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以为革命多做一些工作

敬请关注☞ 内蒙古日报 2022-06-20




一生真情投入

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

总想着为党

为全中国人民多做一点工作



百名新闻人致敬百年

今天我们来朗读邓子恢

写给学生、战友陈柏生妻子

谭珊英的一封回信





  




邓子恢,又名绍箕,福建省龙岩县(今新罗区)东肖邓厝村人,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闽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被誉为党内的农业、农村工作专家。



(向上滑动启阅) 

谭珊英同志: 你和柏生情况,我五三年回家时就听陈丹平谈过,多年不知消息,近收到你五月十日来信,知你母子尚好,洣加已长大入团,并担任团支书职务,闻之殊深欢慰。柏生过去革命历史我知之甚详。一九二七年他回家时我们在后田还相处(过)一个时期。他虽是出身地主资产阶级家庭,但柏生本人很纯洁,也很聪明能干,我们对他很重视。后来他离开龙岩,从此就不知音讯。现接来信,才知你们从苏联回来这一段历史。缅怀往事,令人伤感。当时你们的缺点主要是没有积极去找党(组织)。当然,在一九三六年上海党(组织)是连遭破坏,很难找到关系。但一九三七年下半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已告成功,当时党中央和八路军在南京、武汉、西安、长沙、重庆都有公开办事处。一九三八年王明从苏联回国,长期住在武汉,长江局也在武汉。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三八年三月,新四军军部设在南昌城,四月后军部移往皖南,但在南昌仍有公开的办事处,桂林亦有新四军公开办事处,当时我们还从湖北、湖南、广西、南昌吸收了很多知识青年,此办事处一直维持到四一年皖南事变后才结束。你们那时大概在汉口、长沙、桂林一带,如果去找这些办事处,是可以找到党的关系的,至少可以到新四军来工作。可惜你们那时没有从这方面努力,以至错过时机,这是一个缺点。现在革命已经胜利,你母子已找到职业,可以为革命多做一些工作,往事已矣,不必再为之悲伤。洣加年富力强,更是前途无限,我在此为柏生为你有子庆贺。特此函复,并询近安。(书信有删减)  邓子恢 五月廿日






“农民是我的兄弟

我是农民的知己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才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

 

一句诺言一生守护

闪耀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内蒙古日报社

猫爪工作室出品 


策划:李霞

监制:崔楠 张敏 赵静 蒋芳

协调:丁燕  蒙古乐

执行策划:王静超 牛繁  于海娟

海报制作:王霞

配音:郭浩然


相关新闻

启明,你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

一息尚存,终当努力奋斗!

墙缝里的家书

23岁的她,多么希望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

盼儿踏着父母之足迹建设新中国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

母亲用实行来教育你

发奋做一改造社会之人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人民总归要做主人

共艰苦,共生死!

取来烈火千万炬,这黑暗世界,化作尘烟!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作一次最后的斗争!

他们都是爱自由的人

我的死是光荣的!

警惕旧习气,做个新青年!

读书要像细雨一样,一点一滴的浸入

希望滋养生命之光

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

同天共乐,亦我辈之责任

祖国危难时 ,竭我一滴力!

春天一定会来到

喜如妹收

妈妈,稻子熟了

因国而忘家,为公而忘私!

个人是没有两次死的

加入共产党为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

把全部的精神,灌注在我们的事业上!

为后来女子求幸福!

请欢欣鼓舞地为我送行

一直以来,他都不知道自己有一个儿子

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

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

不愿跪着生情愿立着死!

担负起他未完成的事业!

如果你是一滴水

许多事情在农村办不好,革命果实农民就不完全享受得到

珍惜学习机会,不负大好时光!

你们必须完成你们这一代的责任!

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

青年要长久保持内心的火热

我这个官是“焦官”

不辜负光荣的共产党员称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爸爸不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

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

深入了群众中去,就真正会了解社会主义如何建设

一切均从人民出发,儿窃愿勿愧於此!

为伟大而生!

你知道朝鲜秋天的景象吗?

让人类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

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回到祖国,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我们终于实现“三连冠”的宏伟目标

学英文不是让学生学会ABC

我这人是不大知道怕的!

我在部队生活得很快乐

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思想是什么呢?

革命者是要经常保持乐观主义态度的

思想上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就会不断进步!

外公,您魂牵梦绕的兰考,如今脱贫了!

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我万分欢喜,你要学习和看书了

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团结,对工作都有好处!

写作要从生活出发,给人以力量!



编辑:杨文娟

校对:郭惠超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