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位正厅干部34年发改生涯之思】其四:“十三五”我们要做的事很多看不见、摸不着

2017-03-06 王思政 识局


文/王思政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作者简介: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巡视员、党组成员。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参与,岁月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

 

蹉跎岁月,缤纷多彩的改革开放大好年代、颠覆变化的年头,能碰上一个都是难得,我算是都赶上了。而且不可思议的是,大多以“末班车”的方式在赶,如文革、上山下乡、高考、分配工作、“数字移民”等等。

 

这辈子除了没当过兵,农民、工人、职员、公务员都干过,还读了5所国内外大学。

 

因为生活在中国上海,因为在发改委这个大家庭、大平台上学习工作锻炼了34年,从事过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十几个领域的工作,参与了七个半“五年规划(计划)”,经历参与了我国历史上多个破天荒的项目和大事件,两次获得国家荣誉称号,多次获得省部级决策咨询成果奖项,走访考察了60个国家(地区)和约250个城市,受益良多。

 

2017年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感谢时代的馈赠,感恩长期以来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也感谢自己的努力,将一些心得体会写下来,为职业生涯画个句号,也希望能对后来者有些许启发和借鉴。是为序。

 



本系列文章列表:


【一位正厅干部34年发改生涯之思】其一:两大变量或决定未来生存发展环境


【一位正厅干部34年发改生涯之思】其二:新常态与发展转型


【一位正厅干部34年发改生涯之思】其三: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在于“人”



四、“一带一路”战略与主动开放


本届中央政府聚焦国家三大战略,即“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均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规划。


“一带一路”与中国梦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已有3年,在全球引起积极响应。中国已同30余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20余个国家签订了产能合作协议。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景象,中国成为了全球化的新旗手,而全球化的鼻祖英国美国却掀起了逆全球化的浪潮。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正式提出的。刚提出时美国认为中国喜欢发明新词,好忽悠,没当一回事。但当早期收获的成果显现后,美国醒悟了,立马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特别是亚投行方案设想付诸实施,促使美国与多年宿敌古巴迅速复交。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项目,就是一个早期收获的重大成果。网络段子说,1840年以来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我们在第三国租了一块地,建设一个综合性港口码头,租期好几十年。国家发改委规划到2030年,从瓜达尔港到新疆喀什建设一个重大项目,敷设一条铁路线、一条输油管线、一条输气管线,还有一条高速光缆,全长约2300km。伊朗的油气资源将来经过管道就可运过来。


大家知道,我国目前海运是走马六甲海峡,全长约1.2万km,一旦打起仗来,把海峡一封,全线堵死,后果不堪设想。现有了第二通道,全盘皆活。2016年11月这个项目已正式举行通航仪式。所以瓜达尔港项目无论政治、军事、经济价值战略意义巨大。


毛主席当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个项目计划披露后,美国派了两个舰队先后奔赴南海。从瓜达尔港到新疆喀什,这条线无论在境外还是境内,反恐压力巨大,巴基斯坦为了保护这条线,于2015年11月专门成立一支特种部队日夜守卫。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是我国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新变化,已成为新常态。近几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海外投资大幅增长,2014年海外投资首次超过利用外资,海外投资超1000亿美元,利用外资900多亿美元;2015年海外投资继续扩大,达1400亿美元;2016年1~11月,我国海外投资已达1600亿美元的水平。


这意味着我国将从产品“走出去”,开始转向产业“走出去”、产业链“走出去”、资本“走出去”并重,最终实现文化“走出去”。纵观一个大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你的文化和文明一定会对别国的发展产生影响。当年英国影响了美国成为强国,美国影响了德国、日本等国成为强国,苏联影响了中国和东欧等国成为强国。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有一个宏大的蓝图,我们将从“跟随战略”向“引领战略”转移,这件事多做少说,仍需韬光养晦。


图23  漫画——“一带一路”战略


自贸试验区制度改革与扩大开放


再说说自贸试验区战略。这个战略实际上是上届中央政府执政末期定下来的,操作由本届政府开始,但是战略定位作了很大提升。


上文提到五大红利中WTO红利也没了,美国人痛定思痛,重新主导全球游戏规则,搞了“四大谈判”,即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和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美国人一开始就给四大谈判设置了高门槛、严标准,并提出除了BIT外,其余几个协定不带中国人玩。本届政府高瞻远瞩,忍辱负重,对美国人说你不带我玩,我也要跟你玩,看你怎么办。美国政府心知肚明,把一个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排除在这些协定之外是有问题的,实际双边已谈了几十轮,成效进展缓慢。美国人长了心眼,无非是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增加谈判筹码。新一届美国总统特朗普否决上届政府签署的TPP协议,其真正目的或还是为了增加更大的谈判筹码。


举几个例子看看美国人设了哪些高门槛。一个是负面清单管理,美国大多数领域都允许自由投资,所以用排除法思路搞了个负面清单,就一页A4纸,日本人有两页。我们以前没搞过,一开始搞出来清单老长,现在3.0版缩短不少。美国要求实现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即对所有的国企、外企、民企待遇一视同仁。美国人认为企业设立是企业的基本权利,他想开就开想关就关,包括注册资金除了少数领域(如银行)外,他想缴多少自主决定。


我们原有做法给新设企业的准入门槛过高,不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准入前国民待遇我们一下子不能完全做到,那就搞单项突破,先试行企业注册证照分离,注册资金由核准制改为认缴制,实行商事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头一年试下来效果明显,一年新增企业超过了过去10年的总和。


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经济比重占全球40%)经过艰苦谈判达成协议,并于2016年2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正式签署TPP协定,协议里包含了全面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争端解决,甚至还有内阁成员公布个人财产收入透明度要求等高门槛、高要求内容。中国要加入TPP,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但心里又没底,需要找个地方试。哪里最有条件试,最后由中央授权选在了上海试。


到2016年9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干了三年,许多改革探索都是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新制度供给。这几年,不少外省市同行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参观考察,有些人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搞半天没实惠,都是虚的,我就打比方作回应——


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首先搞了个金桥开发区,建了一片工厂;若干年后又建了个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了一群高楼;现在搞自贸试验区,建了一套看不见、摸不着的制度,但这套制度是与全球最接轨,能够按国际惯例规则配置资源。这么一讲,对方似乎明白了不少。


以前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打交道,建个工厂,进口设备,搞个开发区驾轻就熟。“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做的事很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信息成为原材料是看不见的,制度法规建设也是看不见的,再要用工业经济时代的思维来解决转型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问题,恐怕十有八九行不通,转变发展理念的时代到了。


图24 上海自贸试验区

 

开放创新是立市之本


2016年年初,上海“十三五”规划经由市人大全会高票通过后,中共中央国家机关杂志《紫光阁》经由市级机关工委向我约稿,写篇上海“十三五”规划创新的命题作文。接受任务后,心里有点忐忑,这篇文章政治上不能犯错误,要充分反映上海的开放创新,还要写出上海的特色。


几经思考修改,成文后由市级机关工委领导审查后报给杂志社编辑部,文章寄出后几个月没有回音。没想到在建党95周年之际《紫光阁》7月号上,文章全文刊登了,几乎一字不改,我这才松了口气。


文章提出上海的开放创新有长时期的历史积淀,文中特别提到了几个人。400多年前的徐光启和利玛窦近年来在国际上获得重新评价。徐光启是“西学东渐”的开创者,是上海形成“海派文化”的鼻祖。他是中国最早主动翻译研究传播学习西方宗教、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第一人,为上海贡献了科创精神。


在他教区内兴建的徐家汇藏书楼是我国最早的中外文化交流机构,至今还保存着在西方国家亦十分罕见的“西文版摇篮本”图书。徐光启还是一位农业专家,写了本《农政全书》成为我国四大农书,在他亲自主持下,将土豆、番茄和大葱等域外农作物引种成功。这本曾被作为禁书的农书,18世纪就被翻译成英法俄等文字,助推了欧洲和俄罗斯的农业进步。


利玛窦是世界历史上“中学西渐”第一人,他从中国国情出发,首次在绘制世界地图时将中国摆在了中央,将本初子午线画到了边上,以至于今天我们见到许多国外出版的世界地图有点看不懂,找不到中国的位置,是他翻译的“地球”沿用至今。


中国的文字虽自秦朝统一,但认字的人不多,各地的方言又千差万别,沟通不畅,这位“洋大人”首创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解决沟通难题。国人一直挂在嘴边的“地大物博、礼仪之邦、四大发明”等自我赞美之词,都是由利玛窦宣扬西方、再“出口转内销”回来的。


当年他和徐光启合作翻译出版《几何原本》震动世界,这本书曾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科技大发现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朗朗上口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对角线、平行线等都是当年这位大学士的“神翻译”。


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徐光启主导下的“西学”研究,“崇洋”但不“媚外”,平等互利,各取所长,相互学习,中西融会贯通。利玛窦的学生金尼阁写下了《利玛窦中国札记》,把中国描写为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图25  徐光启与利玛窦

 

1843年上海开埠,李鸿章、盛宣怀等人发展洋务,兴办江南制造总局、商务印书馆(我国最早的翻译机构)、杨树浦发电厂和水厂等,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上海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其实上海电话的使用早于纽约,电灯的使用早于东京,20世纪初电影业与美国同时起步。1918年,江南船厂就接受订单为美国海军建造四条万吨级的军舰。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远东的贸易、金融和文化中心。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1920年上海产业工人约有30万人,占总人口的20%,工人反剥削反压迫的运动此起彼伏。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经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因此从一开始,开放创新就植入了我党的基因。中共一大、二大、四大先后在上海举行,中央总部在沪将近12年,上海就此成为一座具有中国革命光荣传统的英雄城市。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使上海的开放创新再续辉煌。世博会有句名言叫“万事始于世博会”,历史上无数个产品第一、理念第一均发端于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创造了多项世博会历史的新纪录,在世博会闭幕日发表的《上海宣言》提出设立“世界城市日”的倡议,经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成为我国政府首个被采纳的“世界日”提议,上海对世界城市的创新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图26  中共一大会址

 

巧合的是,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上,总书记在欢迎晚宴的讲话中提到了利玛窦,还首次正面提到了司徒雷登。总书记用汇通中外的历史人物故事,叙说世界各国开放合作、同舟共济要继往开来。



编者注: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巡视员、党组成员王思政先生。王先生34年发改委职业历程,参与国是,经历改革,体味百态,在2017年这最后的一个工作年头,写下十个篇章共计四万字的思考文章。

 

文章原题为《大变革、大转型、大融合、大创新——关于“十三五”规划的解读与再思考》,但其中不仅是写规划,更是写历史、写当下,判断趋势思考未来,且行文常见俏皮活泼,相当可读。

 

规划者也是生活者,建设者也是体验者,所谓家国情怀,上下求索,字里行间一览无遗。经由王思政先生授权,在识局平台推送这一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明日主题内容为:中国人过节,外国人过年——内需和有效供给到底哪个不足?敬请关注。




更多资讯、海量视频、专业财经金融信息,尽在识局网!还在等什么,赶紧进入:www.ishiju.com 


我们是识局团队!

读者投稿请联系content@ishiju.com

人才应聘请联系hr@ishiju.com

商务合作请联系yanghao@ishiju.com

申请转载请联系 zhangxy@ishij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