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振华:建议给武汉居民每人发1万元消费券 中小企业免税3年

毛振华 珞珞珈珈 2022-12-02

点上方蓝色小字“珞珞珈珈”,选关注,即可关注本号

毛振华


毛振华,毕业于武汉大学。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
以下整理自毛振华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0年3月)上的发言。

我谈一点我自己这段时间参与疫情防控的一些感受。在疫情期间,我跟疫情防控中央指导组、国家卫健委和湖北指挥部都保持了联系,也和湖北省相关领导开了视频座谈会,提了一些文字建议,和武汉疫区也一直保持联系。我讲的可能更实感一点,因为我是湖北人,也参与了一部分救援方面、经济恢复方面的工作并起到了一些作用。

对疫情之下经济走势的看法,我不太赞同经济很快就恢复的可能性,我们不妨更悲观一点,再悲观一点。在这种背景下,我有这么几个建议:

第一,适当调整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策目标的适时调整有助于社会各界能够以更加坚定、淡定的心态来应对疫情,保持社会的稳定,也避免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压力之下层层造假导致统计数据失真。

第二,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防控疫情、发展经济“双底线”思维。我们喜欢讲底线思维,而我则强调双底线,但以前主要是讲稳增长、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在疫情之下,现在这个“双底线”可以调整为两个方面:防控疫情是一个底线,发展经济是另一个底线。中国这么大,一个省市相当于一个国家,一个县都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授权省一级根据情况分类指导,有的地区以防控疫情为主,有的地区以发展经济为主。但对疫情不可以放松,两个底线都要保住。

第三,实施精准救助,加大对企业重点扶持力度。疫情冲击之下,中小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现破产。本来有些中小企业差不多就在破产的边缘地带,这次在疫情冲击之下,有些老板就说这次我们关门也不算丢人,就算了。政策尤其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但简单地搞财政补助还不行,可能会导致财政支出加大、腐败等问题。我建议,对愿意开工复工的中小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见苗浇水,对武汉区域的中小企业可以宣布免税三年,还可以鼓励创业。

第四,在武汉建设国家公共卫生战略储备基地。一是武汉是国内此次疫情中心,在武汉建设国家公共卫生战略储备基地,也是一个纪念;二是武汉是交通运输枢纽中心,交通运输极为便利;三是体现了中央对武汉的支持,基地的建设短期来看可以带来就业,长期来看会推动湖北地区成为医疗物资重要的生产基地,具有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作用。

第五,对武汉疫情期间居家的居民发放消费券,助力消费恢复与经济恢复。可以仿照香港、美国等区域的经验,向疫情期间居家的居民每人发放1万元的消费券。以武汉市居家人口来考虑,发放消费券从财政支出压力的角度来看并不大,根据我们国家的实力可以承担。

第六,建立发达省份对湖北恢复生产的对口支援机制。对口支援不仅短期内有助于湖北发展生产和经济的快速恢复,长期来看也有助于湖北学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经验,形成双方面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湖北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也应建议中央各部委制定对湖北的帮扶政策,帮助湖北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来源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作者 | 毛振华


身居珞珈山,心忧天下事。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联系作者请发邮件至99039522@qq.com。


更多武汉封城记录>>>


武汉封城两月 三点刻骨铭心的体会


疫情“就过了”,别忘了这些关键时“搭把手”的武汉伢


武汉!武汉!他在烟盒上写下遗书就跑来了


三个和新冠病毒赛跑的新武汉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