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年影业何俊逸:业内存在差异而非差距,我们只是不惜力而已|网剧裂变时代(1)

铁皮小鼓 影视独舌 2021-04-19

2020年9月23日 总第2272期

成立不到四年,伴随国产网剧——尤其是12集短篇剧集——成长的万年影业,一直是业内的焦点公司。

常被话题言及,难免会有标签加身,下面三个便是最常被提及的:

由于公司的多部代表作都由韩三平先生担任监制,万年影业有了“电影正规军”的名号。 

因为幕后团队多是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年轻创作者,也因为作品中高蹈的作者风格和学院精神,万年影业又被划归到“学院派”的圈层。 

最后因为《无证之罪》(以下简称《无证》)《原生之罪》(以下简称《原生》)《隐秘的角落》(以下简称《隐秘》)三部代表作,都充当了平台探索网剧类型、模式的“冲锋大将”,万年影业还被贴上了“悬疑赛道”的标签。 

在网剧从0到1、从无规到有序的勃兴期,标签对于一家年轻公司行业身份的确立,不无帮助。但到了网剧日行千里、三生万物的裂变期,跟随网剧一路成长的初代网剧公司,也已经不能再简单地用标签概括。 

万年影业就是典型。

《无证》在先,万年在后

“原来《无证》的版权在你们这里!” 
虽然将近五年过去了,万年影业创始人、CEO何俊逸回想起敲定《无证》做网剧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 
何俊逸
而说出这句话的,是在2015年刚刚成立了“爱奇艺文学版权库”的戴莹。当时爱奇艺已经购买了紫金陈“社会派推理三部曲”的另外两部——《坏小孩》和《长夜难明》的版权。
那次会面,主角并不是何俊逸,而是韩三平和龚宇——彼时,刚刚提出“美剧模式”的爱奇艺多方掘进,一面为了取经探路,另一方面也为了寻找能够落地模式的项目和人才。 
何俊逸之所以出现在这次会面,只是恰好陪同韩三平要沟通别的项目。 
08年,他因为在电影《建国大业》剧组担任制片而正式入行,之后进入中影工作,从行政制片的业务岗干起,之后担任韩三平的助手。前后算起来,他跟随韩三平工作了12年。 
韩三平
“韩总是一个非常强的业务领导,除去每天忙不完的行政工作还抓内容。所以我也跟着他看了很多剧本,评估过一些项目,写过几篇内容。韩总教会了我看作品的方法和思路——作为制片人,不能只说什么东西不行,还要知道怎么样才能行。” 
在那段时间,何俊逸跟着接触了很多项目,经历了包括《建党伟业》《唐山大地震》《心花路放》《中国合伙人》《西游降魔篇》等等在内的多部当时名极一时的电影的全过程,也形成了一些自己想要实践的想法。 
后来,韩三平从中影荣休,何俊逸也开始了体制外的闯荡。 
不过,他离开中影后并没有直接选择创业,而是去了一家资本管理公司旗下的影视公司担任CEO,负责开发、投资影视项目。 
“其实是这家公司买了《无证》的版权。我们从当时这家公司现有的小说版权里,挑中了《无证》,认为它很适合做影视化。”之所以说“我们”,是因为走出体制后的何俊逸找来了大学同学齐康,一起进入这家公司做内容。 
齐康
两人都是北京电影学院05级的,他们的组队也为后来《无证》幕后的“05北电帮”埋下了伏笔。 
虽然当时何俊逸已经注意到了网剧《心理罪》的反响,但是最初的计划还是要把《无证》开发成电影。 
“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找到了很好的导演、谈了很多的演员。剧本成熟后,我们找到韩总,想请他帮我们做电影监制。韩总给了我们很多中肯的意见,但他也说你们这个项目在经济效益上很难,不一定能挣钱。” 
再后来,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无证》从电影变成了网剧。 
《无证》成为了与爱奇艺网剧合作的敲门砖。2016年底,何俊逸下决心创业,成立了万年影业,并在《无证》播出后的2017年10月获得了爱奇艺的战略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无证》是国内第一部12集平台自制剧。 
如今,12集已经成为爱奇艺短篇剧集的标准制式。但在2016年,最短的网剧也要24集。“我们觉得《无证之罪》的内容最多能做8集。努力充实一下,能做到12集,24集真的来不了。”何俊逸回忆道。 
爱奇艺同意了12集的方案,也就此划定了短篇剧的体例。

《隐秘》与“学院派”烙印 

今年夏天,由万年影业开发、制作的《隐秘》收获了超预期的反响。9.0的豆瓣开分、60+条微博热搜话题,记录下了观众的观剧热情,也描画出了悬疑叙事的边界。 
不过,在《隐秘》开播前,何俊逸更多的是担心——不是担心作品本身的品质,而是担心剧集的节奏是否能被观众接受。 
“创作的时候,每一集有一个核心概念,但整体上节奏是比较慢的。”何俊逸把《隐秘》在更大范围的成功归因于观众的特别偏爱以及疫情期间电影的缺位。 
对于很多观众把《无证》和《隐秘》树立为网剧里程碑的说法,何俊逸坦言,最初做《无证》的时候,对网剧应该如何做根本没有概念。团队都是第一次做网剧,没有任何做剧的经验。 
“当时有一个想法是明确的,这也指导了我们后面的创作,那就是希望作品是有社会感的,人物是真实的,而不是悬浮的,因为剧集是更适合塑造人物的。《无证》的背景我们选到了哈尔滨,那么编剧、演员都围绕着东北籍和北方生活习惯来找。” 

《无证》的社会感显然很好地被《隐秘》继承了。 
不过,这两部作品的接近,不仅仅因为文本和主题的关联性,还来自于班底的高度重合。 
当年的《无证》集结了一批05级北京电影学院的骨干力量,除了担任出品人的何俊逸、制片人齐康之外,还有导演吕行、美术指导李佳宁、摄影指导晁明、剪辑指导路迪、声音指导章达。如今,《隐秘》的主创大部分依旧是电影学院班底。 
从左到右依次为:造型指导田壮壮、剪辑指导路迪、声音指导张楠、导演辛爽、摄影指导晁明、美术指导李佳宁
正因为这拨电影正规军的聚首,万年影业成了“学院派”网剧的代表。但在何俊逸看来,“学院派”是一个开始。 
“公司里的年轻人来自很多专业艺术院校,比如中戏、上戏、广院、国戏,包括(香港)浸会大学,还有不少海归。他们很有锐气,有自己想做的作品,万年作为一个平台可以匹配这样的能量和资源,让年轻创作者的想法实现出来。最后作品被大家认可了,才形成我们现在这种模式。”
不是“攒局”的中间商,也不是某一类型剧的“包工队”,何俊逸始终坚定的是万年影业的平台属性——在专业体系里,帮助创作者把构想实现。 
具体到创作实践中,“学院派”的最显著标志并不仅仅是大家认为的犀利,而是一种不惜力的“死磕”精神。 
“《隐秘》我们选角、美术筹备用了大半年,12集的戏拍了77天。从上学时候起,大家并肩战斗,有个景需要磕就去磕,有个东西特别想要就去借,而不是说出现了一个问题就要绕开。如果一定要说,这种对创作的执着才是‘学院派’精神吧。”

裂变进行时

如今,网剧类似于90年代的电视剧产业,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关键发展期。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团队的裂变——越来越多的网剧创作者蓄积够了力量,开始独立组队做剧,新公司如雨后春笋; 
二是类型和模式的裂变——市场不再是青春、悬疑、古装三分天下,多元的现实题材开始崭露头角,版权、自制与PGC剧集的差距也在缩小。 
万年影业正在紧跟着网剧裂变的脚步。 
在未来的内容储备上,悬疑剧只是万年诸多条线中的一个。 
因为采用工作室制度,依照制片人的特长和偏好,公司在悬疑、战争、爱情、喜剧、古装、体育等类型上都有项目储备。 
比如,此前爱奇艺招商片单上,引起颇多讨论的红色穿越献礼剧《我和爷爷是战友》便是由万年影业凯风工作室开发,由擅长剧本开发的制片人宋凯操刀,预计年底开拍。
万年还成立了独立的营销厂牌“万年Nice”。“万年Nice”具备项目全案营销能力,已经成功运作了《小偷家族》《原生之罪》《隐秘的角落》等多个项目。 
这也使万年影业在内容层面,拥有了开发、制作、监制、营销、发行全面的业务能力。 
在PGC内容的制作上,万年也准备有新的尝试。 
公司旗下厂牌“万年索斯”专门进行网络电影开发制作,此前拍摄的武侠片《剑归何处》已于去年上线。后续还将有讲述水底探宝故事的《海盗王》,与腾讯视频合作的《罗宋探案》等与大家见面。
在分账剧上,由花开工作室制片人林锡淙带队创作的12集网剧《突如其来的假期》对标英剧《伦敦生活》也将于年内开机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夏天“迷雾剧场”的成功,让何俊逸对PGC领域有了新的期待。 
“我觉得PGC内容已经到了一个分水岭,不再是小规模项目的代名词了。我们其实有个景愿,希望未来可以像做电影那样去做网络剧,大家能有‘档期’概念,能提前锁定一部分观众。” 
“从‘迷雾剧场’的数据上看,观众是有热情去看剧场的,也愿意为短剧付费。它就像‘档期’的作用一样,能够让观众每年期待着它的到来。也期待有更多类型剧场被平台开设出来,制作水准足够好的PGC内容,会很适合在剧场投放。”何俊逸说道。
文/铁皮小鼓

往期推荐


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