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日本制造业最大破产案诞生,因安全问题致多人丧命!中国买家却砸100亿接盘

2017-06-27 凤凰财经

来源:FX168(fx168caijing)  作者:徐家汇迅哥儿


6月26日,日本最大、全球第二的汽车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Takata Corp.)正式在日本和美国分别向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随后宁波均胜电子子公司美国子公司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宣布将以15.9亿美元收购高田全部资产和业务。


日本最大破产案


东京证券交易所表示,高田股票将于7月27日退市,高田家族将不再是公司股东,并全面退出管理层。


高田董事长兼CEO高田茂久在高田日本宣布破产后致歉,图片来源:新浪汽车


超过松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保持的破产记录


2013年松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宣布2012年亏损5780亿日元,将关闭全球27家工厂,并申请破产,直接导致近10万人面临失业。直到去年,松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的债务才全部偿还。


而高田公司的破产金额更大,据日本律师事务所称高田公司的债务约为4000亿日元,但由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近1亿个,所以加上召回费用,高田公司的债务规模将超过1万亿日元。


在宣布破产之前,高田公司已经进行了多轮赔偿。今年一月,高田公司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并向美国司法部支付10亿美元的罚金。5月高田公司向4家汽车制造商支付5.6亿美元的赔偿金。并对180位受害乘客支付赔偿先行支付1.5亿赔偿。


即使这样高田公司在美国境内召回的4620万高田安全气囊增压泵中超过65%尚未得到维修。


拍手称快的破产


同样作为制造企业,高田公司的破产并不像柯达那样充满悲情,高田公司的破产完全是“自己作死”......

隐瞒安全问题


作为全球第二的汽车安全气囊制造商,日系主流汽车制造商几乎都是高田的拥趸。正因为在日系厂商间的良好表现,高田公司还赢得了奥迪、奔驰、宝马、通用、现代、福特等诸多知名车企的青睐。


破产前高田公司的日子过得十分舒坦,但事实上高田的业绩不是因为他们的安全气囊技术有多先进、多安全,相反这些业绩是高田公司通过隐瞒、欺诈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得来的。


早在2001年,就有媒体称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存在技术问题,高田气囊使用硝酸铵推进器,但在较高温度下硝酸铵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在发生碰撞气囊弹开的同时会发生爆炸弹出金属碎片。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这个问题很容易求证,但高田公司却在不给出实验结果的情况下,坚称自家技术十分先进、安全。到了2008年,因气囊安全问题导致多起乘客死亡,高田公司开始召回部分产品,但仍宣称只是偶然事件。


到了2014年由于高田气囊致死事件的大规模爆发,引起了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高度重视。高田公司被调查并被起诉,但由于高田公司想法设法隐瞒问题,导致法律程序十分漫长。


从2001年被爆出技术问题到2014年问题大规模爆发,在这中间的13年里高田公司肯定对自家安全气囊技术进行过测试,也至少多多少少的知道自家的安全气囊技术存在问题。


但高田公司选择的不是及时召回问题产品,而是选择欺骗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如果在2001年被爆出技术问题后,就及时宣布召回,因为问题产品数量较少,造成的损失也较少。


说不定还因为承认问题及时、态度友好而获得更多的赞誉,获得更大的市场,甚至成为全球第一大安全气囊制造商。


坑日企队友?


虽然高田公司的结局已定,但他却成功的将一众日企拉入了泥潭,由于日系车企基本上全都使用高田公司的安全气囊,各大日系车企纷纷宣布要在财务中为召回事件留足准备金。


本田汽车:高田的决定对公司2017财年收益影响有限;将很难收回高田相关的大部分成本。


丰田汽车:可能无法从高田收回5700亿日元的召回成本。召回成本已经预留出,预计对盈利影响不大。


三菱汽车:由于高田已申请破产保护,公司可能无法收回高田相关召回成本。


日产汽车:高田相关召回成本大多无法收回;已为召回费用预留了合适的拨备。


便宜了中国企业?


不光高田公司破产后被中资企业收购,近年来,不少经营不善的日企、德企都被中资企业收购。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的崛起,收购日企、德企正成为一种趋势,但在收购过程中也要理性选择、趋利避害。


夏普董事长,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例如美的收购东芝,富士康收购夏普,海尔收购三洋集团两个部门。美的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


但上面的这些被收购公司并没有破产、也更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只是简单的经营不善,略有亏损,因为日企本身拥有大量技术储备,所以收购后对中资企业有很大补益。


而宁波均胜收购的高田公司毫无疑问是个烫手山芋,首先高田公司面临天价的赔偿金,而即使破产了美国司法部和消费者也会继续要求赔偿,到时会不会因为赔偿问题而导致一些列的诉讼是个疑问。


其次,高田公司没有技术储备,高田公司的安全气囊技术已经被证明了是存在问题的,宁波均胜收购后收购后对自家公司的技术提升有没有帮助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宁波均胜到底是捡了个大便宜,还是接了个烫手山芋呢?这恐怕需要让时间去验证。


来源:FX168(fx168caijing)  作者:徐家汇迅哥儿


新媒体运营编辑 王程海伦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finance_ifeng@163.com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赞支持凤财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