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川大修古籍——发展中的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引言篇——榴花才罢桂枝满,暗香幽浮绕琳琅
早上八点,四川大学图书馆文理馆一楼古籍阅览室门口,华老师微笑着收下阅览证,将替书板递给第一位到访的读者。古籍阅览室的读者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及爱好者,很多都是“老主顾”了,虽然不是每人都能够叫出名字,但老师和学生的每次相见都会默契一笑。华老师说:“偶尔也会有新读者到访,他们初进阅览室时的那股好奇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此时,室外石泉清流、鸟鸣园幽;室内书香四溢、笔墨沉静。整齐排列的仿古桌椅旁,沉蕴内敛的文房清供、形意俱佳的楹联书画、清新怡人的花草盆栽,传达出中华文化特有的温润含蓄。其实,古籍阅览室只是古籍特藏中心的一个工作点。
古籍特藏中心是一个集阅览、编目、保护、开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部门,是四川大学图书馆五大业务中心之一。该中心位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理馆内,现有工作人员14人,除了古籍阅览室,还包括建国前报刊阅览室、港台书阅览室、古籍编目室、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及特藏室五个工作点。“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双一流大学的建设,除了需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内涵,还离不开百廿激流中历久弥香的岁月沉淀。不同于依托现代科技的理工类科研机构,这座回归古韵的精神家园收藏的每一部文献典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在今天这个“书”正被竖起的“屏”侵占的时代,我们不妨穿越岁月的迷雾,回到过去,重新品读古籍的芬芳。
引言篇——榴花才罢桂枝满,暗香幽浮绕琳琅
2009年,四川大学图书馆成为国务院批准、文化部授牌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川大藏书历史可追溯到锦江、尊经两书院时代,中间历经中西学堂,四川国学院、国立成都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几代人不懈努力,馆藏图书富甲西南。解放后,四川大学图书馆、原成都科技大学图书馆、原华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合并,组建成为今天的四川大学图书馆。抚摩遗编,感受筚路蓝缕创业之艰辛,回顾历史,更知延续文明责任之重大。川大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现珍藏线装古籍约30万册,包括唐以来的各种稿抄本以及相当数量的宋、元刻本,明代藩刻以及清代精刻精印的书籍更是为数众多。唐代写本《大般若波密多经卷》与清代军事地图《四川全图》为馆藏珍品之代表。
据中心负责人何艳艳老师介绍,唐写本《大般若波密多经卷》距今约1200年,是馆内所藏善本中年代最久远的一种。该经卷全长919.7cm,高25.6cm,21纸,共535行,行17字。楷体书写,保存完好,极具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四川全图》全称《四川省通省山川形势图》,是乾隆时期用兵大小金川时绘制的军事地图,由著名画家董邦达领衔绘制,对四川全省各郡县的山川形象、道里、兵额、钱谷数目皆详细记载。一县一图,共计150幅。《四川全图》原为宫中之物,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散落民间,直到辛亥革命时被四川籍的廖劲伯收藏并最终交由四川大学图书馆收藏至今。“这套画作历经200多年的岁月沧桑,山水笔触细腻灵动,颜色清新如昨,令人叹为观止。”何老师评价道。
除了古籍,古籍特藏中心还收藏了一些特殊文献,其中民国时期川大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则是代表之一。文献总量有5000多篇,体量庞大,内容丰富,学科涵盖当时川大各个院系。这批文献是川大发展历史的见证,也是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缩影。走近这个“故纸堆”,我们发现有很多知名校友的论文,蒋学模、王利器、吴天墀、罗鹏…他们或在毕业后留校任教,薪火相传、绵延学术;或在所学领域深耕细作、享誉学界。在众多论文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师的评阅墨宝,徐中舒、蒙文通、方文培、周太玄…老师谆谆嘱咐,学生孜孜以学。再细细看下去,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的论文视角独特、贴近社会、关切民生,选题如《成都娱乐场之调查和研究》、《华阳县土地利用概述》、《四川金堂县六十五农家八种农作物生产成本之研究》等等,这种与时代境遇密切相关的命题在这批论文中屡见不鲜,体现出川大学子经世致用,报效祖国的人文情怀。据何老师回忆,曾有八十余岁的老人带着孙子来这里阅览自己曾经的高分毕业论文,无限感慨。在这里,有说不尽的川大故事…
修复篇——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川大古籍藏量甲于西南高校,这些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纸张材质、外部环境和翻阅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特别是由于地处温暖湿润的成都平原,霉变、虫蛀等破损尤其严重。因此,古籍保护与修复是川大古籍特藏中心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来到该中心的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一进门,墙上悬挂着的毛笔、棕刷、板刷等形制大小不一的工具便让人眼花缭乱,一旁有序摆放着的超净工作台、纸张测酸仪、纸浆补书机等现代修复仪器亦使人应接不暇。在精密仪器的帮助下,古籍特藏中心副主任许卫红老师正和另一位修复师张黎俐老师专心测量着仿古纸的厚度,偌大的修复室只听见仪器运转的声音。在许老师办公桌放置的压书板下,正压着她刚用赭石加藤黄调墨染色的皮纸。许老师以一套修复好的道光戊戌年间刻本《姓氏寻源》为例,耐心讲解着古籍修复的具体步骤,“首先要建立修复档案,然后除尘清洁、拆线分页,再根据情况调好不同稠度的小麦淀粉浆糊,同时要找到和古籍颜色、纸质相匹配的纸,如果情况特殊还要对仿古纸张进行染色,再根据纤维走向进行修复,这些皮纸就是刚染色不久的。”在隔壁的修复台旁,张黎俐老师正在修复一套《临颍县志》,“这套县志因为天头地脚和书脑都很狭窄,修复后重新订线时会影响书的阅读,为此我们考虑将其装成金镶玉的形式。”许老师拿出一本崭新的线装金镶玉样本解释道,“古籍的情况很特殊,修复方案不是死板的,必须灵活处理。修复的对象很珍贵,需要谨慎对待,在正式修复前,我们会根据需要制作相应的仿真复原本。”
讲解完修复流程,许老师开始介绍修复用纸,“纸张是我们修复的关键之一,修复室从成立后就陆续进购各种材质的纸张,修复对象不一,纸张品种就不一。这里总共七大柜,约100多种纸张。一些特殊材质的纸张还得依赖进口,有时得知有新的产品便赶紧联系厂家购买,纸寿千年,各种材质的好纸我们都要收藏一些,修复的过程中总要用到。”随后,许老师打开一个小型修复包,“现在的修复室是215平米,但最开始才13平米,只有魏涛老师一个修复人员,修复设备很简陋,我刚来修复室的时候,连订线装书的针都不知道在哪儿买,那时网购没现在发达,最后跑郭家桥夜市的地摊上才淘到针。”
对修复流程及修复仪器如数家珍的许老师并不是古籍修复专业出身。2008年她被选拔参加了“第二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从此踏上古籍修复的专业道路。如今,近十年时间过去,许老师陆续在全国各地参加了12次不同类型的古籍保护和修复技术的相关培训班,其中最长的一次培训是在北京,长达83天。2016年8月,许老师获聘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导师助理,就此拜入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装裱修复传承人徐建华先生门下。“修复工作最重要的是责任心。这些古书穿越历史而来,于它们而言,我们只是过客,即使有人将它买断,也没法永远拥有它。有生之年有幸与它们相遇,我们便有责任将它传承下去。”谈及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许老师认为:“古籍修复界有一句话叫:‘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古籍不可再生,当受人力物力所限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保护它们。修复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终究是发展起来了。川大图书馆藏有这么多古籍,无疑是很幸运的,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破损古籍,我们这一代人唯有尽可能开一个好点的头,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将我们因精力、时间和能力所限没完成修复的古籍妥善保管,将来它们总会遇到对的人来修。”
发展篇——且与汗青扫宿尘,为谁辛苦为谁甜
“十二五”期间,古籍特藏中心承担了教育部修购项目——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专项,建设成效显著,部门实现了整体转型升级。建设期间,按照国家标准完成了11间古籍特藏库房的标准化改造工作,建成1个全新的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建成2个大型珍稀文献数据库。在进行专项建设的同时,古籍特藏中心重新调整了部门格局,为业务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如今,古籍特藏书库已配备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及相关设施设备全面保证古籍的安全,古籍编目工作深入全面推进,预计将于2017年底完成初步的古籍普查工作。此外,该中心重视馆藏珍稀文献的整理、数据库开发等工作,现陆续影印出版了《四川全图》、《芥子园画传》等9种等珍稀馆藏,建成《新新新闻》、《民国毕业论文》等若干大型数据库等。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读者多元化阅读的需求, 2015年11月,古籍特藏中心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古小微”,运行一年多来,粉丝众多,反响良好。2016年8月,古籍特藏中心成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共建单位。2016年9月,该中心特别推出校庆专展“双甲琳琅——百廿年古籍特藏演变展”,向校友们展现川大古籍的沧桑变迁,百年流韵。“十三五”期间,古籍特藏中心必然再接再厉,走向辉煌。
品百家之学,续千载文脉。在川大图书馆古籍特藏中心,浩瀚古书中的每一笺绵柔细纸,刻印着延承千年、骨肉匀停的古老文字,回荡着旧时月光下骚客文人们的轻声呢喃,远逝足音跫然矣。芸台四部齐荟萃,成均弟子尽徜徉。古籍阅览室内,静言伏案的学子们,正以其想象的蛰须,探寻着纸中的乾坤。在古籍特藏中心,被妥善保护的每一部文献典籍都是一段段历史,承载着风云变幻,寄托着悲欢离合。得幸于此,今天的我们才能与那些徜徉在遥远岁月深处的生灵偶一相遇,去慢慢体悟这些承载着古人智慧与浪漫的丘坟典索,撇捺纵横的背后,哪一笔不是一曲诉不完的柔肠衷情?
往期精彩回顾
38年前的母校,你还记得吗?
2019川大校友企业招聘季近千个招聘岗位+数十万校友专属福利等你来!“双一流”中期评估结果出炉!川大获较高评价!本文作者:刘小凤
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古籍特藏中心
本文编辑:姜帆
责任编辑:徐慧媛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