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拷问心灵:当遇到正被侵害的女生,你会出手吗?

2016-04-09 赵皓阳 大浪淘沙

本文首发于凤凰新闻客户端,系特约独家稿件,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随着警方调查的公布,女子和颐酒店遇袭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但是其背后的争论远不会停止。网上流传着各种女生受到袭击时如何应对的策略,比如抢夺路人手机,破坏酒店财物等等,看着总感觉有一点不舒服,我们必须要一个姑娘抢了我手机或者怎样我了我才会出手相救么?人们毕竟会对陌生人有所顾虑,但是这个顾虑和见义勇为的界线在哪呢?一个人更愿意对于他人的苦难幸灾乐祸还是感同身受呢?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同情心、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救危扶困,无论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都将其认定为积极地、值得肯定的价值观,而像罗素这样的先贤硕哲甚至将其与爱情、知识两提并论为人生的三大意义之一,可见其在大学者心中的重要性。

 

不过人的同情心产生机制是什么,人“利己”“利他”的比重究竟有多少,一直以来是各方激烈争论话题,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源远流长。

 

 

(一)斯密悖论

 

西方经济学祖师爷亚当·斯密有两部重要的著作,一部是枣树,另一部也是枣树。

 

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The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是一部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根源的伦理学著作。斯密认为同情心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行为的动机。他认为人们会“关心他人命运,并把他人的幸福当作自己本身所不可或缺的。尽管除了看到他人的幸福而感到愉快之外他毫无所得。”

 

然而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富论》中,他又认为自私利己是人类有最根本的天性,追求自利并非不道德之事。因此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人们会各展才华竭尽所能追求个人最大的利益,这时就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佳状态。

 

在18世纪9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早发现了这个bug,说讲道理嘛兄弟,你这个一本书的理论基石是“人性本利他”,一本书的理论基石又是“人性本自私”,这样我们研究你的人很难办呐,你到底想怎样跟个准话嘛。

 

换句话说斯密建立了两套体系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一套以“人性本利他”为出发点,解释我们这个社会、伦理、道德,一套以“人性本自私”为出发点来解释经济。亚当·斯密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观和以同情心为核心的伦理观,就是大名鼎鼎的“斯密悖论”。如果人性本自私的话,那么他《道德情操论》所建立的道德哲学体系就会轰然崩塌,如果人性本利他的话,那么《国富论》倚为基石的种种假设就无从存在。看亚当·斯密的理论,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看《猫和老鼠》的动画,汤姆和杰瑞想做坏事的时候,总会出现一只小天使和一只小恶魔在脑海里争论不休。

 

其实对斯密来说这并不是很难解释,我就是十几年之后思想发生了转变嘛,怎么样我就这么说了你还能咬我不成。只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很宏大的哲学问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战国时代的孟子、荀子就争论不休,此后一直是各大哲学家、伦理学家口水仗的焦点。

 

数百年来,人的利己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构成了西方社会的立法基础,也是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假定前提。因此,“斯密悖论”是否成立,取决于“人的同情心”是否违反了利己性。如果没有违反,也就是说,人的同情心也是出于利己动机,那么所谓的“斯密悖论”就不成立。否则,斯密悖论就确有其事。因此,破解“斯密悖论”的关键是要弄清同情心是否具有利己动机。斯密对同情心没有利己动机的判断显得很武断,认为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同情心是否具有利己动机只能从其行为表现——同情来加以观察和判断。

 

有的时候文科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理科生出场了。比如同情心的研究,除了需要严谨的哲学体系构建,还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甚至于分析人类脑部电流激素异动的生物化学来解答这个问题,这才是最有说服力、最值得依靠的理论。这也是我们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其实我们每个人、我们这个社会,就像亚当·斯密的理论一样纠结、一样复杂、一样自相矛盾,没有任何“一言以盖之”的理论能够来诠释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性。


 

(二)小天使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将正确的嘉许原则称之为同情( sympathy),“同情”是人们的道德能力,德性依其得以被认知,是道德美学的审美工具。

 

斯密之所以在早起坚持“人性利他”的观点,主要受其老师弗朗西斯·哈奇森和大卫·休谟的影响。大卫·休谟(David Hume)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系统而全面的从哲学角度分析人类“同情心理”的哲学家。教科书是这样说的:“休谟的同情理论思想在伦理学发展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它既是我们理解道德伦理的基础,也为伦理学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将情感主义引入到伦理学,从而削弱了传统的德性伦理学,使得传统德性伦理学走向道德规范伦理学的领域。”


(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

 

休谟也有两本重要的著作,一本是《人性论》,一本是《道德原则研究》。休谟同情哲学的出发点基于印象与观念这两个概念,印象(impression)包括一切的、原初的呈现于心灵中的意识、感情和感知;而观念(idea)是指我们的意识、感情和感知在思想和想像中较为不强烈的意象。休谟认为,同情是由他人的观念与自己人格的观念相联结而产生的。休谟关于知觉理论的阐述,其目的是试图通过印象与观念的互动关系来阐述同情概念。凡是与我们有关的对象,把自我观念传到对象的情感或情绪所发生的观念上,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深入感受对象的情感或情绪。人们自身的意志是无法对是否需要同情来选择,因为无论我们选不选择,我们都会不自觉地进行同情行为。休谟主张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都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这种本能则是来自我们神经系统中所养成的习惯,换句话说,同情同类是我们的本能。

 

另一位大哲学家叔本华则是用另一套哲学体系来全是同情心,他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在他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悲观主义色彩浓烈的叔本华是这样诠释我们这个世界的:人生就是意志,意志就是痛苦,永恒无尽的痛苦(至于什么是意志、为什么意志就是痛苦跟本文无关就不做解释了,要想说明白他的哲学思想又要两万字出去了,如果想要简单理解下的话有点像朱熹那个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就是违反天理,所以痛苦,不过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跟他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暂且怎么理解,不影响本文阅读)。那如何消解痛苦,摆脱意志呢?叔本华提出了两条道路:一通过艺术审美来暂时遗忘痛苦;二通过理论和行动彻底摆脱痛苦。不过艺术对痛苦的消除,治标不治本,理论和行动消除痛苦的良方。因此叔本华有两个“药方”一是禁欲,我们压制自己的“意志”另一个就是要学会同情和博爱。既然世间万物都统一于意志,那万物之间就应该消除界限,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要同情所有他人的苦难,把一切生命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

 

叔本华的道德伦理学大致可以用这样的逻辑来描绘:世界是意志的,意志是痛苦的,我们要消除苦难,博爱可以消除苦难;万物间无差异,因此他人和我间无差异,因此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因此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因此公正和仁爱思想的建立,这就是道德。用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们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

 

虽然休谟和叔本华两位大哲学家从印象与观念和唯意志论两个不同的角度构建“同情心”的哲学体系,但是他们的结论是殊途同归的,而现代心理学、生物学也证实了他们的判断。

 

现代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人的大脑存在一种“镜像神经元”,我们通过这种“镜像神经元”模仿或模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镜像神经元在相同的情感性大脑回路中,会被自动激发去感受他人的感受。比如有人在你面前吃土,你的神经元会构建一幅你自己吃土时的模拟感受,从而会对他人的苦难产生一种“感同身受”。他人的悲惨境遇,通过镜像神经元和大脑的其他部分让你感动身受,为了摆脱这种情绪,你自然会希望他人的悲惨程度可以减缓,这就是同情心的产生机制。

 

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则用这一套理论来解释同情心:人们从动物到人,就是一个结成社会互助的过程,不然人类小胳膊小腿,怎么能与非洲大草原上利爪獠牙的野兽们相抗衡?就是因为团结力量大,因此从基因选择的角度上讲,有合作、利他基因的人类更容易延续其DNA,而孤立者们一般都成了肉食动物的美餐,化为了大草原的肥料。


从现代伦理学的观点来看,同情是人类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情感,而激发它们的那种体验想象他人的利益或境况的欲望和倾向,在现代伦理学中被称为移情(empathy)。就是由同情的英文单词sympathy演化而来。

 

很厉害吧,这就是哲学的意义,大卫休谟和叔本华建立的道德体系能够被当代的科学研究所印证、呼应,不由得让我们赞叹先哲们的思想之光。

 

 

(三)小恶魔

 

亚当·斯密著名的“人性自私”理论和其经济观高中教科书上就有,这里不再赘述,我们讲一点更 44 34748 44 15536 0 0 2728 0 0:00:12 0:00:05 0:00:07 3083入的东西。

 

与上文中进化论的“利他主义者”持有的观点相反,进化论的“利己主义者”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在一个群体中,自私的个体总是比其他个体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因此自私的特性会像癌细胞一样扩散开来,存活下来的个体总是自私的,我们的社会也就是自私的。

 

说道我们心中的“小恶魔”,就不得不提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注意理解一下这个题目,它讲的不是“自私”的“基因”是什么,而是讲的“基因”是“自私的”,我看被名字所误导望文生义的大有人在,有些人因为符合了自己“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的观点就大加吹捧,有些人有因为从书中得出的社会、政治或经济上的推论不符合自己“道德观”就开口批判,其实都是没有读懂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远比它名字所能展现的要丰富,许多学者评价这是“重构了进化论”,我们只说与本文相关的内容。与达尔文的观点不同,道金斯提出进化的单元可能既不是物种,也不是群体,甚至也不是个体,而是基因,一个物种的进化是为了提升其整体适应度——将自己的基因尽可能多地传给整个群体,而不是个别的个体。在书中,作者否定了“利他主义者”认为的人类通过不断地自然选择筛选出了“利他”基因,恰恰相反的是,所谓“自私”,不是指“基因们必定在损人利己”,而是说,“基因的行为增加了自身的生存机会”才能延续。

 

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颠覆性的意见,那就是譬如说,许多个体角度的“利他行为”,在基因层面其实是绝对的“自私行为”。果壳网主笔游识猷是这样解释书中的例子的:


雏鸡找到食物后常常发出一种唧唧喳喳声,这种声音会引来其他雏鸡分享食物。为什么最初找到食物的雏鸡不独吞食物呢?因为它附近的其他雏鸡往往与它有血缘关系,它们共享许多基因,包括那个“找到食物就彼此召唤”的基因。鸟类消耗大、需要经常进食,饥饿时,同伴分享的一点食物就意味着宝贵的生存机会。当一群小鸡里拥有“唧喳基因”的个体足够多时,这种互助合作就能保证更多的小鸡活下去,更多的“唧喳基因”也因此得以流传。

 

再比如说,出于人自私的本性,我们会选择“说谎”,同时说谎会使我们利益增加。作者基于此做了一个计算机模型,长此以往,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说谎者数目增加。这时候,总是被说谎者骗的“笨蛋”就会趋于灭绝,因为他们的资源都被说谎者骗去了,因此无法维系基因的延续。此时世界上就会剩下两种人,一种说谎者,一种对谎言非常敏感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就成为了最有利的策略,因为诚实可以与对谎言敏感的“聪明人”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一斤的延续,于是说谎者数目开始减少。最后,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这个世界会是这个样子的:部分说谎者,绝少数傻子,多数对谎言敏感的聪明人们,没羞没臊的生活在一起。

 

道金斯通过相当数量的动物实验和上面的计算机模拟,事实上是打了“进化论利己主义者”一个耳光,证明了他们的结论是错误的。

 

从表面上说,其结论似乎与“利他主义者”们人类经过自然选择长存利他基因有些相似,但是从根本上说,理查德·道金斯对于利他观点有了这样一个本质上的提升:“利他”的动机还是“利己”,因为经过相当长的自然演化,只有“利他”才能达到己方利益最大化。因此,根据道金斯的思想来解释“斯密悖论”是这样的:人既有利己心,也同情心,但利他心具有利己动机,即人性具有二重性,这是“斯密悖论”的实质。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有句名言——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是不是又有点博弈论的感觉?各学科之间千丝万缕遥相呼应,知识真是妙不可言啊。

 

批评者认为,《自私的基因》一书虽然可以从遗传学、生物学、动物学上得到科学的解释,但是对人类社会来说,忽略了人类的社会性,忽略了人类的道德观、道德教育、舆论风气等等。有人用恩格斯两百年前的观点来反对道金斯: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当然我们并不能太过于苛责作者,毕竟他只是个动物学家,这些东西哲学家、伦理学家们还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不过作者也明白这一点,来看看作者灌的鸡汤吧:

 

“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基因的暴政。”——理查德•道金斯

 

在本次“女子和颐酒店遇袭事件”中,有这样两种让人很不安的言论,一种是怀疑女生炒作,另一种言论更加过分,指责女生不应该去那种“不正经”的地方,活该被袭击。



其实都21世纪了网络上还能见到这种言论也确实让我很惊讶,像这种打十个字就有俩错别字的也是很迷醉。先不说这种连锁酒店怎么就成了“不正经”的地方,就算它是个鸡窝女生也不应该为此需要付任何责任。这就是一种“受害者责备”的心理在作祟。

 

“受害者责备/怪罪受害者”(victim blaming),维基百科的定义是“Victim blamingoccurs when the victim of a crime or any wrongful act is held entirely or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harm that befell them.”指的是犯罪行为发生后,会有一种观点认为受害者需要为恶行承担一部分责任甚至于全部责任。比如女人被强奸是因为你勾引男人,比如你的东西被偷是你不小心。

 

永远是任何社会问题最简单的解答:穷人贫困是因为蠢、笨、懒、能力差;性别不平等是因为女人弱;女人被强奸是因为卖弄风骚、衣着暴露、不保护自己;黑人被歧视是因为他们的种族劣根性……这样一来,全是他们自己活该,不需要社会任何的反思和改变。但社会问题永远不简单也不轻松,有太多的因素和维度。粗暴地怪罪受害者只是自欺欺人,对所有人都是不负责。

 

受害者责备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Ryan在其著作中提出,意在分析当时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现象,随即被广泛用于性侵案件中,舆论对于受害者们的“二次伤害”。虽然学界对于受害者责备心理的产生机制、普遍性等问题尚有争论,但至少通明事理的学者们有这样一个公认的结论——这绝不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观点。

 

(四)人性

 

还是那句话,我们的人性太复杂了,没有一个“一言以概之”的结论能讲明白所有事情。可以去看一下我这篇文章《阿尔萨斯的斯坦索姆困境》,讲的是社会的复杂,跟这篇文章一起看,能对我们这个世界产生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大概就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朋友圈里火了两篇文章,一篇叫《我拉黑了朋友圈里所有的穷人》(原作的名字叫《你弱你有理》),一篇叫《致贱人:我为什么帮你》。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两篇文章,因为这两篇全都是感情的宣泄大于对事实的讨论,除了爽一发嘴炮,并无任何建设作用甚至还是有害的。尤其是第二篇咪蒙的《致贱人》,明显是看着第一篇爆火之后跟风而cosplay了一篇题材类似观点雷同的作品,依然大行其道。随即这位作者又来了次“自打脸”,在其儿子上学的问题上,她的作为就被众多网友指责为就是其笔下的“贱人”,她自己倒也是明白在文章中自嘲道“毕竟我是写过致贱人的人,我不能当贱人啊”。人性的复杂在这位叫咪蒙的作者身上可见一斑。我想说的我们还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某些强感情输出、强煽动性但是又禁不住推敲的观点牵着鼻子走。

 

这两篇文章当然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我认为他有建设性的意义在于,可以让我们反思,人性,在获取了他人同情帮助时,可以做出怎样得寸进尺的事情。

 

话又说回来,我们没有必要用一个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因为这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毫无意义。就连用同情心、博爱作为其学术观点重要基石的叔本华,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很不讨人喜欢的人。文章快结束了正好多说几句八卦,叔本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母亲比父亲小了十几岁,还是个交际花。父母感情不好,而母亲给到叔本华的关爱也很少,于是乎叔同学就一辈子仇视鄙夷女性。比如他的一句“名言”:“女性缺少理性和智慧”——广大女性同胞们,冤有头债有主,今天是到这话最早是谁说的了吧。我再随便列两句这位仁兄的话,简直直男癌百分之百——“虽然每一个女人都处于完全独立的非自然的地位,但一结了婚,就要依附于某 个男人,受他的支配,为他所统治…女人的天性就是服从,女人就是要求被主宰…… ”“既然法律给男人和女人都赋予了相等的权力,那么女人也应有与男人相同的智慧。可在事实上,由于法律所给女人的名誉及权力超越了自然的恩赐”……

 

叔本华29岁的时候与女邻居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然后把人给打伤了,当时法院的判决书还用了“使出全身力气”这种字眼,实在是让人发指啊。最后法院判决叔本华承担伤者今后所有养老费,最后女邻居去世的时候叔本华感慨了一句“Obitanus,abitonus.”就是那句著名的“老妇死,重负释”。你说他这事已经就够扯淡了,千不该万不该,这句话还让罗素知道了,就是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个哥们。罗素什么身份啊,除了哲学家、数学家,人家还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名头“历史学家”。于是乎叔本华这句吐槽就被罗素写进了大名鼎鼎的《西方哲学史》,千古流传,还不忘讽刺一下叔本华所坚持的理念,讽刺他“从来也不曾打算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信念”。

 

总而言之啊,我们的人性太复杂,我们的社会太复杂,我们离一个公序良俗的理性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还是用罗素诗一般的语言结尾吧: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




大浪淘沙

knowledgewealth

客观 理性 思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