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岸视点 | 美国与“台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8-04-02 王晓冬 两岸视点


本文原载于《两岸视点》杂志2018年第3期,总第055期,转载务请联系授权。


白宫发布声明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美国时间3月16日签署“与台湾交往法案”(Taiwan Travel Act,H.R.535,又译“台湾旅行法案”)。



美国与“台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王晓冬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美国时间3月16日签署《台湾旅行法》。原本特朗普即使不签署该法案,按照美国相关立法程序规定,法案在送交国会10日后,如果特朗普未动用否决权,法案也将于美东时间16日自动生效。


《台湾旅行法》与更早前通过的《国防授权法》,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特朗普打“台湾牌”,为“台独”站台,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美长期“以台制华,以独制台”战略的惯性延续。历史上,美就长期庇护、豢养、扶持“台独”,将其作为牵制大陆的战略筹码。


美长期支持“台独”的主要方式


没有美的加持,就没有今天的“台独”。“台独”能存活、发展、成势,与美国的支持密不可分。其支持“台独”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收留豢养“台独”分子,为“台独”提供滋生的温床。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府对“台独”采取“零容忍”政策,“台独”分子在岛内无法生存,纷纷逃往海外,美日为其提供栖身之地,并暗中相助。1950年代,由于语言相通,生活方式相近,岛内的“台独”分子多跑到日本。1960年代,随着留美台湾学生的增加,海外“台独”运动的重心逐渐由日本转移到美国。以美国为据点的“台独”分子有彭明敏蔡同荣陈唐山黄彰辉等。这些人后来多成为“台独”大佬。其中,彭明敏号称“台独”的精神领袖,辜宽敏蔡同荣等是民进党中常委。


(二)提出多种“台独”谬论,为“台独”提供思想武器。一些重要的“台独”理论最初由美国人提出并建构,给“台独”分子思想上的启蒙及引导。一是“台湾地位未定论”。“二二八事件”发生后,美国想名正言顺介入岛内局势进而想出这样的托辞。1947年3月3日,美国驻台北总领事馆建议,如果认定“在法律上日本仍对台湾拥有主权”,那么“直接干预”台湾局势就是“正当的”。紧接着美国务院新闻发布官麦克德莫特对外称,“台湾地位在战时和库页岛完全一样,其最后地位将由一项和约决定。”这是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此后,该论调被美日反复提及。二是台湾“公投自决”。1949年,美国务院提出一份政策建议书,认为国民党政府在台湾“治理不当”,已使其丧失在台湾行使主权的权力,因此台湾人民“有权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自己的命运”。1959年9月,康隆公司报送美参议院外委会的《美国对亚洲的外交政策》(又称《康隆报告》),认为“台湾的地位并没有被国际条约肯定过。”“台湾人民自己已经做过相当强烈的表示,愿意与大陆保持分离,假使各方同意,这点可以用公民投票进行检测。”三是台湾由“联合国托管”。在国共内战结束前,美国就意识到按照战争的发展趋势,台湾的“沦陷”不可避免。美国不会动用军事力量帮蒋介石守台湾,蒋介石最好交出政治权力,同意联合国托管台湾。1947年8月,时任美国第2集团军司令魏德迈到台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向马歇尔报告称“有迹象表明台湾人对美国监护或联合国托管是会接受的”。1947年11月27日,上海《新民晚报》刊文称,美国驻台新闻总署官员曾与台湾一名市参议员密谈,表示如果台湾人想摆脱“中国统治”,或愿为美国托管,美国愿给予帮助,并允准美国托管后释放一切政治犯。1949年6月中旬,美国务院政策设计司司长凯南建议“从岛上清除国民党的统治”,同时“建立一个由国际或美国控制的临时政权”。1950年底,美国又在联合国活动,企图让联合国决定台湾的所谓“国际地位”。四是“两个中国”论。随着国际局势及内外因素的发展,美意识到大陆进入联合国只是时间问题,美开始改变策略,谋求“两个中国”。1954年12月2日,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范围仅限于台湾和澎湖,且不包括沿海岛屿。1954年末至1955年初台海出现紧张局势之时,美又企图迫使蒋介石放弃所有附属岛屿,使国民党的实际管辖范围缩小到台湾和澎湖,以此来隔断两岸的地理链接。1971年,美还计划在联大提出一个旨在制造“两个中国”的提案,即让中国大陆拥有大会和安理会的席位,同时让国民党当局继续留在联合国的“双重代表权”提案。五是“一中一台”论。1959年的《康隆报告》建议允许中国大陆加入联合国,同时承认“台湾共和国”,并允许“台湾共和国”加入联合国。这是第一个完整地提出“一中一台”方案,与“两个中国”不同之处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不再提中华民国,让台湾永远独立出去。


(三)灌输民主自由观念,培植理念型“台独”分子。自1940年代末开始,为了塑造和保证一个‘非(反)共、亲美、与中国分立的台湾’”,美国“广泛介绍一批又一批台湾学生涌到北美洲‘深造’”,当时台湾青年中流传着“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很多台湾青年留学美国后变成“台独”分子。对此,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很不解,在台湾很乖的青年怎么一出去就变成“台独”分子?致“独”因素有很多,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外部政治势力的支持,海外老“台独”的“传帮带”,还有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美国经过几十年“人员培训、人员交换和留学政策十分‘成功’地在台湾培育了大批满脑子美国价值的留美精英,由他们广泛、深入地占据了台湾政界、官僚系统、产业界和文教学术界”,“这个一直持续有效于今日的政策,从今日台湾广大精英层一般地亲美、反共,感情上和政治上必欲脱离中国的这么一个政治局面看来,显然绩效卓著。”陈映真就指出:“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成为台湾朝野精英共同的思想和意志。”蔡英文就是一个典型的经民主自由理念熏陶后转“独”例子,蔡曾留学欧美,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来到美国社会接受了民主的洗礼之后,才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认同”蔡将“民主自由”与“台独”联姻。按照她的逻辑,台湾人民要脱离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也要脱离大陆的“威权统治”。


(四)压国民党走民主化道路,为“台独”开方便之门。“台独”在岛内最大的敌人是国民党,其初期能否成势取决于国民的决断。以组党为例,“台独”分子当时就认识到“组党的关键似乎全操在国民党手里,全视国民党的态度如何而定。”但国民党依赖、畏惧美国。只要美国施压国民党,促其由“威权专制”改变为“民主制度”,“台独”就有机会披上民主的外衣成功偷渡。美早在1951年就提出要“促使国民党政权进行政治变革”。1960年代将推动台湾民主化作为其重要对台政治目标,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力,要求国民党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实现舆论自由及国民党本土化等。这些举措不仅放海外“台独”分子回台,而且为岛内“台独”肆意成长提供沃土。特别是1996年“总统”选举改成“全民直选”,直接为“台独”分子迈向执政打通道路。


(五)支持鼓励“台独”行径,为“台独”势力站台。只要“台独”不谋求改变不统不独的现状,拉美国下水,美对“台独”就会明帮暗助。美国一再通过提升与台交流的官员层级、构建“第二轨道”途径等,支持岛内外“台独”势力。1995年,美不顾大陆反对允许李登辉访美,李在康奈尔大学发表“两国论”演讲,导致两岸交流停滞。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调动“独立号”“尼米兹号”航母到台湾海峡为台湾“撑腰”。尼米兹将军当年就主张托管台湾,“独立号”更是意味明显。2016年,特朗普总统上台前与蔡英文通话,还企图拿“一个中国”原则做交易。


美国支持“台独”的战略考量


出于历史渊源、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等原因,美国政界长期存在着一股亲台及支持“台独”的势力。


一是台湾具有“不沉的航空母舰”的地理战略价值。从二战时期,美国介入台湾问题以来,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想“弃台”“脱身”,其真实原因应是从国内政治斗争考虑,想摆脱对支持国民党这一失败决策的责任,而不是台湾本身的原因。该想法受到以麦克阿瑟及时任国防部长刘易斯·约翰逊为代表的军方、国会“中国帮”及“院外援华集团”的强烈抨击。美国最终无法舍弃台湾的根本原因还是台湾犹如“不沉的航空母舰”的战略价值。1950年5月29日和6月14日,麦克阿瑟连续提出两份内容相近的备忘录。麦克阿瑟认为,“掌握在共产党手中的台湾就好比一艘潜艇供应站,其位置对苏联完成进攻战略极为理想,同时还可以把美国在冲绳或菲律宾的部队的反攻行动完全将死。”这就是把台湾比作“不沉的航空母舰”的由来。虽然麦克阿瑟最初提出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是对于大陆而言,但台湾也是美国构筑的围堵大陆的第一岛链的关键一环,对大陆与美国都极为重要。


二是台湾具有对抗大陆的政治战略价值。台湾是美国的政治筹码。冷战时期,以中美建交为分界点,美国对“台独”政策可以分为不同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对红色大陆有敌意,对台干涉加深。1949年3月,杜鲁门批准了一份成为美国对台基本政策的报告,该报告提出,美国对台政策基本目标是:“不让台、澎落入共产党手中”“为达此目标,最切实的手段就是把这些岛屿同中国大陆分隔开”。这是美国首次明文确定以割裂海峡两岸为基本目标。1954年至1978年,美国与台湾当局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纳入其东亚体系中来围堵中国大陆和苏联。第二阶段始于中美建交,这时美国对台政策出现了重大趋向缓和的调整。冷战结束后,美国不再需要大陆共同防范苏联,逐渐视大陆为其潜在战略对手,“台独”则又一次受到“青睐”,一些美国战略家将台湾视为围堵大陆的“棋子”。


美与“台独”关系发展未来走势


经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役,“台独”基本击垮国民党,大陆成为“台独”最大的对手。但“台独”不具备与大陆对抗的实力,须借助外力。美国是“台独”最大的靠山。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与“台独”合力抗衡大陆,但随着大陆的强大,美国将渐渐力不从心,“台独”也将逐渐萎缩。


大陆与美国力量悬殊时,“台独”只需拥抱美国即可获益。但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大陆与美国经济实力差距快速缩小。在大陆将强未强时期,美国会有强烈的危机感,陷入战略焦虑,频繁打出“台独牌”,遏制大陆。具有商人特质的特朗普已是“两头下注”“两头要价”。一边是向大陆兜售“一个中国”,希望大陆在贸易、汇率等方面做出让步;另一边是向台湾兜售“防卫承诺”,希望台湾在配合美国的亚太政策及美国内经济振兴政策上做出让步。具有“台独”思维的蔡英文更是极力摆脱对大陆的经济的依赖,且在政治与安全上更加亲近美国。


未来,随着大陆政治、军事能力的补强,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美在大陆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及坚定的统一意志面前,虽不情愿但也无力庇护“台独”。“台独”本身不足惧,一旦失去外援,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将进一步加强。


【两岸视点独家稿件】

编辑:木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