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创投资的大趋势和小趋势|第一财经股权投资峰会实录

张砚 陆家嘴传媒公司 2022-06-19

8月27日在第一财经股权投资峰会上,维思资本合伙人孙健、达晨财智主管合伙人傅忠红、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涂鸿川、五牛控股高级副总裁祝欣刚、磐霖资本管理合伙人薛孟军、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榆镔围绕“科创投资的大趋势和小趋势”这一话题展开精彩的圆桌讨论,此次圆桌由维思资本合伙人孙健主持。



嘉宾们分享了科技领域的投资经验和对硬科技的投资判断,对疫情后医疗领域投资机会发表了见解,最后嘉宾们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进口替代的前景各抒己见。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

 

孙健:非常有幸,今天在这里参加第一财经股权投资峰会,进行本场第一次圆桌论坛,我是维思资本合伙人孙健,各位同行也都是老朋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科创投资的大趋势和小趋势。

   

今年整个中国资本市场还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科创板到目前为止一周年的时间,到昨天(8月26日)为止有160家公司上市,完成了大概两千多亿的融资总额,并且有很多创新性公司,通过科创板进行上市。创业板注册制也第一次实施,创业板注册制下的十八家公司,市场号称十八罗汉,吸引了各路资本的眼球。这两个市场红红火火的状况,股权投资机构面临着非常好的机会。


今天有幸和各位分享一下我们对目前整个市场的探讨,首先请在座的嘉宾介绍一下您所在的机构,再介绍一下你们目前如何看科创行业。

    

傅忠红:我是达晨财智的傅忠红,大家可能知道达晨创投,达晨创投是我们以前的公司机构,后面我们以基金模式进入市场,达晨财智开始投资,我们大概投了五百多家企业,今年正好有99家IPO。

    

我们投资的方向,科创板、创业板,比较多元,分几个行业和行业线,做信息技术、医疗健康、企业服务、军工、智能制造,这些我们都有布局。现在在做一些科创项目,希望和大家有更多交流。

    

涂鸿川:我是沸点资本的联合创始人涂鸿川,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沸点资本是一个早期的创业VC基金,从我们自己投的项目来看,主要是以ABCD5——A是人工智能、B是区块链技术,C是云端大脑、D是数据挖掘和5G为基础的公司。相对来说我们投的一部分是天使,但是更多的是在A轮和B轮。在科创板成立一周年的那天,沸点第一支基金投的第一个项目——奇安信,在科创板上市。我是1995年开始从事高科技VC投资,我觉得2020年除了疫情之外,是特别好的一年,有很多改变。今天我们在这儿和大家交流分享。

    

祝欣刚:大家好,我是五牛控股的祝欣刚,我们这个机构过去在私募股权投资圈并不是那么被大家了解,我们算这个领域的新兵。我们目前在PE投资领域,大概有30亿左右的规模,中间三分之一是通过母基金的形式,以LP的角色参与,其中有一些直投项目,整体来说偏中后期。聚焦的赛道分三个方面:医疗健康,是整体布局最大的一块;第二块是消费,新消费和消费升级是一个大的机会;第三块也是和今天的主题比较契合,我们也在关注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相关行业应用方面。最近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注册制,给了我们机会分享发展红利,我们希望和业界比较多的专业机构一起合作,把我们的产业生态能够建设得更完善。

    

薛孟军:我是来自磐霖资本的薛孟军,磐霖资本成立于2010年,聚焦的赛道主要是两个,第一个围绕着重大疾病的新药研发和高端医疗器械;第二围绕着消费供给端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及智能装配。我们投资的方向非常聚焦。另外我们投资聚焦pre A轮和A轮,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黄榆镔:我是云启资本的黄榆镔,云启资本是一家早期的风险投资基金,我们聚焦在企业服务,我们投企业服务软件,投B2B平台,以数据驱动比较多的一些先进模式。我们也投一些硬科技,包括一些云的基础软件、开源软件,我们投的非常不错。我们也投一些真正的硬科技,包括5G通信、光通信、光模块、机器人这样的一些领域。在做云启之前我在纪源资本待了十年,基本上都是看这些领域。

     

孙健:谢谢各位的介绍,我也顺便介绍一下维思资本,我们是2009年成立的机构,到目前为止也有接近十一年的时间,我们管了六个基金,目前为止也有七八家已经上市的企业,包括最新过会新致软件,包括正在科创板申报的做信息安全的信安世纪,和云启的黄总之前共同投资了圣治光电,这是一家做硬科技类型的公司。

 

最看重硬科技什么领域?

   

孙健:在座各位都是行业当中的老手了,投资了很多年,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出来之前,各位都已经有很多比较成功的案例,有的已经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在科创板的大潮下,有很多硬科技公司现在已经上市。我想请大家聊聊第一个问题:在硬科技领域当中,大家认为在各自的领域当中,你最看重的是什么样的领域,或者最擅长哪个领域?

    

傅忠红:我们在一些高端制造、新技术、军工领域这些赛道都布局了,上市科创板的公司比较多,有12家。大的趋势就是按照我们提的一些产业,相关的制造业、信息技术,也是非常典型的技术。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军工方面也是我们比较有特色的,这是我们比较有优势的。以前基本上是仿制药为主,真正原创的药,特别是国际领先的,这次新冠出来之后我们投了一个新冠疫苗研发公司——康希诺,前不久在香港挂牌,所以整体来讲,我们还是按照中国发展还缺什么的逻辑去布局。

    

涂鸿川:我觉得硬科技特别有意思,我1995年到2005年在海外,主要是硅谷和波士顿,当时投的就是光纤网络等,还有现在的英伟达,我们当时一起投了B轮,这些是老本行。


在2005年的时候,国内有哪些硬科技公司五年后能力成为市值百亿的公司,我们看了一遍特别难。后来“被迫”投奇虎360,当年我们是奇虎360第二大股东,我们更多是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投,之后投了途牛网。

2015年、2016年之后,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国际知识产权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们是二战之后第一个申报的专利数超过美国的国家,去年第一次发生。这说明什么?中国在过去十多年来,硬科技没有专利都是瞎说的。我们2015年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而且美国每年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是1.3%,中国每年申请数量是十位数的增长,所以说五年后,美国和中国的距离更大,中国应该会有更多。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2015年开始,我们更关注于网络安全,因为现在大家都上网,但是和传统的办公室防火墙是另一码事。


最近我们投的更多的是云端大脑,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云端计算,原本在IT机房的应用还有硬件搬到云端。接下来很多云端大脑不需要再接入,能够自行来判断各个行业的场景,比如说酒店里面的服务机器人,现在很多是在云端不通过人,机器人自己来判定怎么跑,怎么完成任务。我们投的智能工厂,还有机器人行业,很多时候是因为云端大脑,云端大脑是怎么来的?都是通过机器学习培训,在各种场景,不需要人,就可以直接进行判断,这是今年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孙健:涂总之前做了很多硬科技方面的投资,刚才分享了比较独特的ABCD5的投资方式,这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在投资行业,五牛控股作为直接投资,也算是新进入市场的新兵,但是五牛控股背后的股东有比较强的资金布局能力,请祝总分享一下你们在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和分享。

 

祝欣刚:硬科技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我们目前通过母基金投资相关机构做布局。在具体的领域当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大量摄像头的铺设、传输设施,包括云计算,背后也会涉及到大量的支持和运营,这些其实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相对来说确定性比较大的一些方向和机会。


第二,所谓的科技,从投资机构角度来说,更多关注最终在产业里面的应用,过去有非常成功的消费互联网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案例,现在我们看到了很多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大量的金融企业他们投大量的预算做这样的内容,会孵化出大量的科技企业。


第三个是数字医疗领域,从行业应用角度来说,拉动上游的无论是硬件还是系统服务这样的一些供应商,这些都是我们从狭义的硬科技角度来看的比较多一些。

    

薛孟军:关于硬科技,从行业角度来看,相对熟悉,比较看好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应用,这里面细分来看比较看好工业互联网,还有一个就是智能制造。为什么这样讲?中国一直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其实中国制造行业面临着很多困难,面临着产业升级,面临着降本增效巨大的压力,我觉得人工智能应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首先这是一个趋势,对于很多制造业企业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刚需。

    

第二,为什么我们觉得时机来临了,这里面就有一个机会的问题,像5G,像信息技术的进步,要奠定基础,包括本身的信息化,以及本身装备硬件的改造,是不是达到了这个程度。有了这个基础之后,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慢慢地才能真正用起来。这里面从投资标的来说,我们非常看好两类,第一类就是能够在具体的场景落地,能够让企业达到增长,这是第一类。第二类就是对一些传统行业,能够改变传统行业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模式,这样的一些公司,是我非常看好的。

   

孙健:刚才提到了行业的变化,5G的大量应用会带来一些应用场景,和之前比,可实现的程度会更高一些,也会有很多机会出现。我们做投资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需求化,而需求说白了,怎么样实现满足需求。其实很多时候需求可能早就已经出现了,或者说潜在需求已经有了,但是问题是能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这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努力,还有一个方面是技术的问题,是不是技术进步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如果没有的话,客户的体验,包括应用,体验不好达不到效果,让你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商业化价值就不能显现。

    

黄榆镔:其实我觉得硬科技应该是比较光明的,在中国企业需要服务,企业服务各个领域,不管是企业服务软件、B2B平台,已经跑出了很多几百亿的交易,在B2B、开源软件,在新一代的5G硬件方面,我觉得都是有非常大的发展前途。举一个例子,昨天美国有一只股票涨了很多,是企业服务软件的鼻祖,我在美国的时候上市了,现在过了二十年,涨了一百倍,所以说什么东西都没有做,你买了股票,十年后、二十年后涨了一百倍,现在是2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美国有一句话,软件在侵蚀世界,开源软件在侵蚀软件世界。


现在我们是半导体进口大国,我们必须投半导体,很多钱进去了,也有很多人在半导体在硬科技领域做到领先,提醒大家一下,整个云软件,不管是阿里云、腾讯云还是华为云,其实我们用的软件都是进口软件,开源的底层的都是进口软件,我们有没有需要自己去研发未来的基础软件,这个我觉得应该是思考的。不要一直以为只有半导体受人阻碍,其实我们还有很多硬科技、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需要升级。


中国的一个优势,尤其是在软件方面,就是我们的互联网网民量很大,我们的网络环境非常非常的复杂,所以我们可以比其他人先看到问题,发现问题,我们的工程师非常聪明,所以只要你比别人早一点看到问题就可以解决问题。投资界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给你做早期投资,这样的话只要能够成长,不管是并购还是上市,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趋势。

    

最后一点,从2010年到2020年,其实大部分赚的钱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当然是加了中国大量的网民。大量的网民+移动互联网,不管是滴滴、拼多多,都是因为有了4G网络,有了一个新的平台,有智能手机,才有小米、oppo、华为等等。


我们其实活在一个非常精彩的时代,下一个时代是5G,5G时代低延迟,有这个好处那个好处,十年后我们还是拿着这个转吗?没有创新了吗?这是不可能的,有了新的网络,有了新的技术,为了实现这些新的技术,我们也投了一些公司,不管是光通信、5G基站、无线模块,有一大堆技术需要建。建完了之后就会有新的平台,以前叫智能手机,新的平台叫什么我不知道,不过肯定有人做这个事情。我们走在5G的前端,我们有可能比美国还要快放5G出来,所以我们有机会发明明天的平台。


过去十年的平台叫做4G叫做智能手机,5G的平台是什么,没有人知道,不过我们有机会看到未来比别人快,我们可以发明未来,所以说我觉得硬科技有很多很好的投资机会,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孙健:黄总的观点非常有意思,虽然问题是讲硬科技投资机会,他也提到了硬科技投资机会的过程当中,同时我们也要关注本身软性的科技,我们所受到的一些阻碍,以及反过来存在的一些发展机会。同时黄总也和大家描绘了一个非常好的未来前景,可能大家也会关注,纵观人类历史,每当一个重大技术发明的时候,整个人类的生产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比如说从汽轮机到电气,一直到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时代的产生。我想到了5G时代,也会可能出现一种颠覆性的,我们也很认可,未来可能不会再拿着智能手机了,可能是一个新的技术,5G时代无限的想象,对于投资机构来讲存在着更多的投资机会。

  

医药领域的投资机会

 

孙健:下一个话题,今年在座各位也遇到了人生当中比较少见的状态,春节在家过了七天以后,结果单位通知说你可以再待七天,接下来再待七天,这种百年一遇的疫情,大家从来没有遇到过。今年也有了一波非常大医疗行业的突发性投资机会,对医疗行业也有一些非常深远的影响。举个例子,今天各位戴口罩的各位想想疫情之前家里都没有口罩,现在口罩已经成为了家里常备。今天很多做感冒药的公司,现在大家都戴口罩了,大家在公共场合都很注意,相互之间交叉感染非常少,反而感冒药公司一下子暴跌非常惨。其他行业也孕育着一些机会,今天在座的投资人有比较擅长医药领域的,请大家谈谈怎么看目前的状况,对于医药领域的投资机会。

    

薛孟军:医疗这个板块,我们投了有十年时间,也是我们关注的领域。我们感觉科创板的开通,包括香港生物医药板,对于医药投资是有一个很大的促进。当然直接的影响就是布局问题,以前投新药,可选择范围非常少,现在有香港和国内的科创板,国内的科创板从目前来看整个市场表现非常不错,这对于整个医药,尤其是新药研发投资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谈到医疗投资本身,其实医疗和每个人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强刚需,医疗投资未来的大逻辑和趋势方向是什么,其实核心就是围绕健康,还有一些糖尿病和类似代谢疾病,这是新药研发领域的关键,这些疾病对于大家的健康威胁是最大的。从国内新药投资领域来看,现在创新性其实是和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创新性明显加强,这个领域未来从方向上讲肿瘤肯定是一个大方向,在这个领域现在创新性越来越强,所以说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就是医疗器械领域,医疗器械领域是比较重要的主题,因为这个领域更多的是一些进口替代,近期比较热。

    

孙健:我观察到达晨在医疗领域也做了比较多的布局,请达晨来谈谈。

    

傅忠红:我们很早就做了布局,最早我们投的是健康,大家开始关注这个行业是2008年的时候,后来进入了新药。我们很早就觉得方向是对的,也存在风险,我们从疫苗开始,新冠疫苗有两家我们投了。在生物医药和器械方面我们投的也比较多。现在感觉到我们生物医药的投资和美国差距比较大,我们也处于逐步学习的过程。我们未来在这个板块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也在补充这方面的人才,我觉得还是在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中。

    

孙健:刚刚傅总提了科创板确实给了一个机会,原来香港资本市场推出了一个医疗板块,科创板现在有一个机会,特别是对于新药研发机构,涂总在大健康领域有没有布局?

    

涂鸿川:像刚刚傅总说的,我们专注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利用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其实如果再分的话还可以细分很多,比如说外科,单单一个脑外科,又可以分普通机器人和介入型的。


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天使投了一家做手术机器人的,这个公司的研发临床从2008年一直等到了2018年才拿到FDA的认证,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以前每次写季报,不知道写什么,只能说临床,在2018年拿到FDA证书的时候,首先卖到了加州医院,还有就是麻省的医院,只卖了五套。去年被强生以56亿美元并购了,我们投了500万美金。

手术机器人介入到手术,手术机器人要利用机械和人工智能,真正到了医院用起来,花了很长时间,这是一块。


还有另外一块特别有意思,就是医疗智能设备,这些器材,比如说我们在To C已经有很多的智能冰箱之类的,但是在医疗,在医院里面,很多都是有数据的,都是需要用到这些智能,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方向。我们在去年投了一个微云人工智能,专门做齿科数字化,甚至于无人工厂,成立也就四年多,但是现在客户不只是国内,还有海外新加坡、加拿大牙医会订购。


在传统的医疗设备加上智能化之后,中国的创业公司未必会比美国做的差,从AI应用场景来看,包括AI的专利,中国已经超过美国了,而且在应用方面更积极,很多技术拿到专利。

   

孙健:涂总刚刚讲的一个部分,在大健康领域当中,包括这种智能化医疗设备,可能未来应用的场景,有些还是新的场景,有待于开发,将来应用会超过各位的想象。我们在去年投资了在苏州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种产品,像创可贴一样,里面有芯片,贴在胸口,可以连续监测五天到七天,睡觉、洗澡、运动都没关系,数据自动帮你保留下来,到医院检测。下一代的新产品更好了,不需要把东西给医院,七天之后直接扔掉就行了,你自己收到医院发给你的检测数据,关键是价格也不会很贵,所以说未来的应用场景还是非常多的。

    

如何看待进口替代的投资机会


孙健:时间关系再和各位嘉宾提最后一个问题,今年目前的环境,除了新冠疫情突发之外,还有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为什么我们又推出科创板?其实从更长远的角度是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前提条件下,从国家的战略要科技兴国,带动一些科技力量。从投资角度上讲,看到很多项目,都属于这种进口替代产品,或者说这样的投资机会。在这个领域当中,听听各位嘉宾,如何看里面的机会,首先请黄总谈一下目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如何看待进口替代的投资机会。

    

黄榆镔:首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科技不应该是一个零和游戏,不是你赢就是我输,而是怎么把蛋糕把市场做的更大。可是反过来说,既然对方说我不喜欢你了,如果我们要竞争,我们要发展,我们就要有自己的科技,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以前很多中国没有机会的领域现在有机会了,半导体是一个,我们的底子非常薄,需要做很多工作。以前如果投半导体,国外的东西好又便宜,性价比做的比国内的还要高,比我们先进很多的。现在大家觉得我没有选择,必须国产化,或者说是不是20%—30%找一个本地供应商。以前没有机会给中国创业公司的领域,我觉得开始有机会了。


从最基础的,处理器,二十年后会不会国产?很有可能,以前都是我们买Windows,二十年后中国只有Windows吗?不可能吧。以前我们用Word,现在我们至少有WPS了。你觉得二十年后中国全部的数据库,不管是银行、电力、电信,你觉得还会跑甲骨文的数据库吗?也有可能我们会发明会创新会找一个新的替代品,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替代,有可能20%—30%的市场份额是国产的,所以国内在进口替代方面,以前没有机会,现在有很多投资机会,而且从底层基础技术,开始有一些创新创业机会。

    

薛孟军:中美这个事情,对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更多谈科技创新,从科技创新角度上讲,我们会加速中国科技创新的进程。事实上我们投资过程当中,我们非常多的看到了这样一些现象,尤其是技术创新性比较强的,原来国外的产品又好又便宜,国内的企业没有竞争力,国内的创业企业只能从三四流的小公司开始做起来,自己的经验积累、技术积累非常慢,因为很多技术进步需要应用做支撑的。以前大家都觉得国外的好,现在必须要考虑国产化,必须要让这些国有企业进入国内的公司,进入供应链里面去,这样的话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就有非常好的机会,以前没有这样的机遇。


这个过程当中,国内的创业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自身商业化应用提前了,而且客户结构也不一样,从以前三四流公司做起,到最后做到比较大的一流公司,原来需要很长的过程,但是现在不需要了,所以说我觉得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科学进步加速了我们的进程。从投资的维度来说,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多投资机会。

    

孙健:很多国内公司多了很多拿到订单的机会,以前很多厂家买进口产品,现在作为备件,比例也需要有一定的提高。

    

薛孟军:而且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大的厂对于供应商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包括质量管控、工艺能力,甚至于这些大厂会直接到供应商里面去帮助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是技术进步,还有一个是中国的工业水平,因为这个进程都会得到提升。

    

祝欣刚:关于中美进口替代这件事情,从医疗领域做一些统计,过去我们做过生物医药类的科研,中国其实不缺少优秀的科研人才,不缺少优秀的新药,以及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和专利,包括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是比较大的。第二个方面刚刚也谈到了,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中国有这么大的消费群体,从医疗领域来说,中国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包括很多罕见病都可以找到足够多的病例,足够多的临床支持。所以说中国有非常好的基础。

    

过去无论是因为技术的优势,我们拿来比自己做更容易一些,但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倒逼科技加速。从个人经历的个例来讲,中国的投资机构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科创板、由于香港生物医药板块的出现,给了很多机构各中间有很大的容错机会。除了两类投资机构,一类是外资,一类是内资的,他们很谨慎,他们的报价都比较严格,但是早期的投资和过去有一个国上的领先药物靶点,但是因为相对比较早期,所以我们接专利非常活跃,所以他们有很大的容错机会,可以做一些尝试。


现在的科创板上市,很多临床二期没有产生收入的这样一些药物,我们都可以在市场上退出,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土壤,把一些特别优秀的研发专利和终端应用连接起来,资本未来从中挖掘更多的,通过管理风险,通过上下游的投资机构的协同,能够把这个渠道打畅通,在此过程当中也创造了社会价值,我们也能够收获一些原来外资机构的一些投资。

    

涂鸿川:我觉得替代海外产品,举个例子,我在网络安全领域投的时间比较多一点,2016年投做网络安全的奇安信。以前我们用的杀毒软件是卡巴斯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是很难想象的,尤其是在网络安全大战的时候,在2016年、2017年看到了企业包括政府部门用的很多都是进口的网络安全器材,多恐怖。在2017年、2018年开始出现了政企安全领域逐步要替代,这就恰恰给了奇安信专注于云端安全的公司一个很好的机会。你可以想象,替代不是随便拿一个劣等的东西替代,加上了云端+AI,更全面。


从另外一点来看,这一次中美关系反而把一大批优质的科创能源提早从海外送回来,我们最近看的特别多,加快产业和学术的合作。

    

傅忠红:刚刚提到进口替代,最应该感谢的是科创板,国家在2015年的时候就提到了供给侧改革,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对进口替代是一个巨大的推动,还有一个因素是政策,推出的政策不是之前的四万亿,而是新基建,我们有很多优势,有应用场景,我们有这么的技术结合,逐步形成了一个翘翘板效应。这种背景下多个板块都会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势,这种“势”起来之后,再配合科创板创业板,我个人觉得中国产业的机会来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背景,并不是说中国的水平提高很多。确实要感谢我们的敌人,确实机会很大。

    

孙健:市场上一直有一个玩笑,特朗普某种意义上“推动”了我们的改革,没有他的这些手段,很多国内企业对于某些事情,比如说国产替代,或者说安全性的部分,没有提高到这么高的层次。在这样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前提条件下,我们从1978年和美国建交,现在蜜月期过了之后进入了新的阶段,从国家领导讲的目前是百年未有之变局,这个话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其实面临着很多的投资机会。感谢今天在座的各位嘉宾,就他们投资的领域和大家做了非常精彩的分享。


国科嘉和陆佳清:硬科技投资正当其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