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没有续集了?
继续《阳光开朗李自成》《不忘初心李自成》这两篇,我们来讲一讲“明史”。
以下都是网上公开可查的资料,本来在《大明王朝1566》之后,是计划有一部《大明王朝1587》的,重点内容是讲张居正变法——编剧刘和平透露,在《大明王朝1587》中,主人公将从嘉靖和海瑞转移到张居正和海瑞身上,全剧将描写“站在山顶和山脚上互望”的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然而这一部戏却无疾而终,坊间有消息称,是因为《大明王朝1566》收视率不佳导致续作被砍。其实并非如此,根据对刘和平编剧的采访,这已经立项并开始剧本创作了——
之所以没有续集,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之后刘和平编剧自己说的——根源是因为他对张居正变法的看法产生了改变,直接引用采访原文:
《文化·大家》:后来听说您还要创作《大明王朝》第二部,有这个打算吗?
刘和平:不会了。张居正主政的时候,已经弃用海瑞了,所以没有太多海瑞的事迹。还有一个就是张居正的改革,我并不认同,说到底,他的改革是弱民富国,对充盈明朝廷的国库财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很多隐患也就此埋下。
譬如他将农业赋税由交粮食改为交货币,这在东南工商业发达的地方尚且可行,但在许多工商业不发达的地方反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每到秋收时这些地方粮价便跌,以前一担粮可交的赋税卖了以后可能反而要两担粮的钱才能缴纳,弊端可知。
明朝末年西北地区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造反,往远一点说就跟张居正的改革有关。我不想写张居正的改革,原因也就在此。
刘和平的历史功底不比资深历史学者差,他这个评价可以说是最前沿的历史研究成果。一直以来,因为“改革”的政治正确属性,对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改革的评价永远是正面的,当然这个没有毛病。但有一点小小瑕疵:商鞅变法太远,而秦朝的严苛律法后来又被清算过;王安石在世的时候,新政就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了;而张居正改革很有趣,他本人被清算了,但是改革措施——尤其是一条鞭法被保留了下来。而关于其负面影响的反思,直到现当代史学的研究,才逐渐展开。
总体来说,张居正本人的施政方针和其作为大明帝国的实际领导者,有三点很大的问题:
第一,张居正的改革加剧了大明帝国的贫富分化。就是上文中刘和平编剧在采访中所说的,“一条鞭法”的改革有利于东南富庶地区,不利于北方、中部、西南、西北等商品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相当于其余大半个中国在为东南“供血”。
为啥张居正其他改革措施人走政息,限制官僚集团的种种举措全被废除,只剩下了“一条鞭法”呢?一方面因为以货币收税确实先进,是历史的大趋势;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符合了东南士绅的利益,明朝末年在朝堂上覆雨翻云的官僚集团,经济发达地区出身的占大多数,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为什么要改呢?只不过穷苦的农民没有代言人罢了。
第二,张居正本身作为改革派、清流出身,是跟心学学派非常亲近的。因为王阳明的心学就是知行合一、尊重个人、支持进步、反对腐朽,心学学派在明朝中期一度成为了最活跃的思潮。然而张居正却打死心学领袖何心隐,关闭天下书院,让正处在上升期的心学革命思潮受到沉重打击。
本身作为改革派,却带头消灭了“革命派”,背刺了本应是自己最忠实的盟友。包括排挤海瑞,也是张居正的一个小黑点。结果等到自己身后被保守派彻底反攻倒算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帮他说话了。
第三,张居正在自己儿子科举的问题上搞特权,他的大儿子中了进士——开始没考上,后来张居正官越做越大才考上;二儿子中了榜眼;三儿子更加厉害,直接考上了状元。而且张居正还不满足,直接说“将来最有出息还得是我的四儿子”,属于连暗示都不需要了,直接明示了。
张居正此举,严重破坏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更导致了官僚集团以权谋私的道德滑坡——首辅大人都“舐犊情深”,我们给自己的儿子批点条子又怎么了?用《明史》中的原话来说就是:“自居正三子连登制科,流弊迄今”。
这就是张居正改革的奥义:假麻子反而有着真“麻子”,向←其实是向→,因为山西确实在东边。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上面提出的三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