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马克思:“一代宗师”是怎样炼成的?

赵皓阳 大浪淘沙 2021-02-11


(前言)

 

五月四日是中国的青年节,五月五日是马克思诞辰日,这是历史的巧合,不过也颇有意味。我们是唯物主义者,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革命导师也不是一天顿悟的,强如马克思这种不世出的天才,生来也是abc123一点一点学起的。打游戏的人都知道,看一些大神的replay、学习他们的操作和战术,对于自己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在这个历史当口,重温一下伟大导师心路历程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梦和理想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的,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上面这段话出自于马克思17岁时的中学作文,一个未成年人就能有此深邃的思想、远大的志向、优美的文笔,也不愧马克思能成为马克思。

 

马克思出生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德国古老城市特里尔城。这座城市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划归法国,因此便按照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进行组织和管理,因此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这座城市都浸润在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氛围中,这种氛围是德国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

 

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讲,任何事物都拥有共性与个性。童年和少年时代的马克思有着全天下男孩子们共有的特性:打架和追女生。

 

小时候的马克思就是个“混世魔王”,他们社区的孩子头,打群架的时候都是要带头冲锋、“英勇杀敌“的。不过当英雄的代价就是难免会挂彩,这时候马克思也不必感慨“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搵英雄泪?”邻居家的大姐姐燕妮每每都帮马克思包扎伤口,这一来二去感情就非同一般了。当青春期到来,马克思也经历了所有男孩子的共性:从讨厌女生、欺负女生变为了……对女生懵懂的冲动,于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他们也就顺理成章地在了一起,十八岁时便迎娶了美丽的燕妮(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要知道,燕妮大小姐是贵族出身,被公认为是家乡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贵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但燕妮不顾父母的反对,瞒着家人与马克思私定终身,可见马克思的人格魅力非同凡响。所以说啊,喜欢打架和女孩子是男孩的“共性”,但是打架每次都能打赢,结婚就能娶到家乡最美的姑娘(还是贵族二代),那就是马克思的“个性”了,不服不行。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马克思以三步并成两步的速度完成了前两个进度,可以安心地腾出时间来搞定下两个目标了。从上面的作文就可以看到,中学时代马克思就怀有卓越超群的理想抱负、高尚的道德信仰和理念。但是马克思要成为马克思,还有下面几步走。

 

 

(二)人和弑神

 

在古希腊和北欧神话中,经常存在“弑神”的情节。有时候是神弑神,有时候是半神弑神,有时候是人弑神。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弑神”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象征着普通人挣破命运的枷锁、权力的罗网、宗教的束缚,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真正意义上的“人”。

 

马克思的成长经历也存在着弑神情节,先杀死的“神”是宗教。马克思中学时期的几篇文章,都透露着人应有的价值、自由、尊严、幸福等终极价值的关怀,年少便有非凡的鸿鹄之志,但依然存在着基督教传统道德的影子。不过马克思在大学学习中,迅速的抛弃了宗教思想,成为了一位无神论者。

 

马克思弑的第二个神,是黑格尔。也可以算是他的思想启蒙导师。

 

马克思在博士毕业之后担任《莱茵报》的主编,最初他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派,基本就是黑格尔那些形而上的思想。促使马克思把关注重点转移到国家、法制和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认识上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普鲁士当局的书报检查制度。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国家是作为“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的东西”和“具体自由的实现”,黑格尔认为国家是自由的最高定在,是意识到自身的理性的定在,是“自在自为的道德主体”。因此,黑格尔所认为的最高自由,是蕴于国家的理念,是理性精神的绝对自由。

 

但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马克思不免嘀咕啊,你黑格尔说国家是绝对道、德绝对自由,但我自己本来也就探讨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写一篇被删、写一篇被禁,搁谁谁也受不了啊。于是就诞生了那篇大名鼎鼎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这这篇文章也是被认为马克思由理论转而进行革命实践的里程碑。



马克思指出,书报检查令是把自由赋于政府机关、当权者,这是在扼杀人民的自由。书报检查令根本不是理性国家的体现,而是同理性国家的本性相违背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通过分析了在莱茵省议会辩论中诸侯等级、贵族等级、市民等级和农民等级对出版自由的不同态度,进一步提出了社会等级地位对思想观念的影响。这些紧密结合社会客观现实的观点,显然是与黑格尔的国家观不同的(同时期还有一篇相关的文章《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这表明马克思的思想正在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逐渐走向辩证唯物主义这另一座高峰。

 

另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文章是《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当时普鲁士莱茵省政府颁布了一项法律,认为穷人拾取私有林场树木掉落的枯树枝算是犯罪,理由是侵犯私有财产。这就非常王八蛋了是不是,穷人家捡点枯树枝烧火取暖都不成,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笑指负薪人,不信生德国。马克思眼里可揉不下沙子,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洋洋洒洒一篇文章,把《林木盗窃法》批判了一番。

 

对那些要求把捡拾枯枝的行为当作“盗窃”罪一样来严惩重罚的言论,马克思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揭露了这场法律辩论背后的剥削关系和阶级实质: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把用斧头和用锯子这两个相似行为区分开来,要求对用锯子代替斧头砍伐林木者加重治罪;把捡拾枯枝和盗窃林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为混为一谈,要求对捡拾枯枝的人也按“盗窃”来论罪。马克思指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既得利益者们不惜把许多无辜的贫民百姓“从活生生的道德之树上砍下来,把他们当作枯树抛入犯罪、耻辱和贫困的地狱”。马克思认为,农民捡拾枯枝败叶是其作为普通人的合法权利,理应受到保护。而普鲁士政府企图通过林木盗窃法来剥夺农民的共享生存权反倒是一种违法行为。

 


在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首次遇到了物质利益的难题,在随后的《摩赛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目睹了摩塞尔地区人民贫困生活,洞察了人民贫困背后普鲁士官僚主义的黑暗,批判当时普鲁士政府对摩塞尔河沿岸地区人民的贫苦生活的漠视。现实问题让马克思对他所信仰的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国家观产生了很大疑惑:国家和法律的背后究竟保障的是谁的权利?人民群众的普遍权利是否真的受到保障?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利益冲突、人民生活的极度贫苦的根源在哪里?

 

马克思发现,无论是黑格尔还是康德的理论,都无法合理回答这些问题。那好吧,既然先贤们无法解答这些问题,那就由我来吧。

 

在这之后,马克思就像张三丰离了少林寺,成为了自己开宗立派的大宗师。在二十六岁的时候发表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反复说来说去的著名的“异化”理论就出自这篇著作;二十七岁时发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首次将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二十八岁时发表《德意志意识形态》——全面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1848年,三十岁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大名鼎鼎的《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我们可能很难去想象,构建了这样宏伟哲学体系的马克思,此时仅仅三十岁,算是个标准的“青年人”(再一次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至此,“马克思主义”这把倚天剑淬火而生。

 

 

(三)诗和远方

 

青年马克思,也是一位诗人马克思。马克思在少年时期便对诗歌热爱有加,一度有作诗人的愿望。在15岁时(1833年),马克思便写下了《查理大帝》《人生》等诗篇。而青年时期是马克思诗歌创作的巅峰,现存诗歌共116首,6册诗集,其中4册是由马克思亲自编订的,(另外两册则是由马克思的姐姐索菲娅编订的)。马克思编订的4册包括: 《爱之书》第一、第二部;《歌之书》和《献给父亲的册》。前三册诗集都被马克思加了副标题:献给我永远爱着的燕妮。

 


在大学时德国浪漫派最主要的领导者施莱格尔是马克思的一位老师,另一位浪漫主义诗坛领袖海涅与他亦师亦友。有这两位巨头的亲自提点,马克思的诗作水平自然不会差到哪去。不过鲁迅先生说过:翻译的诗不值一读。确实,诗歌的翻译从来都是文学界的一个难题。我们来看几首马克思的诗,也不必去体会什么文笔了,主要看思想和意境。真要懂德语的话可以去看看原文,马克思的文笔绝对没得说,看《共产党宣言》开头第一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徘徊——妥妥的诗意笔法。

 

那时的马克思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熊熊烈火般的激情在胸中燃烧。他那按捺不住的激情,为人类干一番伟大事业的理想,只适宜于用诗的形式来表达:

 

多么炽热呵,创作的火焰,

它从你的胸口向外蔓延,

我的心很快就和这情火

熔化在一起汇成一片。

情火响起金竖琴的声音,

给心头的火焰披上柔情的罩衫。

我听到,那遥远的阵阵声浪,

已经汇成一支乐曲在回荡。

我看到,万里长空,金光闪闪,

一忽儿上升、一忽儿又下降。

我抑制住我内心的矛盾,

把快乐和痛苦注入诗章。

——《献给父亲》

 

我挣断了枷锁迈上征途。

——你上哪儿?我想寻找新的世界。

——难道这周围美景还少?!

下边有波涛怒吼,上面有繁星闪耀。

——《寻觅》

 

我在与风浪搏斗中锻炼成长,

并不指望上帝来给我帮忙,

我扬起船帆信心满怀,

仰赖可靠的星辰引航。

——《海上船夫歌》

 

我在打破所有的锁链,

我要向万里长空飞翔,

我燃烧着烈焰般激情,

要把全世界紧紧拥抱。

——《暴风雨之歌》

 

马克思创作的这些诗歌,主要集中在十八岁前后。可以看到,每一首都是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此时的他虽然没有革命的理论,但已经充满了革命的情怀。

 

不过马克思的父亲在写给他的信中曾这样写到:“你的(写诗)天分着实使我感到高兴,对它我寄予很多期望。但是,如果看到你成了一个平庸的诗人,我会感到伤心的。”这像极了鲁迅先生的遗言:“莫作空头文学家”。马克思的父亲确实是一位好父亲,马克思也受父亲的敦促,从形而上的诗歌更多地转向了形而下的实践。诗人马克思告一段落,哲学家马克思、革命家马克思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四)爱和传承

 

研究马克思的角度千千万,也不需我赘言。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说一点跟我们每个普通人息息相关的话题:就是在“大人物”们制定社会规则、分配社会财富、掌控社会方方面面的时候,普通人可以用什么“武器”来保护自己?

 

这就是一些先贤硕哲们研究“道德政治”的初衷。所谓“道德政治”是现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大理论主题和思想趋向,其核心诉求是批判霍布斯、洛克式自由主义所造成的现代政治的非道德化,主张将现代政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该主题由卢梭开创,经康德和马克思拓展,形成了现代性批判的完整学术谱系,并成为现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内在连接点。卢梭首倡建立“道德政治”,提出公民社会应该建立在“公意”和普遍性的基础上。康德以其道德哲学将卢梭的政治主题先验化,为“道德政治”奠定了一个全新的先验基础。马克思彻底批判和解构资产阶级财产权,将社会问题升级为政治问题,用“穷人的权利”取代普遍权利去规定现代人自由的最高意义,以此将“道德政治”议程推向了顶点。

 

生而为人,无需抱歉,我们也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命运。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好的倚天剑。也正因此,二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这是真正的“大爱”,为的就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美好的未来。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48年欧洲大陆硝烟刚刚散去,各国政府大肆搜捕革命者,他只好移居伦敦,同流亡德国的众多革命者一起屈居于索荷广场附近。共产主义者同盟中的骨干分子随即陆续抵达,马克思不仅开办图书室,而且还亲自给流亡工人授课。李卜克内西的的回忆录中写道:“马克思语言简练,尽量不说工人听不懂的话。他提问的技巧十分高明。任何一处不懂的地方,他都能发现。讲课时他也借助黑板,在上面写出各种公式,包括我们熟悉的《资本论》前几页的公式。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前夜,毛泽东在长沙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工人讲习班、“民众夜学”等活动进行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宣传。毛泽东针对工友埋怨“自己命苦、八字生得不好”,说:“劳工是社会的台柱子,工人力量最大、最有出息。大家不是说‘天’最大么?‘工’和‘人’两个字连一起,不就是‘天’吗?工人只要团结起来,力量就会像天一样大。”

 


在十七岁的时候了,马克思写下了作文: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的,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毫无疑问,这一切他都做到了。逝世之时挚友恩格斯的讲话,与这篇作为一首一尾遥相呼应,是马克思一生最好的注脚: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仍在今世徘徊。




新书已出版:《生而贫穷》正式出版,感谢大家支持

第二本新书正在付费连载中:《资本囚笼》第十二章: “南锣鼓巷”式的地标,是对一座城市最大的伤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