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了家里没药,试试这些中医方法

老年日报 2023-01-16


突然发现“阳”了

家里却没有连花清瘟胶囊

该怎么办?

中成药、中药汤剂、穴位、拔罐、中药茶饮、食疗……

这些方法也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症状

买不到连花清瘟胶囊

这些中成药也可以试试

疏风解表类药物


症状: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咳嗽。

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

推荐药物: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四季感冒片等。


清热解毒类药物


症状: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

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

推荐药物:金花清感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宜肺败毒颗粒等


宜肺止咳类药物


症状:咳嗽明显。

宜服用:具有宜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推荐药物:急支糖浆、咳速停糖浆、宜肺止嗽合剂、杏苏止咳颗粒、感冒止咳颗粒等


化湿解表类药物


症状:乏力、伴肠胃不适、如呕吐、腹泻。

宜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

推荐药物: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伴随便秘便干者,可服用防风通圣丸(颗粒)等。


解表通窍类药物


症状:鼻塞流涕明显。

宜服用:具有解表通窍功效的中成药。

推荐药物: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

中药汤剂

解表退热方


组成:桂枝、白芍、葛根、麻黄等。

功效:发汗解表 生津退热。

适应人群:轻症发热患者


止咳润肺方


组成:桑叶、 苦杏仁、 浙贝母、北沙参等。

功效:清肺止咳 滋阴润燥。

适应人群:轻症咳嗽患者。

穴位按摩  缓解新冠症状

1.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虎口,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

 

2.迎香穴


位置: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功效:长期点按迎香穴有助于补肺气、开肺窍、宣肺窍,例如对鼻塞、流涕会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3.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枕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同时对眼睛酸胀和耳鸣都有改善的作用,对于颈椎也有放松作用


4.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功效:这个穴位可以滋肝阴养肝血,还可以疏肝理气,是一个非常平和的适合春季养生养肝的穴位



5.太溪穴


位置: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可治疗咽中干、口中热、唾如胶等秋燥的临床症状


6.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旁开1横指(同身寸)处,为点状穴

功效: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又能提升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


7.阴陵泉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

功效:具有健脾理气、清热利湿的功效,

拔罐缓解

背腧穴为主

如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大椎等。


注意事项:拔火罐应注意防止烫伤及引燃易燃物。留罐时间不宜太长,拔罐时如出现四肢发冷、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冷汗、头晕等应立即停止,并让患者平卧休息。

中药茶饮

党参苏叶茶

适用于气短、易出汗、乏力的气虚人群


百合桑菊茶

适用于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的阴虚人群


霍佩薄荷茶

适用于痰多不喜饮、肢体困重、胸腹胀满的痰湿人群

食疗辅助  减轻病症


每日三餐规律进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多样,保证谷类、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多饮水。

如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食两用食品辅助治疗,如萝卜、山药、薏米、藿香、菊花、荷叶、丝瓜、冬瓜等。


喉咙不适 推荐饮用:


银耳雪梨百合羹


原料:银耳、雪梨、百合、冰糖。

用法:银耳用温水泡20分钟,将泡好的银耳去根,撕成小块。雪梨去皮核,切成小块。百合掰成小块。将所有原料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烧开后调成小火炖煮20分钟,待锅内汤品炖制稍微粘稠,开大火加入适量冰糖,待冰糖融化后出锅,温食、凉食均可。 

健康小贴士


1.发现“阳”了,买不到药,可以通过中成药、中药汤剂、穴位、经络、耳穴压豆、拔罐、中药茶饮、食疗等方法进行缓解症状。

2.推荐按揉这些穴位:合谷穴、迎香穴、风池穴、太冲穴、太溪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

3.食疗推荐:银耳雪梨百合羹。



钟南山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
生姜大蒜熬水、盐水漱口可预防感染?专家回应
不论你“阳没阳”,这些运动都可以帮到你

编辑:胥岩

审核:李佳商务合作:13329518266、17597366160邮箱:lnrb100@sina.com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