务投资和硬科技投资的一些见解。叶冠泰认为,三大要素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机遇,启明创投看好To B及硬科技创新领域的五大方向:云计算、SaaS、人工智能、半导体、工业自动化,但对于那些想加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公司而言,挑战仍然存在。

 

以下为叶冠泰演讲全文:

 

今年的经济寒冬比较冷,很多消费类的公司都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有很多知名的独角兽公司,比如Uber,上市破发了,Wework,上市不成功,总体来说,消费互联网公司在融资的路上非常艰难。但是,在硬科技领域,包括企业级服务行业还处于春天。今年我负责的公司的表现都非常好,大部分公司今年都能以一个比较满意的估值融到钱。当然也存在挑战,同行们经常会提到企业服务市场要爆发了,但是这个爆发讲了很多年,有点像狼来了一样。

 

对此我有一些体会,主要向大家分享为什么有些公司表现良好,以及挑战在哪里,启明创投怎么看这个事情。

 

三大要素推动科技创新迎来新机遇

 

企业级服务或者说to B的硬科技机遇是科技创新的机遇,这个机遇主要来自于几个要素。

 

最大的要素是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必然需要用高科技来提升我们的经济和运营的效率。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全世界的生产大国。但是我们的就业人口已经开始逐年降低,另外整体经济环境压力比较大。既然人口没有上升,而且压力也比较大,政府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怎么样让中国的经济通过技术升级来转型。

 

另一个方面,中国的技术人才不断累积,现在人才储备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全中国的软件工程师,大概已经有600万名,这个数字听起来对于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并不是很多,但是全美国的软件工程师不到400万人,所以说在软件领域,中国的工程师数量已经是美国的1.5倍。同时,来自中国的研究机构今年发表了非常多的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人工智能当然是科技创新最红火的一个分支,我们也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未来,这一点间接证明了中国的人才储备已经到了一个拐点。

 

第三方面是国内资本市场不断成熟与完善。我们非常看重资本市场的活力,因为发展高科技需要砸非常多的钱,人工智能的人才和研发也非常昂贵,所以说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来鼓励投资。政府推出了科创板,这不管是对我们投资机构还是创业公司,都提振了信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有一些行业本来是非常难投的,比如芯片产业,这个行业有非常根深蒂固的产业链,而且高端人才在中国还是不那么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挑战非常巨大,高端芯片的投资额度也可以达到百亿美元。但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缘故,现在半导体、芯片也是可以投的,因为国家必须要有自主可控的芯片,华为不能够断供,这种决心现在也冒出来了。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用更长的眼光,再加上一些资本的助力,来投资这些本来非常难投的一些领域。

 

启明创投看好的五大投资方向

 

讲几个我们比较喜欢的大方向:云计算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趋势,大家以前已经讲了二十年了,为什么我们还是持续的要在这方面来做投资呢?我认为有几点原因。首先,云计算虽然说在全世界已经有二十年历史,但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接近十年的行业。比如,阿里巴巴在大概十年前才开始发力云计算,中国企业上云率,有一个统计说大概是40%,但根据我自己的判断,可能还不到20%。相比美国企业上云率的75%,我们的上云率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巨大。二十年前,当我们开始把计算上云的时候,我们不需要买硬件服务器了,让亚马逊、微软、阿里帮我们进行管理。不仅可以省钱,而且可以用弹性的调度去使用这些硬件,也不用雇很多昂贵的IT工程师来管理它们,软件还是用原来私有部署的软件;现在新一代的软件在设计上就是为了上云使用的。所谓云原生的软件,响应速度更快,计算资源的颗粒度更小。最新一代的云原生软件这几年发展迅猛,传统巨头IBM和Oracle的软件产品已经开始被新一代的云原生的公司所取代。这些新一代云原生的软件公司在美国、在全世界已经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是在国内的业务才刚开始,也没有太多的团队,这给予了中国的云计算的软件创业公司很大的机会。

 

人工智能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关于人工智能的论文每天都有超过一百篇被发表。论文增长的速度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代表了在全世界有多少高等院校在关注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预见将要出现很多新技术,这也是需要早期投资来看的方向。目前这个论文发表的速度超过了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说每两年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量会翻一番。人工智能的发展如果能超过这个速度,代表了我们不但是在算法上上进步,在支持算力的芯片方面也需要去提升,才能够创造支持算法、算力共同进步的一种技术环境。

 

另外,尽管媒体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今年有些降温,实际上人工智能的全球投资还是超过了700亿美元,等于每天都有两亿美元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而且根据胡润的调研报告,全世界的人工智能领域有44个独角兽企业,其中有19个企业来自中国,所以我们觉得人工智能还是非常需要关注的一个赛道。

 

除此之外,我们也非常看好企业级SaaS软件在中国持续的发展。在美国,SaaS已经无所不在,在中国SaaS还是比较适合中小型企业来使用。中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国企,还是不太支持这样的一个上云而且产品化的软件。但是在中小企业,当我们开始需要用到软件来提升效率的时候,SaaS就非常适合。另外,今年阿里、腾讯和抖音这些互联网巨头们都成立了SaaS部门。,随着互联网To C市场的放慢速度,他们也开始往SaaS这个方面发力,希望做出2B产业互联网的一些模式。

 

在这个领域里面,SaaS和AI是一个非常好的结合。因为AI是需要场景化的。巨头有场景,有数据,但是还是需要和各个中小企业在不同的赛道落地来做结合。AI本身因为没有入口,是没办法直接帮中小企业赋能的,通过SaaS来对应AI才能很好的使用。我们看到中国的SaaS公司在非常快速地增长。过去几年我们有一个财务指标。在美国,一般来说SaaS公司上市需要大概一亿美元左右的年收入,大家才觉得具备了上市公司的规模。在中国这个指标可能会稍微低一点,但是前几年很少看到年收入超过一亿人民币的SaaS公司。去年开始看到了5到10家,今年看到了20几家。如果能够带来价值,中小企业是愿意为了SaaS付费的。

 

接下来讲半导体,半导体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行业。中国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进口市场,但是为什么到了这两年才谈论的比较多。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半导体工业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分工非常多,技术环节非常细。不是一批缺乏经验的年轻人,VC砸点钱,做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就能够做出来的。但是去年开始,我们感觉有比较大的机会。首先中国的国力和我们的制度领先性已经到了一个程度,许多公司已经大到比如说BAT,各个都在投资半导体。这些大公司已经到了一个能够支撑半导体设计部门的规模。另外,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国家也愿意花非常大的代价投入这一领域,所以用长期的眼光来看,我们必须支持这个行业。

 

在这个环境下,我们觉得有两种公司比较值得关注。一种是要挑战全世界的巨头,比如说英伟达、英特尔这样的公司。真的做出要能替代的产品,在任何贸易摩擦还有反竞争条款当中,我们都能够确保我们能够拿到最好的芯片。这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人才储备,国家也有强大的国力和长期投资的决心,我们可以推动这样的事情。

 

另外一个机会我觉得也很有意思。中国一直都是消费电子大国。现在的家用电器可能已经有10%—20%已经开始联网。我相信未来五年之内,所有的家用电器都会联网。我觉得当所有的电器都能联网后,所有的电器都应该能够了解简单的语音交互,有一个摄像头来知道用户是谁。来提供更便捷,更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要提供所有的电器这种功能,会需要一个全新的高度集成的芯片+AI的架构。这种芯片很适合在国内生产,因为我们就是做冰箱、电器的大国。

 

工业自动化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已经非常稀缺了,中国要提升生产力的话,需要更多的自动化和机器人。中国在这方面还是落后日本至少三十年,所以我们也非常看好这个领域。两个最适合工业自动化的行业一个是消费电子,另外一个是汽车电子。这两个行业竞争都是比较激烈的,毛利也比较低。从汽车电子讲起来,智能汽车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域,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投资布局。总的来说,中国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的汽车份额。自动驾驶是所有的AI投资里面最大的板块,占10%。等于每天有2000万美元砸到自动驾驶的研发里面。尽管目前技术还不到商业化,我觉得未来几年技术成熟会是必然的。

 

创新企业进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挑战

 

过去几年启明创投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比较深的布局。从语音识别开始,然后人脸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接下来进入了各个细分行业,包括医疗和金融和工业。在医疗领域,我们投了好几个项目,帮助医生做医疗影像诊断,帮助医生找到最好的小分子药物,还有医生的辅助诊断。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会不断深耕,找新的领域来拓宽。

 

昨天上午我和一个千亿人民币规模的国家基金讨论头部AI公司的估值还能不能再提升。现在国内头部的AI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安防领域,占比60%以上。他们都需要找到下一个商业落地的行业,如果有两三个落地的行业,我觉得可以出现千亿美元的AI公司。

 

启明创投也布局了云计算和SaaS领域,不管是底层的云平台,还是数据的存储,这些都是云原生的软件公司。我们也在细分领域布局了一些SaaS公司,总体表现都达到我们的要求。在工业自动化方面我们想看到一些AI+机器人+工厂化的结合。怎样用机器视觉在工厂里面引导机器手臂,做生产需要做的一些事情。工厂的环境,需要稳定,便宜,高度专业化的AI技术。

 

最后分享一下企业服务投资的挑战。国内的用户市场还是比较早期。有支付能力的企业,一是国企,二是BAT。腰部企业的数量有点缺乏。做一个大公司可用的软件,付费客户的数量是比国外较少的。在中国,我们需要找到适合用户需求,购买方式的软硬件产品,不能够完全照抄国外的成功产品。尽管市场成长得非常快,产品的客单价还是远低于国外。但是国内一个好的IT工程师的收入已经到了美国的一半左右,这对打造一个成功的企业服务公司也造成了一定压力。

 

另外一个挑战是国内的大客户对于产品的功能性要求比较低,对集成和定制化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一个初创企业能做的是比较单点的产品。大客户在集采的时候需要多个产品打包,集成来中标。这种采购模式对大厂家有利。初创企业会需要提供产品被阿里集成或者被华为集成,而不能凭借自己的实力直接去卖。这也是在国内对于初创企业,对于to B投资企业不利的地方。

 

总体来说,2B投资是一场马拉松。我今天站在这里,市场环境相比五年前已经有非常好的提升,我们的被投企业大多的业绩每年都在翻倍,稳定性、可靠性都非常强。我对国内的企业服务市场的投资潜力长期看好。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创业家和投资人多合作。

 



重磅!2019第一财经年度投资人TOP50揭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